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黄河水资源现状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黄河不仅在中下游,在上游也有断流发生,水资源供需日趋紧张。在我国七大江河中,黄河水资源问题最为突出。本文介绍了黄河水资源近年的变化趋势,分析了水资源利用现状和存在问题,最后,提出了黄河水资源在21世纪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黄河流域具有水沙异源、水少沙多、水沙不平衡和降水年际年内变化大的水文特征,并由此而产生了一系列水问题.随着流域社会经济的发展,黄河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尖锐,不同用水主体间的水资源冲突不断发生,尤其是在20世纪90年代,黄河下游出现了严重的断流问题.在分析黄河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黄河水资源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实施黄河水权管理,研究了实施黄河水权管理的现行法律基础和面临的难题,提出了黄河水权管理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3.
黄河是山东省的最大客水资源,占全年供水量的1/3,在我省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因此由于黄河断流等原因引发的黄河水资源配置问题就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如何科学合理地配置黄河水资源是21世纪水利建设的一项重大课题,本文就此问题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1 充分认识开发利用黄河水的重要意义 山东省开发利用黄河水,历经近50年,走过曲折的道路,但也取得了巨大效  相似文献   

4.
甘南州黄河产水区水资源及其演变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被誉为"黄河蓄水池"和主要产水区之一的甘南州地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黄产水量持续减少,成为黄河下游频繁断流的因素之一.本文从水资源量、河流水、泥沙等方面阐述了甘南州内黄河产水区的水资源状况,并按照水资源四级区为本单元分析了水资源变化趋势,为流域综合治理及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本信息.  相似文献   

5.
裴勇  龚华  张锁成 《人民黄河》2001,23(8):16-17
分析了黄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预测了21世纪初期沿黄地区国民经济发展对黄河水资源的需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十五”期间黄河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建设的总体思路、布局以及工程建设安排的原则。为促进沿黄地区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顺利实施,并保障黄河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充分考虑各省(区)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基础上,根据工程建设安排的原则,针对不同地区的情况,提出了“十五”期间各类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安排的规划意见,工程安排上突出了节水和水资源优化配置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6.
针对黄河资源性缺水、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生态环境脆弱等问题,在黄河水资源管理中,通过加强制度建设,构建法律制度体系、指标和标准体系、执行体系、技术支撑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黄河水资源的宏观配置和总量控制,实施黄河水量统一调度,开展黄河水权转让等措施,在探索和推进破解黄河水资源管理瓶颈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适应缺水成为黄河水资源管理面临的新常态,还需在管理思路、措施和制度建设上不断创新,以支撑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宁立波  耿瑜平 《人民黄河》2004,26(12):24-25,29
黄河自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断流问题极大地影响着两岸的经济发展、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从产权经济学的角度对黄河断流的原因进行了解释,认为主要问题之一在于对黄河水资源产权的认识模糊,导致保护和补偿的责任不明确。就此提出改革的建议:①明确界定水资源产权;②加强水资源权属管理;③建立健全黄河流域水权交易市场。  相似文献   

8.
浅谈黄河水资源管理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面分析河南黄河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强化黄河水资源管理与保护的对策.一是加强黄河水资源统一管理和调度,二是加强水资源保护工作,三是进一步完善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的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黄河下游岸边河南段水文地质勘察和研究工作,总结和分析了多年来有关黄河岸边集中水源地水资源评价的方法,并指出了这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认为黄河岸边地下水资源与黄河的水文条件、地层结构、开采方案等关系密切。黄河下游水文地质勘察和研究虽然取得了重大进展,但还有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如黄河边界的处理概化,黄河水与地下水转化关系,水资源计算方法,地下水开采对黄河大堤的影响的理论探讨,黄河的治理、开发对岸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等是今后水文地质工作的重点,也是黄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工作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黄河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尖锐。围绕如何实现黄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以支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困扰黄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突出问题,对此进行分析研究,探讨了实现黄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水利能满足生产集约化、城乡城市化、农业产业化、生活小康化、科技现代化、经济市场化的要求,必须调整治水思路,结合湖北水利实际,就是要坚持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节约保护同时抓、,坚持防汛与抗旱同时抓,坚持建设与管理同时抓,坚持科学治水与依法治水同时抓,坚持服务社会与自身经济同时抓,加速推进湖北传统水利的现代水利转变。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菏泽市水资源利用现状,通过分析缺水原因,菏泽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实施了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措施,不断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水资源管理机构建设和水政执法监督,增强水资源利用率,严格落实水资源论证与取用水制度,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考核制度。  相似文献   

13.
水利和上天这两年事做得怎样,不仅改变着我国过去的面貌和地位,而且决定着我国现在颀貌和地位,长远地看还会影响我国未来的面貌和地位。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和江泽民总书记对水利战略地位的论述,在水利决策和建设中产生了重要影响。21世纪被称为水的世纪,我们这个有几千年治水传统的国家一定能够无愧于“水的世纪”,水利定位对实施水利发展战略影响至大。  相似文献   

14.
余堃 《水电站设计》2000,16(3):7-12,18
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浙江省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特点,提出中持续利用的总体思路,以及在农业、城市、海岛、水资源保护与管理诸方面的战略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我国水利发展的生态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国英 《中国水利》2000,(10):16-17
我国的水利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和认识水平的制约,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发展对水资源的要求,以致于不少地方以牺牲环境,占用生态用水满足经济用水需要。进入21世纪,在全国范围进行大规模的生态环境建设将成为当务之急,水利建设和发展必须立足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确保生态环境用水,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6.
中国21世纪水危机与节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已面临水危机问题,其中突出的问题是干旱缺水。缺水已成为影响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素。中国水资源的地区和时空分布都不平衡,水资源的人均、亩均水平很低,目前人均拥有的水资源量位居世界第109位,已被列入贫水国家之列。预计到2050年,水的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这就迫使我们一方面要开源,增加供水量;另一方面要节水,减少水资源的消耗。在节水中,农业节水是节水的战略重点。  相似文献   

17.
为了补充和完善综合环境经济核算体系,进一步改进现代水利统计体系,实现水资源一体化管理,完成自然资源核算中水资源的核算部分,目前,对水资源环境经济核算方面的研究工作逐渐展开。作为水资源环境经济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水资源账户的建立十分必要。基于水资源环境经济核算体系,介绍了水资源账户建立的背景、构架、核心管理问题和各账户编制内容以及账户建立的关键问题等,提出了水资源账户建立的一般思路,可为区域、流域水资源账户的编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水资源属性与水资源问题强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资源是基础性自然资源,既有自然资源共有的特征,又有着区别于其他自然资源之特性,具有稀缺性、整体性、地域性、社会性、流动性、基础性、时限性、两重性等,表现为"复杂"的自然属性和"公共"的社会属性。现实中日趋严重的水资源问题(水资源短缺、污染、浪费,生态环境恶化)与水资源属性强相关,应运用复合系统观念和方法解决水资源问题。  相似文献   

19.
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趋势和策略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详细讨论了我国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趋势和问题,认为城市供水将是未来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重点,生活和生态环境用水将迅速增加,水资源短缺将促进高效用水和部分农业用水向城市转移,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也将发生相应变化,供水安全、水源地安全和城市防洪排涝安全将日益重要.将全国分为六大区,根据各分区自然条件、水资源和社会经济状况,讨论了各分区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策略,提出了解决各分区城市水资源问题的出路.  相似文献   

20.
以重庆市的水资源及其利用状况研究为基础,合理分析重庆水资源利用潜力,为水资源合理配置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客观地评价重庆现状水资源配置,确保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在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允许范畴内;依据可持续发展思想,从宏观的角度,对有限的水资源进行科学规划、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和节约保护,确保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