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对白石水库库区内大凌河与亡牛牛河Y型交汇河段河工模型进行试验研究,其目的是验证Y型交汇河段河工模型是否满足试验规程要求。根据定床河工模型应满足的相似比尺要求,结合牛亡牛河的特点,采用数学模型与物理模型对亡牛牛河与大凌河交汇河段河工模型进行设计研究及模型验证。验证结果表明,精度满足规程要求,含沙量比尺、河床冲淤变形时间比尺选取合适。  相似文献   

2.
南水北调中线与安阳河交叉工程河段概化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勤香  何江 《人民长江》2007,38(6):129-131
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与安阳河交叉的倒虹吸工程改变了天然河道水流条件.为了使倒虹吸交叉工程布设既安全又经济,需进行全沙动床变态河工模型设计,以对交叉河段进行分析研究.本模型设计是根据水流运动相似、泥沙运动相似的理论,以变率为参数,利用沉速判别数,既考虑悬移相似又兼顾起动相似进行河工模型试验设计、验证,解决了全沙动床变态河工模型设计中模型沙选择及各组沙沉降相似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复杂河型河流物理模型的相似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模型相似律是动床河工模型试验中最重要的环节.本文通过试验和分析,对冲积河流模型应当遵循的河型相似条件及泥沙悬移相似条件进行了论证,并就模型沙选择及高含沙洪水模拟等问题发表了看法.所提出的河工模型律及其它有关成果已在不少复杂河型的河工模型设计和试验中采用.  相似文献   

4.
多沙河流河工动床模型"人工转折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能量守衡原理和水动力学的方法 ,探讨了多沙河流河工动床模型人工转折设计原理、原则和方法 ,并给出了黄河下游河道河工动床模型的设计实例。通过设计率定试验表明 ,所提出的河工动床模型人工转折设计方法 ,能够保证模型河道转折前后的水流水力规律及河床冲淤变形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5.
为了有效治理长江南通河段,制定经济,合理的整治工程方案,在南通河段潮汐河工模型上,进行了各整治工程方案的定床和局部动床试验。通过综合分析,提出了稳定南通河段现有河势工程措施和改善现有的河势的整治方案。  相似文献   

6.
为了有效治理长江南通河段,制定经济、合理的整治工程方案,在南通河段潮汐河工模型上,进行了各整治工程方案的定床和局部动床试验。通过综合分析,提出了稳定南通河段现有河势工程措施和改善现有河势的整治方案。  相似文献   

7.
季日臣  杨泉 《人民黄河》1996,18(1):17-21
针对黄河包头画匠营子何段取水问题,研究水沙变化复杂河段动床河工模型试验设计中的一些问题与数值计算方法。文中着重探讨了起动流速比尺、悬沙和底沙比尺的确定方法,详细给出了二非恒定流及非平衡输沙的数值计算方法,试验及计算民原型河段实测资料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8.
文章就湘江长沙城区河段及橘子洲的历史和现状、橘子洲在该河段中的位置和作用、橘子洲岸线整治工程设计的特点、合理利用橘子洲应遵循的原则,以及设计经过定床和动床河工模型试验及二维数学模型计算的验证等问题作出了介绍。  相似文献   

9.
通过河床演变分析,指出了射阳港口电厂河段码头前沿淤积的原因,提出了整治原则与整治工程方案。经过定床、动床河工模型试验,优化了整治方案。工程实施两年后的河段地形与试验结果几乎一致,且整治效果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滦河承德县城段河道整治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原型河段实测资料的分析,设计出整体变态河工模型,采用动床模型试验研究,得出堤防工程修建前后河道水力特性与冲淤变形结论,对整治工程的改进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推导了高含沙河流的控制微分方程组,在一定条件下,经适当简化,即转化为低含沙河流的控制方程组,可适用于类似黄河这类水沙条件变化较大的河流。确定了高含沙河流模型的参数,给出了适用高低含沙河流的计算程序。选择黄河小浪底坝区为研究对象,对高含沙河流数学模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2.
以长江上荆江陈家湾-郝穴河段为典型河段,通过概化实体模型试验,研究流量大小及过程对大型水利枢纽工程下游河道河势及河型变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其他边界条件一样的情况下,流量越大,试验河段的冲淤、断面形态及平面形态等特征值的变化幅度也越大,但在恒定流量的作用下,单纯增大流量并不能引起本次试验河段河型的转化,而不同的非恒定流量过程可能会形成不同的河道形态,在适当的条件下,合适的非恒定流量过程会导致河型发生转化.  相似文献   

13.
ICE JAMS IN A SMALL RIVER AND THE HEC-RAS MODELING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This paper describes a model of a 3.06km long river reach between two small reservoirs under both open flow and ice covering conditions for different operational settings of the stoplogs in the downstream reservoir. The HEC--RAS model developed by the Hydrological Engineering Center of US Army Corps of Engineers was used to compare different approaches in terms of flow velocity, water level and the Froude number. The impacts of heavily vegetated main channel and floodplain on ice accumulations were investigated. And it is shown that this vegetation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formation of river ice jam during winter period and thus the vegetated channel has strong influence on ice flooding. In addition, the paper explores the impact both of the operation of the stoplogs during the winter period and the presence of the downstream dam on the accumulation of ice jam along this river reach.  相似文献   

14.
应用有限体积法建立了河道平面二维水流泥沙数学模型并将模型应用于典型河段的计算,验证了模型的计算精度.设置了不同来水来沙条件和沙坑几何边界条件,将本模型应用于几种工况的理想矩形河道中矩形沙坑影响模拟研究,计算表明采砂对河道的正常演变产生影响,影响结果与离沙坑的距离、沙坑的深度和面积大小以及来水来沙情况等因素有关.初步分析了在采沙规划中可控制采沙影响后果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采用河工模型试验,研究了滦河承德河段在两岸堤防工程及拦河坝工程修建前后,不同设计洪水的流场变化及河床变形状况。试验结果表明:堤防工程平面布置是合理的,设计的防冲措施可以抵御该处的局部冲刷,拦河坝工程降低了河床冲刷,工程防洪标准可以达到50年一遇。研究成果为该河段防洪工程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基于河势稳定原理的黄河游荡性河道整治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姚文艺  王卫红  李勇 《水利学报》2007,38(10):1172-1177
依据黄河下游游荡性河段河势查勘资料分析,结合河工实体动床模型试验,探讨了游荡性河道河势稳定原理,研究了基于河势相对稳定原理的河道整治机制。研究表明,尽管游荡性河道河势调整多变,但其调整是遵循河势稳定原理的;游荡性河道整治应按照"顺势布弯、就弯设坝、遥相呼应、规模适度"的原则和方法确定整治工程体系布局。以此研究成果建设的工程体系运行实践表明,在近年来不同流量级洪水下整治工程体系可以明显起到理顺流路、稳定河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黄河兰州段防洪及渠化河宽的模型试验与数值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季日臣  郭晓东 《人民黄河》1998,20(12):22-24
针对黄河兰州段的防兴及渠化问题,在对河道地形、河相关系、水流河床演变进行分析后,确定了河道整治试验的重要参数,即洪水最小整治河宽。在此基础上,对该河段进行了模型人数值计算,试验及计算结果与原型河段实测资料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8.
根据模型试验的方法,研究了黄河下游窄河段不同挖河断面尺度下的减淤效果,以及对河势的影响。同时,进行了数学模拟计算,以便与河工模型试验结果相互佐证。依据模型试验和数模计算结果,认为,挖河断面越大,开挖河段的回淤量越大,开挖段上游一定范围内河段的溯源冲刷量也越大。另外,挖河可以在一定时段内起到理顺河势的效果,但要维持其效果,还应有一定的河道整治工程相配套。  相似文献   

19.
基于MIKE模型的基础理论,建立了九龙江河段的水动力模型和水质模型,通过情景设计来分析水华应急处理方案的效果。分析结果显示:(1)水电开发降低了河道流速,特别是回水河段流速;(2)为满足抑制藻类生长的流速要求,需要增加目前的电站最小下泄流量;(3)当削减入河污染物排放时,河道污染物浓度降低,面源污染影响大于点源污染影响;(4)增加电站下泄流量和削减入河污染物可抑制水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