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山西灌溉农业发展现状 建国以来,全省农业生产条件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灌溉农田从解放初期的379万亩发展增加到1987年的1678.74万亩,增长了3.43倍,农业灌溉用水量由4.52亿立方米增加到34.49亿立方米,增长了6.63倍,全省粮食产量达到71.25亿公斤,比解放初期增长了1.74倍,1984年是全省历史上产量最高的一年,达到94.89亿  相似文献   

2.
《水利发展研究》2009,9(10):58-59
一、发展回顾 (一)1949-1978年,艰苦奋斗,确保农业生产上台阶 水利服务对象主要是农业。水利建设使山西农业生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世纪50年代初全省粮食产量仅26亿kg,50年代末以拦蓄提引为特征的水利大发展使粮食产量上升到50亿kg;  相似文献   

3.
文中归纳了各种反映农业节水水平的指标体系,分析了各指标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并以数学解析方法,描述了主要指标之间的数学关系式及基本线型。通过推求灌溉水的水分生产率~边际产量关系曲线(Z1曲线)的最大值,确定符合农业节水要求的产量阈值下限和定额阈值下限,即基准产量和参考定额;以Z1曲线为基础,叠加节灌粮食产量~产量期望值关系曲线(Z2曲线)形成Z曲线,通过推求其极值,确定符合农业节水要求的定额阈值上限和产量阈值上限,即基准定额和参考产量。根据这种方法,可以将复杂问题简单化,通过定量计算,对一个区域进行定性节水水平评价。  相似文献   

4.
实际抗旱能力下的南方农业旱灾损失风险曲线计算方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基于前期研究提出的4种假定灌溉条件下季节性干旱频率-旱灾损失率定量关系曲线,针对不同频率干旱发生时来水条件存在的差异与实际抗旱能力的不同,研究在变化的实际抗旱能力下,农业季节性干旱频率和旱灾损失率之间的定量关系,以此计算出实际抗旱能力下农业旱灾损失风险曲线。首先,以干旱期间供水满足需水的比例作为抗旱能力指标,分别建立抗旱能力指标-来水频率、干旱频率-干旱烈度保证率之间的关系曲线,以干旱烈度保证频率表征来水频率,进而得出各次干旱过程的抗旱能力指标与干旱频率的一一对应关系。然后,利用Copula函数计算干旱频率,通过EPIC模型模拟水稻产量并计算损失,建立干旱频率-假定灌溉水平-旱灾损失率三者间关系。最后,根据抗旱能力和干旱频率的对应关系,并以抗旱能力指标反映灌溉水平,可推得现状水平年实际抗旱能力下的干旱频率-旱灾损失率曲线。在湖南株洲市水稻旱灾损失风险计算的应用实例表明,实际抗旱能力下双季早稻夏季5—7月干旱频率-旱灾损失率之间,基本呈半对数函数趋势关系。对比历史旱灾损失调查结果,当发生2、5、10年一遇的干旱时,旱灾损失率的实际调查结果与理论计算值的相对差值分别为1.69%、-5.33%和-4.81%。  相似文献   

5.
阜东 《水利天地》1994,(5):13-14
陕西水利建设在50年代后期和70年代中期曾经有过两次高潮。那时,虽然有“左”的思想影响,付出过较大的代价,但广大干部群众在党的领导下战天斗地、改变山河面貌的激情和干劲是十分可贵的,水利建设取得的成就也是过去任何时代所不可比拟的。到70年代末,全省有效灌溉面积达到了1972万亩,为旧中国时期的6倍;并且打破了以自流引水为主的传统模式,形成了引、蓄、提结合,地表水与地下水利用相结合的农田水利新格局;同时,兴修了1163万亩无灌溉设施基本农田(简称“四田”),使农业生产基本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促进农业生产一次又一次…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为加强基层水利工作的经营管理,提高水利的经济效益,积极充实和健全乡镇水利站。到1986年底已建乡镇水利站2398个,人员达到27604人,占全省水利职工总数的37.5%,固定资产达到1736万元,是全省基层水利战线上的一支骨干力量。 1986年全省乡镇水利站,胜利完成了农村水利建设、管理和抗旱、防汛、排涝任务,特别是在农村水利冬修工作中开创了近几年来未有的好局面。冬修中最高出勤劳力比1985年同期多286.4万人,完成土石方比1985年同期多10510万立方米,扩大和改善灌溉面积比1985年同期多410.51万亩,为发展农业生产,抗旱灌溉提供了水源条件。  相似文献   

7.
哲盟位于内蒙东部,属半干旱地区,旱灾频繁、干旱时间长,干旱和缺水期同步。自然条件决定了干旱是长期影响哲盟农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由此亦决定了提高抗旱能力是哲盟水利建设的主要任务。农业必须推行节水型灌溉,加强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建设以地下水资源供水系统为主的抗旱设施,建设地表水与地下水相结合、双配套的供水工程。  相似文献   

8.
针对黑龙江西部风沙土区多风少雨,春旱严重,粮食产量及作物水分利用效率低等实际问题,于2009年在黑龙江省杜蒙县进行了交替隔沟灌溉条件下的玉米耗水规律及其产量的试验研究,为当地节水农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与技术支撑。试验表明,玉米整个生育期内拔节—抽雄期耗水量最大,日耗水量在抽雄—灌浆期最大。交替隔沟灌溉在适宜的灌水量水平下,产量增加显著。本试验中产量最高时,生育期灌水定额分别为苗期325 m3/hm2、拔节期300 m3/hm2、灌浆期400 m3/hm2。各生育期耗水量分别为播种—苗期38.92 mm、苗期—拔节91.14 mm、拔节—抽穗100.00 mm、抽穗—灌浆65.49 mm、灌浆—乳熟53.28 mm、乳熟—收获33.35 mm。  相似文献   

9.
海南水利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面向21世纪的海南水利要为富民强省服务,水利建设总的方针应为“以蓄为主,蓄、引、提相结合”;中部地区的保护植被,建库蓄水米;东、北部地区以防洪为主,兼顾灌溉和供水;中以发展节沙漠中区工程配套、提高抗旱水平为主。近期应实施好兴利、减灾、生态环境三大工程。为此,应采取以下措施;强化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制;新生客观规律,科学规划,提高治水水平;广筹资金保水利投入;  相似文献   

10.
绥棱县虽然与全省一样遇到特大洪水的袭击,但在这里却有险无灾,去年粮豆薯总产量达375亿公斤,比上一年增长7%。老百姓说这是因为三任县委书记抓水利建设为我们造的福。10年前,这个县是一个严重水土流失和涝灾县,坡耕地46万亩,有4大涝区,粮食产量长期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