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极端天气频发多发,城市暴雨内涝灾害日益凸显。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城市防洪应急管理,减轻城市内涝损失,成为当前城市防洪工作的焦点和难点。在总结近年发生的城市内涝灾害的基础上,分析了内涝致灾的主、客观原因,对暴露出的城市防洪应急管理问题进行了思考,提出建立健全防洪应急管理体系、提高预测预报能力、完善会商预警制度、强化应急队伍物资建设、提高全民应急能力等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沿海城市多是经济发达、人口聚居的区域,也是灾害损失严重的区域。受台风暴雨影响,沿海河网区城市发生内涝的几率远大于其它城市。该文以福州市区为例,分析阐述福州市城区内涝灾害系统中的致灾因素、孕灾环境和承灾体特征等,提出福州市内涝灾害防治对策与措施,供福州市区及具有相似特点的沿海河网区城市的内涝灾害防治参考。  相似文献   

3.
城市内涝灾害频发会对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构成巨大威胁,对城市内涝灾害风险进行评估,是降低内涝损失的有效途径。通过综合考虑城市内涝灾害系统中的致灾因子、孕灾环境和承灾体3个组成要素,结合水力模型情景模拟结果,共选取11个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建立城市内涝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主观层次分析法(AHP)和客观熵权法(EWM)组合赋权,构建城市内涝灾害风险评估模型。以广州市天河区为例,对该评估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水力模型模拟结果可以充分反映出不同情景降雨下致灾因子的危险性,通过内涝风险等级与内涝积水叠加分析得出,风险等级较高的位置均处于内涝积水和地区重要程度较高的区域。该评估模型充分考虑了社会和自然的综合作用,具有较高的可靠性。随着暴雨重现期的增大,高风险区域面积显著增加,在实际应用中,通过风险评估可以确定出城市防汛的重点关注区域,以便于防汛资源的优先配置,为城市防灾减灾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洪涝灾害一直是自然灾害中发生最频繁、造成伤亡损失最严重的灾害之一。近年来,我国暴雨内涝问题十分严重,城市防洪排涝问题日趋突出。通过科学认识海绵城市的功能和作用,深入研究城市水循环,破解城市内涝的根本原因包括致灾因子的变化、孕灾环境的变化和承载体脆弱性的变化,这对于研究防洪减灾对策、解决城市洪涝问题、有效实施海绵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了给灌区防灾抗旱工作提供理论支撑,根据灾害学理论,对灌区水资源供需系统干旱风险进行了定义。在灌区旱灾形成中,致灾因子、孕灾环境与承灾体缺一不可,降水偏少是导致旱灾的直接致灾因子,农作物是最主要的承灾体。致灾因子、孕灾环境与承灾体三者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具有一定结构、功能、特征的复杂体系,当它们之间的平衡被打破时,就会形成旱灾。致灾因子的危险性、孕灾环境的风险性和受灾体的脆弱性决定了旱灾的大小。  相似文献   

6.
城市内涝灾害风险评估可为灾害风险管理提供理论支撑,对城市内涝灾害防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灾害成因从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体和防灾减灾能力四个方面选取12个指标构建城市内涝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采用改进层次分析法与熵权法确定评估指标主客观权重,采用基于博弈论的组合赋权法计算组合权重,构建城市内涝灾害风险评估改进物元可拓模型,基于模型开展城市内涝灾害风险评估,以西安市主城区为研究区域进行模型应用。结果表明:碑林区、莲湖区、灞桥区内涝风险等级高且逐渐向较高等级转化,新城区内涝风险较低且逐渐向较高风险等级转化,雁塔区内涝风险处于较低等级,未央区内涝风险最小。研究结果可为城市内涝灾害风险管理及防洪减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急剧加快,城市内涝已经成为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严重灾害。以广州市天河区为研究对象,基于灾害风险评估的原理,利用遥感和GIS技术,开展城市内涝风险评价方法研究。利用基础地理数据、遥感影像数据、气象水文数据、社会经济数据、历史灾情数据等,分别从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承灾体易损性、防灾减灾能力4个方面选取评价指标,确定指标权重和相关参数,并构建城市内涝风险评价模型进行城市内涝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广州市天河区的城市内涝灾害风险分布总体上西北部和东南部较高,西南部、中部和东北部较低。经过验证,城市内涝黑点有67%都落在较高和高风险区内,说明模型由较高的精度,可以为城市内涝的防治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8.
文章采用自然灾害风险指数模型和GIS技术,结合2010-2019年葫芦岛市各区县的社会经济数据、地理空间数据和气象观测资料,充分考虑葫芦岛市城市内涝受短时强降雨的影响,计算分析强降雨洪涝风险的承灾体易损性、孕灾环境敏感性、防灾减灾能力以及致灾因子危险性指数值,构建与编制葫芦岛市强降雨洪涝灾害风险模型及其风险区划。结果表明,洪涝灾害高风险区主要位于兴城市、绥中县,葫芦岛市南部具有较高孕灾环境敏感性,因经济、人口地位显著市中心区域具有较大易损性风险;该风险区划能够准确反映葫芦岛市洪涝灾害潜在风险,为区域防灾减灾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
2021年7月20日郑州发生的极端大暴雨造成了严重的洪涝灾害。为总结经验教训、分析灾害原因,将郑州暴雨过程分别移植到深圳市、北京市,利用城市洪涝仿真模型进行模拟推演。模拟分析结果认为,此次极端暴雨无论发生在深圳还是北京,都会产生严重的洪涝灾害,都有河道漫溢、严重积水的情况发生。单一地通过工程措施提高城市防洪标准的做法,可以应对标准内的降雨,但无法应对超标准的极端暴雨事件。因此,建议从流域、区域、城市层面进行城市防洪和内涝治理的联排联调,统筹管理;提前模拟不同降雨条件下尤其是超标准大暴雨的城市内涝风险,预测、评估城市承灾能力;制定、完善预警指标和防汛管理应急响应预案,提高政府综合协调能力。在暴雨到来之前,及时发布预警和提示信息,快速指导各相关部门和市民做出必要的防范措施,保障市民的生命安全,降低财产损失。  相似文献   

10.
近年汛期特别主汛期,江苏省部分城市接连遭遇局地突发强降雨袭击,造成城市积水内涝灾害。针对城市渍涝,一些城市虽然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缓解渍涝问题,但仍暴露出一些问题。结合地方实际和工作实践,介绍了江苏部分城市防洪排涝工程现状,分析了造成渍涝原因,提出了编制规划、理顺体制、加强管理、完善预案、加大基础建设、提高应急管理能力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城市内涝频发,人民生命财产损失严重,同时,许多城市又面临水资源严重不足及地下水过量开采等问题。二者的矛盾让寻求雨洪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显得愈发紧迫。文章分析了天气变暖引起极端天气频繁,城市化进程加快、绿地减少、不透水面积急剧增加,是城市暴雨洪水频发的成因,阐述了郑州市资源性缺水的特性。提出通过X波段雷达监测、制订科学方案等非工程措施解决郑州市城市防洪问题,通过制定相关政策、采取奖惩措施、建设拦蓄工程,将郑州市建设成为海绵城市,进而将城市防洪与缓解水资源紧缺紧密地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2.
采用系统动力学(SD)方法建立城市内涝灾害应急管理SD模型。在确定模型变量权重的基础上,通过构建模型方程式并绘制内涝灾害因果回路图和存量流量图实现对事件动态模拟仿真和敏感性分析。将构建的SD模型用于西安市一场典型内涝灾害事件的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时间增长,通过模拟仿真增加对技术因素、社会因素、管理因素和自然因素的管控,城市内涝灾害应急管理效果趋于变好;SD模型中不同变量对城市内涝灾害应急管理影响存在差异,需要不断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城市排水管网建设,提高应急决策时效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水灾害加剧、水资源紧缺、水环境恶化”等城市型水问题,从城市防洪排涝安全管理、供水管理、水环境管理等几个方面探讨城市水资源管理的重点任务和改进方向,指出:城市防洪排涝安全管理应提高城市防洪标准,加强城市内涝的治理;供水管理应加强城市供水管理体制改革,挖潜城市供水途径,实行水量与水质、地表水与地下水统一管理,加强风险管理,建立健全水供给预警机制;水环境管理应主要从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修复、水景观建设及水文化研究等方面着手为居民创造舒适宜人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4.
气候变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双重影响下,城市内涝灾害事件频发广发,灾害损失严重,受到广泛关注.基于贝叶斯网络模型将城市内涝灾害事件划分为压力-状态-响应3个阶段,采用Neti-ca软件对正常和极端状态下城市内涝灾害事件演化过程进行分析,通过揭示内涝灾害事件动态演化过程为城市防洪减灾、应急管理及其科学应对提供理论依据.以西安...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东莞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迅猛,加上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降雨影响,东莞城市洪涝灾害频发,严重影响了东莞城市和经济发展。通过调查收集东莞城市下垫面历史变迁、排水设施和历史内涝资料,认为气候变化、地面硬化、蓄水设施被填埋覆盖、排水设施陈旧、非工程措施缺失等是内涝主要成因,提出拓宽河道和排水管道断面、修建排涝站、制定城市防洪减灾规划、建设内涝应急响应管理体系、加强宣传教育等防治内涝灾害措施。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东莞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迅猛,加上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降雨影响,东莞城市洪涝灾害频发,严重影响了东莞城市和经济发展。通过调查收集东莞城市下垫面历史变迁、排水设施和历史内涝资料,认为气候变化、地面硬化、蓄水设施被填埋覆盖、排水设施陈旧、非工程措施缺失等是内涝主要成因,提出拓宽河道和排水管道断面、修建排涝站、制定城市防洪减灾规划、建设内涝应急响应管理体系、加强宣传教育等防治内涝灾害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定量分析山地城市暴雨内涝中行人和车辆的失稳风险特征,【方法】以重庆市悦来新城某排水片区为研究区域,构建一二维水文水动力耦合模型,对研究区不同降雨情景下的承灾体暴露性进行了模拟分析,按照最不利原则,从失稳风险范围和失稳持续时间等维度计算分析了典型人车(轿车、SUV、成人、儿童)的失稳风险。【结果】结果显示:降雨重现期越大,承灾体暴露性越高,失稳开始时间越早,持续时间越长,轿车的失稳风险最高,SUV次之,成人最小;四类承灾体在不同重现期下的轻微风险区域占比均最大,且其分布与积水深度较浅(如低于0.15 m)或流速值低于0.4 m/s的区域分布较为相似。【结论】结果表明:失稳风险等级越高的区域,其面临的洪水特征可能越复杂,尤其对于地形起伏多变的山地城市,应根据承灾体的特征进行风险图绘制,并结合降雨预报进行风险预警,提升灾害应急管理的精细化水平。  相似文献   

18.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深圳市暴雨洪涝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城市洪涝灾害的频繁发生已引起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基于灾害系统理论,综合考虑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体、防灾减灾能力等因素,从危险性和易损性两大风险要素出发,利用ArcGIS技术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洪涝频发的深圳市进行城市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估区划,最终生成以100 m×100 m为基本评价单元的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分布图。结果表明:深圳市洪涝灾害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宝安区西部、福田区、罗湖区西部、龙岗区以及大鹏新区部分地区。研究结果能较好地反映出深圳市洪涝灾害风险的实际分布情况,为有关部门的洪涝灾害风险管理和防灾减灾工作提供较为客观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郑冬燕 《人民珠江》2009,30(5):44-46
东莞市随着城市进一步扩大,地表覆盖面积增加,透水面积缩小,发生内涝的因素增多,城市洪涝灾害、经济损失会随之恶化,东莞市防洪除涝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就显得越来越不适应。为适应东莞市经济社会新形势下对防洪减灾的要求,迫切需要调整治水思路,推动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建设防洪安全保障体系,加强洪水管理,最大限度地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可靠保障。结合东莞市实际情况,提出了城市防洪风险管理、应急管理、基础建设、工程及非工程措施等对策。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极端降雨引发的城市内涝灾害频发。为科学地计算内陆平原城市各区域内涝灾害风险等级,以西安市为例,从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体和防灾减灾能力4个维度构建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引入序关系分析法、熵权法、独立性权法确定指标综合权重,并利用可拓云模型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碑林区风险等级最高,为Ⅲ级,属于较高风险等级;莲湖区和新城区为Ⅱ级,属于较低风险等级;未央区、灞桥区和雁塔区为Ⅰ级,属于低风险等级;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较为一致,能较好地反映出西安市内涝灾害风险的实际分布情况。研究成果可为有关部门内涝灾害的风险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