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深层土体水平位移是软土深基坑施工中一项重要监测内容,尤其是重大基坑工程。文章对其测试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测斜仪的精度、正反向的确定、测点距选取等)作了较深入的分析。指出应变式测斜仪比伺服加速度计式的精度低,但并非如有的文献所载低近1倍;测点距最好确定为导轮距;给出了确定测斜仪正反向的简便方法。文中还对测斜导管的埋设、埋深,测试数据整理,成果分析与信息反馈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根据某基坑的工程实例,探讨在基坑监测中如何利用测斜仪的监测结果,对出现的事故进行分析处理,并提出在基坑支护工程中应灵活运用各种基坑监测手段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深圳地铁2号线侨香站基坑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深圳市地铁二号线侨香站基坑特点及周边环境,制定了有针对性的监测方案,并使用测斜仪、水准仪、频率接收仪对基坑深层水平位移、周边建筑沉降、支撑轴力等项目进行了跟踪监测。监测结果表明,深层水平位移变化受土体蠕变、地下水位升降以及附加荷载等因素影响,位移曲线形状大体呈"弓"形,建筑物沉降和轴力变化与基坑开挖深度变化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4.
结合惠州龙门第二自来水厂基坑特点及支护形式和周边环境,有针对性地制定了基坑监测方案。通过使用测斜仪、全站仪、水准仪和水位计等对基坑的深层水平位移、边坡坡顶水平位移、周边需保护建筑的沉降、周边土体沉降和周边的地下水位等项目进行了跟踪监测。结果表明:各项监测项目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对各监测项目的连续监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可知,各监测项目的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为了确保现有水厂的正常运营,及时反映基坑自身及周边环境的实际状态,有必要对基坑工程进行动态监测。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5.
结合基坑特点及周边环境,对石牌东商业大厦基坑工程制定了有针对性的监测方案。通过使用测斜仪、水准仪、频率接收仪等对基坑深层水平位移、周边水位变化、支撑轴力、周边建筑沉降等项目进行了跟踪监测,取得了丰富的监测数据。监测结果表明,在基坑开挖到一定深度设置一道支撑能有效控制基坑壁的变形,避免"弓"形位移曲线的出现,监测成果为施工期间进行设计优化和合理组织施工提供了可靠的信息,从而确保了基坑工程的施工质量以及施工期间周边建筑的安全。  相似文献   

6.
非对称深基坑变形规律现场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南京市青奥轴线地下交通工程主隧道基坑特点,制定了深基坑开挖施工监测方案,并使用 测斜仪、频率接收仪对基坑的深层水平变形、墙体关键位置处的水平位移以及钢筋混凝土支撑轴力进行 监测。结果表明:非对称基坑开挖过程中,随着基坑开挖深度和支撑的架设位置的不同,墙体位移的模 式也不尽相同;最大水平位移发生位置逐渐下降至6/7倍基坑开挖深度;同时各级轴力也相应增加,并 呈现交替形式。监测过程中,各项数据均小于报警值,支护方案有效。  相似文献   

7.
测斜仪是一种有效、精确的测定土层内部水平位移或变形的工程观测设备,可用于监测岩土边坡、基坑开挖、堤坝等工程。本文就其应用及观测精度讨论,提出测斜仪校检意见,可供我国今后研制推广使用测斜仪作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了检测土钉支护技术在郑州等地区深基坑工程中的适用性和可行性,对某基坑开挖过程中基坑周边的安全情况进行了跟踪监测。采用精密水准仪和测斜仪对基坑西侧和南侧的两条主干道路、基坑在开挖施工中向坑内的水平位移及基坑周边主要建筑物的沉降进行了观测。监测结果表明,各测点沉降位移和水平位移均满足工程要求,土钉支护取得了明显的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9.
以某超期服役深基坑为例,通过对长期现场监测数据的分析,探讨了基坑搁置前后的支护桩变形规律;结合抽样检测确定的基坑现状,建立了深基坑的分析模型,对不同服役阶段下的基坑稳定性进行了评估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基坑搁置时间的推移,支护桩的桩体位移缓慢增加并趋于稳定,且相对于基坑长边方向,基坑长期搁置对其短边方向的桩体变形影响更大;现阶段基坑基本处于稳定状态,可继续超期服役,但后续主体施工阶段近半数锚索安全系数已不能满足设计规范要求,基坑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0.
为能够准确、实时掌握边坡内部变形监测数据,及时应对边坡变形、垮塌风险,通过柔性测斜仪自动化监测系统,在监测孔内安装柔性测斜仪,实现对边坡深层变化数据24 h自动监测,将数据传输至数据采集器及自动化监测云平台,及时分析监测数据并预警。自动化监测系统克服了以往人工监测的局限性,研究成果可为工程安全施工、运营管理及创新管理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