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兰州阶地其地基土多为湿陷性黄土,建筑物地基处理采用灰土挤密桩法,既经济又能缩短工期。从灰土桩的设计,施工和质量管理等多方面进行了全面论述。  相似文献   

2.
刘经纬  建碧碧 《人民长江》2014,45(10):36-37
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禹长段第一施工标段存在湿陷性黄土地基,综合各方面因素,决定采用土挤密桩地基处理技术进行地基加固。介绍了土挤密桩的技术要求、施工步骤、质量控制要点及质量检验方法。实践证明,该技术具有施工效率高、效果好,不易干扰等特点,较好地解决了南水北调工程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施工难题。  相似文献   

3.
焦红波  赵继伟  刘耀宗 《人民黄河》2012,34(4):121-122,125
土桩和灰土桩挤密法处理地基是用桩间挤密土和回填夯实的桩体组成"复合地基",共同承受荷载。介绍了土挤密桩的工作原理、方案设计、施工工艺流程、施工注意事项和质量控制措施等。南水北调中线一期禹州长葛段工程实践表明:土挤密桩在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中,既能保证工程质量,又能提高施工效率,是一种处理深层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有效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4.
张锋  刘宏义 《陕西水利》2011,(4):105-106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我国继三峡工程、西气东输、西电东送之后又一特大型工程。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渠道长,沿线地质情况变化复杂,需要进行地基基础处理的渠段长。根据不同的地质情况,设计采用不同的地基处理方法。对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潮河段具有湿陷性黄土的渠段采用挤密土桩地基处理,确保渠坡稳定。挤密土桩对湿陷性黄土渠段的地基处理,具有处理深度大,施工简单易行和对周围既有建筑物影响小的特点。本文结合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潮河第一施工标段的渠道工程简要介绍了挤密土桩处理黄土湿陷性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5.
湿陷性黄土地基在遇水发生变形或在上部结构的自重及外荷载作用下会产生过大变形,通常的处理方法有强夯、翻压,但这些传统方案在处理已经筑堤的渠道时成本较高,因为处理地基时需要拆除原有筑堤才能强夯、翻压。如何用素土挤密桩既减少工期又减少费用地解决湿陷性黄土地基问题,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漳古段SG3标段为例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6.
灰土挤密桩施工具有设备简单、施工方便、施工周期短、施工成本低等优点,对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效果良好。以南水北调荥阳段工程为例,介绍了利用灰土挤密桩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7.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渠道长,沿线地质情况变化复杂,需要进行地基基础处理的渠段长。根据不同的地质情况,设计采用不同的地基处理方法。对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潮河段具有湿陷性黄土的渠段采用挤密土桩地基处理,以确保渠坡稳定。本文结合该工程第一施工标段的渠道工程简要介绍了挤密土桩处理黄土湿陷性地基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8.
引洮供水工程输水渠系基础大多位于湿陷性土层中,必须采用可靠措施,消除渠基湿陷性,提高承载力.对适宜处理湿陷性地基的换填垫层法、人工井桩法、强夯法、挤密桩法及预浸水法进行了综合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挤密桩法既能有效消除地基湿陷性,又能提高承载力,处理深度容易控制,质量能够保证,施工进度快,对其他施工作业和周边环境影响较小,因此采用挤密桩法处理引洮供水一期总干渠下段暗渠湿陷性黄土渠基.  相似文献   

9.
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禹长段沿线分布大量湿陷性黄土,对此必须进行地基工程处理。在分析湿陷性黄土地基对渠道影响的基础上,阐述了设计中应着重考虑的工程处理方法,包括处理原则、设计分段、计算方法以及计算指标的选取。根据湿陷性黄土的强弱,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地基处理方案,如土挤密桩、强夯处理、重夯处理等。并指出在具体实施时,应依据相关生产性试验调整设计参数,确保处理后的地基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西旺庄调蓄水池地基是典型的湿陷性黄土,地基持力层为低液限粉土,结构较松散,为弱~中等透水层;湿陷系数为0.019~0.142,湿陷起始压力为4~64 kPa,为轻微~强烈湿陷性土。考虑到处理土体厚度,土的饱和度以及经济适用性等因素,调蓄水池基础处理采用灰土挤密桩施工。结合工程实例,阐述了灰土桩的作用机理及施工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1.
土挤密桩法是利用沉管、冲击或爆扩等方法在地基中挤土成孔,然后向孔内夯填素土(一般为粘性土)成桩,通过成孔过程中的侧向挤压作用,桩孔内的土被挤向周围,使得桩间土得以挤密,消除黄土的湿陷性。用理论计算的方法分析土挤密桩的主要设计参数(孔间距),通过试验施工进行验证,选择合理的设计参数。研究结果对黄土地区的地基处理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灰土挤密桩对控制黄土地区高等级公路涵洞地基沉降变形的效果,以青海省东部湿陷性黄土区新建民小一级公路的两道涵洞为工程实例,分别采用2.5倍桩径和3.0倍桩径为桩间距的灰土挤密桩进行地基处理,结合现场监测和数值模拟计算,从地基处理前后土体湿陷系数、压缩模量、沉降变形等方面分析其应用效果。结果表明:经灰土挤密桩处理后,公路涵洞基底8 m深度范围内的土体湿陷系数从地基处理前的0.030~0.065减小至0.015内,公路涵洞基底6 m深度范围内的土体压缩模量从处理前的均值10 MPa提高到15.0~21.5 MPa;相对于3.0倍桩径桩间距的灰土挤密桩,2.5倍桩径桩间距的灰土挤密桩的桩间土体湿陷系数的减小值(0.003~0.005)略大,且桩间土压缩模量的增加值(1.5~4.5 MPa)也略大;1.5年后,采用2.5倍和3.0倍桩径桩间距的灰土挤密桩处理后涵洞沉降量分别为43.9 mm和52.4 mm,说明灰土挤密桩能够有效控制湿陷性黄土地区高等级公路涵洞地基湿陷变形,桩间距越小、对消除或减弱土体湿陷性的效果越明显,对控制涵洞沉降变形越有利。采用灰土挤密桩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区高等级公路涵洞地基,可以充分控制涵洞工后沉降变形,确保涵洞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13.
灰土挤密桩地基是由回填夯实的灰土桩(按一定比例配制)和桩间挤密土共同组成并承担上部荷载的一种人工"复合地基"。通过地基处理以提高地基土的密实度,改善地基的承载力,提高地基的变形模量,消除地基土的湿陷性。文中通过对禹门口提水工程一级泵站出水池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论证了灰土挤密桩在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对于变电站厚层湿陷性黄土地基,采用常规处理方法遇到施工上的困难,且沉降控制指标难以保证。孔内深层强夯挤密桩(DDC桩)具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对330 kV变电站而言又是首次采用,通过现场三个试桩区的桩身夯填质量、挤密效果、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等试验,提出了330 kV变电站DDC桩桩距、桩长、桩径等设计参数,经实体工程...  相似文献   

15.
挤密碎石桩复合地基是处理软土地基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结合忻州市南云中河河道治理工程橡胶坝地基处理的工程实际,介绍了挤密碎石桩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6.
结合甘肃省引洮供水一期工程小桩径水泥土挤密桩处理暗渠地基工程实际,分析了小桩径水泥土挤密桩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区水工建筑物地基的效果和规律,为小桩径水泥土挤密桩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湿陷性黄土地区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中,对地基处理深度及防渗有较高要求时,超高能级强夯在消除深厚地基湿陷性,增强地基抗渗透能力方面有着非常好的性价比。在中石油庆阳石化公司搬迁改造项目中,我国首次在湿陷性黄土地区引进了15 000 kN.m超高能级强夯。本文介绍了超高能级强夯处理中的强夯参数、施工要求,并通过夯前夯后室内试验,现场静载试验、静探试验的对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以期为超高能级强夯在黄土地区推广提供经验和为地基处理规范中强夯部分的修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陕西湿陷性黄土区域进行风电建设,风机基础设计是风电场设计的重点和难点。本文结合在定边、靖边多风电场的建设经验,提出了风机基础适用的地基处理方法;根据风机基础的重要性、地基受水浸湿可能性的大小,通过多工程的竖向浸水试验首次提出负摩阻长度的确定方法;根据陕北地基参数特点,提出采用扩底灌注桩,充分利用桩端承载力的方法,显著减小桩长,优化风机基础工程量。为陕西湿陷性黄土区域风机基础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根据工程实例研究了用生灰砂桩法处理高含水黄土地基的方法 ,发现该方法既能有效挤密桩间土 ,提高密实度 ,消除湿陷性 ,又能有效降低土体含水率 ,改变土体的状态。同时生灰砂桩胀化过程中与砂形成坚硬固化物 ,具有较高强度 ,且随龄期的增长而提高 ,使其与桩间土形成复合地基 ,大大提高地基承载力 ,是一种处理高含水黄土地基简便有效的方法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