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论西北地区地下水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郭占荣  刘花台  朱延华 《水利学报》2001,32(6):0037-0041
本文通过分析西北地区的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和水循环特点、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以及开发利用中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总结了西北地区多年来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提出今后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几点建议:即提高社会对西北地区地下水的认识,适度增大地下水开采;充分发挥地下水的一态环境调节作用,水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并举;遵循地表水与地下水的多次相互转化规律,提高水资源总体利用率;水资源开发利用与水资源涵养相结合;加强西北地区地下水的调查与研究。  相似文献   

2.
地下水过度开采会导致地下水漏斗,并导致地表沉降等恶劣的环境问题。井渠联合调控模型可以科学地调控地下水和地表水,合理解决不同用户间的竞争用水,提高水资源分配率。阿克苏河灌区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由于当地缺乏科学的水资源调控,导致地下水过度开发,威胁到当地经济的发展。通过灌区地下水进行数值模拟和均衡计算,提出一种地下水与地表水联合调控模型,对当地水资源优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预测了2020年当地各部门需水量,研究结果可以指导当地水资源合理配置。  相似文献   

3.
刘文超 《水利天地》2007,(11):30-30
雨水是水资源存在和利用的一种形式,它既可直接降入农田为作物利用,也可通过径流转化为地表水和地下水,再经过人工补灌满足作物需水。在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短缺的九三地区,雨水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水源。  相似文献   

4.
旱涝碱咸综合治理与生态环境良性循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华北平原东部淡水资源短缺,旱涝碱成灾害限制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海河的治理,解决了排洪排涝排咸出路。春季开发利用地下水包括微咸水和半咸水抗旱灌溉。夏季利用伏雨洗盐排咸,增大降雨入渗,减少径流流失,防治渍涝灾害,把降雨转化为地下水资源。秋冬引蓄河水,回灌地下水补源。以土壤与潜水的地层空间作为调节大气降水、土壤水、地下水、地表水的地下水库,以调控地下水埋深在临界动态为指标,最大限度地把时空分布不均的天然降雨转化为可持续利用的水资源。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运用,促使水资源采补平衡,降雨灌溉淋洗脱盐强于干旱蒸发积盐过程,地下水淡化强于矿化过程。实现旱涝碱咸综合治理,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大凌河流域地下水资源进行分析与评价,详细计算出本流域地下水资源量、地下水可开采量,为水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6.
采用水量平衡原理、水文学方法和地下水动力学方法,系统计算了鸡东县江水资源、地表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并计算水资源可利用量。  相似文献   

7.
针对龙口市工农业用水量不断增加,水资源紧缺状况日趋严重,地表水和地下水无大的开发潜力的情况,通过在河道内大力修建拦蓄、补源工程,形成了“上游建地表水库、中游层层拦补、下游建地下水库”的治理模式,增加雨洪资源的利用,尽量减少多余洪水的入海,同时建设污水集中收集、处理、排放工程,保证了河道的水质,使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水得到了时空转化和优化朽置,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也为滨海地区河道雨洪资源的利用和配置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8.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水资源与社会环境、生态环境等息息相关.为协调水资源与生态、人口和社会等的关系,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基于水资源调入调出关系,分析2005—2019年我国水资源一级区的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及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自2005年以来,水资源一级区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总体呈缓慢增大趋势;调水工程引水使地表水供给量增加,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也相应发生改变;通过引调水工程,水资源一级区缺水区域水资源压力减小,缺水状态得到缓解,有利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9.
水均衡法在区域地下水资源量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下水资源是我国西北地区水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对地下水资源全面科学的综合评价是解决水资源缺乏问题的基础性工作。详细阐述了区域地下水资源评价方法,水均衡法特点、基本原理及计算内容。通过收集资料,对西北某地区地下水资源进行了定量计算,为科学合理地利用地下水,保持水土平衡,促进该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黑河中游地表水、地下水转化及水资源配置模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黑河是我国西北重要的内陆河,中游灌区是水资源的主要利用区,地表水、地下水转换频繁。基于地下水数值计算的黑河中游地表水、地下水转化及配置模型,通过分析中游地表水、地下水的转化规律,模拟地下水流场的动态变化,解决了黑河中游灌区两水转化及水资源配置问题。  相似文献   

11.
西北地区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西北地区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研究”项目,以西北地区水资源合理配置、水资源承载能力、生态保护准则及生态需水为攻关突破口,开展了跨部门、多学科的联合攻关,取得了十项主要研究成果;提出了内陆河流域的水资源二元演化模式,提出了基于二元模式的水资源评价层次化体系,提出了干旱区水分-生态相互作用的机理,建立了干旱区生态需水量的计算方法,提出了针对西北生态脆弱地区的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提出了干旱区水资源承载能力计算方法及重点区不同发展阶段的水资源承载力,绘制了土地利用和生态系统分布图,系统地进行了1/3国土面积上的水资源评价,提出了地下水资源量及其分布和可开采量及其分布,提出了西北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整体战略。  相似文献   

12.
西北大开发中黄河水资源的配置与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西北地区的水资源状况是西北大开发的重要前提之一。黄河作为西北地区最重要的水源 ,厉行节约、合理配置和有效保护是保障其可持续开发利用不可或缺的重要措施。第一、第二产业是节水的重点 ;由于水资源在我国社会经济的特殊地位 ,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 ,水资源的配置将仍需采取计划为主市场为辅的配置模式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优化。总量控制原则和优先原则是计划前提下水资源优化配置的两个基本原则 ;在水资源保护对策上 ,要标本兼治 ,抓紧制定“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规划” ,及早对入河污染物实行总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
论水资源在西北大开发中的战略地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胡建忠 《人民黄河》2001,23(5):16-18
水资源是生态环境建设、工农业生产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基础,西北地区水资源的现状是地均、人均占有量少,地区间分布不均,年际、年内变化大,且存在着利用率低、浪费严重等突出问题,西北地区是中国西部开发的主战场,水在西北大开发中至关重要,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集水、节水是目前较为有效的对区内水资源合理利用的方法,但由于区内水资源本身的有限性,难于治本,西北地区水资源的根本改善应主要依赖于引水工程,特别是大西线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  相似文献   

14.
关中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关中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指出关中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用水效率低,地下水超采严重,水污染加剧,供水工程老化失修,供水设施不足等问题,从保证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角度,提出了大力推广节水技术,提高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实行水库(群)联网调度;限量开采地下水,注重地下水源的涵养与保护;加强水污染防治,实行污水资源化;实施省内"南水北调工程"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西北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管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论述了社会可持续发展与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本含义,结合西北水资源的持点,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角度提出了西北地区建立水资源的可持续管理的思路和要点。  相似文献   

16.
西北诸河区1956—2000年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 275.74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1 173.94亿m3,与地表水不重复的地下水资源量为101.80亿m3。西北诸河区水资源总量并不匮乏,但存在严重的水土资源不平衡和水资源分布不平衡。西北诸河区存在区域性缺水的问题,在部分地区十分严重,直接影响着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丹河流域是晋城市经济发达区,也是水资源短缺区,水的供需矛盾突出.其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途径是:全面开发中寒武水,提回郭壁水,回灌涵养中奥水,充分利用浅中层水,实施污水资源化,实行分质供水,建设骨干管网,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建立水务一体化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8.
安婷 《水资源保护》2013,29(1):69-72
以青海省内黄河流域为例,提出一种水资源开发利用总量控制阶段性控制指标的分解方法,包括用水总量指标分解和地下水、外调水和地表水不同水源的开发利用指标分解。选取地表水开发利用总量、地下水开采总量和外调水用水总量作为水资源开发利用总量指标,并按流域和行政区分解水资源开发利用总量;非常规水资源利用量不计入水资源开发利用总量,但参加水资源配置。得到青海省内黄河流域2015年水资源开发利用阶段性控制指标分解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分析成果。  相似文献   

19.
在以用水安全、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为主导思想、以用水安全为前提的基础上,对延边州地下水水质及社会经济条件进行了具体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建立了基于用水安全的延边州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体系。在构建延边州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体系的过程中,考虑到了用水安全系统、地下水资源系统、社会经济系统、环境系统之间的关系,共包含了有23个指标。将该体系用于对延边州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状况进行了分析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延边州的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为1.97,可持续利用发展态势为危险;延边州的地下水资源量为26.13亿m~3,但有8 449 km~2的地下水资源量由于用水水质不安全无法可持续利用。针对评价结果,提出了5项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及建议,即应实施分质供水、集中供水、集中进行水处理、加大对污水的处理力度以及控制化肥的使用量等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