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阐明流域地下水可持续开采量概念提出的必要性,并分析传统可开采量概念在解决现有问题时的局限性。从提高流域内整体水资源的利用率出发,以实现综合效益最佳,环境负效应最小为原则,以流域内整体水资源的人工调控技术为手段,提出了流域地下水可持续开采量的概念并论述其概念的内涵与组成。通过与传统可开采量概念的比较和分析进一步阐述新概念所具有的进步性,最后建立了流域地下水可持续开采量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2.
地下水资源可开采量评价方法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实际开采量调查法、开采系数法、地下水运动模型法、均衡开采量法、开采试验法、开采强度法、类比法等,叙述了对平原地区地下水可开采量的评价;从岩溶山区岩溶裂隙溶洞水、山间盆地及山间河谷松散岩类孔隙水、一般山丘基岩裂隙水4个方面对山丘区地下水可开采量的评价进行了探讨,为不同类型地区地下水资源可开采量评价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思路和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3.
《人民黄河》2014,(9):66-69
对鄂尔多斯市白垩系深层地下水的总储量和可更新能力进行了分析,利用同位素技术和地球化学方法确定了地下水的更新速率,计算出最大允许开采量为3.24亿m3/a。根据对已有供水水源地的统计分析,确定深层水的持续开采量为1.78亿m3/a。实例应用结果表明:利用同位素技术和地球化学方法确定地下水的更新速率,是评价深层地下水可持续开采量的有效方法之一;可持续开采量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实现完全意义上的可持续开采量评价还需要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某河床截取地下潜流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分析评价,对地下水的补给量、可开采量进行计算评价,阐述其作为水源地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黄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可开采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本次(2002~2004年)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黄河流域水资源调查评价》成果,采用可开采系数法或实际开采量调查法评价黄河流域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可开采量,并将本次评价结果与上次(1982~1985年)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黄河流域平原区浅层地下水矿化度肼≤2g/L的计算面积为152485km^2,浅层地下水总补给量为161.94亿m^3,可开采量为119.39亿m^3;其中矿化度肼≤1g/L的可开采量为90.75亿m^3,占平原区地下水可开采量的76%。本次评价与上次评价成果相比,全流域平原区浅层地下水矿化度肼≤2g/L的计算面积减少了14522km^2,总补给量和可开采量成果基本接近。  相似文献   

6.
一定区域内的地下水长期过量开采,就会形成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埋深增大。当本区域的开采强度大于周围地区开采强度时,本区域就会出现地下水位下降漏斗;反之本区域地下水位高于周围地区地下水位,形成反漏斗。地下水位的动态变化,引起了地下水各项补给条件的改变,地下水可开采量亦随开来水平的变化而变化。按常规方法逐项合理计算各项补给量比较困难。本文以保定市区为例,依据本地实际开采量、地下水动态资料,采用均衡开采量原理推求随开采水平而变化的地下水可开采量,经过验证该方法所求成果合理,具有一定精度。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阿拉善左旗超采较为严重的腰坝滩灌区为例,采用地下水均衡分析和MODFLOW数值模型模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腰坝滩灌区地下水可开采量评价。结果表明,腰坝滩灌区地下水允许开采量为3 192. 34万m3/a。  相似文献   

8.
断层带水源区地下水可开采量分析与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大连山丘区断层带地下水补给条件分析,探讨了断层带小型地下水源区地下水可开采量的计算.  相似文献   

9.
黄河流域浅层地下水资源量及可开采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水均衡法评价黄河流域平原区多年平均浅层地下水资源量,采用可开采系数法评价全流域平原区多年平均浅层地下水可开采量。全流域平原区多年平均浅层地下水矿化度M≤2 g/L的计算面积为152 485km2,资源量为154.54亿m3;其中矿化度M≤1 g/L区域的计算面积和资源量分别为119 703 km2和116.52亿m3。平原区多年平均浅层地下水矿化度M≤2 g/L的总补给量为161.94亿m3、可开采量为119.39亿m3;其中矿化度M≤1g/L的总补给量为122.46亿m3、可开采量为90.75亿m3。  相似文献   

10.
针对焉耆盆地大量引用地表水灌溉,造成地下水水位大面积上升,引发严重土壤盐碱化的现实状况,设计了5种增加地下水开采量、减少地表水引水量的方案,并运用数值模拟模型对各方案进行模拟和预测。焉耆盆地合理地下生态水位上限是防止地表土壤盐碱化的地下水水位,埋深为3.2 m;下限是防止地表植被退化的水位,埋深为4.5 m。根据不同开采方案的模型预测结果,结合地下水生态水位,并考虑地表水、地下水的转化关系,确定焉耆盆地不引起地表生态环境退化的地下水可持续开采量为3.8亿m3/a。  相似文献   

11.
彭慧 《海河水利》2005,(1):59-61
面对当前地下水资源低价或无偿使用的局面,首先探讨了地下水资源价值及价格构成,指出现行地下水资源费必须全面反映资源的价值以及水管单位、用户和环境的承受能力,然后在全成本水价理论基础上建立了地下水资源可持续水价模式。考虑了地下水资源开采成本及利润、水资源价值及地下水资源开采潜力等方面的可持续水价既能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又能实现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了解了国内外在流域开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EIA)的研究及应用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中国在流域开发规划EIA中应注意的问题.文章还介绍了流域开发规划EIA的必要性,总结了流域开发规划EIA的评价系统、工作程序、EIA报告书的内容及形式.  相似文献   

13.
几种地下水易污性评价方法在徐州张集地区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择GOD法、DRASTIC法S、INTACS法及SI法4种易污性评价方法用于徐州张集地区的地下水易污性评价,应用GIS/ARCINFO输出张集地区的地下水易污性指标图。不同易污性评价方法对张集地区裂隙岩溶地下水的易污性评价得到了不同的结论,经分析,SI法更适用于张集地区的实际情况。具体应用时,要根据评价地区的实际条件,并和评价地区污染监测情况结合,选择合适的易污性评价方法评价地下水的易污性。  相似文献   

14.
灌溉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和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E IA的理论、方法体系和管理机制为指导,分析探讨了新疆兵团开展灌溉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和方法,可为兵团内其他灌区开展灌溉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时借鉴参考,能够全面分析灌溉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利用有利影响,消除或减少不利影响,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
地下水安全开采量的内涵及安全开采控制水位划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和探讨了地下水允许开采量、可持续开采量和安全开采量的概念和内涵的演变,综合考虑社会、经济、技术、资源等多方面约束,定义了安全开采量,并详细剖析了其区别于以往地下水开采资源量的内涵,从开采程度、水文地质条件、社会发展要求三方面明确“安全”的标准,提出了地下水安全开采因地制宜的思路,并且将概念延伸到相应的安全开采控制水位,实现地下水资源量预先调节,初步阐述了基于逐月调节计算的地下水安全开采控制水位划定方法。  相似文献   

16.
我省地下水质量监测工作开展较晚,而且与水位监测未能同步,故水质的整编刊印还停留在手工基础上。笔者经过分析现有水质资料,在VisualFoxPro环境中开发而成“地下水水质整编评价”程序,不仅解决了过云较落后的手工操作计算繁琐及失误较多等问题,还为地下水水质评价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不同权重确定方法对地下水质量评价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录娟  邹胜章 《人民长江》2014,45(23):98-102
用模糊数学方法进行地下水质量评价时,指标权重的确定,直接关系到评价结果。以贵州省遵义地区地下水质量样本为例,选择9个污染物指标,针对目前常用的确定指标权重的首尾比率法、聚类权法、超标法进行了水质评价比较研究。发现:如果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不同,其相应的评价结果也存在差异。在地下水水质评价中,用首尾比率法确定指标权重评价结果误差较大;超标法突出了实测浓度大的指标对水质的影响程度,而对一些实测浓度低的指标显得兼顾不够;而用聚类权法计算指标权重在地下水质量评价中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8.
由于南水北调水源推迟进京,需要在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条件下对已有的应急水源地进行续采来保障北京的供水安全。运用地下水数值模拟技术对北京市昌平区马池口应急水源地在不同应急续采方案下的地下水位变化趋势进行模拟预测,为应急水源地的科学续采提供技术支持。研究表明:马池口应急续采造成区域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停采后地下水位逐渐恢复;南水北调水源进京前,马池口应急水源工程以12.5万m3/d续采2 a、停采2 a、再续采1 a的方案为同时满足最大应急开采又保障应急水源工程可持续利用的方案。因此,马池口应急水源地在南水北调水源进京前能续采3 a。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地下水环境破坏严重,地下水的保护与修复缺乏有效的激励和保障机制,建立与完善地下水保护的生态补偿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鉴于地下水循环的复杂性与人类对其有限的认知程度,我国对地下水破坏与保护的生态补偿制度还不完善,亟需建立系统科学的理论方法体系。因此,本文旨在通过梳理国内外在地下水生态补偿方面的理论研究及实践探索,总结出可借鉴的经验与成果,揭示关注的焦点难点问题以及亟需突破的方向,为我国建立地下水生态补偿机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