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90年代我省水利发展的任务与对策江西省水利厅厅长钟积贤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水利的发展,直接关系着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以至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在加速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  相似文献   

2.
农村水利设施是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农村水利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生态环境,对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实现安徽奋力崛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宿州市地处安徽省北部,辖砀山,萧县,灵璧,泗县yong桥五个县(区),土地面积9768km^2,耕地757.08万亩,人口577.6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10.13万人,是个农业大市,水利的基础地位尤为重要。建国以来,宿州市兴建了大量的水利设施,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防灾减灾方面发挥了巨大的效益。但近年来,随着工农业的发展,用水量的加大,水资源紧张,水质污染加剧,水利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已成为农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因此,大力改善水利生态环境是宿州市“十五”期间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大力推广节水灌溉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吉林省水利科学研究所尹广武加快农业发展,首先要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在影响我省农业生产的诸多因素中,干旱缺水是最大威胁。缓解农业用水矛盾,笔者认为最好的方法是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提高天然降水和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1...  相似文献   

5.
浦丽华  王勇 《治淮》2006,(7):45-46
宿州市地处淮北平原,面积9786km^2,耕地面积50万hm^2,人口58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5%以上,是安徽省的农业大市。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和地方对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日益重视,宿州市农业水利化和农村水利工作取得长足发展,农业生产条件有了较大改善,水利作为基础产业,为宿州农业迈向“高产、优质、高效”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6.
强化农村水利建设与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领导中国人民开展了大规模农田水利建设。进入新世纪,农村水利作为民生水利的重要内容,农村饮水安全、节水灌溉等工作取得巨大成就,为改善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7.
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是关系到农业生产的主要建设步骤,政府应大力投入对于农田水利方面的建设资金,为农业粮食生产增收、发展做出有效的改善和基础支撑,但在水利的财政导入和投入效率机制方面却不甚如意。利用FIRE的距离函数数据模型,截取2010-2018年间我国各地的样本数据,分析了其农村水利设施的效率现状,又从灌溉面积、人均产值无效性等多方面对比,研究我国农村水利设施投入存在的不集中性等特点,从市场的角度对农村水利建设提出改革方案和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8.
水利灌排工程是抵御洪涝干旱灾害、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兴利除害工程。每年汛期,因遭受暴雨洪水侵袭,水利灌排工程难免发生损毁。该文根据沿海丘陵山区的地理和水文气候特征,深入分析连城县水利灌排工程水毁原因,提出增强抵御洪灾能力且适应自然环境的水毁修复措施方案,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9.
石家庄市地处河北省中南部.是一个集山区、丘陵、平原为一体的农业大市和水利大市,水利工程对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石家庄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中心,突出改善生产、改善民生、改善环境3个重点,集中财力,规范管理.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率先实行“大包干”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安徽省滁州市,把兴办水利作为振兴滁州的基础,灌溉条件明显改善。全市农业生产连年丰收,群众生活显著改善。皖东——水利之光@朱友法 @张建国 @张敏  相似文献   

11.
吉林出台农村水利管理条例10月4日.吉林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讨论通过了《吉林省农村水利管理条例》。这是吉林省根据《水法》和《农业法》制订的第一部发展农村水利事业的地方性法规,它的出台对吉林省加强农村水利建设与管理,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发展农...  相似文献   

12.
安峪镇是绛县的人口、粮棉、乡镇企业及水资源大镇,人口2.5万,耕地面积2866hm2。1997年10月份全镇开始大力度、全方位地推进农村小型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到1998年底,产权原属于村级所有的82眼(处)小型水利设施已全部实行了所有权、经营权的租赁承包改革,为农村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1在困境中选择改革,在改革中统一思想增加农民收入,必须调整农业结构,而调整农业结构,又必须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但农业生产条件中最关键的水利设施却因“三难”制约着发展的步伐。首先是水利设施“管护难”。全镇82眼水井…  相似文献   

13.
中央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后,安徽省农村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农业生产稳定,农民收入增加,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很多村庄进行了规划和村容村貌的整治,农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然而。有一件事农民感到不满意和担忧——农村水利状况不如以前,农村河道、塘库淤积,沟渠不通,水利设施年久毁坏。农业生产得不到保证,严重地影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4.
梁军 《四川水利》2007,28(3):2-5
近几年来,四川省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以城市建设为主要标志的社会经济各方面都取得了重大发展。城市防洪工程、水环境治理等水利建设与城市建设和环境改善有机结合,为水利向城市的发展打下基础。水利进城改变了水利过去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单一局面,而拓展到为人一水一环境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生活全方位服务的多层次结构。水利进城是现代水利的一个方面,城市水利设施等硬件建设、改善水环境达到人水和谐共处和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必将形成新的与之适应的水务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村基层水利建设投入的不断增加,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与农业生产紧密相连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条件大大改善。但是由于基层水利建设技术水平不均衡,农村基层水利设施建设在设计阶段就不能完全考虑到基层农村的使用实际,导致水利设施建设无法改善农村农业生产现状的情况。结合苇海村节水井灌工程设计实例,探讨农村节水井灌工程如何结合农村实际情况进行优化设计,确保水利基层设施建设能够为农业生产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6.
根据国家农业开发办拟将我省药湖地区列为重点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精神和要求,江西省水利、农业、林业、土地管理、卫生血防、开发办等各有关部门对药湖地区进行了深入调查 可行性论证工作,并对该项目进行综合性的合理规划,该项目采取开发与治理相结合,从改善水利和农业基础设施入手,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实行山、水、田、林、路、血防等综合治理,把药湖地区建设成为国家级的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商品生产和供应基础,项目总投资  相似文献   

17.
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农业的命脉。为了实现我市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不懈地抓好农田水利建设。一、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为强市富县创造水利基础条件多年来,哈尔滨市委、市政府领导全市人民坚持不懈地开展了水利建设,修建了一大批防洪、灌溉、治涝、水保等工程,全市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都有较大的改善,近五年在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情况下,连续获得农业大丰收,这是很了不起的成就。市委九届四次全会提出了今后15年全市农业生产的发展目标,到2000年全市粮食总产要达到325亿公斤到2010年要达到50…  相似文献   

18.
发展农村水利、改善生产条件。是增强农业后劲的重要措施之一。搞好水利建设,对于确保农业稳定增长和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确保人民生活改善和社会稳定,都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但发展水利事业,最大的制约因素是资金缺乏。为了建立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水利投资体制,形成“水利为社会、社会办水利”的新机制,新格局,按照水利部和省地关于加快五大体系建设的精神,我们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  相似文献   

19.
两年前,张中伟走上四川省副省长岗位后办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检查水利工程。当了多年农牧厅长的他,深知水利在四川的地位和份量。今年9月初的一天,我采访了来北京开会的他。 对四川水利,他熟稔在胸,侃侃而谈。他认为,在全省牢固树立“三个意识”极为重要。 四川省是一个1亿多人口的农业大省,保证农业丰产丰收意义重大,但是频繁的水旱灾害严重地制约了四川农业发展。因此,他明确提出水利必须放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首位,要求以“治水、改土、造林、修路”八字方针综合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他认为水利不仅是农业的命脉,更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要求围  相似文献   

20.
江苏兴化县老圩乡水利管理站担负着全乡的农田水利规划、设计和组织施工的任务,同时管理现有水利设施,积极开展综合经营,为农业生产服务作出了贡献。 (一)抓水利,努力改善生产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