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淀粉生产废水含有高浓度有机氮,选用调节池—中间水池—EGSB反应器—自养脱氮池—二沉池—混凝沉淀池处理工艺,在进水COD≤8 000 mg/L、TN≤400 mg/L的情况下,处理出水COD<60 mg/L,NH3—N<10 mg/L,去除率分别可达98.9%和96.9%以上,该系统具有运行稳定,处理效果好的特点,出水水质可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产生的沼气可作辅助燃料加热废水,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采用微电解—芬顿—AAO—臭氧催化氧化—活性炭吸附工艺处理化工园区综合废水,处理进水为化工企业处理后排放到园区污水处理厂的综合废水,通过对中试主体工艺的选择,关键流程和参数的选定,并就稳定运行效果进行了阐述.经过该工艺处理后,最终出水的COD、BOD5、氨氮、总氮、总磷的去除分别为92.26%、48%、94.93%、72.69%、77.6%,浓度分别为23.9 mg/L、6.5 mg/L、1.54 mg/L、11.8 mg/L、0.28 mg/L,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中一级A的标准要求,满足污水处理厂的排放标准,该流程的运行费用为每吨水5.83元.  相似文献   

3.
针对四川某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废水成分复杂、有机物和氨氮含量高的特点,以小试研究结果为指导,采用预处理—水解酸化—UASB—接触氧化工艺对废水进行了中试研究。运行结果表明,当系统进水量为0.7m3/d,进水COD和氨氮平均浓度分别为78 206mg/L和723.8mg/L,出水COD和氨氮平均浓度分别为187mg/L和6.24mg/L,去除率超过了99%。出水COD达到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4.
基于HSB的A~2/O~2—强化絮凝工艺在焦化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化废水中含有酚类、多环芳香族化合物及含氮、氧、硫的杂环化合物等污染物,难以降解。某焦化厂采用A2/O2—强化絮凝联合工艺,并引进高效微生物菌群(HSB)处理焦化废水。工程运行结果表明:当平均进水CODCr2300mg/L,氨氮250mg/L,酚500mg/L,氰化物50mg/L时,其去除率分别为93%、90%、99%、99%,出水水质可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5.
循环移动载体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好氧循环移动载体膜反应器处理模拟印染废水。试验结果表明,该反应器对模拟印染废水有很好的处理效果,出水水质稳定。COD_(Cr)平均去除率达到96.3%,色度平均去除率达到85%,氨氮平均去除率达到91.8%。当进水COD_(Cr)<2500mg/L时,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并就膜污染和膜清洗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针对小浪底水库下半段库区出现水质水温分层现象,建立基于标准k-ε紊流双方程的立面二维水质模型对小浪底出库水质进行了预测。通过示踪试验确定水质模型的参数,并将氨氮含量作为预测水质参数,采用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小浪底坝下段氨氮含量预测值与实测值相比较平均相对误差为12%,坝前断面垂向氨氮含量预测值与实测值相比平均相对误差为17%,表明该水质模型可以较准确预测小浪底出库水质。应用该模型预测2013—2014年度黄河调水期小浪底出库水质表明:2014年3月10日小浪底出库水氨氮含量将达到1.20 mg/L(超标),应从3月1日开始加大陆浑水库、故县水库闸门开启度,进行稀释调度,以确保调水水质不超标。  相似文献   

7.
针对印染废水水质水量变化大、可生化性差、COD和色度去除不稳定和脱氮效率低等问题,采用高效厌氧处理、生物强化处理以及深度处理技术路线,开发了折流式厌氧水解(ABR水解)-A/O(PACT)-深度处理工艺,建立了中试研究基地和示范工程,根据处理规模为2万m3/d的示范工程处理效果,出水COD、总氮、氨氮、总磷和色度去除率分别为90.9%、78.5%、89.2%、92.2%和91.4%,出水水质可稳定达到《太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工业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 32/1072—2007),工程投资为1 650元/m3,直接运行费用1.7元/m3。  相似文献   

8.
臭氧-生物活性炭处理反渗透浓排水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臭氧—生物活性炭(O3—BAC)工艺在石化行业中处理反渗透浓排水的效能,为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试验研究表明,当pH为7.5、臭氧投加量为6mg/L、接触时间为35min、BAC吸附时间为30min时,系统对色度、氨氮、CODCr的去除率分别为85%、36%、64%,出水浊度<0.5NTU。试验证明该工艺的处理效果稳定,出水水质基本不受进水水质波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针对广东饮用水源的水质特点,采用臭氧预处理—常规处理—深层过滤组合工艺对微污染水源水进行生产性试验,结果表明:当进水浊度、CODMn、氨氮、铁、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等分别为8.44~112.09NTU,1.13~2.98mg/L,0.07~0.31mg/L,0.65~9.74mg/L,3.2×103~3.6×103CFU/mL和1.6×103CFU/100mL时,出水各指标分别为0.09~0.68NTU,0~0.79mg/L,小于0.02mg/L,小于0.01mg/L,未检出和小于3CFU/100mL;年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9.15%,80.33%,84.89%,94.17%,100%和近100%。该工艺出水水质好,抗冲击负荷能力强,运行平稳。  相似文献   

10.
福州市琴亭河黑臭水体治理中,针对大水量、短期内难溯源实现清污分离的暗涵出水,采用磁混凝—FBSC(固定床生物海绵填料工艺)组合工艺进行分散式处理,处理后的尾水直接补充河道,达到活水提质的目的。该工艺投产运行后,COD、BOD_5和氨氮去除率分别达到71.4%、81.1%和95.2%,出水主要水质指标稳定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地表Ⅴ类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