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和畅洲汊道近期演变及航道整治方案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充分收集和畅洲汊道实测水文地形资料,分析了该河段河床演变特点和航道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左汊口门控制工程的整治效果。在此基础上,结合该段航运发展需求和航道整治目标,提出航道整治方案设想,并就潜坝数量、不同坝间距和高程组合进行研究。分析表明,在和畅洲左汊已建潜坝的下游新建两道变坡潜坝,在增加右汊分流比的条件下,对右汊进口征润洲尾滩进行切滩,对右汊中下段航道狭窄处进行疏浚,能进一步改善右汊航道条件,该组合方案可作为下阶段重点研究方案。研究得到的河道演变特点、碍航特性分析及方案比选成果可为该段航道整治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长江通州沙西水道-5 m深槽不能贯通,严重影响了该水道的开发利用。利用潮流泥沙模型,按不同整治河宽、多种高程潜堤组合、不同潜堤鱼嘴长度以及不同出水布置形式进行了定床比选试验,最终给出了西水道整治优化工程推荐方案。在此基础上,通过动床模型试验,结合西水道潜堤整治工程及3种不同航槽疏浚底高程方案,研究了通州沙航道回淤情况。试验结果表明,整治工程实施后,挖槽内流速和单宽流量均有所变大,浅区段分流比增加明显;河道回淤率随着挖槽深度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3.
长江下游土桥水道为一顺直分汊型河道,为解决主通航汊道内常出现水深不足的碍航浅包,且由于其规模及位置不稳定导致的碍航问题,将河床演变分析与二维水流数值模拟计算相结合,分析河床演变主导因素,探讨碍航浅包形成原因及航道整治措施。研究结果表明,碍航浅包的形成与河道特性及汊道演变密切相关,碍航问题的解决必须在疏浚的基础上配合改善局部河道形态、增加退水过程航槽冲刷力度的工程措施,如丁坝工程和锁坝工程,以达到有效提高浅区冲刷能力,改善航道水深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西江为珠江流域的重要支流,干流水质状况较好,自思贤滘西滘口至西海水道段均可维持Ⅱ类水质标准,属于感潮河段。同时作为珠江流域重要的通航航道,西江承担着3 000 t级船舶的通航任务,通航码头的建设需要对干流河道进行航道疏浚。文章利用二维非稳态模型针对该感潮河段的疏浚进行水动力与水环境悬浮物的影响模拟,分析河道疏浚对西江干流悬浮物浓度的影响程度与范围,以期为感潮河段河道疏浚造成的环境影响预测与饮用水源区保护提供科学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分流分沙比是研究分汊河段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收集和分析2012—2019年长江口福姜沙河段实测水文资料,并采用了三维潮流泥沙数学模型ECOM-Sed对分流分沙进行计算研究。结果表明:上游径流增加或下游潮差减小均会导致福北水道的分流分沙不平衡度增加,航道的维护量和分流分沙不平衡度呈正相关性。福北水道仅有约30%的流量难以输移40%沙量,这种分流分沙比的不平衡性会导致福北水道航道严重淤积。根据研究成果,可在福姜沙目前的三座丁坝上实施加长或加高等工程措施,以降低福北水道的分流分沙不平衡性来减少福北航道的淤积量。  相似文献   

6.
目前长江仪征水道能满足12.5 m深水航道的要求,但近年来主通航汊道(世业洲右汊)分流比持续减小;右汊进口段"冲滩淤槽",航槽淤积萎缩,航道条件向不利方向发展,因此需要对现行航道实施工程整治,确保12.5 m深水航道畅通.采用数学模型对单项整治方案进行了探索性计算.计算结果表明:世业洲头鱼骨坝和左汊潜坝工程可较好限制左汊分流比持续增加,而左汊深槽填槽和左汊进口护底工程效果较差.在单项整治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深水航道建设推荐方案,可供工程建设参考.  相似文献   

7.
黄河下游弯曲河道挖河疏浚效果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针对黄河利津至渔洼河段,就不同挖河方案的回淤过程和挖河效果,采用平面二维数学模型进行了模拟研究,河道挖槽疏浚回淤过程一般规律的模拟结果与河工模型试验结果基本一致。挖槽后上游有较大冲刷,挖槽段回淤较快。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挖槽疏浚增加了河道输沙能力,降低了洪水位。挖槽横断面面积一定时,存在一个使挖槽淤积比最小的最佳挖槽形状。  相似文献   

8.
长江下游河道以分汊河段为主,航道条件复杂且航道整治难度大,探究其汊道分流属性及分流比调整的驱动机制,对枯水期通航主汊道的选取具有重要意义。以长江下游东流水道为对象,剖析了东流水道近10 a来汊道分流比调整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999~2004年期间东港为洪水倾向型汊道,西港为枯水倾向型汊道;2005~2009年间,受航道整治一期工程的影响,东港分流比与流量的关系不显著,西港仍为枯水倾向型汊道;2010~2018年间,东、西港汊道属性发生转变。东流水道老虎滩左汊及西港的底沙输移强度高于老虎滩左汊及莲花洲汊道,进一步加速了东流水道汊道分流关系的调整趋势。  相似文献   

9.
长江口福姜沙河段河床演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长江口福姜沙河段近年来的水文和地形资料,探讨了该河段河床演变的基本规律,分析了福姜沙沙洲、福姜沙南汊、福姜沙北汊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福姜沙尾部沙洲仍处在发展的过程中;福姜沙南汊已经趋于稳定;福姜沙北汉深槽的摆动比较频繁,需要在今后的河道治理中重点关注,以保证航道通航.  相似文献   

10.
小栗子石质浅滩所处江段为鸭绿江上碍航最严重江段之一。重点阐述运用保证率历时曲线和水位-流量关系、线性相关法,确定设计水位;挖槽断面设计,计算挖槽稳定性;针对石质河床特殊地质条件,预估挖槽前后可能引起的局部水面降落,进一步优化挖槽设计水深和底高程;比选、提出水下钻孔爆破方法;设计爆破参数、炮孔布置等。结合季节性封冻特点、边民放排习惯和生态环保要求等,制定最佳施工时机和疏浚土处理措施,提高疏浚爆破工程技术方案的合理性、可操作性,为小栗子浅滩江段航道养护提供技术支撑,也为我国山区河流开发利用、航道整治和养护中实施爆破工程积累设计经验。  相似文献   

11.
莱茵河航道整治中采取了修建对口丁坝、堰闸及河道疏浚、裁弯取直等多种工程措施,极大地改善了莱茵河的航运条件.其中对口丁坝发挥了重要作用,束窄河道、壅高水位、增加航运水深,同时保护河岸.系统介绍了荷兰莱茵河航道整治的历史和目前对口丁坝在航道整治中的作用,不仅可为国内河流航道整治提供参考,也可使从事多沙河流治理的科研工作者全面了解对口丁坝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2.
桃花港段长江岸线综合整治工程位于长江下游江阴水道进口段南岸,岸线建有大量的石油、化工码头。此段水面开阔,滩地芦苇丛生,岸线呈内凹的平面形态,泥沙易于落淤,不利于码头前沿水深及河势稳定。采用潮汐河工模型试验与二维水流潮汐数学模型计算相结合的方法,研究3个不同岸线整治工程方案对河段河势的影响。通过研究认为:不同方案工程兴建后,对工程上下游河段水位、河道主流区流速场及禄安洲分流比影响均较小。工程局部区域的流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原滩地范围内的回流消失,工程外侧水流趋于平顺。从综合整治效果来看,推荐方案(方案3)增加了码头前沿及后方的疏浚工程,既能满足岸线平顺的需要,也能满足该段深水岸线开发利用需求,对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更加有利。  相似文献   

13.
以韩江中游高陂枢纽至东山枢纽河段为研究对象,收集了2002—2017年实测地形数据,在河道演变分析基础上运用数学模型计算手段,核查了航道水深情况,为航道尺度提升提供支撑。研究表明:①高陂枢纽至东山枢纽段河床由淤积逐渐转为冲刷,深泓平均下切深度为1.15 m,2015—2017年与2008—2015年比较,冲刷强度略有减小;②利用平面二维数学模型,考虑枢纽运行、桥梁净空、河道冲刷等要素,确定了高陂枢纽下游近坝段的最低、最高通航水位分别为25.84、39.23 m,东山枢纽上游最底、最高通船水位分别为25.65、26.61 m;③高陂枢纽至东山枢纽段最低通航水位下水深不足2.5 m区段集中在高陂坝下至高陂大桥,水深集中在1.5~2.0 m,高陂大桥至东山枢纽段水深条件较好,最低通航水位下水深基本在3.0 m以上;④高陂枢纽至东山枢纽段航道整治工程类型为疏浚、拆修及新建丁坝,数学模型计算表明,工程实施后航道水深满足2.5 m要求。  相似文献   

14.
和畅洲水道是长江南京以下著名碍航河段之一。基于已有研究,通过收集分析和畅洲水道守护工程现状,结合其水道航道整治工程对汊道分流比、流速以及河道冲淤的影响分析,提出了护岸工程实施必要性及工程布置原则,并开展了与航道整治工程相配套的护岸工程方案研究。研究成果可为该段12.5 m深水航道整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长江下游澄通河段通州沙汊道为典型的多滩分汊河道,在径潮流共同作用下,河势与航道条件复杂多变。近期该河段实施了一系列河道(航道)整治工程后,通州沙西水道涨落潮流归顺主槽,该水道淤积萎缩态势得到缓解,但疏挖拓展后的水深条件难以维持,西水道将经历整治后的调整平衡过程。东水道局部河势发展趋向不利,其中:龙爪岩上段呈现主流右摆、滩槽交错的特征,右侧洲滩冲刷,滩面串沟依然存在,并有进一步冲刷发展的趋势;龙爪岩下段营船港外边滩冲刷左移,新开沙尾-10 m(高程)潜心滩冲刷,对航道不利。建议及时采取守护东水道右侧洲滩的措施,整治新开沙外滩,并考虑实施通州沙圈围工程,有利于维持洲滩与汊道分流格局长远稳定。  相似文献   

16.
杨芳丽 《人民长江》2015,46(17):10-14
为了提高对长江下游和畅州汊道演变规律的认识,以该河段大量实测资料为依据,从分流比、河槽容积以及航道条件的相关关系出发,分析了其河势的演变及航道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表明,在和畅洲右汊分流比小于30%、0 m以下河槽容积小于0.8亿m3时,航道条件总体趋于恶化。对和畅洲水道河势控制和航道整治思路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建议采取的工程措施包括,适当加大右汊分流比、增强右汊水流动力条件、稳定并提高右汊现有河道容积。  相似文献   

17.
汉江河口段航道整治工程以疏浚、清障为主,辅以必要的护岸、护滩、填挖槽等工程措施,本文采用河道演变分析和一、二维水流数学模型计算,研究了该航道整治工程的效果及其对河道行洪的影响,并优化了工程方案.研究表明:(1)丹江口水库自1968年正式蓄水以来,汉江河口段河道总体冲刷下切,年内洪淤枯冲;影响河道演变的主要因素有:丹江口水库、长江与汉江顶托和天然节点与人工护岸等.(2)航道整治工程实施后.汉江河口段上段流速趋于减小,下段流速趋于增加;河道流速分布趋于均化.(3)航道整治工程对河道行洪的影响有限,最大洪水壅高9.4cm,优化方案的最大洪水壅高7.0cm.  相似文献   

18.
天然河道一般不能满足航运的实际要求,需进行航道整治。目前我国内河航道整治技术较为成熟,但对存在连续弯曲多滩险河道的研究较少。黄河上游白银市常生码头下游滩河道属连续弯曲河道,存在多处滩险,水流条件复杂,严重影响船舶的通航安全。以数值模拟为研究手段,构建二维数学模型,分析河道碍航因素,论证整治方案的合理性。确定采用填槽、切咀、疏浚和修筑潜坝等整治方法。整治效果明显,水力因素均达到通航指标,水流条件明显改善,为今后黄河上游及类似碍航特性的航道整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长江口北支近期河床演变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支实测水下地形资料,全面分析了长江口北支河段近期河床演变特征。分析表明:近期北支河床呈累积性淤积。在目前河势条件下,堡镇港以下崇明北沿边滩淤积速度将会加快;随着河宽大幅度缩窄,北支深泓线趋于稳定;为维持北支一定的水深,保障河道一定的航运功能,满足沿江两岸有关县市的引、排水需要,可对进口段进行一定的疏浚,适当增加分流比。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来水来沙条件的改变,南京八卦洲汊道左汊衰退速率又有所加快,并已多次观测到12%左右的分流比。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可以对左汊的分流比进行改善,但工程在改变汊道首部分流比的同时也改变了分沙比。分沙比的改变对于整治工程的实施效果,以及下游河道的走势,特别是左汊的河床冲淤变化有一定的影响。针对改善左汊分流比的工程措施,运用二维水沙数学模型,计算分析了导流坝、切滩、疏浚等工程措施对汊道河床冲淤的影响。结果显示,3个月冲淤计算后,工程措施对左汊分流比均有较大改善,且在工程附近河床的冲淤也有较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