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针对传统模糊综合评判法水质评价标准区间相对静态化和隶属函数简单化存在的问题,采用动态可变模糊综合评判方法,首先建立地下水水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确定评价指标的客观权重,层次分析法确定主观权重,结合主客观权重确定评价指标的动态综合权重。然后构造适应于地下水水质评价的变动区间,充分考虑该地区地下水的水文地质、空间分布特性以及含水层情况,将以往模糊综合评判法水质评价隶属函数由线性函数拓展为更适合地下水水质评价的非线性函数。将此模型应用于固原市地下水水质评价。结果表明:监测井1、2水质级别为Ⅳ级,监测井3、4、5、6、7水质级别为Ⅲ级,通过分析,符合该地区地下水的实际情况。利用动态可变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地下水水质进行评价,结果客观合理,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水环境质量评价作为了解和分析水环境现状及问题的基本内容,是河流规划、治理和管理的重要依据。针对水环境质量评价存在的模糊性、随机性和最大隶属度不严谨等问题,提出正态云-模糊可变评价耦合模型。模型对模糊边界问题进行定量化处理,确定隶属函数和识别水质级别,并采用最小相对熵原理计算组合权重。运用该模型评价秦淮河流域2016年的水环境,评价结果同单因子指数评价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和云模型评价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正态云-模糊可变耦合模型更加合理、有效可靠;模型级别特征值H分析表明秦淮河上游和秦淮新河段汛期水环境大部分优于非汛期,但同时也表现出城镇工业、生活等污染特征;内、外秦淮河段,汛期河岸的污染物排入河流中,故汛期水环境劣于非汛期,表现出典型的城市生活及餐饮等"三产"污水污染特征。研究方法和结果对地区和流域的水环境质量评价和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基于熵权的物元分析法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物元分析法对某地地下水水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建立了该地水环境质量评价的物元模型。评价结果与模糊综合评判、综合指数和RBF-ANN等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利用物元分析法进行地下水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针对水质表现出的模糊性,采用模糊可变集合理论的模糊可变模型,对白洋淀水体的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通过科学确定与地表水水质相关的各参评因子处于标准区间值的相对隶属度,根据二元比较模糊决策分析法,计算各参评因子的权重,得出白洋淀水体的环境质量级别。并与采用单因子评价法的评价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表明模糊可变模型评价的水质结果更加合理、可信。  相似文献   

5.
张志悦 《中国水利》2013,(Z2):69-71
采用模糊可变模型对白洋淀水体的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通过科学确定与地表水水质相关的各参评因子处于标准区间值的相对隶属度,根据二元比较模糊决策分析法计算各参评因子的权重,得出白洋淀水体的环境质量级别,并与单因子评价法的评价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模糊可变模型评价的水质结果更加合理可信。  相似文献   

6.
针对交通桥承载能力评估规范中指标权重为定值的现状,以及检测和复核资料不全面的情况下,用二元模糊比较法确定权重。针对模糊分级评价中选用的隶属度函数准确性不足、采用最大隶属度的局限性,以相对隶属度函数来确定评价指标处于级别区间的综合相对隶属度矩阵。以文献中水闸交通桥的安全检测和复核资料为基础,运用模糊可变集合理论对其承载能力进行多指标综合评价,与经典模糊综合评估方法和文献中的评估进行对比。评价对比结果表明:采用互补性准则的二元比较法确定权重,较以采用互反性准则的二元比较法更具有可操作性;不同运营环境的闸桥在缺失某些指标特征值的情况下,在重新确定指标权重后的,同样可得较为符合实际情况的结论;根据模型参数的不同,可以计算出更精确的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7.
水质综合评价的模糊可变集合方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立足全局的系统观,应用模糊可变集合,建立水质评价模型,把水质评价由定性转化为定量。该方法能够科学、合理地确定与水质相关的各个研究指标处于级别区间的隶属度、相对隶属函数,并根据指标重要性进行二元比较与量化,从而合理地确定出各个指标的权重。通过实际水质等级的级别特征值计算,对北京永定河水质进行了模糊可变集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可应用性。  相似文献   

8.
模糊可变评价模型在评价农村水利现代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然杭  陈守煜 《水利学报》2008,39(2):218-223
本文应用了以模糊可变集合与相对差异函数为基础的相对隶属函数表示的模糊可变评价模型,评价农村水利现代化.该模型能够科学、合理的确定与农村水利现代化相关的各项指标处于区间值的相对隶属度、相对隶属函数,并且能够通过变化模型及其参数,合理地确定出农村水利现代化水平的评价等级,提高对样本等级评价的可信度.应用该模型对山东省2000年农村水利现代化水平进行了评价,并与其他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实用性强,计算结果可靠,可应用于不同实际工程领域的综合评价中.  相似文献   

9.
可变模糊评价法及在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6,自引:4,他引:32  
陈守煜  胡吉敏 《水利学报》2006,37(3):0264-0271
本文在笔者建立的可变模糊集理论基础上,提出可变模糊评价模型与方法,该方法能够科学、合理地确定样本指标对各级指标标准区间的相对隶属度、相对隶属函数,并且能够通过变化模型及其参数,合理地确定出样本的评价等级,提高对样本等级评价的可信度。最后将该方法应用于淮河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的综合评价。应用实例表明,该模型计算简便,评价结果可信度高。  相似文献   

10.
为科学、合理地评价水库移民的生产生活水平,以可变模糊集理论为基础,运用可变模糊识别方法,对山东省泰安市东平湖水库移民生产生活水平进行了评价研究。通过合理确定指标相对隶属度、相对隶属函数以及指标权重,建立了东平湖水库移民生产生活水平的可变模糊模式识别评价模型。综合考虑不同准则下权重、模型参数变化,分析各模型对应级别特征值的稳定情况,取级别特征值的均值作为最终评价结果,合理地确定出样本的评价等级。结果表明,东平湖水库移民生产生活水平为4级,处于略好级别,但与当地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水平相比,仍处于劣势。实践表明,可变模糊识别方法实用性强,评价结果可靠,在相关工程领域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地下水水质评价可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提供科学依据。针对传统水质评价法指标存在随机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根据蛤蟆通流域86个地下水监测数据,选取了NH4+,NO2-,Fe2+,Mn2+,Zn2+,CODMn6项能反映水质的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构建了基于熵权法的集对分析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蛤蟆通流域地下水水质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修正的内梅罗指数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蛤蟆通流域地下水水质中等偏下,Ⅳ,Ⅴ级水质的地下水分布占较大面积,而Ⅱ,Ⅲ级地下水分布所占面积较小。评价结果与修正的内梅罗指数评价法反映的水质特点具有一致性,与实际情况相符。可见基于熵权法的集对分析模型合理可靠。  相似文献   

12.
赵焱  王婷  徐曦 《人民黄河》2012,34(7):56-58
将改进的灰色聚类关联模型应用于地下水水质评价,通过对白化函数的改进,提高了资料的信息利用程度,根据各监测点不同水质类别关联度的比较,可判断出各监测点地下水水质的优劣。东昌府区地下水水质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改进的灰色聚类关联评价方法易于掌握,评价结果可以作为地下水管理的依据,是地下水水质评价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修正的模糊综合评判法在地下水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模糊综合评判法在水质评价中越来越为更多的环境水文地质工作者所采用,但在地下水质量评价中存在确定隶属度问题和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的复合运算问题。通过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的处理,对评价方法加以修正,并将修正前后的方法应用同一案例,进行评价效果对比。结果显示,由于所采用的案例区域地下水水质较差,因此导致评价结果与改进前的"相乘取大"和"取小取大"算子相似性较强,但评价结果仍显示,改进后的方法更为真实的反映了地下水水质状况,方法可行,评价结果可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两种地下水资源质与量结合评价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阐述了“补给法”地下水水质水量结合评价方法和“开采法”地下水水质水量结合评价方法的思路和操作步骤。并以2000年河北省平原,矿化度不大于1g/L的浅层地下水资源评价为例,对两种不同方法的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不同地下水水质评价方法的比较及实例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真实准确地反映地下水水质情况,分别介绍了F值法、内梅罗指数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基本原理,以2013年北京市某地区地下水枯水期6例水样为例,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F值法使用便捷,结果直观,应用广泛,但会造成一定的不连续性,缺失Ⅲ类水。内梅罗指数法运算简洁,但过于突出最大污染因子,并且没有准确的地下水质量类别划分依据。模糊综合评价法虽然计算过程复杂,但是计算结果更加准确。经过3种方法的分析比较可以为实际工程中地下水评价方法的合理选择提供一定的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6.
Selection of the number and location of ground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wells may require the consideration of different aspects such as: monitoring objectives, temporal frequency of monitoring, and monitoring costs. These aspects were examined using observations of groundwater quality variables made twice a year in 124 wells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the Gaza Strip, where groundwater is of the best quality. Considering these features the ground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network was assessed and redesigned using entropy. The assessment procedure was based on expressing transinformation as a function of distance between wells. It was found that the number and location of ground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wells varied if these aspects were embedded in the assessment and redesign procedure.  相似文献   

17.
The groundwater resource is a multidimensional concept; it is defined by its location, its occurrence over time, its size, properties, conditions of accessibility, the effort required to mobilize it and therefore, all of which are to be considered in the context of demand. Groundwater, a renewable and finite natural resource, vital for man’s lif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a valuable component of the ecosystem, is vulnerable to natural and human impacts. There is a great need for the assessment and monitoring of quality and quantity of groundwater resource required at local level to develop an exact scenario of watershed. In this study qualitative assessment of groundwater was done and a ground water quality index criterion was used to understand the suitability of groundwater for irrigation and drinking purpose in the study area. A GIS based multicriteria analysis was done by assigning weight to different water quality parameters. The water quality was grouped into six classes from very good to unfit for drinking. It was found that the in most part of the study area the water quality varied from moderate to good except in some areas where it is poor to unfit. An assessment of change in landuse and landcover was done from the year 1989 using Landsat data to year 2006 using LISS III satellite data. The change in LULC was correlated with water quality data and it was found that the areas around which rapid urbanisation as well as industrialisation is taking place showed poor to unfit groundwater in terms of quality.  相似文献   

18.
地下水动态监测系统质量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指出地下水动态监测资料是地下水资源评价、开发与管理的基础,监测成果的时效性、可靠性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下水动态监测系统的质量.基于此,对地下水动态监测系统质量评价研究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基于地下水系统的动态、开放性质,介绍动态Kriging方法的应用,完善了地质统计学方法在动态开放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集对分析是研究客观事物之间确定性与不确定性联系的系统理论和方法。针对水质评价中各评价指标的不确定性,将集对分析理论应用于水质综合评价中。先通过计算评价样本与评价指标之间的联系度对样本做初步分类,再对样本做进一步的集对分析以判断评价样本的等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集对分析法进行水质评价准确可靠,计算结果客观、合理。  相似文献   

20.
针对地下水质评价中存在的多目标性和模糊性特点,采用可变模糊集理论模型进行评价;同时基于指标权重确定的客观性,采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以大连市甘井子区2007年-2011年4月的水质调查资料为评价指标集,构筑多目标可变模糊识别模型,用熵权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内整体水质处于II~III等级之间,与传统的综合指数法评价结果相对比,将熵权法与可变模糊集理论模型相结合的评价结果比较合理,可为大连市的地下水资源综合利用与管理提供水质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