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在二氧化碳地质储存(CCS)过程中,泄露CO_2进入土壤,会影响到土壤生物和地表植被,从而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改变生态系统平衡。植被高光谱遥感是大面积监测CO_2地质安全储存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测定CO_2泄漏胁迫下马铃薯叶片的高光谱反射率和叶绿素含量,对高光谱数据在400800 nm波长范围内进行光谱计算,得到10个主要光谱特征参数,将其与马铃薯的叶绿素含量变化特征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CO_2胁迫条件下,叶绿素含量变化与吸收谷底反射率、红边波长和吸收宽度密切相关,与吸收谷底位置、绿峰位置没有确定的数值关系。叶绿素含量与反射光谱特征方程:Y=1 769.767X_1+0.068X_2+12.366X_3-2 260.315。该研究结果对CCS项目地表生态监测评估、遥感监测CO_2泄漏点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应用化工》2022,(3):422-425
为解决煤化工产生大量CO_2而引起气候变化,CO_2捕集与封存作为新兴减排技术快速发展,但存在泄漏风险,为研究其对地表植物的影响,对比分析了土壤高浓度CO_2对豌豆和萝卜的表观长势、叶绿素、保护酶、丙二醛和脯氨酸等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高浓度CO_2(8%)对萝卜的光合作用呈现显著抑制作用,对豌豆的光合作用略有增强;两种植物的保护酶系统对该环境中均体现出一定的清除活性氧和防御能力,该环境未对豌豆和萝卜造成逆境胁迫。两种植物均表现出较好的调节适应能力,且豌豆的适应能力更好。为揭示CO_2地质封存(CCS)泄露的生态影响机理和评价CCS环境影响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3.
《应用化工》2017,(3):422-425
为解决煤化工产生大量CO_2而引起气候变化,CO_2捕集与封存作为新兴减排技术快速发展,但存在泄漏风险,为研究其对地表植物的影响,对比分析了土壤高浓度CO_2对豌豆和萝卜的表观长势、叶绿素、保护酶、丙二醛和脯氨酸等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高浓度CO_2(8%)对萝卜的光合作用呈现显著抑制作用,对豌豆的光合作用略有增强;两种植物的保护酶系统对该环境中均体现出一定的清除活性氧和防御能力,该环境未对豌豆和萝卜造成逆境胁迫。两种植物均表现出较好的调节适应能力,且豌豆的适应能力更好。为揭示CO_2地质封存(CCS)泄露的生态影响机理和评价CCS环境影响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4.
人工模拟地质封存CO_2泄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化工》2017,(1):4-9
基于人工控制CO_2泄漏平台,以鄂尔多斯二氧化碳地质储存地的土壤和典型植被玉米、豌豆和黑麦草为研究对象,考察了高浓度CO_2入侵包气带对土壤部分氧化还原酶和水解酶活性的响应规律,旨在为CO_2地质储存的风险评价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当土壤CO_2浓度在900~719 800 mg/m~3范围内时,CO_2浓度增加,对玉米和豌豆试验区土壤过氧化氢酶、脱氢酶、脲酶以及蛋白酶活性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但对玉米土壤蔗糖酶活性却表现出抑制作用;黑麦草试验区各类酶活性随土壤CO_2浓度增加表现出提高、降低和先提高后降低三种变化趋势;进一步提升CO_2浓度达到作物致死阈值1 655 540 mg/m~3时,豌豆试验区土壤各类水解酶活性均达到最低,而黑麦草试验区土壤氧化还原酶活性和水解酶活性均高于其他试验区;三种作物相比,豌豆对CO_2胁迫的耐受性最弱,玉米次之,黑麦草最强,致死CO_2浓度下存活时间较久。即土壤酶活性不仅受制于高浓度CO_2的胁迫,而且与地表植被的类型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5.
高浓度二氧化碳入侵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地质储存CO_2(GCS)泄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中,土壤作为生态系统中物质与能量交换的主要介质,其理化性质的变化研究尤为重要。采用人工模拟CO_2泄漏地表的方式,并分析土壤pH值、总有机碳、氮、磷、钾、水溶性盐浓度的变化及地表植物响应。结果表明:CO_2入侵使土壤总有机碳相比于对照增加了1.56%~43.75%,总氮下降了0.88%~13.25%,氨氮与硝氮也同比下降,磷、钾、水溶性盐总体也是减少的,但土壤pH值有所上升,且各植物长势均较好,尤其是豌豆与萝卜的生长较好。结论:高浓度CO_2入侵会对土壤理化性质产生一定影响,而且对植物的生长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应用化工》2022,(1):4-7
基于人工控制CO_2泄漏平台,以鄂尔多斯二氧化碳地质储存地的土壤和典型植被玉米、豌豆和黑麦草为研究对象,考察了高浓度CO_2入侵包气带对土壤部分氧化还原酶和水解酶活性的响应规律,旨在为CO_2地质储存的风险评价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当土壤CO_2浓度在900719 800 mg/m719 800 mg/m3范围内时,CO_2浓度增加,对玉米和豌豆试验区土壤过氧化氢酶、脱氢酶、脲酶以及蛋白酶活性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但对玉米土壤蔗糖酶活性却表现出抑制作用;黑麦草试验区各类酶活性随土壤CO_2浓度增加表现出提高、降低和先提高后降低三种变化趋势;进一步提升CO_2浓度达到作物致死阈值1 655 540 mg/m3范围内时,CO_2浓度增加,对玉米和豌豆试验区土壤过氧化氢酶、脱氢酶、脲酶以及蛋白酶活性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但对玉米土壤蔗糖酶活性却表现出抑制作用;黑麦草试验区各类酶活性随土壤CO_2浓度增加表现出提高、降低和先提高后降低三种变化趋势;进一步提升CO_2浓度达到作物致死阈值1 655 540 mg/m3时,豌豆试验区土壤各类水解酶活性均达到最低,而黑麦草试验区土壤氧化还原酶活性和水解酶活性均高于其他试验区;三种作物相比,豌豆对CO_2胁迫的耐受性最弱,玉米次之,黑麦草最强,致死CO_2浓度下存活时间较久。即土壤酶活性不仅受制于高浓度CO_2的胁迫,而且与地表植被的类型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7.
大气中人为来源的CO_2持续增加,使针对碳捕集和储存的研究势在必行。目前的CCS技术被认为是可持续的碳减排途径。而常用的液胺吸收技术存在副产物危险性大、再生能耗高等缺点。另一种基于膜分离的替代技术又处于起步阶段。因此,研究开始关注开发更实用的固体吸附剂来捕捉燃烧后烟气中的CO_2。炭基材料因其独特的性能在低温、中高压条件下对捕集CO_2受到广泛关注。文章综合概述了低成本的热解炭、活性炭(AC)、金属有机碳骨架材料(MOFs)和纳米碳材料在CO_2捕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电磁波在大气-目标物-传感器之间传输过程中,由于大气吸收与散射的影响作用,到达传感器的能量并不能准确反映地表目标物反射特性,这给计算地表反射率和反演目标物温度等重要参数带来较大的干扰。本文描述了利用6S模型的对TM遥感图像进行大气辐射校正过程,以2004年TM数据(Path 125,R ow 35)为例,进行土法炼焦点反射率反演,并利用校正后的TM 7、5、4三个近红外波段进行RGB假彩色合成解译土法炼焦点。结果表明,该方法增强了图像清晰度,提高了视觉效果,有利于遥感信息的提取和解译,使卫星遥感监测结果更加可靠。  相似文献   

9.
汪金花  吴兵  徐国强  张薇  彭涛 《硅酸盐通报》2019,38(11):3646-365
针对现有水泥水化产物检测方法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基于高光谱技术的水泥胶砂中水泥水化产物无损检测的新方法.试验选取不同龄期、位置、形状、干湿状态的水泥胶砂试块样本,进行高光谱数据采集处理、回归建模和SFF拟合分析.结果 表明:水泥胶砂1~28 d试块光谱曲线总体变化趋势一致,光谱曲线吸收特征的反射率随着龄期增长而递增;龄期为226 d水泥胶砂试块不同观测位置、形状、干湿状态的光谱曲线总体变化趋势一致,但是对应的吸收谷位置和吸收深度上存在一定差异;同龄期为226 d样本的SFF拟合结果表明,水泥胶砂试块上表面的水化产物与其它位置样本的水化产物基本一致,且受含水率、表面光滑度和粒径大小等因素的光谱噪声影响较小,可以作为高光谱无损初步检测的标准观测面.  相似文献   

10.
气候变化可以通过促进维管植物的生长来改变泥炭地植物群落的组成。然而,这种植被变化如何影响泥炭地碳动态仍然不清楚。为了评估植被变化对碳吸收和释放的影响,我们在两处以泥炭藓为主的泥炭地上进行了维管植物去除实验,这两处泥炭地代表了沿气候梯度下自然植被演替的不同阶段。对净生态系统CO_(2)交换量的周期性测量表明,维管植物在确保净碳吸收潜力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尤其是在气候变暖的情况下。然而,维管植物的存在也增强了生态系统呼吸量,通过利用呼吸作用产生的CO_(2)中放射性碳(bomb-^(14)C)特征的季节变化,我们证明根际激发效应增强了泥炭碳的异养分解。观察到的泥炭碳分解的根际激发效应与溶解有机物的更高度腐殖化相匹配,在植物的生长季之后仍然很明显。我们的研究结果强调了根际激发效应在泥炭地中的相关性,特别是在评估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植被群落组成发生变化的泥炭地未来碳汇功能时。  相似文献   

11.
周云  温集强 《水泥》2007,(10):29-30
我厂3号回转窑(Φ4m×60m)生产线在1996年年底由SP窑(产量912t/d)改为NSP窑(产量1320t/d),预分解系统为四级旋风预热器带离线式分解炉  相似文献   

12.
13.
陈建文 《广东化工》2006,33(6):79-81
乙烯酮(双乙烯酮)是十分重要的化工中间体,其下游产品较多。江苏某化工厂开发生产乙烯酮(双乙烯酮)下游产品三十多个,年生产规模三万多吨,是国内以乙烯酮(双乙烯酮)为中间体生产精细化学品的综合骨干企业。针对乙烯酮(双乙烯酮)下游产品废水特点,该厂结合企业实际,开展了产品优化,结构调整,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节水降耗等工作,从源头削减了污染物的生产。同时投资二千多万元新建预处理装置三套,6000m3/d废水生化处理装置一套,使全厂乙烯酮(双乙烯酮)下游产品的废水得到了有效的治理。  相似文献   

14.
水泥水化热是中、低热水泥和核电工程用水泥的一项关键的技术指标。全球范围内测定水泥水化热的方法有溶解法、直接法/半绝热法、等温传导量热法三种。本文总结了中、美、欧相关方法标准,对其测试原理、仪器设备、试验过程等方面进行了比对,并对其在领域的应用做了简单的概括。  相似文献   

15.
16.
姬波  刘奇峰 《河南化工》2005,22(3):43-44
利用组件技术开发化工原理实验课件,给出了系统层、组件库层和应用层的架构划分。重点讨论了组件库的设计,给出了流体阻力这一典型实验的实现描述。实践证实,基于组件技术可以提高仿真实验的开发效率。  相似文献   

17.
Makarov  A. G.  Kiselev  S. V.  Kozlov  A. A. 《Fibre Chemistry》2021,53(2):68-72
Fibre Chemistry - Classical methods for predicting polymeric materials deformation processes are based on numerical solution of governing Boltzmann-Volterra viscoelasticity type of equations, which...  相似文献   

18.
A thermochemical rather simple experimental technique is applied to determine the enthalpy of formation of Diperoxide of ciclohexanone. The study is complemented with suitable theoretical calculations at the semiempirical and ab initio levels. A particular satisfactory agreement between both ways is found for the ab initio calculation at the 6–311G basis This set level. Some possible extensions of the present procedure are pointed out.  相似文献   

19.
《应用化工》2016,(9):1756-1759
主要介绍近年来壳聚糖脱乙酰度测定方法研究新进展,概述了双突跃电位滴定法——加酶预处理、光纤折射传感法、拉曼光谱法、库仑滴定法等测定原理与特点,并作出比较,为相关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测定方法的选择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A semi-empirical equation of state for metals is described. Its capabilities are demonstrated by the example of the equation of state for aluminum. New experimental data are presented on the location of the isentrope of aluminum for unloading from the state at p = 229.71 GPa on the shock adiabat to an aerogel (SiO2) of density 0.08 g/cm3.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Fizika Goreniya i Vzryva, Vol. 44, No. 2, pp. 61–75, March–April, 200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