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8 毫秒
1.
汾河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以及水污染日趋突出,已经成为制约汾河流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根据临汾市历年汾河流域水文水质资料,分别从计算原则、模型的确定、模型参数的设定、纳污能力统计与分析等方面对汾河流域13个水功能区进行纳污能力计算分析。其结果,各功能区COD和氨氮纳污能力分别为4180.70t/a和214.53 t/a;核定COD和氨氮限排总量分别为2 480.91 t/a和172.91 t/a,均小于纳污能力。提出为保持水域功能,防止水体污染,需从源头对污染物的排放量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2.
大汶河泰安段纳污能力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素洁  张君  刘家宏  秦大庸 《人民黄河》2012,34(12):63-65,68
以大汶河泰安段为研究区域,以COD和氨氮为污染指标,分别用排污口中间概化和均匀概化两种方法计算COD和氨氮纳污能力,结果表明:两种方法计算的COD纳污能力完全相等,而氨氮的纳污能力十分接近,大汶河泰安段50%、75%、95%保证率下COD纳污能力总量分别约为13 436、7 111、1 860 t/a,氨氮纳污能力总量分别约为743、393、103 t/a,不同流量下纳污能力变化很大;流量越小,保留区纳污能力占总纳污能力的比例越小,开发利用区纳污能力占总纳污能力的比例越大,而且随着流量的减小这种变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3.
利用河流一维水质模型核定太子河上游本溪河段纳污能力,该河段五个水功能区化学需氧量(COD)纳污能力为6 520.44t/a,氨氮纳污能力为254.12t/a。纳污能力的核定为太子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及保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嘉兴市区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纳污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嘉兴市区属于平原河网水系,往复流情况严重,上游来水水质较差且区域内污染源排污量大,导致其水质逐年恶化。嘉兴市区污染源调查结果表明:市区内面源污染相对严重,畜禽污染源为水环境污染的重点污染源。利用污染源影响权重分析得到:研究区域内内源及点源影响相对较大。在此基础上进行重点污染源概化,建立一维非稳态水量水质数学模型,实现水功能区水质与其流域内概化污染源的响应关系,结合水功能区划成果得到各水功能区的纳污能力,提出总量控制方案。计算结果表明:①嘉兴市区18个河流水功能区COD纳污能力为8642t/a,氨氮纳污能力为794 t/a,TP纳污能力为227 t/a;②污染物超标严重,氨氮和TP为主要污染因子;③在2011年现状入河量基础上,COD、氨氮和TP分别需削减49%、57%和56%。本研究结果为水功能区水质达标及污染源减排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根据大连市水功能区水质现状评价结果 ,选取达标率较低的复州河、大沙河作为研究对象,化学需氧量、氨氮为主要污染指标,选定相应的水质模型,设计参数,计算重点河流的水体纳污能力,并计算入河污染物的控制排放总量。结果表明:复州河水体纳污能力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分别为823.36t/a和40.55t/a,大沙河水体纳污能力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分别为2 021.67t/a和89.02t/a。  相似文献   

6.
为了控制污染物排放、明确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以沂沭泗流域境内的4个水功能区为例,分析了水体COD、氨氮的降解系数及其变化规律,拟合出了与流速相关的水体污染物降解系数的经验公式;采用一维水质模型,计算了2015年4个水功能区的COD、氨氮纳污能力,并核定75%和90%水文保证率下的COD和氨氮纳污能力分别为2020年和2025年限制纳污红线值,对其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2015年、2020年、2025年研究区的COD、氨氮纳污能力红线值分别为2 264.03、34.48,1 566.4、21.95 t与887.71、15.16 t,2020年和2025年的COD和氨氮应削减率为30.81%、36.34%与60.79%、56.03%。  相似文献   

7.
以COD、NH3-N为控制指标,应用一维感潮河网纳污能力模型计算上海市水功能区水域纳污能力。结果表明,上海市水功能区COD和NH3-N的纳污能力分别为79.96万t/a和7.56万t/a。以水功能区水质和污染物入河量分析评价结果为基础,制定水功能区分阶段达标目标,并从空间和时间上分解,提出每个水功能区分阶段限制排污总量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8.
水功能区纳污能力及限制排污总量研究是东江源区水资源保护规划的重要工作内容.根据《江西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和《赣州市地表水功能区划》,结合东江源水质现状、污染源类型及特点,分别采用一维、二维非稳态模型和湖库均匀混合衰减模型计算源区水功能区纳污能力,核定限排总量:(1) COD和氨氮纳污能力分别为1 246. 23 t/a和103. 35 t/a;(2) COD和氨氮限排总量分别为819. 24 t/a和97. 84 t/a;(3) COD现状入河量为1 235. 40 t/a,氨氮现状入河量为1 116. 60 t/a,COD和氨氮入河量削减率分别为34. 37%和91. 89%,需削减污染物的功能区有17个,占全部功能区的比例为94%.东江源区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削减量较大的是寻乌水寻乌保留区,污染源为矿坑迹地,寻乌和定南城区河段的工业污染也较为严重,源区内2个工业用水区均需大幅削减排污量.研究成果可对东江源区水污染防治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王成见  孟春霞  王琳  孙宝权 《治淮》2010,(12):42-44
本文以青岛胶南市为例,在分析了胶南市水文气象、入河排污口水质资料的基础上,研究了胶南市河流的水文规律以及河道拦河闸的水力特性,针对季节性河流具有河道、水库双重水力特性的特点,综合采用河道、水库纳污能力计算模型计算河道、拦河闸的纳污能力并提出限制排污总量意见。计算结果显示:拦河闸坝纳污能力贡献率达到41%;现状入河排放量远大于河道纳污能力,COD和氨氮削减量分别为2933.34t/a和260.76t/a,占总排放量的95.7%和98.9%,削减任务相当艰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承德市流域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为了控制和治理城市河流污染,研究城市河流的纳污能力十分必要。本文通过分析流经承德市河流的26个河段,统计现阶段水域纳污总量,并采用一维水质模型计算规划河段最大纳污量。经计算,到2022年全市控制COD入河总量为0.100万t,为现状入河量的2.5%,全市控制氨氮入河总量为0.0073万t,为现状入河量的12.6%。为日后的河流水环境污染防治和环境管理决策提供了依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太湖流域省际边界地区入河污染物总量控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评价太湖流域省际边界地区水环境状况,分析区域污染源情况。在此基础上,采用水量水质模型核算该地区水功能区纳污能力。结果表明:该区域现状COD、NH3-N污染负荷量分别为11.07万t/a7、124 t/a,而该区域COD和NH3-N的纳污能力分别为8.07万t/a和4 009 t/a,现状COD和NH3-N的污染负荷分别是水域纳污能力的1.4倍和1.8倍,超过该区域水环境的承载能力。最后确定了污染物限制排污总量,提出了水资源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2.
依据<河北省水功能区划>,以COD和NH3-N为控制指标,根据入河排污口分析评价结果,合理确定水质模型和水质目标、设计流量等相关参数,应用水质模型计算了水功能区水域纳污能力和应削减量.结果表明,河北省水功能区水域纳污能力COD和NH3-N分别为7.76万t/a和0.34万t/a,仅为现状入河量的21.7%和8.1%;C...  相似文献   

13.
长江南京段水污染现状及限排总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乐 《水资源保护》2013,29(1):55-60
通过长江南京段18个水功能区水质的5 a变化趋势,分析主要污染源及其入江排污量,提出了各水功能区限制排污总量和入江污染物削减建议。结果表明:长江南京段2005—2009年期间,83.3%的水功能区达标率均随时间呈下降趋势,2009年83.3%的水功能区所有的水质监测点均没有达到其水质目标;主要污染源头为通江河道,其COD、NH3-N排放量分别占入江排污总量的65.7%、49.9%;工业、企业排污口的COD、NH3-N排放量分别占入江排污总量的20.9%和25.0%。长江南京段水体COD限制排污总量为6.59万t/a,NH3-N限制排污总量为0.26万t/a;需要削减污染物的水功能区包括5个饮用水水源区、1个保留区和3个渔业、农业、工业用水区;削减任务最重的为饮用水水源区,其COD和NH3-N削减率分别在87.0%~99.0%和17.8%~97.4%之间。  相似文献   

14.
为改善山丘区水环境,以典型山丘区城市临海市为研究对象,基于对临海市水环境现状、水环境功能及水污染负荷的充分调查,建立河网水量水质数学模型,计算了河网水环境容量,并提出了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削减方案。结果表明:临海市河网的水环境容量COD为15 904.3 t/a,NH3-N为1585.2 t/a,水质超标率分别为COD 15.61%,NH3-N 16.67%。规划年工程实施后预计新增水环境容量COD 1 137.7 t/a,NH3-N 114 t/a,削减污染物入河量COD 10 610.6 t/a,NH3-N 1 082 t/a,水环境质量得到较大提升。  相似文献   

15.
长江源区作为长江水文循环的起始地,具有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源区的水质、水量变化将影响长江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因此,研究源区水域的纳污能力、计算控制污染物排放量对源区水功能区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依据源区水功能区水质目标,结合实测水文、水环境监测资料,选取一维水质模型,对青海省境内通天河及长江源区的水域纳污能力和限制排污总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现状年三江源保护区的COD_(Cr)和NH_3-N的纳污能力远大于聂恰曲治多保留区等其他4个水功能区,规划年(2020年)聂恰曲治多保留区的COD_(Cr)和NH_3-N纳污能力最大。而现状年和规划年聂恰曲治多保留区的COD_(Cr)和NH_3-N总量控制指标均大于三江源保护区和称文细曲称多保留区。研究成果可为长江源区水功能区划与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以淮河上游长台关-息县段为研究对象,以2008年为算例,根据研究区域汇流特征,建立分布式源模型,基于贝叶斯统计方法进行逆建模,利用断面水质序列实测资料,测算区域入河污染负荷及主要水质因子降解系数。结果表明:淮河上游长台关-息县段NH3-N、COD入河污染负荷总量分别为1.7万t/a、8.9万t/a;受主要入流面源污染负荷季节性影响,NH3-N入河污染负荷为657.55~2 014.99 t/月,COD入河污染负荷为3897.73~13311.83 t/月;研究区域水体环境NH3-N、COD降解系数分别为0.356/d、0.202/d,NH3-N、COD负荷模拟值和实测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43、0.979。  相似文献   

17.
张强  刘巍  杨霞  容誉 《人民长江》2019,50(2):79-82
通过调查和分析汉江中下游流域各污染源,以化学需氧量(COD)和氨氮(NH_3-N)为污染负荷指标,分析了流域污染负荷现状,确定了主要污染源。在此基础上,选择COD和NH_3-N作为计算因子,利用一维水质模型测算汉江中下游流域干流及主要支流的水环境容量。结果表明:江汉污染源主要为中心城镇生活污染源、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源和工业污染源; 2015年排入汉江中下游干流河道的污染负荷量为340 572. 15 t,以COD为主;潜江段以规模畜禽养殖污染源为主,其他均以城镇生活污染源为主。根据模型计算结果可推知,汉江中下游干流河道COD的水环境容量目前尚较富足,但NH_3-N的水环境容量已接近负荷阈值;汉江中下游支流唐白河、竹皮河和天门河的COD和NH_3-N水环境容量均较小。  相似文献   

18.
嘉陵江支流梁滩河水环境容量及总量控制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COD和NH3-N为控制对象,采用一维对流反应水质模型,对嘉陵江支流梁滩河水环境容量进行核算,结果表明:①梁滩河现状负荷严重超标,但局部河段容量有富余。整体来看COD、NH3-N分别超出总环境容量的3.5倍和10.3倍;②对流域排放源进行优化后,得到的优化方案容量利用率比现状削减方案容量利用率高,其中COD容量利用率高出7.58%,NH3-N容量利用率高出8.15%;③为了满足现状削减方案,部分乡镇必须通过修建污水处理设施和搬迁、淘汰一部分企业才能使梁滩河满足其水质功能区划标准。  相似文献   

19.
黄河最重要的子流域之一汾河流域是山西省的政治文化中心和重要农业产区,也是全国的主要能源基地,汾河流域目前面临严重的缺水与水生态问题,而生态补水是一项重要举措。为定量评价生态补水对流域水质与水环境容量的影响,本文构建了汾河水质水量联合模拟平台(FRSYS),由5个子模型构成,以污染源调查计算和生态补水配置情景为基础,考虑了两种不同补水方案条件下,对汾河干流30个主要断面的水质状况与水环境容量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汾河流域年排放污染物COD和氨氮分别为5.34和0.96万吨/年,太原及其下游断面未能达到目标要求,太原、临汾断面的水质较差;现状水资源条件下汾河COD和氨氮的容量分别为2.67和0.14万吨/年,生态补水方案可有效改善水质状况,低生态补水方案补水2.5亿m3,对水环境容量影响不大,高补水方案补水3.9亿m3,可相应提高汾河干流COD和氨氮8%和12%的水环境容量。  相似文献   

20.
汾河流域是山西省的政治文化中心和重要农业产区,也是全国的主要能源基地分布区域,该流域目前面临严重的水生态问题,而生态补水是改善水生态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为定量评价生态补水对流域水质与水环境容量的影响,本文构建了汾河水质水量联合模拟平台,以污染源负荷和生态补水配置情景为基础,考虑2种不同补水方案,评价了汾河干流30个主要断面的水质状况与水环境容量。结果表明,现状水资源条件下汾河COD和氨氮容量分别为2.67万和0.14万t/a;生态补水方案可有效改善水质,低生态补水方案补水2.5亿m3,由于考虑了生态需水,对水环境容量影响不大;高补水方案补水3.9亿m3,可相应提高汾河干流COD8%和氨氮12%的水环境容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