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石裕  马永锋 《人民长江》2010,41(16):77-80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跨河建筑物均安排在枯季以围堰保护形成的基坑中旱地施工。围堰基础为深厚透水性地层,若采用完全封闭的基坑渗控方案既不经济也不合理。结合渗流计算,从工程进度、安全性及造价等多方面综合比选,确定了4种透水地层基坑渗控方案,即管井降水,悬挂式垂直防渗墙,悬挂式垂直防渗墙+排水明沟,悬挂式垂直防渗墙+管井。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采用悬挂垂直防渗墙与降水管井相结合的防渗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降排水是基坑开挖施工过程中的核心工作。在基坑开挖施工过程中,因地下水作用而导致渗透破坏,为保证边坡稳定和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需要选择合适的降排水方法进行基坑降水与排水。以南水北调某渠道工程基坑开挖为例,进行降排水方案设计并分析其降排水费用,以便进行方案优选,为工程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由于汉川市位于软土地质地带,地下水位浅,水量丰富,需采取可靠降水措施方可保证工程的顺利施工。运用经验公式计算得出基坑总出水量,设计采用管井降水方案,并规划相应的布置形式。现场观测发现,由于施工过程中连续降雨,外江水位持续偏高等因素影响,降水效果不能满足施工要求,采用在基坑临江侧另外增加轻型井点的措施,保证了地下水位平稳下降、基坑顺利开挖和边坡安全。  相似文献   

4.
临河水利工程修建过程中,基坑降水问题较为复杂。结合工程实例,对岩土体渗透性较强临水地区基坑降水问题进行分析。通过方案对比,初期降水采用固定怕水站进行降水,经常性降水方案采用明沟排水,与降水井方案对比具备施工方便、投资低等特点,通过稳定性分析,采用1∶2.0的坡比可以满足稳定性要求。可为类似水源丰富、含水层厚、渗透性强区域基坑降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瀑河渠道倒虹吸工程管身段原地面高程56.5~61m,开挖基础面高程最深为39.67m,地下水位高程基本稳定在53.5m,开挖最大降水深度为14.3m,由于开挖断面土质为砂砾石,透水系数非常大,再加上地下水来水量丰富,涌水量大,基坑降水成了制约工程施工进度的关键因素,经分析和比较,采取了开挖明沟结合管井排降水技术方案,并取得了较好效果,保证了建基面干场作业施工.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井群的联合抽水可形成一个总的水平降落漏斗,在基坑内形成低于建基面的地下水位以疏干土壤的原理,结合管井排水在无粘性土地基、高地下水位场地水工建筑物施工排水过程中的应用分析,证明通过管井排水,可提高无粘性土的抗剪强度,有效防止流砂、泉涌、边坡塌滑现象的发生,从而可以减少土方工程量,改善施工施条件,节省投资并加快了施工进度。同时又按照基坑“防渗”和“排水”两种思路,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进行工程实例分析比较,得出管井排水是该类地基施工的优选方案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安哥拉琼贝达拉水电站厂房基坑深且靠近河道,在项目实施中,作者从特定的地质条件分析了地下水的特点,通过试验和计算,就此制定出深基坑的管井降水方案,对管井降水技术的施工工艺和实施效果进行详述,解决了基坑降水和边坡稳定的难题,有力的保障了开挖工作的按期完成,对以后同类工程中该技术的应用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基坑排水是经常遇到的问题。直接影响基坑开挖、地基处理及建筑物的正常施工。采用的排水方法要根据实际的工程地质条件和工程设计情况来确定。我们在肇东合居排水闸站工程施工过程中,对闸室和消力池分别采用了明沟排水和管井排水法进行基坑排水, 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9.
吴炳富 《治淮》2003,(7):27-28
在基坑开挖施工中,为了避免产生流砂、管涌、浮土,防止坑壁土体坍塌,保证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一般避免在水下作业。地下水位高于基坑底面时,应进行基坑排水,通常采用的方法有明沟排水和井点降水两种。本文所阐述的是井点降水在具体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温博段渠道为窄长式基坑,该段地下水位一般高于渠底板2m~7m,存在着施工期排水问题。根据现场地质情况,通过相关计算,确定降排水方案为单排管井降水。从现场降水效果看,此方案施工简便,工程量较小,满足降水要求。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江西省峡江水利枢纽柘塘防护工程渠道石方爆破开挖为例,将渠道主体部分分层分段浅孔松动控制爆破结合边坡部分预裂爆破技术应用于本工程中,根据地质情况及邻近建筑物条件,合理选择了爆破参数,制定了有针对性的施工方案。实践表明,采取主体部分分层分段浅孔松动控制爆破结合边坡部分预裂爆破技术,可以有效减小爆破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和破坏,保持边坡围岩的稳定和完整,从而有效保证了施工质量和工程进度,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对南水北调工程温博段渠道开挖过程、排水渗流及边坡渗透稳定情况进行了研究分析。计算结果显示:渗流会对明渠边坡的稳定性带来不利影响,随着开挖深度的增加,地下水位的重新调整,明渠边坡不断地产生渗流。渗流产生的渠底水压力和渗透压力对边坡的稳定不利,且影响明渠的正常施工,必须采取有效的排水措施,来降低地下水位。在保证明渠边坡开挖过程中的稳定和明渠干地施工的前提下,研究了排水井间距、深度、砂层厚度对渠道内外水头差的影响,为明渠的施工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溪洛渡水电站拱肩槽及进水口高边坡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溪洛渡水电站的拱肩槽开挖高边坡最高约250 m, 进 水口开挖高边坡最高约160 m,其稳定性是复杂的空间问题。通过对拱肩槽及进水口边坡的应力场、位移场和破坏区域模拟计算表明: 拱肩槽、进水口边坡在拟订的开挖坡比条件下整体 均处于稳定状态。边坡局部稳定性分析表明: 拱肩槽、进水口边坡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不稳定 性块体,对边坡开挖施工和后期工程运行存在不同程度威胁。针对研究中发现的上述问题提 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4.
引江济汉工程膨胀土区段出现了渠道边坡失稳,边坡承载力降低,混凝土渠道衬砌变形、开裂等技术问题。本文在说明现场地质条件、阐述膨胀土工程危害的基础上,总结论述了当前膨胀土区段的工程施工治理措施。针对膨胀土在水下及地下水位变动区易发生渗透变形而影响基础稳定的特点,提出了采用柔性沥青混凝土边坡的设想,以提高渠坡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2011年6月18日大渡河水位急剧上涨(约高程596 m),枕头坝水电站导流明渠纵向围堰背 水坡面高程590 m附近出现渗水情况(最大渗流量达30 h/s),对堰体稳定性构成极大地威胁。为确 保明渠施工安全,对围堰采取了混凝土防渗墙、防渗控制性灌浆、背水坡面压脚护坡以及迎水面土工 膜防渗等几种方式进行抢险加固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6.
穿黄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的关键工程,南起黄河南岸荥阳县王村至北岸温县马庄东侧,全长约19.3 km;工程设计流量为265 m3/s,加大流量为320 m3/s,设计利用水头为10 m.主要建筑物包括南岸连接明渠、退水建筑物、过河建筑物、北岸河滩明渠、连接明渠等,按1级建筑物设计.主要介绍南水北调中线穿越黄河输水隧洞工程中穿越黄河线路、过河建筑物型比选、工程总体布置方案、盾构法施工的水工隧洞技术和施工工艺、砂层中修筑的大型超深竖井结构技术、黄土高边坡处理技术以及大范围的渠道地基震动液化处理等技术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7.
光滑壁面明渠陡坡流速分布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激光测速试验资料基础上,对比了光滑壁面明渠陡坡中均匀流和非均匀流垂向流速分布在不同水力条件下的规律。陡坡均匀流中κ值比非均匀流条件下为小,非均匀流中S2型非均匀流的黏性底层厚度和过渡层范围均小于S1型非均匀流,并且拟合出适合陡坡均匀流和非均匀流的统一流速分布公式。  相似文献   

18.
针对丰满水电站重建工程中的挑流消能方案,采用随机溅水数学模型,进行了泄洪雾化降雨数值模拟,将水舌入水喷溅源进行空间离散,描述水舌入水形态对下游雾化降雨的影响,同时考虑飞行水滴与空气间的相对速度,分析了各种泄洪运行方式与自然风场对雾化降雨分布的影响。研究表明:丰满水电站重建工程采用的分区挑流泄洪方案可将雾化区域控制在河道水面范围内,雾化降雨对左岸三期电站、右侧坝后电站、以及右岸生产、生活区的影响有限。在10 m/s以上横向风场作用下,左岸三期电站尾水平台出现5 mm/h左右的降雨,对此可通过增设地面排水设施加以解决。对于泄洪运行调度,建议优先开启中区4~#—6~#溢流表孔,然后是右区7~#—9~#溢流表孔,最后是左区1~#—3~#表孔,这可进一步减轻雾化对两岸建筑物及边坡稳定产生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为了系统分析边坡对临坡基础极限承载力的影响,采用控制变量法和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分别针对不同坡顶距、坡角、相对密实度、基底宽度的荷载-位移曲线,研究了极限承载力、极限承载力弱化系数、极限承载力系数的多因素演化规律。结果表明:极限承载力、极限承载力弱化系数、极限承载力系数随坡顶距增加而增大,当坡顶距b与基底宽度B之比大于5时增长趋于停滞,但未达到平地地基数值;地基极限承载力、弱化系数随坡角增加近似线性减小,变化速率基本不受坡顶距的影响;地基极限承载力、极限承载力系数随砂土相对密实度增加而增大,同时受到坡顶距的影响,大坡顶距下随相对密实度的变化速率高于小坡顶距;地基极限承载力受基底宽度的影响程度小于坡顶距,随基底宽度增加小幅度增大,极限承载力系数随基底宽度的增大而减小;地基极限承载力弱化系数对相对密实度、基底宽度不敏感;减小坡角、提高相对密实度与增大坡顶距对极限承载力的提高有类似的效果,单纯通过增大坡顶距仍不能达到接近平地极限承载力的水平,适当地减小坡角、增加相对密实度可增大接近平地地基极限承载力的可能性。研究结果可为临坡工程施工方案选择提供借鉴,对推动临坡地基的工程定量计算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枕头坝电站坝址覆盖层深厚,最深部位的砂卵砾石层厚达68 m,其中还夹有3层粉沙层与细沙层.在此基础上填筑的纵向土石围堰防渗、防冲技术问题极其复杂.基础开挖过程中揭露出来的囊状风化深槽、古冲沟,以及导流明渠右岸高边坡在开挖过程中的稳定问题,还有特大型江沟渣场施工道路布置等问题曾一度困扰施工进展.经参建各方共同努力,上述问题最终都得到了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