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为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山西省辛安泉岩溶水资源,利用多年观测资料、采样测试成果,结合地下水的补、径、排条件,分析了岩溶水动态变化特征及成因。结果表明:(1)泉流量在1956~1979年表现为波动状态,主要受降水量影响;在1980~1999年表现为快速下降,主要受降水量、岩溶地下水开采、煤矿开采共同影响;在2000~2019年表现为缓慢下降,主要受岩溶地下水开采和煤矿开采影响。(2)岩溶地下水水位在1993~2019年总体呈下降趋势,不同位置地下水位变幅有所不同,平顺—壶关、襄垣子系统年均降幅较大,分别为1.02 m和0.99 m;黎城子系统年均降幅最小,为0.22 m。(3)岩溶水水质总体较好,个别样点水质超标,可能是受矿坑水和地表水渗漏污染影响。 相似文献
3.
长治辛安泉域岩溶水水质分析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辛安泉历年的水质监测资料,采用单因子法对其岩溶地下水进行抽样统计分析,检出其超标茵类,并运用综合法确定其水质等级。分析了岩溶地下水的污染物来源及污染途径,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4.
延河泉域岩溶地下水水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类的健康和工农业的发展,依据延河泉域2004年水质监测资料,进行了泉域岩溶地下水水质现状评价,本项评价成果可为延河泉域岩溶地下水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辛安泉流量的动态特征,分析了岩溶开采、矿山开采、治理工程、工程建设、农业生产、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工程对辛安泉流量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7.
延河泉域岩溶水资源是山西省最重要的岩溶水资源之一,最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受到污染等方面的影响因素,延河泉域岩溶水资源利用形势不容乐观,水资源的储量及安全受到很大的威胁。根据现有的研究资料,结合延河泉域岩溶水资源利用和保护的现状,论述了延河泉域岩溶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提出了以科学利用、防治结合的用保护策略,以期能够的给决策者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8.
9.
万家寨水库蓄水后天桥泉域岩溶水资源量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桥泉域在万家寨水库蓄水之后自然条件改变,使泉域边界和范围发生了变化.在深入调查分析天桥泉域岩溶水资源现状的基础上,对泉域边界和范围重新进行圈定,并根据流域和水文地质条件的差异性对泉域进行了分区.采用区内典型雨量站多年长系列观测资料对泉域内天然补给资源进行分析计算,利用泉域内钻孔资料、抽水试验资料对泉域内储存资源量进行分析计算,计算了降水频率为75%的开采资源量.可为泉域内岩溶地下水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11.
黔中高原分水岭地区是我国典型的亚热带岩溶区,岩溶十分发育,地下径流成分的赋存、输移、补给和排泄等规律因岩层结构复杂而呈现独特性。对该地区的地下水资源评估通常多以水文地质法为主,水文学方法的应用尚属罕见。本文应用流域水文模型方法对该地区代表性流域的地下水资源规律和特性作了分析、评估,并与水文地质方法比较,成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2.
水库调洪数值—解析解法是调洪解法的发展。它在理论与实用上满足了在遭遇大洪水,尤其是特大洪水情况下,水库实时洪水调度计算所需的高速度与高精度的双重要求。本文根据调洪数值计算的现有研究成果,结合大伙房水库复杂的泄流方式,提出了大伙房水库针对各种情况的调洪计算方法集,并以浑河“95.7”大水为例,探讨了各种调洪计算方法的综合具体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14.
洞室涌水量的准确预测对于确保抽水蓄能电站地下施工安全意义重大。综合考虑抽水蓄能电站水文地质条件和洞室施工布置情况,选用水均衡法、狭长水平坑道法和数值法3种方法分别对电站区地下洞室涌水量进行预测,并与洞室实测涌水量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水均衡法、狭长水平坑道法和数值法预测的洞室正常涌水量分别为4 409.58、4 976.78和4 242.24 m3/d,最大涌水量分别为5 167.56、5 463.31和4 763.43 m3/d。数值法预测的涌水量与实测值吻合较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下阶段洞室的施工过程中,数值法预测的涌水量可为管理部门在洞室排水设计等方面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16.
地下水运动数值模拟过程中边界条件问题探讨 总被引:41,自引:1,他引:40
本文对地下水运动数值模拟过程中边界条件的涵义 和处理方法进行了分析和讨论。阐述了边界条件所包含的双重意义。指出随着人类活动影响 强度的日益增大,边界条件的处理要面临一些新的更为复杂的问题。在模型预报之前必须首 先对边界条件做出预报。边界条件的预报既要考虑自然因素的作用,同时也要考虑人类活动 (人工开采和人工补给)的影响及由于邻区水流条件变化而产生的耦合效应。之后,给出了两 个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7.
18.
钱孝星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1998,18(4):18-22
阐述岩溶地下水运动特点,分别讨论南方岩溶地下水与北方岩溶地下水运动特征,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概念性模型。论述岩溶地下水运动的若干计算方法、着重讨论了数值方法、系统分析方法及随机方法等的适用条件及计算精度,同时介绍了一些以往文献没有提及的水文地质现象。认为,应根据具体的岩溶地下水运动特点,选用相应的计算方法,使成果更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19.
孔兰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08,(2):60-62
该研究利用相关分析法,通过SPSS、Excel等软件进行计算分析,有效地利用量化的方法区分了不同影响因素与枯水的正相关或负相关关系,并找到影响喀斯特流域枯水的主要因素,包括年平均流量、年平均降雨量和最大月流量.为进一步开展对喀斯特流域枯水的研究及合理开发利用枯水资源,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尤其是对于我国经济相对落后的喀斯特地区将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针对三维数值流形法中罚函数法施加任意方向边界位移和多步加载误差累积问题,通过修正传统三维数值流形法控制方程中的位移边界部分,推导出含沿着某一方向施加边界位移条件和相应的分步加载情况的计算公式,以期扩大控制方程在位移边界处理上的适用范围和减少多步加载误差累积效应。选取2个典型算例进行数值模拟和对比分析,验证该方法的准确性。计算结果表明:文中方法的计算结果与解析解相吻合,修正公式适用于不同方向施加边界位移的情况,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考虑位移边界误差修正比不考虑误差修正的计算精度高;随分步加载步数的增多,不考虑位移边界误差修正的累积计算误差逐渐增大,考虑位移边界误差修正的则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