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萨中水驱经过40多年的注水开发,随着油田开发时间的延长,层间干扰加剧,地层的非均质性矛盾更加突出。虽然研究了"77838"细分标准,但高台子油层小层多,隔层不明显,由于隔层厚度、分层工艺等问题,使得部分注水层段中,存在无法单卡细分的高渗透层,所以仅仅通过细分调整减缓层间矛盾及控制含水上升速度的难度很大。另外由于长期停注的高渗透及其陪停层得不到有效利用,使得油层动用程度降低、产量递减速度加快。针对层间差异较大、与之连通采油井含水上升过快的井组,南一区东部高台子油层以精细地质储层描述为基础,通过应用浅调剖技术,降低了中、高渗透层的渗透率,提高了低渗透层的吸水能力,改善了水驱效果,达到了稳油控水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为有效控制注聚后期含水上升速度,通过室内实验研究二类油层注聚后期多层合注合采条件下,只注薄注薄采及薄注厚采层段可再提高薄差层采收率4个百分点以上。2013年在大庆油田萨中开发区北一区断西东块开展现场试验,停注高渗层,加强薄差层注入,部分油井呈现含水下降趋势,区块可多提高采收率0.87%。建立了一套二类油层注聚后期停层不停井增油降水方法,对二类油层注聚区块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沈84-安12块目前油井高产液、高含水,区块采收率相对较低,油井开采井段长,层多且层薄,大多数油井处于多油层合采状态,油层动用程度差,层间矛盾大,致使油井中的"高渗透、高流压、高产液、高含水"("四高")油层占了主导作用,相对低渗透低含水潜力油层由于长期受其干扰,未能够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区块内油井的生产状况进行分析,选择注采动态关系明显,层间矛盾大、高产液、高含水的油井,根据油井动态分析和产液剖面测试资料等,对油井各个出油层的生产状况进行分析,确定高压、高产液、高含水的目标控水层段,进行控水生产,减少层间干扰,充分发挥中低含水油层的出油潜力。  相似文献   

4.
某水驱区块自2014年10月提压注水后,其周围连通油井含水上升趋势逐渐明显。通过对含水上升井的精细地质研究,及时发现注水井调控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控制高渗层注水,提高欠注层注入能力达到调整注水压力、控制无效注水、抑制油井含水上升趋势。数据表明,提压注水后,由于各油层岩性、物性和储层流体性质不同,造成各油层在吸水能力、水线推进速度、地层压力、出油状况和水淹程度等方面的差异,高渗层吸水能力增强,低渗层吸水能力大幅下降,初期全井水量增加但大部分均为无效循环注水,高低渗透层形成相互制约和干扰。中低渗透率油层启用程度降低是周围油井含水上升的主要因素。依据吸水剖面及测试各层吸水资料,降低高渗层配注,提高低渗层注入压力,合理控制流压,最大限度满足差油层配注需求,抑制区块含水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5.
萨南东块过渡带自2017年7月投产以来,部分井组注采完善程度低。为了减缓区块递减、控制含水上升速度,针对区块目前存在的实际问题,分别针对不同条带的油水井,制定不同调整对策,明确精细注采调整方向。通过利用油井转注等手段,控制含水上升速度,减少层间矛盾,进一步提高油层动用程度。  相似文献   

6.
以调整注水压力为前提,研究细分注水的方法、双定双换细分注水方法。确定细分注水的层段组合原则,按此原则细分注水,细化注水层段,实施区域性细分调整的注水方法。在注水过程中,由于受压力的制约,部分油层无法动用,方案符合率低,针对这一情况,提出"双定"、"双换"精细注水方法,力图实现精准注水。区块应用细分注水和双定双换注水方法后,含水上升速度得到控制,区块开发形势明显好转。北一区断西高台子推广区构造复杂,油层发育不均衡,多套井网并存,区块平面矛盾十分突出,目前注水状况差,注水井层段划分过粗,剖面动用不均衡,导致了区块含水上升速度快,2010年含水上升值达到1.52%,自然递减高达9.94%。近几年自然递减居高不下。针对区块存在的矛盾,研究精细注水方法,以水为本,注够水、注好水,控制含水上升速度。  相似文献   

7.
油田对西33-23区块块属于低渗透油藏,通过采用综合调整技术,实现了高效开发。开发初期,为充分利用萨尔图油层天然能量,仅对高台子油层实施同步注水,当萨尔图油层地层压力降到饱和压力附近时,对注水井的萨尔图油层进行补孔,实施笼统注水。中含水初期阶段,由于萨尔图油层层间矛盾突出,含水上升快,及时对萨一组和萨二组进行细分和层段调整,缓解了层间矛盾,2003~2004年进行了注采系统调整和整体调剖,扩大注水波及体积。中含水后期阶段,由于萨一、萨二油层组动用趋于均衡,依靠常规注水调整控制递减难度大。为此,在精细油藏描述和数值模拟的基础上,2007年对该区块实施加密调整,65口加密井初期平均单井日产油2.2t,加密后区块暴露出油水井数比高、注水井负担重的矛盾,为此在跟踪数值模拟研究的基础上,计划2009年实施注采系统调整,提高油田最终采收率。  相似文献   

8.
南一区高台子油层在经历了1998年的注采系调整及周期注水后,缓解了油层动用程度差、压力水平不均衡的矛盾,使产量递减幅度和含水上升幅度均有所减缓。2001年以来高台子油层注水井实施了浅调剖实验,通过精细选井选层,针对层间差异较大,且与之连通采油井含水上升过快的注水井进行实验。实施后有效地改善油层水驱状况,实现了有效注水,降低了中、高渗透层的渗透率,提高了低渗透层的吸水能力,改善了水驱效果,达到了稳油控水的目的,进一步改善了高台子油层的整体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9.
L油田是大庆外围投入开发较早的中渗透油田,进入高含水期后,随着采出程度的加深,A区块含水上升速度加快,平面及层间矛盾突出,油井产量递减加快,为此进行注采系统调整,改善区块开发效果。通过配套优化注采系统后的跟踪调整,分阶段、按不同砂体类型对新老水井进行调整,同时根据受效情况,对油井进行挖潜,有效的提高了井区采收率,其跟踪调整做法也为后续注采系统调整油田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S区块为薄差层低渗透砂岩岩性油藏,经过长期注水开发,已进入高含水期开采阶段,结构调整的潜力越来越小,挖掘剩余油的难度越来越大,为进一步改善区块的水驱开发效果,对S区块进行了周期注水可行性研究,并对部分注采井组制定了周期注水试验方案,有效地控制了试验区产量递减速度和含水上升速度,改善了薄差油层的吸水状况,开发效果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1.
某水驱区块于1986年投入开发,2011年进行三类油层加密调整,合采SⅢ、PⅡ、高台子三套油层组,注采井距近(106 m),井段长(231 m),层间层内矛盾突出,油层动用差异大,导致含水上升快。通过精细地质研究,以改善薄差油层动用状况、控制含水上升速度、恢复地层能量为重点,不断摸索特高含水期"控含水、控递减"的有效方法,改善区块开发效果,实现稳油控水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A区块油层于2009年底投产,2013年7月注聚,2017年底全面停聚,经历了长达八年的开采,采出程度相对较高。针对二类油层高含水、无效开采严重的现状,为缓解开发矛盾,弥补产量递减,实现油田高含水后期接替高产、稳产的目标,同时对该区块一类油层停聚时剩余油潜力的分析论证,最终确定A区块一类油层封存后再挖潜方案。2018年开始实施,方案实施后取得了良好的增油效果,平均单井增油1.2t,为今后其他二类油层区块下返及一类油层聚驱后剩余油再挖潜的可行性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为找到一种有效控制注聚后期含水上升速度的方法,通过室内实验研究二类油层聚驱后期多层合注合采及分注分采条件下,不同注采类型井组提高采收率差异,实验结果表明停注厚注厚采及厚注薄采层段,只注薄注薄采及薄注厚采层段可再提高采收率4%以上。2013年1月在大庆油田萨中开发区北一区断西东块开展了现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注聚后期停注厚注厚采及厚注薄采层段,只注薄注薄采及薄注厚采层段,部分油井出现明显含水下降趋势,吸水剖面也有新的动用,有效延长了注聚时间,节约干粉,可多提高采收率0.9%。建立了一套二类油层注聚后期停层不停井控水挖潜方法,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苏68-68井组是苏仁诺尔油田苏131区块的主力井组,年产油量大约占整个区块的40%左右,由于长期的注水开发,该井组在生产中逐渐暴漏出产油下降快,综合含水上升快的问题,通过分析认为,这主要是因为注水井苏68-68层间矛盾突出,各小层吸水差异大,单层突进现象严重,最终导致了与之连通的油井对应的层间动用状况差异也很大,水井吸水好的层,动用程度高,且水淹严重。而且,该井组综合含水的大幅增加也加剧了整个区块的含水上升速度。为此,我们在苏131区块的苏68-68井组和苏66-70井组进行了周期注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应用周期注水技术可以有效减缓高含水井组的含水上升速度,增加原油产量。  相似文献   

15.
大庆头台油田茂503区块位于试验区南部,属于扶余油层特地渗透储层,由于储层物性差,在212m排距下注水不受效,2003-2005年在该区块进行了70m排距的加密注采系统调整。加密调整后,由于排距缩小,部分井区有含水上升的趋势,为了控制油井含水上升,采取了限压注水政策,控制非东西向裂缝的开启,减缓油井含水上升速度。通过限压注水,区块地层压力基本保持稳定,油井含水上升率得到控制,保持了较好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6.
对于已进入高含水后期(特高含水期)的油田来说,控水是油田延长有效开发期,提高油田寿命的必由之路,为了探索高含水后期控制水驱含水上升速度、减缓层间矛盾的有效措施,改善水驱吸水剖面,控制低效无效水循环,提高采收率的目的,开展了以注水井为主的水驱深浅调剖以及油井压裂改造薄、差油层试验,有效控制了含水上升速度.  相似文献   

17.
针对卫10块已进入中高含水开发期,区块综合含水上升快,自然递减居高不下等问题,在地层精细对比、构造精细解释、沉积微相、储层综合评价、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以中部封堵、拉大注采井距,边部加强平面及层间动用为主要治理方向的实施,提高了注入水利用率,提高区块分层动用程度,控制了区块含水上升速度,改善注水开发效果,探索出了一套适合中高含水期低渗透复杂断块油田剩余油挖潜治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注聚区块后期普遍存在着注入压力高、地层压力高、油井受效变差等矛盾。为了更好地改善注聚状况、提高驱油效率,本着节能与增效兼顾原则,按照"四最"要求,以聚驱示范区提效率为引领,在北一区断东东块二类油层含水回升后期,矛盾相对突出的中216-2站实施了隔排异步周期注入。该站实施8个周期后,压力系统得到较好的调整,含水上升速度得到控制,剖面动用状况得到改善,扩大了聚驱波及体积,取得了较好的阶段开发效果。此文总结了一些经验和认识,为其它注聚区块后期调整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西区与中区西部水驱井于2010-2012年进行三类油层加密调整,注采井距由250米缩短为106米,井网密度90.7口/Km~2,斜井比例达到49.83%,开采层位多,层间层内矛盾突出,油层动用差异大,导致含水上升快。通过精细地质研究,以改善薄差油层动用状况、控制含水上升速度、恢复地层能量为重点,不断摸索特高含水期"控含水、控递减"的有效方法,改善区块开发效果,实现稳油控水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油田进入高含水期开采后,纵向上层间矛盾突出,导致油层动用程度不均衡。这种不均衡性对油田稳产构成严重威胁。为了解决这种不均衡性的矛盾,充分发挥同一层系中不同渗透率油层的生产潜力,针对厚油层低效无效循环、层间干扰严重的问题,对于层段内含有多个小层、隔层不明显且非均质比较严重的油层,无法用机械方法进行细分注水,就需用化学浅调剖技术限制高含水层和强水淹层的注水量,提高中低渗透层和低含水层的注水量,改善开采形势,缓解油层的层间矛盾,提高油层动用程度,改善水驱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