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9 毫秒
1.
孙乐 《精细化工》2011,28(9):904-908
以相对分子质量为20 000的聚乙二醇(PEG20000)为分散剂,将丙烯酰胺(AM)、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进行自由基共聚,得到了具有较低表观黏度,较高固含量的稳定的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水包水乳液。研究了PEG20000、DMC、引发剂(KPS)、聚合温度等因素对聚合体系的表观黏度的影响;高岭土的絮凝实验表明,在聚合温度为40℃,反应时间5~8 h,w(PEG20000)=80%、w(KPS)=0.8%,w(MBA)=0.3%,w(DMC)=10%,产品的絮凝效果较好;TEM分析表明,分散相液滴以球状和丝状分散于体系当中;并用FTIR表征了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结构。  相似文献   

2.
以丙烯酰胺(AM)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为聚合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咪唑啉盐酸盐(VA-044)为引发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合成了标题化合物,考察了单体物质的量比、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聚合温度、pH以及单体浓度对聚合反应的影响。研究表明,当单体物质的量比n(丙烯酰胺)∶n(阳离子单体)=8∶2,引发剂用量为0.05 wt%,交联剂用量为0.000 5 wt%,温度50℃,pH为6,单体浓度为20 wt%时,分子量最高达到4.25×107g/mol,并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用所合成的聚丙烯酰胺处理模拟废水,当其投料量为8 g/mol时,上层清液透光率能达到92%。  相似文献   

3.
陈晓  李彤  李凤  杨月静  许军  武玉民 《应用化工》2015,(1):61-64,68
以丙烯酰胺为单体,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在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四氟硼酸盐中采用分散聚合技术制备了稳定的聚丙烯酰胺分散体系。考察了单体浓度、引发剂用量、聚合温度、聚合时间等因素对分散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丙烯酰胺分散聚合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聚合时间10.0 h,反应温度70℃,单体浓度1.6 mol/L,引发剂用量2.0%(占单体的质量分数)。得到的聚丙烯酰胺相对分子质量高达1.05×107g/mol,且水溶性良好。并通过红外光谱(IR)对产品结构进行对比分析,确定了其结构。  相似文献   

4.
以丙烯酰胺为单体,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在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四氟硼酸盐中采用分散聚合技术制备了稳定的聚丙烯酰胺分散体系。考察了单体浓度、引发剂用量、聚合温度、聚合时间等因素对分散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丙烯酰胺分散聚合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聚合时间10.0 h,反应温度70℃,单体浓度1.6 mol/L,引发剂用量2.0%(占单体的质量分数)。得到的聚丙烯酰胺相对分子质量高达1.05×107g/mol,且水溶性良好。并通过红外光谱(IR)对产品结构进行对比分析,确定了其结构。  相似文献   

5.
以红薯淀粉(ST)为原料,丙烯酰胺(AM)为单体,N-羟甲基丙烯酰胺(NMA)为单体和交联剂,采用反向乳液聚合法制备了NMA-AM接枝ST(ST-g-NMA-AM)。考察了NMA用量、引发剂过硫酸铵用量及反应温度对接枝率的影响,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以亚甲基蓝为吸附质,考察了ST-g-NMA-AM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当NMA用量为0.75 g,引发剂用量为0.0500 g,反应温度为55℃时,单体转化率和接枝率最高,分别为90.41%,45.38%;当亚甲基蓝质量浓度为20 mg/L,吸附剂ST-g-NMA-AM质量浓度为1 g/L时,吸附量随着NMA用量的增加而先增大后减小,当引发剂用量为0.0500 g,NMA用量为0.75 g时,吸附量最大,为16.140 mg/g。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聚乙二醇20000(PEG20000)为分散稳定剂,在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APS/SB)引发体系引发下,将丙烯酰胺(AM)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进行分散聚合得到了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水包水乳液。考察了影响乳液稳定性的参数。结果表明:合成的CPAM乳液絮凝效果良好,絮凝效果主要受CPAM用量、CPAM相对分子质量、p H值及温度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7.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絮凝剂,在造纸业中应用广泛。本文以聚乙二醇20000(PEG20000)为分散稳定剂、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APS/SB)为引发体系,将丙烯酰胺(AM)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在硫酸铵(AS)水溶液中进行分散聚合得到了双水相CPAM乳液。考察了影响造纸废水絮凝性能的参数,并用乌氏粘度计、红外光谱仪等对产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CPAM乳液絮凝性能良好,且絮凝效果主要受CPAM用量、p H值及温度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8.
在氧化还原体系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作引发剂条件下,丙烯酰胺(AM)、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丙烯酸(AA)经水溶液共聚合成两性高分子絮凝剂PDAA。探讨了单体浓度、反应温度、引发剂用量等因素对聚合反应速率和产物特性黏数的影响。并以硅藻土模拟废水对制得的产品进行了絮凝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合成两性高分子絮凝剂PDAA的较佳条件为:单体质量分数为35%,引发剂用量占单体质量分数为0.1%,反应温度为30℃。  相似文献   

9.
该文以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丙烯酰胺(AM)为单体,在光引发剂作用下,通过水溶液共聚法合成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CPAM)。采用单因素优化实验,研究了单体配比、单体质量分数、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及尿素添加量等因素的影响。得到最优制备条件:摩尔比为n(AM)∶n(DMDAAC)=1∶0.18,单体质量分数为25%,引发剂用量为0.02%,聚合温度为30℃,尿素添加量为4%,产物特性黏数最高为934 m L/g。通过红外光谱表征,产品与CPAM特征基团相符合,絮凝实验表明其具有良好的絮凝效果。  相似文献   

10.
CTS-AM-DMC强阳离子型天然高分子絮凝剂的合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用壳聚糖为基材,液体石蜡为油相,以硝酸铈铵水溶液为引发剂。合成壳聚糖(CTS)-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丙烯酰胺(AM)强阳离子型天然高分子絮凝剂。考察了引发剂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油水体积比、单体配比、加料方式等条件对接枝率的影响,得出了最佳合成条件:壳聚糖为3g,液体石蜡为40mL,丙烯酰胺为9g,引发剂硝酸铈铵的摩尔浓度为3.324×10-2mol/L,反应温度为75℃,反应时间为5h,油水体积比为0.80:1,单体配比(AM/DMC)为9g:20mL,加料方式为分步加料,得接枝率为42.40%。用红外光谱对产物的结构进行表征,表明接枝成功。  相似文献   

11.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与丙烯酰胺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珺  熊玉宝 《应用化工》2007,36(5):481-483,487
丙烯酰胺(AM)与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进行水溶液聚合,考察了引发剂浓度、温度、单体配比、pH值、引发剂等因素对共聚物的阳离子度、特性黏度以及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高相对分子质量的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H为8,温度为50℃,引发剂的用量为0.8 mmol/L,DMC∶AM(摩尔比)=1∶3。  相似文献   

12.
以羧甲基纤维素(CMC)为接枝底物,丙烯酰胺(AM)为接枝单体,过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钠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M)为交联剂,制备羧甲基纤维素-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对CMC/AM质量比、MBAM用量、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聚合的最佳条件为:CMC/AM为6/1~7/1,交联剂MBAM为0.003 g,引发剂为单体质量的1%~2.5%,反应温度为45℃,反应时间为3~3.5 h。  相似文献   

13.
以羟丙基壳聚糖(HPCS)、丙烯酰胺(AM)、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AC)为原料合成三元高分子共聚物(HPCS-AM-DAC)。采用FTIR、1HNMR、XRD、SEM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反应温度、引发剂硝酸铈铵用量、单体滴加时间及DAC用量对产物阳离子度及特性黏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为25 mL、丙烯酰胺为2 g、HPCS为1 g、反应温度70℃、引发剂用量为1.7%(以HPCS质量为基准,下同)、单体滴加时间为35min、DAC为3.5g的条件下,产物的阳离子度和特性黏数均达到较佳值,分别为63.01%和468.81mL/g。采用壳聚糖(CTS)、HPCS、HPCS-AM-DAC及市售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对高岭土模拟废水进行絮凝实验,考察了絮凝体系pH、不同絮凝产品投加量对浊度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浊度为200NTU的高岭土模拟废水中,HPCS-AM-DAC絮凝的适宜pH为2~6,适宜投加量为2~5 mg/L,在该条件下浊度去除率均在96%以上。  相似文献   

14.
以丙烯酰胺(AM)与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反应单体,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在复合引发体系下制备了AM-AMPS共聚物,探讨了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AMPS量、温度、pH等因素对聚合物特性黏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的合成条件:氧化还原引发剂0.028%,偶氮引发剂量0.09%,单体浓度30%,AMPS量10%,5℃,pH为7~8,此时特性黏数达1 276 mL/g以上。用红外光谱对共聚物的结构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15.
以丙烯酰胺(AM)与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反应单体,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在复合引发体系下制备了AM-AMPS共聚物,探讨了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AMPS量、温度、pH等因素对聚合物特性黏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的合成条件:氧化还原引发剂0.028%,偶氮引发剂量0.09%,单体浓度30%,AMPS量10%,5℃,pH为7~8,此时特性黏数达1 276 mL/g以上。用红外光谱对共聚物的结构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16.
IA/AA/AMPS三元共聚物的合成及阻垢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水作溶剂,过硫酸铵为引发剂,衣康酸(IA)、丙烯酸(AA)、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单体,合成了IA/AA /AMPS三元共聚物.探讨了引发剂用量、链转移剂用量、反应温度等对共聚物阻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发剂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4.5%,链转移剂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9.5%,反应温度为95℃时,共聚...  相似文献   

17.
以聚乙二醇20000(PEG20000)为分散稳定剂,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APS/SB)为引发体系,将丙烯酰胺(AM)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进行水分散聚合,得到了水包水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乳液。考察了影响聚合物稳定性的参数,用红外光谱仪对产品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40℃,ω(PEG20000)=60%~80%,ω(APS/SB)=0.2%~0.4%,ω(AM+DMC)=15%~20%,ω(DMC)=15%~20%时,产品稳定性和流动性都较好。  相似文献   

18.
高瑞青  杨旭  周京伟  徐波  郭琦 《应用化工》2013,(12):2229-2232,2236
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获得大分子量的聚合物,以煤油和氯化石蜡作为分散相,用丙烯酰胺(AM)构筑大分子骨架的基础上,引入阳离子单体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形成大分子链,再引入水玻璃和铁离子,形成多核络合离子。研究了油水比、引发剂用量、单体浓度、聚合反应温度等因素对产物处理污水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油水比为1∶2,引发剂用量为0.4%,单体浓度为45%,反应温度为40℃,当絮凝剂加量为25 mg/L时,处理后的污水透光率达到98.5%,具有较好的絮凝效果。  相似文献   

19.
壳聚糖和丙烯酰胺基甲基丙磺酸接枝共聚及表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硫酸铈铵为引发剂,醋酸为溶剂,用2 丙烯酰胺基 2 甲基丙磺酸(AMPS)与壳聚糖(CTS)制备CTS-AMPS接枝改性产品。正交实验优化出较佳的工艺条件为:反应时间3h,反应温度40℃,m(CTS)∶m(AMPS)=1∶5,引发剂用量5g(相对于1g壳聚糖)。用IR和X射线衍射对产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20.
《应用化工》2017,(8):1521-1525
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以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N-乙烯基-2-吡咯烷酮(NVP)为单体,煤油为油相,司班-80和吐温-60为乳化剂,过硫酸钾和亚硫酸氢钠为引发剂制备共聚物。考察单体质量比、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乳化剂用量、油水比对共聚物特性粘数的影响。红外光谱仪表征共聚物结构,Brookfield粘度计测定聚合物耐温性和抗盐性。结果表明,当单体质量比AM∶AMPS∶NVP为1∶0.2∶0.025,引发剂总用量为单体总重量的2%,反应温度为40℃,乳化剂总浓度为0.1 g/mL,油水比为1∶1时,共聚物特性粘数最大为936 mL/g,且有较好的耐温抗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