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闻喜县水资源紧缺,超采、污染等问题严重,导致水事纠纷不断发生,从未来工农业发展需水预测来看,用水矛盾更加尖锐。当前应坚持“开源、节流、治污”三措并举,“鲜水、中水、客水”三水齐用,充分利用地表水,多措并举抓节水,合理利用天上水,强制利用再生水,严控利用地下水,走可持续发展水利之路。  相似文献   

2.
 随着供用水矛盾的日益突出,城市大量挤占农村和生态环境用水,从缓解供用水矛盾、改善生态环境的角度看,开展节水型城市建设势在必行。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仿真模拟天津市2005-2030年在基本方案、产业结构调整、水价调控、定额调整、城市非常规水源利用、综合节水等不同模式下的水资源供需状况,以定量分析方法确定各激励机制的节水效应,为进一步完善天津市节水型城市建设管理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浅析水资源优化配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资源优化配置是通过改善用水结构、用水量而对水资源在某一区域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分配,这种分配能使这一区域在经济上、生活上、生态上、环境上以及可持续发展上都取得最佳效益,为未来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无论是一个区域还是一个自然流域,上游和下游,地表水和地下水、农业用水和城市用水、经济用水和生态用水之间,水资源利用的尖锐矛盾怎么解决?供水与需水、短缺与浪费、开源与节流、用水和防污之间的水资源管理的辩证关系如何处置?这些都要通过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来加以解决,这是21世纪…  相似文献   

4.
天津市农业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津市属资源型缺水城市,农业水资源匮乏严重制约了天津市现代农业的发展。从区域农业水资源不均衡、蓄水能力不足、集成节水技术占比低、农民节水意识不强等方面分析了天津市农业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节流与开源并举、消减灌溉面积与调整种植结构并行的综合措施,为解决天津市农业水资源短缺问题提供对策。  相似文献   

5.
刘帅 《海河水利》2006,(3):10-12
简要介绍了天津市地下水开发利用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实现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和措施.只有从科学开发、计划用水、节约用水、水源替代、水源切换、水价体系等方面着手,才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通过产业政策、相关规划、用水总量指标控制、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现有水源工程及项目可持续性等方面分析取水的合理性,通过用水规模、灌溉方式和制度、用水指标及节水潜力等方面分析用水的合理性,最后给出核定取用水量。  相似文献   

7.
我国北方节水灌溉技术现状与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波 《吉林水利》2012,(12):54-57
21世纪水问题是人类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之一。通过对我国北方水资源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研究,在总结农业高效用水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北方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策略。在开源方面,在尚无控制的河道上兴建蓄水工程,开发利用地下微咸水,处理利用劣质水,使雨水利用资源化等;在节流方面,采用水资源优化调度措施,综合采用节水灌溉的工程、技术、农艺、管理等措施,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8.
水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研究产业结构和用水结构变动关系,揭示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利用的内在联系,对缺水地区水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特别是对处于特殊战略地位的京津冀地区具有重要意义。利用2002-2016年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产业结构及用水结构数据,采用产业结构与用水结构协调度等指标对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与用水结构的演变趋势进行了评价,并基于成分数据的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了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与用水结构的线性回归模型,进一步研究产业结构与用水结构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北京市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与第三产业用水比重高度相关,河北省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与第二产业用水比重之间也表现出较强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曹勋 《吉林水利》2012,(6):23-24
水资源短缺、水质污染、用水效率低等问题严重制约我国水资源的管理和利用。本文通过对我国水资源用水现状分析,从人们对水资源的认识、政府支持力度和规划、保护与防治等方面阐述了我国未来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晋中水资源现状及可持续利用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建华 《山西水利》2006,22(4):18-21
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是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针对晋中市水资源、水环境、水工程和水供需状况,对未来发展用水需求、资源潜力、供水能力进行了深入分析预测,围绕建立水利工程和资源管理两大体系,提出了水资源开发、水环境整治的基本思路和“开源、节流、治污、强管”四项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城市供水漏损不仅关系到水资源的节约和有效利用,也直接关系到供水企业的经济效益。结合衡阳市供水管网系统实际情况,通过水量审计分析,掌握表观漏损、实际漏损及免费授权用水量等分布状况,提出了衡阳市供水管网自来水漏损控制策略,并在衡阳市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实践中加以应用,取得了明显的效益。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秦皇岛市社会经济发展,需水量将逐步增加,城市供水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从本地区地表水资源、地下水资源可利用量分别进行分析,得出城市供水可利用水资源总量;进而分析得出解决秦皇岛市城市供水问题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3.
关中地区规划供水工程配置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关中地区为例 ,提出供水工程的优化组合方案 .以现状用水水平下不同水平年的需水量为需水零方案 ,对关中地区规划供水工程进行排列组合 ,得到包括节水在内的 13种备选方案 ,通过对各供水组合方案的缺水率、总投资、单方水投资、供水弹性系数以及综合效益进行分析 ,提出在2 0 2 0年缺水率小于 10 %、单方水投资和总投资相对较小的供水工程配置方案 .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防城港市的水源现状和对该市未来用水量进行预测,经过水量供需平衡计算,认为现有的水源远不能满足其用水需求,提出了充分挖掘本地区供水潜力和从临近流域调水,解决防城港市远期供水水源的多个水源规划方案.  相似文献   

15.
韶关市区现状以武江地表水为主要供水水源,供水水源相对单一。随着城市发展,现状供水能力已不满足规划供水要求。为了提高城市供水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解决市区供水水源单一问题,促进社会经济稳步发展,开展市区多水源供水方案研究迫在眉睫,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随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日益重要,水权交易对优化水资源配置、提高用水效率、促进节水势在必行,现已成为我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试点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运用水资源系统分析与经济学理论,建立了基于供求关系和生产函数的灌区水量使用权交易模型,该模型以交易双方各自收益最大化为目标,由C-D生产函数和供求关系确定水资源价值,以纳什均衡价格和供需水量为约束确定交易水量和交易收益。经湖北省高关水库灌区与应城市水量使用交易应用研究,结果表明:高关水库灌区随着节水深入,2013年现状、2020、2030规划水平年在50%平水年交易水量最大,分别为3 744.78万m3、4 743.51万m3、5 829.13万m3;75%、85%干旱年交易水量分别减少到1 225.28万m3~4 180.79万m3,213.65万m3~1 570.17万m3;90%特旱年则不具备交易条件。通过双方交易,可使应城市2013、2020、2030水平年50%平水年缺水情况明显缓解,75%和85%干旱年缺水率降低;还可提高高关水库灌区净收益201.73万元~7 0541.97万元,应城市净收益88.37万元~131 669.00万元。但要根本解决应城市干旱缺水问题,需要建立灌区节水量交易收益补偿投入机制,调动节水积极性,充分挖掘当地节水潜力。这对建立健全我国水权交易机制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益与效率,指导节水型社会建设,保障城乡供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按照博弈论和城市供水方式,可将我国中原地区存在的城市公共供水和自备井(自建设施)供水对水资源费(含污水处理费等)的缴纳行为简化为足额和拖欠两种形态。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政府放松和加强对水资源费的征收情况下,公共供水与自建设施供水之间的两个博弈模型,并分别对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对开平市大沙河灌区农业综合开发节水工程项目水资源进行水量平衡供需计算分析,计算结果分析表明,灌区节水工程项目实施改造和调整农业结构后,除可满足城镇供水要求及农业灌溉保证率达到90%外,还有盈余水量,达到节水增效的目的,项目综合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我国城市供水系统都采用统一给水方式,本文就珠江三角洲近几年发展情况,提出了分质供水是我国建设节水型社会、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遵义大力开展水利化建设,规划建设了一批中小型水库。工业化建设及经济的发展,各个水库即将投入运营发挥其应有的供水功能。因此,对水库的工程规模、兴利库容与设计供水保证率、供水能力的论证十分重要。以遵义新州水库为例,对数理统计法在水库供水保证率计算中的论证作了详细的论证。结果表明,采用数理统计法对多年调节水库供水量进行计算,不仅可以对水库的供水保证率、水库多年蓄水量变化等进行论证,同时可以检验兴利库容是否满足用水量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