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相对短缺,地下水资源的利用,成为我国北方地区取水水源主要方式,地下水的合理开发利用对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发展节水灌溉,合理的利用水资源,保障粮食稳定增产,从而能够促进农业及整个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文中以北票市"节水增粮行动"项目实施为例,论述地下水资源在农业生产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和实施是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是主要内容。节水灌溉工程既推动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普及与深入发展,又改善柘城县农业生产条件,解决柘城县农业用水水资源紧缺的问题,还能确保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坚实支撑。文章对节水灌溉工程及重要性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柘城县的节水灌溉工程规划,并提出加强节水灌溉工程的有效运行。  相似文献   

3.
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水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粮食生产面临的巨大挑战以及日益尖锐的农业用水供需矛盾,分析我国灌溉水利用现状,提出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的工程、技术和管理措施,旨在为我国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贫乏的国家,农业是用水大户,为了节约农业用水,节水灌溉工程在我国北方地区得到快速发展,但设计与审查不规范,影响了项目的实施。文中根据相关规范和工程建设程序及节水灌溉工程的特点,提出了节水灌溉工程初步设计评审要点,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之一,流域及下游引黄灌区粮食总产量占全国的13.4%,对保障区域乃至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从黄河流域灌区及粮食生产现状情况分析入手,探讨了流域粮食安全的基本要求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在严格保护现有耕地、继续提高耕地复种指数、调整农业结构、改良品种等前提下,必须建立和形成确保高产稳产、旱涝保收灌溉面积的长效机制;同时,采取必要措施,加大节水力度和加快灌区改造,在粮食主产区和粮食后备基地建设一批以农业灌溉用水为主要目的的供水工程,并进一步深化农田水利管理体制改革,为实现流域粮食安全提供水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6.
关于对以节水为中心的大中型灌区改造规划的意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中型灌区对满足我国21世纪16亿人口食物需求、保证粮食安全具有重要地位,对其进行以节水为中心的大中型灌区改造,是缓解我国农业水资源危机、提高用水效率的战略举措。文章提出了灌区改造规划的指导思想:综合利用灌区的水资源及其统一管理,将灌区骨干工程与田间工程统一规划,灌区改造规划应该将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有机地结合起来,灌溉用水必须在保证生态环境用水的前提下进行。  相似文献   

7.
北京的水资源条件同首都的发展要求有很大距离。为了解决南水北调引水进京之前北京地区水资源供需平衡问题,保障首都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开源与节流并重、保护与利用并举,不断完善“综合开发、科学调度、严格保护、合理利用”的运行机制,最大限度地挖掘水资源潜力。农业用水是全市用水第一大户,因此,进一步挖掘北京市农业资源利用潜力,节约用水,在农村全面推进节水工作已迫在眉睫。本文介绍了北京市农业用水现状的严峻形势,借鉴国外农业节水经验,结合北京实际情况,主要分析了如何挖掘作物节水潜力,实行节水灌溉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最主要的用水大户,农业灌溉用水占总用水量的70%,农业生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灌溉条件。据统计,全国约70%的粮食、90%的棉花和95%的蔬菜生产主要靠农田灌溉。目前,农业灌溉一方面干旱缺水,一方面用水浪费严重,灌溉水的利用率只有40%左右,单方水粮食生产能力约为1kg,而先进国家为2kg,以色列高达2.32kg,因此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水平,水资源浪费十分严重。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根本途径是推广节水灌溉,发展节水农业。  相似文献   

9.
淮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资源十分短缺,长期以来面临着比较严重的用水危域农业用水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水资源总量匮间差异较大;农田水利设施落后,严重影响粮食生持续发展的主要保障对策是:发展雨水积蓄工程,用水效率;改善农田水利设施,促进粮食增产等。然而由于气候和地形等自然原因,流域内水机,严重阻碍了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淮河流乏,农业干旱严重;农业用水效率低下,且空产等。针对上述问题,该地区实现农业用水可缓解水资源紧张;建设节水型农业,提高农业  相似文献   

10.
高俊才 《中国水利》2005,(13):100-103
对农业节水的必要性、迫切性和综合效益进行了分析,从节水技术、水资源统一管理、水权分配与维护、用水成本分析、资金和科技投入、灌区管理体制、水价形成和管理机制等多方面、多角度对农业节水进行了研究.农业节水潜力大,搞好农业节水增效,关系改善农民的生活生产条件、生态安全和国家粮食安全.今后必须牢固树立和长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因地制宜采取综合措施,加强农业节水,不断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  相似文献   

11.
虚拟水是解决水资源短缺和粮食安全问题的新途径。本研究选取黑龙江省近年来水稻、玉米、大豆产量居前的9个县市作为研究区,计算出2010年-2014年3种粮食作物的初级产品单位虚拟水含量值。结果表明:大豆虚拟水含量值最高,水稻次之,玉米最小,大豆虚拟水含量值是水稻和玉米的3~4倍左右。黑龙江省作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商品粮输出导致虚拟水大量输出,因此在农业用水方面应加大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2.
粮食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保障,是关系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基础。义县水资源比较短缺,已成为制约粮食增产的瓶颈,节水增粮行动以粮食生产区为重点,集中连片大规模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将大大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实现节水增粮的有效目的。文章以义县2013年节水增粮项目为例,分析了玉米管灌的典型设计过程,以期对适合地区择情推广。  相似文献   

13.
近20年中国水资源及用水量变化规律与成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资源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再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水安全问题已上升到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特别是近年来水资源短缺等问题加剧了水安全形势。选取我国10个水资源一级区1997—2016年水资源量及用水数据,借助Mann-Kendall法对其进行显著性检验,采用Kendall倾斜度表征各要素时间序列变化特征。从时间和空间尺度上揭示我国水资源及用水量变化特征及规律。分析表明:近20年我国水资源总量呈不明显减少趋势,其中北方水资源总量增加不明显,南方水资源量减少不明显。我国总用水量显著增加,除农业用水增加不明显外,其他各行业用水都呈显著增加趋势,尤其生活用水增加最明显。十大水资源一级区相邻区域水资源总量和总用水量的变化特征表现出相似性,不同地区变化特征表现出空间异质性。与国际水资源利用领先水平相比,我国农业节水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14.
宁夏农业节水管理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宁夏水资源利用现状的调查、分析、评价,指出宁夏农业用水面临的主要问题,在对宁夏农业节水潜力分析的基础上,就宁夏农业节水工作如何良性发展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滑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粮食生产区,水资源的短缺一直制约着滑县的粮食生产和农业经济的发展。近年来,滑县实施以地埋管道为主的节水灌溉工程,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农业节水灌溉成效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北京市农业节水灌溉、设施农业和再生水灌区发展现状以及节水灌溉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以此分析为基础,提出今后一段时间内,农业节水灌溉发展对策,即构建农业灌溉高效节水体系和农业水资源科学管理体系。山区重点围绕特色林果、绿色养殖、生态旅游三大主导产业发展节水;平原近郊区围绕都市型现代农业以井灌区节水改造和建设再生水灌区为重点,调整用水及农业种植结构,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主要粮食作物的生产水足迹量化及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孙世坤  王玉宝  刘静  吴普特 《水利学报》2016,47(9):1115-1124
明确作物消耗单位水量所提供的营养物质差异对于引导节水型膳食结构和农业种植规划具有重要意义,水足迹为进行上述分析提供了有效的指标。本文基于水足迹理论,在量化中国大陆主要粮食作物重量、能量和蛋白质水足迹的基础上,评价了各作物间及区域间三种水足迹的差异性,探讨了粮食作物消费结构调整对生产端水资源消耗产生的影响。结果显示:各作物生产水足迹差异显著并且具有明显的区域分布特征,东北地区、黄淮海地区作物重量水足迹均较低,表明上述地区的水分利用效率较高;5种粮食作物中,玉米和小麦具有较低的能量水足迹,而大豆具有较低的蛋白质水足迹,表明在耗水量相同的情况下,玉米和小麦较其他作物能提供更多的能量,大豆能提供更多的蛋白质;不同粮食作物消费结构下的农业用水差异显著,通过调整作物消费结构,可以达到显著的节水效果。本研究结果可为解决未来粮食生产水危机提供一个潜在途径。  相似文献   

18.
陕西省石油开采主要集中在陕西北部的延安、榆林两市(陕北地区),石油开采量约占全国总量的13.4%,水资源利用量较大,为贯彻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和建设节水型社会,有必要对陕北地区石油开采用水定额进行研究。本文采用物质平衡法和注采比法进行理论分析和实例计算,研究表明:在特定条件下,两种方法计算结果基本相同;同时考虑辅助生产用水和附属生产用水两部分时,得出的陕北地区石油开采用水定额与采用传统的企业用水平衡分析法计算的结果基本一致;陕北地区石油开采用水定额最终确定为2.0m3/t,与陕西省目前执行的石油开采用水定额(3.0m3/t)相比较,可节水33.3%。研究结果可用来指导陕北地区水资源管理和约束石油开采行业严格执行节水措施,缓解区域水资源短缺矛盾。  相似文献   

19.
水资源安全问题一直是研究热点,基于生产-消费状况揭示区域虚拟水流动,对了解水资源利用状况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虚拟水视角,以灌溉用水和绿水核算区域农业虚拟水生产,以居民膳食消费核算居民虚拟水消费,以两者的差值核算并分析了京津冀地区在生产-消费模式下农业虚拟水流动特征及对区域水资源压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2004-2015年间,河北、天津、北京年均作物生产虚拟水分别为353.1亿m3、22.9亿m3和16.0亿m3,年均畜牧产品生产虚拟水分别为445.3亿m3、47.6亿m3、36.7亿m3;河北、天津作物虚拟水呈现下降趋势但变化趋势不明显,北京作物生产虚拟水呈现出持续性的下降趋势;河北、天津畜牧产品虚拟水均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最后趋于缓慢上升态势,北京畜牧产品虚拟水呈现持续下降趋势。(2)2004-2015年河北、天津和北京年均虚拟水消费分别为243.7亿m3、61.6亿m3和98.3亿m3,虚拟水消费均呈现出上升趋势。(3)河北省为虚拟水输出型,输出量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北京市和天津市为虚拟水输入型,输入量呈增加趋势。(4)2004-2015年年均水资源压力指数呈现河北天津北京,水资源匮乏度呈现为天津北京河北,水资源自给率呈现河北天津北京,北京和天津对外部虚拟水输入的依赖程度逐渐增加。京津冀水资源面临着严重的短缺问题,水资源超载严重。提高农业用水效率,优化种植结构,引导合理的膳食结构调整,从生产和消费两方面同时入手是解决京津冀水资源问题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20.
沈乐  龚来存 《人民长江》2016,47(1):31-35
为了实施水资源最严格管理,分析了南京市溧水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构建了以贯彻落实"三同时"为保障、以"节水型农业、节水型工业、节水型城镇"三大载体为抓手的溧水区水资源高效利用格局,制定了用水效率控制目标。通过节水型农业建设、调整产业结构战略性转型、节水型城镇建设,建立监控管理考核体系,保障了用水效率控制目标的可达性,以提高溧水区水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区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