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吉林西部曾是一个水草丰富的地方,近30年来,由于人口剧增,人为对自然资源的过量开发,导致干旱缺水,土地盐碱化和沙化,制约了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兼顾多方面因素,建立了脆弱生态环境指标体系, 确定了脆弱生态环境定量评价的工作流程,包括数据库的建立,脆弱生态环境评价单元,评价因子及其权重、评价方法的确定,最后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强大的输入、空间分析及制图功能,采用层次权重分析法和综合指数法进行了生态环境脆弱定量评价与分区。  相似文献   

2.
干旱缺水,既是生态环境脆弱的突出表现,也是造成生态环境脆弱的主要因素之一。阿拉善高原的生态环境恶化现状、危害以及水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恶化的危害,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除此而外,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还是保障水环境生态安全的重要基础,实施生态治理必须确保水环境的安全。  相似文献   

3.
青海高原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青海高原存在着水土流失日益严重、土地沙漠化日渐加剧、水资源日渐枯竭等生态环境问题.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对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认识有背于生态规律;盲目地发展农业;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等.深刻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提高决策的环境意识,制订并贯彻保护生态环境政策是解决青海高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4.
从研究小浪底水库库区流域生态环境状况入手,研究了库区8县、市生态环境脆弱性5个方面的影响因素,确定了13个评价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得到评价指标对应的相对权重,并通过一定的评价模型得出各个评价单元相应的生态环境脆弱性量化值。评价结果将其生态环境分为5类:极端脆弱区(济源市)、严重脆弱区(陕县、新安、夏县和平陆)、中度脆弱区、轻度脆弱区(垣曲市),潜在脆弱区(渑池和孟津)。生态脆弱性指数排序为济源>陕县>新安>(夏县, 平陆) >垣曲>孟津>渑池。  相似文献   

5.
重庆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土地承载力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环境是生产力发展的自然基础和必要条件,研究土地承载力、控制人口数量、保护生态环境,对三峡库区的生态脆弱区尤为重要。分别计算出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内19个县区(自治县)温饱粮食安全标准下的土地承载力,并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这些地区土地承载力指数大多大于1,人口超载严重,影响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结合本区域自然经济社会背景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干旱地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但有大量的自然资源等待开发,如何合理开发当地的水资源及土地资源,又不破坏生态环境,以新疆哈巴河流域的水利工程及土地开发问题为例,论述了本地区水资源与土地资源程度及生态环境之间相互制约的问题,突出水环境,非点源污染,土地沼泽及盐碱化等,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川西北某县域土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有的土地评价工作侧重于土地应用功能,而对土地生态环境功能的考虑比较少。为了探索考虑生态环境功能的土地质量评价方法,选择生态环境条件脆弱的泸定县为研究区,在土地利用类型的基础上,加入坡度、坡向、高程等地形要素指标,建立土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GIS、RS和层次分析(AHP)技术获取评价因子专题图,经过图形叠置生成泸定县土地生态环境质量等级图。评价结果显示,影响研究区土地生态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为坡度、降水量、高程、植被指数和土壤质地等。经过对泸定县土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等级与地貌类型、土地利用方式及生态环境因素进行对比分析,认为评价结果与现实条件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8.
三峡地区的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峡地区沟壑纵横、地形破碎,交通不便、生态环境恶化,经济和社会发展一直比较缓慢,三峡工程的兴建,给三峡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了对这一地区的农业生产和生态保护提出出更高的要求。1988年,国务院批准将长江上游列为国家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区,这是增强三峡地区的农业基础设施改善生态环境,实现该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工程。  相似文献   

9.
柴达木盆地地域辽阔,矿产和土地资源丰富,素有“聚宝盆”之称。可极度干旱的荒漠化气候和脆弱的生态环境严重制约着资源的开发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因而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已现实地成为开发矿产资源、土地资源,以及改善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0.
三峡地区旅游商品开发策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为旅游商品开拓了广阔的市场,三峡大坝的兴建,更为三峡地区旅游商品的开发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但是,三峡地区旅游商品的开发还远远滞后于旅游业的发展。主要表现为:①资源配置不合理;②经营、管理机制不健全;③生产、流通体制不畅通;④产品质量低I:,花色品种单一。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本文拟就三峡地区旅游商品的开发策略谈几点看法。一、三峡地区旅游商品的现状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汇聚了众多的风景名胜、历史古迹和巴楚火化风韵,也产生过不少反映本地区传统文化的旅游商品。但多年来,大多数旅游商品仍属…  相似文献   

11.
方华峰 《人民长江》2017,48(17):6-10
长江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系统经过20 a的发展,初步形成了基于行业管理的常规监测与基于三峡工程的专项监测相结合的三峡库区生态与环境监测网络体系。随着工程完工进入运行期,以及国家对长江流域生态与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原有的监测体系亟需优化完善。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管理带来了全新的思维模式,以往难以解决的诸多复杂、多维、并发的综合性难题,可通过大数据整合社会各方资源进行多元协同处理得到解决。分析了三峡库区环境监测网络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建设三峡库区生态与环境监测大数据的必要性,提出用大数据思维构建库区生态与环境监测网络体系的设想及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郑守仁 《人民长江》2018,49(21):1-8
三峡工程是治理开发和保护长江的关键工程,在保护长江生态环境中具有关键地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峡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要求研究降低工程对生态环境不利影响的对策措施。在工程决策前,相关单位分别就不同蓄水位方案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反复论证,使得提交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环境影响报告书》顺利获批。在初步设计阶段,对有关生态环境影响进行了复核,对环评中指出的主要不利影响提出了相应措施。在工程正式建设过程中,编制了《三峡库区及上游污染防治规划》,并敦促库区各级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建立了长江三峡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对各环境因子开展了系统而全面的监测跟踪,验证了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及相关对策实施的效果。同时应该认识到,在三峡水库库区建设三峡水库生态屏障区,发挥三峡工程在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是保障长江流域环境安全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3.
李迎喜  王孟 《人民长江》2011,42(2):48-50
三峡水库是国家重要的战略淡水资源库,也是重要的生态环境敏感区。保护好库区水资源, 对于保障库区居民用水安全,促进库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区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分析三峡工程进入试运行期后,库区水资源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论述了开展三峡库区水资源保护规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探讨了编制三峡库区水资源保护规划的指导思想、原则及主要工作思路,可为编制三峡库区水资源保护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黄艳 《人民长江》2018,49(13):1-8
长江上游已建成三峡、溪洛渡等巨型控制性水库并投入运行,对长江河流生态环境正在产生不可逆转的多方面影响;同时,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对如何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新要求,为此,有必要重新审视以三峡为代表的流域水库生态调度的内涵,为长江流域保护和长江经济带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做好技术支持。以三峡水库为重点,分析总结了自三峡水库建成以来生态调度的实践及其特点,在坚持生态优先的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新要求下,分析提出了对流域生态环境的认识、生态调度理念和技术以及水库调度管理等方面尚待解决的问题,并以问题为导向,梳理了三峡水库各时期、各区域面临的生态环境保护需求,提出了贯穿三峡水库调度全年过程的生态调度目标体系,形成了以生态环境保护为边界条件的三峡生态调度新思路,并总结提出了未来一段时期内三峡水库生态调度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杜政清 《人民长江》1994,25(7):43-44
三峡地区是全国山地灾害频发的地区之一,而由于工业的发展,沿江域镇环境污染已对长江水质构成威胁,三峡建库后,随着库区水位的抬高,长江流速变缓,排污能力减弱,易在城镇岸段和回水区形成污染带,为此,建议持续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工程,扩大自然保护区,治理水土流失,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加大“长江上游防护林工程”、“长江上游水土保持工程”、“中低产田改造工程”的投资比重和治理范围,对于山地灾害防治的重点为地质灾害严  相似文献   

16.
三峡库区水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三峡工程对库区水环境和水生态的影响,主要有:库内水温分层、水污染及富营养化问题、泥沙淤积以及对陆生生态和水生生态的影响。提出加强库区城镇污水处理、控制城镇发展和农村面源污染、排污口综合整治、水华控制,加强水质监测与管理等水环境保护措施;陆生生态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域生境保护与修复,珍稀、特有物种资源保护,水库生态调度和建立自然保护区(点)等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三峡库区消落带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调控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长江三峡水库蓄水运行后将出现一个落差达30 m的消落带,探讨了水库运行过程中消落带可能产生的一系列严峻的生态与环境问题,如:岸边污染带的形成、可能诱发流行性病情和疫情的发生、消落带的环境地质灾害加剧、消落带植物多样性受损、生态系统更为脆弱等,并针对这些问题的产生原因、时空分布特征及趋势,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魏理  蔡明祥  彭友琴  刘巍 《人民长江》2016,47(15):114-117
以文化遗产保护促进库区移民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方式主要是以文化为依托,合理开发、利用、发展旅游业和文化创意等相关生态绿色产业,促进库区生态环境、经济等和谐可持续发展。为此,以三峡工程移民文化遗产保护与库区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为例展开了研究。通过研究分析了三峡库区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及新三峡文化体系构建的主要内容,包括自然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利用、构建文化产业发展体系等;总结了三峡文化遗产保护与促进库区可持续发展的六大保障要素,即法制保障、管理规范、资金到位、人才培养、合理开发、社区和谐等。研究认为,文化遗产保护在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它对于促进库区文化凝聚力的构建,保证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以及对于三峡水库安全运营及库区移民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三峡工程湖北库区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发新 《人民长江》1994,25(6):15-18
三峡工程湖北库区是全国贫团山区,三峡工程的兴建,给库区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和希望,库区经济发展战备依据是:三峡水利枢纽给库区经济发展提出了总体要求;开发性移民方针给库区经济指明了方向;长江经济带开发格局给库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总体战略思想是:依托“一点一线”(三峡重点,沿江一线),立足当地资源,抓住四大机遇(投入、市场、调整、开发),加速开放开发,促进协调发展。战略目标是:到21世纪初,把库区  相似文献   

20.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国家的一项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三峡工程为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提供了防洪、供水、航运和电力安全保障。安全方面,三峡工程有效地调控长江洪水,使长江中下游防洪标准有了较大的提高;供水方面,三峡水库是我国最大的淡水资源战略性水库,库区干流水质总体稳定在Ⅱ~Ⅲ类,保障了长江中下游城市和乡村供水安全;航运方面,三峡工程是长江航运发展中的关键性工程,使川江和荆江河段变为真正的"黄金水道",促进了长江航运优质快速地发展;电力方面,三峡工程在我国能源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为华中、华东地区及广东省提供优质电力,促进了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此外,三峡工程在保护长江中下游地区生态环境,减少大气与环境污染,促进长江绿色航运发展,改善大坝下游河道水质,建设生态文明、环境优良、绿水青山的新型库区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