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都江堰枢纽工程完美地解决了自动引水、分水、排沙、泄洪、稳定引水量等问题,都江堰灌区2 000余年来形成了灵活而丰富的管理制度,在灌溉工程运行管理、岁修维护、灌溉分水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这些都是都江堰工程效益延绵2 000多年而不衰的重要原因。通过对都江堰及灌区工程技术与管理的分析可知,都江堰是一个有机的系统、一个充满生命力的工程体系,表现了我国传统水利科技的智慧,体现了我国古代哲学"天人合一"的价值观。这种传统水利科技与文化,是我们今天面对日益严峻的人与自然关系时需要重新拾取与学习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2.
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就是为了充分利用灌溉水资源,提高水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以实现农作物高产高效而采取的综合性工程技术措施。文章以浙江省乌溪江引水工程灌区(金华片)2012年度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I标段的施工建设为例,就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在施工管理中的要点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3.
长渠是一项历史悠久的水利灌溉工程,这一历史遗产现仍具有明显的水利工程效益,其长久工程效益给人以历史启迪。通过与获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称号的芍陂、它山堰、木兰陂等古代水利工程比较,可知长渠具有同等重要的历史文物价值。长渠还有着深厚的历史文献基础,在区域经济史上发生过重要影响,在古代水利技术上有许多重要创造。  相似文献   

4.
农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其发展过程对水资源需求较高,但现阶段中国部分地区出现水资源紧张问题,因此,要加强农田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以解决水资源缺乏问题。但是由于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的管理体系不完善以及部分的农田节水灌溉工程的使用达不到预计效果,大大降低了工程的效益。因此在农田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时要对不同的施工项目做好规划管理,使其在水利工程灌区节水改造过程中能够形成完善的管理体系。文章分析了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农田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时如何加强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科学地评价农村电灌站的工程效益是工程立项的主要依据。灌溉工程效益包括农业增产效益和灌溉增产效益。农业技术措施随灌区的开发、运行也有较大的改进,应根据农业生产对灌溉的依赖程度,如良种推广、虫害的防治、施肥条件的变化等情况进行具体分析。义合电灌区工程效益采用静态法、动态法分别计算灌溉工程的增产效益、投资回收期、益本比等多项经济指标,对工程的社会、经济综合效益做出评价,为工程可行性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岐山县石头河灌区是该县较大的自流灌区之一.该工程经过几十年运行,老化失修.毁坏现象日益严重.大部分设施带病运行.工程效益大大衰减.随着国家对农业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针对灌区水利设施存在的薄弱环节,只有大力发展农业节水灌溉工程才是实现灌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7.
在灌区经营管理中,必须加强工程管理,节约增效。加强工程管理,对振兴水利事业乃至灌区工农业生产至关重要,加强工程管理,不仅可以确保工程安全,而且能更好地发挥工程效益,延长工程寿命,降低消耗,从而达到降低灌区运行成本,增加灌区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水库灌溉工程是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保障,具有支持农田灌溉、牲畜蓄水、居民饮水等重要功能。基于此,在水利灌溉工程建设中,必须重视相关施工技术的科学应用,做好施工管理,切实保证工程后期高效可靠运行。文章首先探讨了水库灌溉工程的主要施工技术,其后分析了几点施工管理措施,以期实现水库灌溉工程施工作业的科学开展,确保其运行效益。  相似文献   

9.
灌区是国家的重点水利设施,是水利为农业和国民经济服务的主力军,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灌区节水改造建设与后期运行存在体制改革、水价改革等问题,影响灌区节水改造后的综合效益及环境的影响。文章结合灌区建设管理的实践,对灌区节水改造工程、灌区水管体制改革进行剖析,以期充分发挥工程效益。  相似文献   

10.
调查莆田市东圳灌区灌溉工程存在的老化损坏,年久失修、水质污染以及工程配套与周边建设不协调等诸多现实问题;调查分析工程地质状况,比选改造工程方案,因地制宜、分期实施、规范施工;根据工程实践取得的节水效果,从过水能力分析、水的利用程度、灌溉受益范围期望、灌溉工程管理的角度,探讨进一步的工作思路;针对灌区管理现状探索灌区管理新模式。  相似文献   

11.
对浙江省灌溉面积千亩以上的古堰坝分布研究发现,堰坝平均灌溉面积约233.33 hm2(3500多亩),金衢盆地堰坝数量最多,不同地区和不同朝代在堰坝数量、建设长度、灌溉面积上存在显著差异,而堰坝高度在各地区间无显著差异,但在各朝代间存在显著差异。浙江的古堰坝选址科学、堰形设计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浙江农业文化形成和发展的根源,具有丰富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12.
鉴于芍陂特有的历史地位和非凡价值,挖掘其在治水中的先进性及其对当代治水管理的借鉴性,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通过查阅古籍、文献等资料,梳理了芍陂灌排工程管理的历史演变,总结了芍陂在历史上的治水管水大事记,阐述了芍陂的兴衰给后人留下的宝贵的治水经验,明确了灌溉管理在水资源综合管理中的突出地位、“双河长制”在河湖治理的显著效率、退田还湖在促进河湖健康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以及打造幸福河湖、传承治水文化的重要意义与价值引领。以期在芍陂兴废更迭的历史进程中吸取经验,探索灌溉管理与维护制度的发展规律,为当代治水护水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3.
论京杭大运河的规划思想与传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京杭大运河有着千年的历史,千里的长度,沟通五水系,流经六省市,集航运、灌溉、防洪工程于一体,是古代中国南北方向唯一的内陆水上交通大动脉,工程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结合南水北调从规划京杭大运河工程地理位置因素的考虑,对历代政治、经济及军事等方面的作用以及规划思想、治理策略研讨。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重点阐述了袁北灌区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架构设计和业务功能;并着重描述如何通过对信息采集与监测、用水管理、三维实景展示、闸门控制、工程巡查管理等子系统的设计与建设,来实现灌区管理的实时化、水量调度的科学化、用水管理的合理化,为我省大型灌区的信息化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论河流地貌在水利建设上的作用——以都江堰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重点论述李冰科学地利用地貌条件、弯道环流、河床平衡剖面和河流动力均衡原理,修建的都江堰工程质量高,效益好,千古不废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6.
堨坝是徽州的主要灌溉工程,早在 1700 年前的东晋时期就开始修建,绝大多数至今仍在发挥蓄水灌溉的效益,是宝贵的灌溉工程遗产。本文介绍了古代堨坝建设的资金、投劳筹措及灌溉水费的摊派和管理等制度,有助于人们了解古代徽州的水利建设与管理。  相似文献   

17.
简述了南阳自流灌区远程工程分析及决策子系统的结构及各组成部分的功能。此系统为南阳农业与水利管理部门对农业灌区和农作物需水进行有效管理和作出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古代水工程的历史文化发掘应在广度、深度、准度上做文章,其类型大致可分为哲学型、艺术型、科技型、景观型、历史型、民俗型、复合型等.其利用包括功能性利用和文化性利用.功能性利用主要体现在古代水利工程在现代水利发展中发挥的灌溉、通航、防洪等功用,文化性利用则主要应在哲学的启迪、艺术灵感的激发、美学的享受、文脉的延续诸方面下工夫.  相似文献   

19.
在灌区工程建设中推行建设监理制,有利于灌区工程项目建设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能使建设项目的工期、质量、投资等目标以及合同的履行得到有效控制.为此,就目前灌区工程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做好灌区工程管理应注意5点事项.  相似文献   

20.
浙江诸暨桔槔井灌工程遗产及其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桔槔井灌是最古老的灌溉方式之一。浙江省诸暨市赵家镇的桔槔井灌工程群是目前仍在使用的灌溉工程遗产。本文通过田野调查、文献考证等方法,分析了诸暨赵家桔槔井灌的历史演变、遗产构成、工程特性及其科技文化价值。研究认为,赵家镇桔槔井灌的延续使用有其特殊的自然和历史背景;其历史起源可追溯至12世纪,外来移民利用此地优越的地下水资源条件,因地制宜地使用简易而有效的桔槔提水、发展灌溉农业,逐渐繁衍形成村落。灌溉工程体系规划科学、设计完善、管理有效,并在发展过程中衍生出独具特色的文化。诸暨桔槔井灌遗产具有独特的历史、科技和文化价值,是早期灌溉文明的活化石,近几十年遗产范围快速萎缩,应予科学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