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芍陂创建于春秋中期,目前已经历时2600多年,比都江堰和郑国渠还要早300多年,至今仍在发挥灌溉和防洪效益,是我国陂塘型灌溉工程的典范。唐代以后至今,芍陂又被称为安丰塘。关于芍陂何时被称为安丰塘,又为何被称为安丰塘,至今学界仍无定论。本文尝试从安丰县(郡)行政区划建制沿革和历史社会变迁的角度,梳理分析安丰塘得名的时代和原因,并得出如下结论:安丰县从今河南固始县东南逐渐向今安徽霍邱、寿县方向迁徙,隋代以后,安丰县迁至芍陂西北堤附近,人们取"安丰"吉祥寓意,逐渐开始称芍陂为"安丰塘"。  相似文献   

2.
<正>当地时间10月12日,在法国蒙彼利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66届国际执行理事会全体会议上,公布了2015年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单,中国申报的诸暨桔槔井灌工程,寿县芍陂、宁波它山堰3个项目全部入选。诸暨桔槔井灌工程位于浙江省诸暨市赵家镇,桔槔提水井灌最早可追溯至南宋,这种最为古老的灌溉方式至今仍在泉畈等村使用,堪称灌溉文明的活化石。芍陂又称安丰塘,位于安徽省寿县,是历史最悠久的大型陂塘蓄水灌溉工程,历经2600多  相似文献   

3.
《治淮》1986,(4)
芍陂(安丰塘)是我国古老而又最著名的水利灌溉工程之一,曾被誉为“水利之冠”。二千五百多年来,它对淮河以南地区的灌溉、航运、屯田济军等方面曾起过很大的作用。特别是新中国诞生后,芍陂几经修建治理,目前已成为淠史杭灌区一座反调节水库,蓄水量9000多万立米,灌溉面积63万多亩。1983年灌区粮食产量达5.73亿斤。古老的芍陂为人民做出了新贡献。但由于古代部分文献的记载不一,《辞海》、《辞源》注解诸多不同,一些  相似文献   

4.
正江淮分水岭丘陵地区,地形地势特殊,水低田高,百姓饱受旱涝灾害交替肆虐之苦。早在春秋时期,楚国令尹孙叔敖于今安徽寿县主持兴建了芍陂。芍陂是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之一,建成之初,既可解决水患又可"灌田万顷"。此后的2000多年,芍陂虽历经朝代更迭和战火波及,但仍发挥其灌溉效益。新中国成立后,为根治此地"十年九灾"难题,一个规模更为宏大的水利工程在江淮大  相似文献   

5.
芍陂创建问题再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芍陂是我国古代最古老的一项大型农田水利工程,目前对于该工程创建的年代、由谁主持创建等问题,学界还存有分歧。本文从孙叔敖任楚令尹的时间、楚国东扩的史实,楚庄王时期前后楚国和芍陂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及其对水利工程的要求,以及芍陂水利效益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论证出芍陂应为楚庄王时期楚令尹孙叔敖主持创建。  相似文献   

6.
安丰塘位于安徽省寿县城南30公里处,历来史家都认为它就是芍陂。期思陂则是芍陂的异名。传统的说法是:芍陂为春秋时期楚令尹孙叔敖主持兴建。这里,仅就个人读史和实地观察所得,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以供学界参考。  相似文献   

7.
鉴于芍陂特有的历史地位和非凡价值,挖掘其在治水中的先进性及其对当代治水管理的借鉴性,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通过查阅古籍、文献等资料,梳理了芍陂灌排工程管理的历史演变,总结了芍陂在历史上的治水管水大事记,阐述了芍陂的兴衰给后人留下的宝贵的治水经验,明确了灌溉管理在水资源综合管理中的突出地位、“双河长制”在河湖治理的显著效率、退田还湖在促进河湖健康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以及打造幸福河湖、传承治水文化的重要意义与价值引领。以期在芍陂兴废更迭的历史进程中吸取经验,探索灌溉管理与维护制度的发展规律,为当代治水护水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8.
陂塘是一种蓄水灌溉工程,在我国西汉后期开始,各地修建了许多陂塘工程,对农业生产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这里介绍几个主要的陂塘工程。 1、芍陂:位于安徽省寿县城南30公里的地方,是迄今所知我国最早的水利工程,也是世界知名的古平原水库。东晋时,安丰县设置于此,又因芍陂的水利作用。使陂周连年丰收,以后改名为安丰塘。据《后汉书·王景传》记载,芍陂建于楚庄王时代(公元前613——591)年,是著名的政治家孙叔敖主持修建,距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当地利用本区的丘陵地形,在低处环湖筑堤,拦蓄以淠河为主的几条小河,形成周长120多  相似文献   

9.
<正>芍陂位于安徽省寿县城南30km处,是古代淮河流城最著名的蓄水灌溉工程。隋唐后因陂址在安丰县境内,故又名安丰塘。此外,在历史文献中,还有"龙泉之陂"、"勺陂"、"期思塘"等称谓。关于芍陂的创建,历史上有两种说法:一说是楚令尹孙叔敖所修,时间约在楚庄王十六年至二十三年(公元前598—前591年)之间。一说是楚大夫子  相似文献   

10.
安徽省寿县有两颗水利明珠,其一是古塘芍陂(今称安丰塘),其二是寿县古城(古称寿春)。前者作为古老的水利工程闻名中外,后者被国务院列为历史文化名城名传遐迩,但作为水利名城,似乎还鲜为人知。芍陂为二千多年前楚令尹孙叔敖始建,后汉王景帝重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