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伶仃洋高强度开发和建设改变河口形态和边界,必然对滩槽冲淤和演变产生影响,其累积和长期效应是河口开发治理需高度关注的问题。采用泥沙数学模型作为技术手段,通过设计出代表珠江河口长期的径潮特征动力的水沙系列计算河床冲淤变形,在对伶仃洋水沙运动和冲淤发展进行验证的基础上,对伶仃洋河口区的滩槽演变趋势进行了预测,并分析伶仃洋近期的滩槽演变趋势。  相似文献   

2.
陆源污染对伶仃洋水质影响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入环境水力学数学模型,利用二维ADI法进行数值模拟,对伶仃洋水域的潮流运动和污染迁移扩散展开了研究,并成功地进行了验证计算。为河口的治理开发和伶仃洋的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较好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3.
珠江口东片网河与伶仃洋潮流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一维(隐式差分法)与二维(ADI法)联解的一种方法建立珠江口东片网河与伶仃洋潮流运动的数学模型,并成功地进行了验证计算,为伶仃洋治理与开发、水环境污染等课题研究提供一个较好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4.
几点意见     
我认为,珠委报告中提出的关于珠江三角洲河口治理原则和治理方针是正确的。关于珠江三角洲防洪、口门整治、治涝和降低地下水、航运、灌溉及城市供水等各项规划,是符合统筹兼顾,兴利除弊的治理开发原则和方针的,关于磨刀门治理开发和伶仃洋治理规划的原则设想、工程布局、  相似文献   

5.
伶仃洋的潮流动力特性,受径流与潮汐的双重作用.通过水动力的数值模拟,探讨不同湾口型态与伶仃洋水动力变化关系,为伶仃洋河口治理提供科学依据.通过伶仃洋不同湾口型态模拟,进一步说明珠江水利委员会上世纪90年代制定的原治导线方案在维持伶仃洋潮流动力方面最为合理,更能发挥喇叭型态辐聚效应.  相似文献   

6.
利用遥感技术来观察伶仃洋,可以在瞬间获得大面积的地表或地表浅层信息,其时间上的同步或准同步性克服了以前由直接观测点或线推证到面的局限性,为伶仃洋和珠江三角洲东四口门规划治理研究和局部工程治理监测提供了准确可靠的数据资料.通过遥感技术获得的技术图片和数据,分析伶仃洋两槽三滩动力-地形结构、复杂的径流、潮流、沿岸流动力机制及其泥沙主要来源,提出东西部动力区具有相对分界线的新观点,并论证大喇叭和小喇叭规划治理方案;验证评价蕉门治理和鸡抱沙围垦工程、洪奇门治理和围垦工程、横门治理和围垦工程.  相似文献   

7.
遥感技术在伶仃洋治理规划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从1973年至193年美国陆地卫星MSS4TM数据影象等不同片种、20多个不同时期的伶仃洋遥感资料,结合同步或准同步水文观测数据,通过计算机、光学图象处理和遥动态信息分析,获得对伶仃洋水少输移特征和滩槽冲淤变化规律的客观认识,其成果在伶仃洋治理规划研究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伶仃洋是珠江流域八门入海中东四门的总汇,洋面辽阔,是一个南北向漏斗状海湾。湾内外有几列东西向的大小岛屿束窄洋面,使伶仃洋成为潮汐通道。它是广州港和黄埔港的出海水道。珠江流域上中游带来的河流输沙量逐步充填在河口内外,伶仃洋的淤积研究也就联系到珠江河口治理问题。笔者根据《人民珠江》的资料以及1978、1979年珠江河口伶仃洋水文调查工作的成果,在输沙淤积问题上,提出下列三点商榷意见: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对蕉门河口水文观测、资料分析、模型试验等手段,分析了高强度人类活动引起河势变化的大小及成因。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蕉门、虎门、伶仃洋功能定位,研究提出蕉门河口治理应控制和调整凫洲水道分流比,理顺凫洲水道右侧岸线,减轻凫洲水道出流与虎门落潮流相互干扰,维持虎门-伶仃洋潮汐通道稳定。文章还进一步研究了蕉门河口治理措施及治理效果,凫洲水道进口落急分流整治方案在不增加上游行洪压力的情况下,具有较好的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10.
类别作(译)者期次页次综合类…戴良生麦乔威范锦春.刘兆伦一麦蕴瑜 戴良生会议文献孟加拉恒河三角洲治理开度工侄考察报告(摘要)整治珠江口,开发伶仃洋诗一首珠江磨刀门综合治理开发效益大《珠江志>编纂委员会成立会议纪要共同努力编纂好《珠江志》在《珠江志>编纂委员会成立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