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三峡库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现状与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熊尚全 《人民长江》2009,40(11):87-89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而长江三峡库区,自古以来就是多个族群、多种文化的交汇之地,积累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库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淡出人们视野,前景堪忧。着重分析了长江三峡库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及其保护存在的问题,并就其保护和传承措施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2.
博物馆以海之姿态,广纳文化遗存之百川,将物件、技艺及其意义汇流于此,是一处空间,亦是一种概念.文化,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于博物馆,是传承,是创新,更是教育,通过博物馆组织的各种形式的展览,文化多样性得以活态呈现和发声,并使炎黄子孙族群的个体与集体性被重新定位.在空间与概念的交织下,文化创新、历史传统与教育学习,使过去处于静态历史呈现的博物馆,重新思考族群建构与文化主体性的使命并反思作为文化场域的主观能动性,真正从"馆舍天地"走向"大干世界,从"不绝如缕"走向"亘古绵延".故此,北京民俗博物馆以这种理念为指导,陆续举办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展.其中,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统药香"之药香为主题的"药香展"作为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展览,充分体现了非遗保护与活态博物馆建设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3.
李春国 《中国水利》2006,(5):I0008-I0011
扬州是一座滨水城市,境内河湖广布,水系发达,襟(长)江枕淮(河),中含宝应湖、高邮湖、邵伯湖,京杭运河纵贯南北,因“州界多水,水扬波”而得名。“绿杨城郭是扬州”等佳句,真实记载了扬州生态与环境的传统特征,展现了其独特的文化品位。扬州这座城市缘水而发、因水而兴,曾有过商通四海、富甲天下的兴盛,在扬州2500年的历史演变中,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而水文化则是扬州文化的“根”,更是城市的“魂”。  相似文献   

4.
正宜昌悠久的历史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灿烂的特色文化遗存。目前,宜昌已有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目20项、省级52项、市级154项、县(市、区)级494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国家级17人、省级110人、市级543人、县(市、区)级2050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示范基地省级2个、市级28个。如果将宜昌视作为电脑桌面上的一个文件,那么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打开宜昌的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5.
正侗族木构建筑既有传统风格,又有自身独特性,其主要采用手工的方式,是侗族文化的重要象征。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冲击越来越大,如侗族木构建筑技艺等传统技艺,正濒临消亡的危险。为此,加强对此种技艺的传承与保护,不仅关系着自身,还与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有着密切的关联,已经成为社会、意识形态、文化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对广西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进行研究,简要分析传承特点、传承机制进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既有以物质形态为主的"有形"文化遗产,如文物、典籍等,又有主要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国是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异常丰富的国家。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承、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传统手工艺技能等。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7.
潘杰 《江苏水利》2007,(10):45-48
京杭大运河,作为世界人工开凿的最古老、里程最长的一条人工运河,至今仍熠熠生辉,散发着她独有的魅力,留下了丰厚的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生态景观文化  相似文献   

8.
正湖北通山木雕是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广泛应用于住宅、宗祠、礼堂、寺庙等建筑体。它是研究通山当地历史文化、建筑艺术、装饰艺术及手工技艺的重要实物资料。本文通过分析通山木雕在宗祠中的运用,引出通山木雕艺术在现代社会中所面临的困境,对其发展给予建设性意见。丰富的森林资源、流行广泛的采茶戏艺术样式和耐心坚韧的工匠精神成就了通山木雕的繁盛。通山宗祠大多建  相似文献   

9.
通过口传身授的方式传承、延续的民族民间传统手工技艺,是在特定的文化生态环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蕴涵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及精神. "如今,由于社会转型所带来的人们生产、生活方式及文化生态环境的变化,原生态的传统文化正在走向衰落,或走向变异."(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在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中,大量曾在传统社会中兴盛发展的民间手工技艺呈现出文化生存空间逐渐萎缩乃至消失的状况,其传承体系甚至是技艺本身趋于断裂和消亡,毛南族织锦就是这样个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10.
正扬州是一座重叠着无数历史记忆的巷城,至今仍完整地保留着500多条人烟稠密、市井气息浓郁的老街古巷。作者以闲适之笔为我们介绍了这些老街古巷的古雅风貌、历史掌故、风俗民情,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亦有当今扬州人的日常人伦和幸福生活。  相似文献   

11.
张焱  金绍兵 《治淮》2006,(6):48
“文化”作为一个世界性话题,越来越受到积极关注。“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已成为“三个代表”这一全党指导思想的重要内容。今年联合国确定的“世界水日”主题就是“水与文化”。中国5000年的文明史是一部中华民族兴水利、除水害的历史,中国人民在数千年的治水活动中,为我们留下了史籍浩繁的水文化遗产,成为中国数千年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说到苏州的工艺品,人们大多想到的是苏绣,但要问苏州手工艺品中的巅峰之作,那非缂丝莫属了.缂丝在历朝都是用来制作龙袍、复制名贵书画和宫廷装饰品,因此缂丝总是和皇家用品联系在起,有着“织中圣品”之美誉,又因其“承空观之如雕缕之像”,而被古代文人赞誉为“雕刻了的丝绸”.正因如此,缂丝在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在2009年9月2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四次会议上,作为中国蚕桑丝织技艺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13.
扬州,至今已有近2500年的建城史。扬州既是风景秀丽的风景城,又是人文荟萃的文化城、历史悠久的博物城。这里有中国最古老的运河,汉隋帝王的陵墓,唐宋古城遗址,明清私家园林,众多的人文景观,秀丽的自然风光。1998年,扬州荣膺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2004年,扬州获得全国最佳人居环境奖称号。[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文化遗产是历史留给人类的宝贵财富。水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利遗产是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精髓,是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在长期的治水实践中,中华民族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也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形成了历史悠久、内涵深刻、形式多样、璀璨夺目的水利遗产资源。适应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对水文化建设提出的更高要求,迫切需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治水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切实加强水利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提升水利工程的文化品位,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相似文献   

15.
魏理  蔡明祥  彭友琴  刘巍 《人民长江》2016,47(15):114-117
以文化遗产保护促进库区移民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方式主要是以文化为依托,合理开发、利用、发展旅游业和文化创意等相关生态绿色产业,促进库区生态环境、经济等和谐可持续发展。为此,以三峡工程移民文化遗产保护与库区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为例展开了研究。通过研究分析了三峡库区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及新三峡文化体系构建的主要内容,包括自然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利用、构建文化产业发展体系等;总结了三峡文化遗产保护与促进库区可持续发展的六大保障要素,即法制保障、管理规范、资金到位、人才培养、合理开发、社区和谐等。研究认为,文化遗产保护在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它对于促进库区文化凝聚力的构建,保证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以及对于三峡水库安全运营及库区移民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山清水秀,人文荟萃,美丽富饶的绍兴是各历史时期水利的产物。经过几千年的辛勤劳作,绍兴人民已将“水重浊而洎,故其民愚疾而垢”的沼泽之地改造成鱼米之乡。人们在对水的认识、水工程的建设、水的赞美过程中产生了水文化,水文化又促进了对水环境的改造。于是绍兴的水文化不断沉积,产生了厚重的历史文化遗产,这既是财富,也成为历史责任。介绍了绍兴市,以城市河道整治为契机,全面开展保护、传承和宏扬水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7.
熊召政 《中华建设》2007,(11):44-44
扬州,至今已有近2500年的建城史。扬州既是风景秀丽的风景城,又是人文荟萃的文化城、历史悠久的博物城。这里有中国最古老的运河,汉隋帝王的陵墓,唐宋古城遗址,明清私家园林。众多的人文景观,秀丽的自然风光。1998年,扬州荣膺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2004年,扬州获得“全国最佳人居环境奖”称号。  相似文献   

18.
为了彰显有关单位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中做出的积极贡献,履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整体推进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鼓励和鞭策广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者投入非物质文  相似文献   

19.
在2013癸巳蛇年春节假期刚过,另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即将到来之际,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主办,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传统节日文化论坛"于2月21日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举办. 此次论坛以"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为主题,围绕传统节日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统节日体系中的春节、新媒体时代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方式与导向、城镇化与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传统节日假日设定与传统节日文化传承弘扬等议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20.
周青方 《中华建设》2009,(8):114-118
作者周青方寄来的题为《“世界文化遗产”新成员的神秘面纱》一文,为我们介绍了包括我国五台山在内的11处刚刚入选“世界文化遗产”的人类文化胜地。因本刊在《历史文化保护》一栏对我国五台山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故不再重复介绍。为此,本刊对该文进行了必要的编辑,为读者介绍除我国五台山以外的“世界文化遗产”新成员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