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宋功明  程方武  韩伟 《山东水利》2005,(10):46-46,49
鲁北地区地域广阔,盐碱地、中低产田面广。长期以来,因受盐碱化困扰,土地资源得不到有效开发,致使经济发展较慢,暗管排水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1暗管排水技术的作用及效益分析1·1暗管排水技术的作用1·1·1有效控制地下水位。实施暗管排水,就是利用透水管的吸水和集水管排水作用,有效地降低地下水位至作物根系适宜的埋深以下,使作物免除渍害。根据观测结果,并与临近非暗管排水区进行对比分析,暗管排水区的地下水埋深比对比区平均低0·8m,从而抑制了土壤水分蒸发和表层积盐。1·1·2加速土壤脱盐。暗管排水调控地下水位的根本目的在…  相似文献   

2.
混凝土衬砌渠道的排水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高地下水位地区混凝土衬砌渠道的排水实践和典型渠段的排水试验,总结分析了不同条件下衬砌施工的排水措施,工程应用效果和适用条件;探讨了排水暗管作为消减扬压力工程措施的结构布置形式与排水减压效果。试验表明,在相同条件下,透水暗管的排水量比实体暗管的排水量提高36%以上。沿渠道两侧底部布置排水暗管,管埋深在渠底下50cm,可有效地控制两岸侧地下水位,百米渠长的暗管排水量为162.4m~3/d,且消减扬压力效果明显,保证了衬砌体的稳定和固坡效果。  相似文献   

3.
基于暗管排水的地下水调控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余姚市高效农业园区围垦区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试验法、模拟法等研究方法,在园区基础资料收集和水文地质勘查的基础上,用Modflow建立三维地下水数学模型,定量分析不同降雨补给条件下的地下水动态变化规律;根据不同设计降雨和河道水位控制边界、不同暗管排水方案下农业园区地下水位的变化规律,分析暗管埋深、间距等与园区地下水控制的关系,确定了地下水动态排水的最佳暗管设计方案。研究表明:暗管间距15 m、埋深2.5 m能够达到精准排水控制的设计要求。还探索了浅层地下水排水规律,为精准调控不同暴雨条件下地下水位和防治围垦土地盐渍化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4.
在灌溉渠道和排水暗管相间布置的地段内,为设置水稻田,渠道两旁和管顶以上地面各留一定宽度的无积水地带。由于水位差的存在,形成渠道和水田渗漏向暗管汇流的运动条件。研究这一渗流课题,探求计算水田渗漏流量和地下水面线的方法,为合理规划设计稻田地区的灌排工程以及进行科学管理提供参考,具有理论和实践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衬砌渠道运用排水系统进行减压时,纵向集水暗管、横向连通管及逆止式排水阀构成排水管网,管网各管段具有变流量的特点,可用有限单元法进行排水减压计算。当渠基为弱渗透性的重粉质壤土时,排水粗沙层可简化为一维渗流场,粗沙层的厚度起控制作用。渠堤渠基渗流场可按二维渗流场处理,二维渗流场计算与排水管网计算通过纵向集水暗管剖面进行耦合,经对渠内无水稳定渗流及渠内正常水位非稳定渗流两种控制工况进行计算后,即可进行渠道衬砌排水减压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6.
刘培斌  张瑜芳 《水利学报》1999,30(11):0072-0078
为研究麦田暗管排水地段氮肥运移转化及淋失规律,在地下水位以上的土壤非饱和带建立了氮素运移与转化的一维模型,在地下水位以下的饱和带采用流网与一维模型相结合近似模拟暗管排水地段的二维溶质运移问题,这样田间饱和非饱和流动区域即可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方法简单、实用。对方法及模型的正确性进行了田间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7.
南方平原河网地区农田地下水位高、排水速度慢,氮素易随地表排水流失。为了有效减少农田氮素流失,控制农业面源污染,进行了麦秸秆和沸石组合外包材料条件下的双层暗管布置方式排水试验,并做了数值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双层暗管布置方式明显增加了排水流量,试验时间内排水总量比单层暗管布置方式多33.9%;氮素流失量上有所减少,其中硝态氮流失量减少了13.6%,氨氮流失量变化不大;数值模拟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研究成果说明双层暗管排水方式结合外包材料对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有一定的作用和实际应用价值。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8.
农田暗管排水能力分析与提升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少丽  任晓磊  陶园 《水利学报》2021,52(11):1263-1269
在地下水位较高、地表易于形成积水的地区,探索经济可行的农田暗管排水措施,对于降低作物涝渍胁迫、提高作物产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暗管排水流量理论公式分析了暗管排水能力影响因素及增强暗管排水能力的途径,提出在暗管出口处安装虹吸管,利用虹吸原理使其下端出流口降低到一定深度的虹吸增流方法。理论和试验表明,该方法可以大大提升浅埋暗管排水能力,且不增加暗管排水成本。浅暗管通过虹吸管出口降低到中埋和深埋时,即作用水头增加1.33倍和1.67倍时,排水流量增大33.3%和66.7%;由于浅埋管具有较小的渗流阻抗系数,其排水流量比相同出口的中埋管和深埋管大16%和27%。随积水层深度的减小,有虹吸的浅暗管排水流量虽然减小,但增流效果百分比在增大。该研究成果可为涝渍灾害易发地区建设高效除涝降渍减灾工程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文章采用二维渗流稳定计算对膨胀土渠道换填层处的排水方案进行分析,提出在换填层上铺设集水层、换填结合面采用三维排水网垫局部连通、在换填层后采用暗管集水,通过横向排水管和逆止阀将坡内地下水排出坡面,以提高边坡稳定性的方案,该方案在实际工程中得到了验证,解决了工程完建期渠内无水而边坡土体内地下水位骤然升高等情况引起的边坡滑塌问题,取得了良好的工程效果。  相似文献   

10.
暗管排水和稻田淹灌相结合治理盐碱地,是当前应用较广泛的排盐措施。为了探索暗管排水和稻田淹灌联合应用的排盐效果,对内蒙古河套灌区120 hm~2暗管排水稻田3次主要排水前后土壤盐分变化进行监测,基于地统计学方法分析排水前后区域盐分空间变异特性,并对不同生育期的排盐规律进行总结。结果表明:暗管排水促进了稻田土壤盐分的均质化,0~20、20~40、40~100 cm土层经过3次排水后,变异系数CV分别为35.66%、30.85%、29.43%,表现为中等变异,空间结构比下降54.3%、77.7%、5.2%,内在因子的不断强化使得土壤具有空间自相关性,3次排水因不同生育期需水特性的影响,分形维数关系为D_2 D_1 D_3; 3次暗管排水后,盐分由高盐异质性向低盐均质性转移,3次排水前含盐量分别小于临界点7.8、8.0、6.2 g/kg的土壤,排水后可降至2.0~6.0、2.1~6.4、1.1~4.8 g/kg之间,区域内的绝大部分样点朝着均一化方向发展,第1次排水(4月16日)含盐量小于9g/kg时,脱盐率与初始值呈正相关关系,第2次(7月16日)和第3次(9月6日)排水脱盐率随着含盐量的增加而增加;对高盐-低盐的转化过程的定量分析来看,经过暗管排水,重度盐渍土面积降低了69.12%,轻、中度盐渍土面积上升了20.99%、51.15%,不同等级土壤在不同深度的区域分布情况趋于一致,总体呈现东北高西南低的趋势,离强排泵站越近(远),土壤的含盐量越高(低)。研究成果对于内蒙古河套灌区盐碱地改良和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前言防止土壤次生盐碱化的关键,是控制地下水埋深,使其长期稳定在临界(能抑制土壤返盐)深度以下。控制地下水位的方法很多,如明渠排水、暗管排水、竖井排水等。  相似文献   

12.
宁夏银北灌区暗管排水关键技术的引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了水利部“948”计划项目“宁夏银北灌区暗管排水关键技术引进”近两年来的执行情况,以及美国T555型开沟铺管机引进的必要性和该机器于银北灌区在暗管排水技术示范推广中所起的关键作用。结合银北灌区的实际和本项目推广示范的要求,在银北惠农县团结村建立了200hm^2左右的示范区,并按不同暗管布局将该示范区分割成5个试验区,在每个试验区内连续观测农田地下水位动态变化,土壤含水量和含盐量等,在分析现场观测资料的基础上,对不同埋深和间距的暗管布局,在防渍,防盐效果方面作了初步比较,并对暗管排水的增产效果及其经济效益也作了分析,所取得的试验数据和成果对示范区今后现场观测及暗管排水的全面推广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渗流数值计算方法在农田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一个研究实例,比较系统地介绍了渗流数值计算方法在农田排水设计研究中的应用,提出以土壤通气率为排水标准,应用饱和-非饱和有限元法确定暗管(明沟)适宜间距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打渔张灌区暗管排水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阐述了山东省打渔张灌区暗管排水试验的概况.根据1978~1979年试验资料分析论述了暗管排水的流量、暗管排水地段水盐平衡状况、排蒸比、潜水位的下降规律以及土壤改良效果等.  相似文献   

15.
广东省珠江三角洲沙围田区是本省主要的商品粮基地。由于地处河口潮区,地势低平,河网纵横,常受洪潮顶托,排水不良,地下水位高,土层密实,土壤透水通气性差。采取排水措施,降低地下水位,可以增大土壤的垂直渗漏量,改善土壤通气状况,增强根系活力,促进水稻增产。一、田间工程措施。目前主要方式还是明沟排水,近年发展了暗管与鼠道。末级明排水  相似文献   

16.
省交口抽渭灌区,地形平坦,地下水位高,土壤盐碱化严重。据调查,灌区盐碱化面积高达25.6万亩。经过多年修建,排水系统干、支沟已基本形成,排水控制面积达98.7万亩,占排水面积的82.25%。为了加速开发利用低产田盐碱地,提高土地生产力,增强农业后劲,必须加速主体排水工程的配套建设(即农、毛沟的排水施工配套),为今后灌区,暗管排水提供科学依据,省交口抽渭管理局1986年组织技术力量对暗管排水进行调研、勘测、规划、设计。1987年11月开始暗管排水试验工程施工,完成两个试区(A、B 试验区)的试验工程,控制排水面积4000余亩。A 暗管排水试验区,控制排水面积1800亩,布设暗管毛沟12条(其间距为50、100、150、200m四种排水类型)、农沟1条、检查井34座、试验观测井41眼。毛沟采用上海塑料厂生产的Φ80绉纹塑  相似文献   

17.
前言暗管排水引起地下水位降落的传统计算方法、通常假定暗管为完全渗透且地下水进入暗管没有阻力。然而暗管管壁因孔眼有限使进水量减少,这点早已被人们所认识。Kirkhan和Schwab(文献5、7、10)两人曾实验分析过暗管的排水作用,他们的理论和电拟试验结果证明。不论粘土管接缝渗水或管周渗水,其渗水率一般要比多孔管减少50%。Dennis和Fraffora(文献2)分析了在稳定降雨条件下各种形式的砾石反滤层的进水效果,他们的结论是:在排水管周围铺一层薄薄的砾石来降低暗管附近的水流阻力,可使排水管的间距增  相似文献   

18.
景电一期工程在经过多年的灌溉运行后,灌区地下水位逐渐上升,矿化度升高,对渠道及建筑物造成冻胀、滑坡、侵蚀等破坏,危及工程安全运行。在节水改造施工中,通过在渠道底部设置排水暗管、在泵站前池和后池设置排水盲沟,有效地降低和排除了地下水,宜于在局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运用暗管排水原理治理挖方渠道内侧滑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渠道滑坡的成因多种多样,治理方法也很多。文章从节省投资、方便施工和具有较好的效果出发,结合实际探讨了利用暗管排水来降低地下水位,同时达到治理滑坡目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对银北灌区灌排现状特别是针对目前银北明沟、机井和暗管三种主要调控地下水位方式进行系统研究,重点以平罗县东风井沟结合调控地下水位和惠农县蛟龙口暗管排水调控地下水位的成功经验为依据,采用点面结合、理论和实践结合、技术与经济结合的研究方法,从实践应用中提出调控方法,用有限元理论计算模拟调控的效果,改进调控技术。并通过投资与效益分析,提出在银北切实可行的调控地下水位,改造中低产田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