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我国在长期的治水实践中,不断推进水治理改革,探寻新的治水模式,并创造性地提出了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理念,并在实践中不断推进。经过十余年的实践,基本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模式,积累了建设经验,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影响着节水型社会建设。在分析了五种节水型社会建设模式的基础上,梳理了节水型社会发展理念需结合区域实际,在节水型社会建设初期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节水型社会建设需要创新社会管理,节水型社会建设需要更多地发挥市场配置作用等节水型社会建设基本经验,指出了建设理念尚未完全落实、过于依赖于政府推动、建设体制机制有待健全、建设资金投入渠道等影响节水型社会深入发展的困难。  相似文献   

2.
我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区域模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区域节水型社会建设是我国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关键环节.基于我国当前节水型社会试点建设的实践,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水资源条件等,将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区域模式划分四大类型,即经济发达丰水类、经济发达缺水类、经济欠发达丰水类以及经济欠发达缺水类,相对应的战略思路可分别概括为稳步型、优先型、伺机型、扶持型,对各类模式的基本特点、建设重点、融资方式及可能的动态演进路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C型发展模式要求在发展的过程中建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绿色水利是C模式在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领域中的一种体现;节水型社会是以最少的水资源,创造更多价值和服务的社会,节水型社会的建设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节水,它是对生产关系的变革,是制度的建设。对于浙江省来说,未来的15 a将是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关键时期,贯彻绿色水利的4个基本思想将会对浙江省节水型社会的建设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我国水利建设发展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由于自然经济条件的不同,形成了不同区域的水利建设特色.节水型社会建设是对生产力、生产关系的重大调整,在不同区域不同发展阶段表现出不同的形式,研究其特点对于全面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要按照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基本内涵,结合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和水利建设情况,制定出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5.
以绿色水利推进浙江省节水型社会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型发展模式要求在发展的过程中建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绿色水利是C模式在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领域中的一种体现;节水型社会的建设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节水,它是对生产关系的变革,是制度的建设。对于浙江省来说,未来的15年将是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关键时期,贯彻绿色水利的四个基本思想将会对浙江省节水型社会的建设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鞍山市节水型社会建设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全国各区域水资源状况、产业结构、城市规模、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提出不同地区建设节水型社会的模式。分析总结了鞍山市水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结合鞍山市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实践,研究在重工业城市建设节水型社会的模式。  相似文献   

7.
桑连海  黄薇 《中国水利》2007,(17):18-20
节水型社会建设本身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不同的流域或区域因水资源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历史文化和用水习惯的差异,节水型社会建设重点也不相同。基于我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理论,在明确长江流域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必要性、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根据长江流域水资源特点、经济发展要求,提出了长江流域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济源市作为第二批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市,通过4年多的试点建设,为我国北方地区和同类地区探索了一条新的节水道路,为全国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积累了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同时与全国其他地方相比,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丈中指出在今后的节水型社会建设中要采取的和应对措施,阐明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是提升区域水资源的承载能力、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郭芹  张鹏 《山东水利》2013,(6):15-16
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与用水严重浪费的现象普遍共存,建设节水型社会已成为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高校作为社会子系统,建设节水型高校是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如何在校园文化中渗透水文化的德育作用,通过水文化教育培育师生良好的用水素质和惜水、节水、爱水意识,进而建设节水型高校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0.
我国建设节水型社会经过10余年的实践和探索,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我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实践过程主要以政府主导、示范推广和被动推进为主要特征,尚未完全形成良性的运行机制。通过分析节水型社会建设与国家大政方针的关系,结合节水型社会建设实践,分析了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发展演进趋势,主要包括从单纯的政府主导到多元主体合作建设、从分散建设到系统建设及从被动推动到自觉化建设的演进等。结合节水型社会的发展趋势,提出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主体多元化、规范化和自觉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浅论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的科学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我国水资源匮乏及经济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需求的基本情况,指出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是解决问题、保障我国水安全的唯一出路。提出了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的科学基础内涵,并建议从基础理论、关键技术、保障体系和产业化发展四个层面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12.
根据节水型社会建设中水权、水市场建立的需要,结合黄河流域宁夏、内蒙古两自治区水权转换的具体实践。研究提出了适应水权转换需要的节水量计算方法,并根据水权转换的要求和灌区各项节水措施节水效果分析,提出了灌区节水潜力和可供水权转换的水量,对灌区实施水权转换过程中的节水工程的节水量计算及灌区可转换水权规模的确定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辽宁强化农村水利基础设施保障粮食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省是全国粮食主产区,同时又是水资源严重短缺地区。为保障粮食安全,辽宁省充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将农田水利作为最重要的基础设施来建设。重点开展了灌区节水改造、水库供水联合调度和农田基本建设,使水资源得到有效节约和优化配置,以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支撑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绿色水利及其与节水型社会关系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姜文来 《中国水利》2005,(13):44-46
绿色水利是指在水资源开发、利用和废弃全过程中保护生态和环境且节水高效地利用水资源的行为与文化.它在兼顾水资源经济属性、社会属性和环境属性的基础上,包含了保护环境、水资源生命周期、节水高效和"绿色 水利 文化"四个基本思想,绿色水利是我国水利发展的方向.节水型社会是以最少的水资源,创造更多的价值和服务的社会,它能有效地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和"绿色 水利 文化"融合,同时包含节水高效和生命周期的思想.节水型社会建设是绿色水利实现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丰水地区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资源的稀缺性出发,提出了丰水地区优化水资源配置的必要性,进而指出丰水地区建设节水型社会的重要意义;通过对生产函数的描述,直观反映了丰水地区建设节水型社会的过程与效果;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丰水地区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镇江市节水型社会建设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江苏省镇江市的水资源状况、利用现状和节水型社会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了多年来镇江市组织领导,制度建设,节水宣传,建立工作网络,落实工作责任,增加资金投入,节水技改和节水设施保障到位,强化用水节水管理,突出节水特色亮点,树立典型示范等开展节水型社会创建的成效和经验。以实现科学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和节约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综合效益的目的。阐述了镇江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开源节流、防污并举、把节流放在首位的"十二五"发展思路,提出了水资源合理开发、全面保护、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励行节约等创建节水型社会的几种方法途径,以实现水资源供需平衡,人水和谐,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水权转换是黄河流域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重要途径,宁夏和内蒙古水权转换试点实践丰富了黄河流域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内容。本文提出了构建以水权制度为核心的节水型社会建设制度体系,逐步形成有利于节约用水高效利用与有效保护的水管理体制;通过宏观调控和经济手段,建立与黄河水资源承载能力相协调的经济结构体系;建立节水工程投资长效保障机制,促进节水工程和节水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加强水权转换制度的技术支撑系统建设,为黄河流域节水型社会建设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8.
宁夏面临水资源短缺的危机,建设节水型社会是宁夏谋求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在对宁夏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基础上,分析宁夏节水型社会建设预期效果,一是节约水资源、保障区域水安全和保护区域生态与环境;二是系统推进全区节约型社会建设,提升全区社会文明程度;三是对维持黄河健康生命贡献显著;四是为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提供示范等.  相似文献   

19.
水土保持与节水型社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焦居仁 《中国水利》2005,7(13):172-174
通过分析水土保持与水资源及节水型社会的关系,提出了水保生态与节水型社会建设应有的作为.水土保持关键在水,节水定当先行;生态植被建设涵养水源,节水应从源头抓起;水土保持蓄水保土,小流域清水长流,节水致富于民;水土保持减沙淤积,减少了黄河冲沙用水,客观上起到了节省流域总用水量的作用.同时要科学认识森林植被建设对河川年总径流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云南水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云南的水资源条件及开发利用现状,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遵循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并重基本原则,按照水资源节约、保护和开发的次序,提出滇中调水、润滇、农村饮水安全和高原湖泊保护治理四个重大项目,以及相应的政策措施,支撑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