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9 毫秒
1.
小水电的开发建设,在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保障的同时,也易造成水土流失严重,对流域的自然环境产生不利影响。有效控制小水电开发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建设环境友好型小水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把水电开发、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环境保护、新农村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确保当地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小水电的开发建设,在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保障的同时,也易造成水土流失严重,对流域的自然环境产生不利影响。有效控制小水电开发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建设环境友好型小水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把水电开发、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环境保护、新农村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确保当地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小水电的开发建设,在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保障的同时,人为引起的水土流失强度大,水土流失严重,对流域的自然环境产生不利影响。有效控制小水电开发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建设环境友好型小水电,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把水电开发、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环境保护、新农村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确保当地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何林 《四川水力发电》2011,30(Z1):71-74
介绍了水电工程建设对环境保护的不利影响,分析了水电工程建设"三同时"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环境保护问题及产生原因,提出了加强环境保护的对策,为我国科学开发水电资源,建设生态水电、和谐水电,促进人类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5.
水电是世界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水能资源合理、适度、适时、有序开发利用,符合人类的共同利益,也是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水电开发对生态环境有一些不利影响。对于可持续发展的水电开发而言,加强水电项目环境监理是落实环境保护措施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关纲要 《水利天地》2012,(11):43-44
一、引言作为清洁能源,水电一直是中国能源发展的重点。实现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是时代的要求,中国的现代化需要水电资源的开发,同时,大坝建设所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却直接关系到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协调水电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是未来大坝建设必须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我国与世界主要国家水电工程环境保护情况进行比较分析,表明了我国水电开发的环境保护理念处于先进水平,环境管理制度日臻完善,环境保护措施体系发展较快,今后应继续加大对水电环保基础科研工作的投入,促进水电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李仙江流域梯级水电开发进行简要的概述,对工程建设的自然条件、环境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影响环境的主要因素、环保设施的设计和实施方法,以及履行施工期环境保护的要求,努力协调区域可持续发展。严格执行"三同时"原则,进行科学化的环境管理,落实环境监理制度。着力打造"绿色水电",实现建设与环境的和谐统一,时促进李仙江流域水电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水电是世界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符合当前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要求,是开发技术最成熟的可再生清洁能源,对水能资源优先开发利用符合人类的共同利益,也是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水电开发过程及运行对环境将会带来一些不利影响.对于水电开发可持续发展而言,加强水电项目环境监理是落实环境保护措施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正确处理发展水电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流域开发建设,必然对环境造成影响,其中有有利的也有不利的影响。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正确处理发展水电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显得越来越重要。在进行流域规划时需按照一定的程序考虑环境的协调发展,对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生态环境,减免不利影响,充分利用有利影响。此外,重视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测,开展水电工程对环境影响的回顾评价也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1.
贺恭 《水力发电》2004,30(12):12-16
水电开发是一项具有综合效益和功能的系统工程,加快水电开发是优化能源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水电开发必须以科学的长远规划为前提,实现开发与环境保护共赢、利国与惠民统一,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呼吁国家尽快建立水电开发的市场联动机制,制定投资分摊政策,优化调度、充分利用水能资源,制定公正、优惠的水电电价政策和增值税政策,加快水电开发,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2.
柳地 《人民长江》2006,37(4):3-4
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形成了人和自然之间在"物质变换"过程中的一对矛盾.这个矛盾的存在也是人类生存、进化及文明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自然的必然性",按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特别是根据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有机统一,以及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原理,这个"必然性"是可互为转化的.两者间不断地转化,推动了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提升,使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在人与自然的不断平衡中获得新生.以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论述大型水电工程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并以三峡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为实践经验,提出了实现水电工程开发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科学求实技术创新开创水电事业新纪元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李菊根 《水力发电》2004,30(12):25-31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水电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现装机规模已跃居世界首位。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水电,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水电设计技术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为了今后的发展,更需要进行技术创新,加强水电前期工作力度,提高科技水平,以降低水电造价和缩短工期。同时,需加强宏观调控与市场规划,加强水电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加强移民安置工作,使水电事业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在以往成就的基础上,将发挥勘测设计的龙头作用,为促进我国水电事业的大发展作出不懈的努力。  相似文献   

14.
金弈 《中国水利》2007,(2):35-36,28
水电开发与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本文介绍一些为满足国家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要求.水电工程开展环保工作的典型实例,包括生态保护、景观保护、污染治理、清洁生产、风险防范、规划环评、科研实验等。  相似文献   

15.
王青 《人民长江》2012,43(14):91-94
枕头坝一级水电站工程建设期间,对环境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施工期的生产生活污水排放、大气粉尘、施工噪声、固体废弃物、水土流失,以及自然景观、特有鱼类等方面。为了减轻工程建设对环境造成的影响,项目建设法人首先从制度建设方面入手,逐步形成了完善的环保管理体系,落实了环保责任制,并针对主要环境影响因素,采取了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固体废弃物集中堆积、土地复垦、修建过鱼道等措施,使枕头坝水电站建设中的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水电开发与环境保护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张博庭 《中国水利》2007,(6):20-21,24
我国水能资源丰富且分布集中、便于开发。大力开发水能资源,发展水电事业能够促进水资源综合利用,减轻我国的能源压力.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但是要处理好水电开发和生态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在水电开发过程中注意保护水质、地质,丰富景观,维护移民的利益,做到在保护生态与环境基础上的有序开发。  相似文献   

17.
云南李仙江土卡河水电站设计和建设过程中,遵照科学发展观,注意处理好坝址选择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工程设计与资源节约的关系,依靠自主创新,做好优化设计,精心打造了一个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的水电站,为促进水电建设走上可持续发展的康庄大道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8.
雅砻江干流全长1 571 km,规划建设21个梯级水电站,总装机约30 000 MW,在中国十三大水电基地中列第三.在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中,秉承开发与保护并重的理念,环境保护工作得到高度重视.2006年,雅砻江上首个建成发电的二滩水电站被评为国家"环境友好工程".,以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为实例,分析了水电开发的主要社会、环境效益,并就雅砻江水电开发中的环境保护工作进行了总结.雅砻江流域的环境保护实践,可为其他水电项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注重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促进清江可持续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江公司坚持"环境保护与流域开发同步进行"的指导思想,通过系统规划、科学设计、文明施工、综合治理等多种措施,有效扩大了环境容量,促进了水电开发与生态保护和谐发展,实现了清江流域可持续开发.  相似文献   

20.
许勇 《人民长江》2018,49(20):24-28
雅砻江整江水电开发由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公司全权负责,因而可以做到在水电开发科学、有序、和谐的同时统筹规划采取环保措施,保护河流生态环境。针对雅砻江鱼类的分布特点、生活习性,雅砻江水电开发公司制定并实施了综合保护措施以将水电开发对鱼类资源的影响降低到最小,主要措施包括:建立鱼类自然保护区、大坝分层取水、生态流量下泄、鱼类栖息地修复、过鱼设施建设、鱼类增殖站建设等。鱼类保护设施建成运行后,为了检验鱼类保护效果,进行了实地调查分析。调查结果表明,鱼类保护设施的修建和运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总结鱼类保护设施建设、运行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建议,以利于今后工作的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