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辽河油田油品性质多样,既有稀油、稠油,又有高凝油和天然气,是全国最大的稠油和高凝油开采基地。掺液(稀油)降粘是稠油集输的常用工艺,辽河油田稠油区块普遍采用此工艺,配套地面设施为计量接转站内设置的稠油掺稀油计量间及计量分离器,采油单井进站使用计量分离器玻璃管量油,稀油经掺稀油计量间集中分配,并经独立掺稀油管线送至井口。  相似文献   

2.
乌尔逊油田原油集输采用环状流程,用集油间取代计量间,简化了地面流程,节省了投资,但也给油井液量计量提出了挑战。目前,油田主要计量方式为功图量油,由于油田属于低渗透油田,同时部分区块砂体发育规模小,连通性差,供液不足井所占比例大,导致单井量油误差较大。为准确的掌握油井产量资料、了解储油层的生产状况,乌尔逊油田进行了"分离器+质量流量计"单环量油现场试验,与功图量油二者互相补充、互相验证,提高量油精度。  相似文献   

3.
长庆气田某合作区块正在进行二期工程整体开发,由于采用多层系开采模式,地面集输工艺较其它已开发区块有很大区别,采用"地面初期节流,高中压混合集气,井口注醇,单井气液连续计量,测试分离轮换标定计量,气液混输、集气站增压,处理厂集中处理"的主体集输工艺。为下阶段开展地面工程建设奠定基础,同时也给同类型多层系开发气田地面工艺路线的确定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长庆气田某合作区块正在进行二期工程整体开发,由于采用多层系开采模式,地面集输工艺较其它已开发区块有很大区别,采用"地面初期节流,高中压混合集气,井口注醇,单井气液连续计量,测试分离轮换标定计量,气液混输、集气站增压,处理厂集中处理"的主体集输工艺。为下阶段开展地面工程建设奠定基础,同时也给同类型多层系开发气田地面工艺路线的确定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呼伦贝尔油田区块分散、单井产能低,地面系统按照常规的工艺规划设计百万吨产能地面建设投资达到20.9亿元。为降低地面建设投资,提高油田开发效益,2008年贝尔油田规模开发建设开始采用电加热管+油气混输油气集输工艺,简化地面集油流程、优化贝中油气集输工艺,贝中区块减少脱水站、污水站各1座。应用电加热集油后与掺水工艺相比减少掺水管道112km,减少集油阀组间8座。  相似文献   

6.
多年来我厂一直采用:单井→计量站(计量、汇总、加热)→联合站(处理),这种"两级布站"的油气集输工艺模式,单井计量在计量站利用分离器人工进行。2007年以来,针对单井计量准确性差、自动化程度低,以及工程建设征地工作越来越难,生产管理人员日益紧张等问题,我厂在盘40断块初步采用示功图自动量油系统和简化油气集输工艺,效果良好。该项工程经过精心设计,实现了计量准确、自动化程度高、投资省、管理先进、效率高等目的。  相似文献   

7.
针对王集南毕店地区集输系统出现的单井拉油运行管理成本高,罐车收油困难,泌362井区集输系统运行困难等问题,提出新建串接集输管网,并在泌381井场设降回压泵。经过工艺参数优化和工艺流程优化,该区块单井回压和年运行费用均降低。  相似文献   

8.
针对延长油田部分单井集油管线在运行中出现的井口回压高等问题,本文以单井进站油温和井口回压作为判断标准,以延长油田某集油管线为例,经PIPEPHASE软件计算,得出产液量、集输半径、含水率等密闭集输边界条件,确保延长油田单井密闭集输系统的安全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9.
随着对油田的开发期限变长,就会较多次数的出现液含水的现象。在油田生产中的能耗及生产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平均单井的产液量,产油量。在油田中生产管理的合理性以及将各阀组间与中转站生产系统之间协调配合能够在生产设施总发挥巨大的功能,并降低油田企业的生产能耗和生产成本。对于技术和注水系统的研究,一方面注重地面工程的技术管理主观能动性,能够整体上提升作业时的运行效率。另一方面,通过对油田严谨的管理,能够提升生产中的管理水平,降低事故的发生率。同时,当对一些老区进行改造区块的模拟时,可运用一些仿真软件进行方案的规划工作。单井集油就是通过管道将油井所生产的油气水的混合物,汇集到计量,分离以及处理站的整个生产中。在油田的地面建设工程中单井集油工艺是主要的一个环节,因此高效合理的采用此工艺能够保障油田的正常生产,减少生产投资,降低生产的能耗。运用技术系统优化的模拟计算机软件还能够对对油田地面工程中的整个工作流程进行模拟计算,对油田的生产现状有详尽的分析,最终还能够利用相应的软件计算对运行参数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0.
为了节约工程投资,我厂在产能建设中优化、简化集油工艺,逐步采用了单管集油流程、树状、环状集油流程,并逐年扩大应用规模。为了保证油田生产的稳定及效益,采取科学有效的集油流程显得尤为重要,油田在产能建设和老区改造中多采用"两就近"、单管环状流程等简化集油工艺,降低投资及建设规模。随着环状、树状、单管等集油流程的推广,生产运行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是集输工艺参数的变化使设计管径、掺水量、掺水温度等都有所下降,从而使集油管网摩阻比常规的双管集油流程要大,导致井口回压较原双管集油流程略高。  相似文献   

11.
为了节约工程投资,油田在产能建设中优化、简化集油工艺,逐步采用了单管集油流程、树状、环状集油流程,并逐年扩大应用规模。为了保证油田生产的稳定及效益,采取科学有效的集油流程显得尤为重要,油田在产能建设和老区改造中多采用"两就近"、单管环状流程等简化集油工艺,降低投资及建设规模。随着环状、树状、单管等集油流程的推广,生产运行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是集输工艺参数的变化使设计管径、掺水量、掺水温度等都有所下降,从而使集油管网摩阻比常规的双管集油流程要大,导致井口回压较原双管集油流程略高。  相似文献   

12.
软件法量油指的是液面恢复法量油和功图法量油,都是间接的量油方法,是目前环状、枝状集油流程普遍采用的量油方法.结合乌尔逊油田仅有不足1/4油井可测试到液面波的实际情况,软件量油的液面恢复法在乌尔逊的应用将无法开展,因此,功图法量油的开展成为乌尔逊油田单井计量的突破手段.本文利用储罐生产的有利时机,开展功图法量油、量油车量油、储罐量油的对比实验,从中摸索出更适合乌尔逊油田油井单井计量的方式,确保单井储罐拆除、进入集油系統后产量计量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以低渗透油田A区块的环状流程油井为对象,介绍了模拟回压量油方法的原理以及现场应用效果。通过现场与其它量油方法对比应用,该方法操作简单、耗费时间短、计算相对准确,能够满足油田生产实际情况的需要。对于低渗透、特低渗透油田环状流程的单井产能计算有较好的推广作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海拉尔油田进一步的开发建设,油田能耗呈上升趋势,节能形势十分严峻。由于作业区含水持续升高,间抽井增多,又有部分井转注,单井流程工艺的降温集输成为了节能重点。为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降低原油生产成本,实现降温集输技术上进一步的突破,针对集油集输特点,本文利用降温集输现场试验对单井低温集输运行参数进行认真总结分析,优化了作业区集输流程运行参数,使全区极大的节约了生产成本,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单井采出液量是油田开发的基础数据,是开发方案设计、地面工程建设的重要依据。随着油田滚动开发,油井计量的难度越来越大,加之生产的精细分析及降本增效的需要,对单井计量技术的要求也在提高,传统计量方式已不能满足油田生产过程中各单井产液量、产气量变化大和难以在较宽的计量范围内实现精确计量要求的现状。本文从九厂油井计量现状出发,对目前的单井计量技术进行了对比分析,为近远期单井计量技术的探索应用提供了一条思路。  相似文献   

16.
多通阀具有自动倒井、计量取样的作用,是油气集输单井计量工艺中的关键设备,承担着采出液多井分时计量的任务。DT-11型多通阀因设计结构缺陷、密封不严等问题导致油区400多口单井不能计量,制定单井地质措施缺乏产量数据支撑,使措施的有效性大打折扣。通过对该型号多通阀进行机械部件改进和自动控制升级两部分改造,实现该型号多通阀选井计量。稠油计量多通阀的研究与改进,解决了老区多年无法计量的问题,且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降低了维护成本,为后期多通阀技术改造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7.
塔河油田十二区为超稠油区块,稠油摩阻大,计量精度低。通过对塔河油田抽稠泵工作原理的分析,结合实测示功图形状,确定泵的工况,从而计算出有效冲程的抽吸量,进而得到单位时间内单井的产液量,为油井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化工设计通讯》2017,(6):28-29
随着油田开采进入中后期及进一步地开发外围低渗透油田,环状集输管网流程越来越被广泛使用。但在开采中后期,部分水平井、直斜井关闭停用或者改为他用,如改为注水井。针对这一现象,就需确定井口使用情况。因此利用在Netbeans环境下Java进行编程,通过该程序以投资小为目标并根据单井产油产液量、井口总数和年产油产液量确定井口最优使用情况,能为油田工作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大庆外围油田边远区块建设模式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庆外围油田属于低渗透油田,单井产量低,经济效益差。低渗透油田边远区块由于缺乏地面系统依托,建设投资更高。本文以某边远区块为例,分析并提出了地面丛式井设计对地面各系统的优化效果,同时分析了边远区块常规建站、混输接力和架罐拉油等集输模式的适应性,最终得出,采用丛式井布井方式,应用混熟接力集输模式更能保证边远区块的经济有效开发,这为今后大庆外围油田边远区块的产能建设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0.
新肇油田集输系统采用单管环状掺水集油工艺,受到单井产量低、井口出液温度低、含水率高,集输半径大及原油凝固点高等因素影响,集输系统生产能耗一直偏高。为了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降低原油生产成本,实现低温集输技术上进一步的突破,更大限度地节能降耗,针对新肇油田环状集输流程掺热水输送的特点,现对低温集输技术进行认真的探索。低温集输技术是油田降低集输系统能耗的有效方法,本文对影响新肇油田低温集输技术的各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进而提出相关措施并加以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