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提出一种基于光时域反射原理(0DTR)和分布式光纤传感原理实现输油管道泄漏安全实时监测的技术.当输油管道发生泄漏时,使光纤所处的温度场发生变化,利用光纤后向喇曼散射的温度效应测量该处的温度变化来判断管道泄漏;当发生人为破坏(盗油)事件时,所产生的振动、压力等扰动信号使在光纤中传输的后向瑞利散射光产生明显的变化特征,通过测量其光强的变化来检测管道是否受到扰动或破坏.用ODTR技术实现对光纤测量点的定位.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已达到的主要技术指标:光纤长度5 km(可延长),测温范围0-90℃(可扩展),温度测量偏差小于 5℃,对扰动外力和温度的定位偏差小于15 m.该检测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输油管道泄漏监测和防盗油水平.  相似文献   

2.
中原油田油气储运管理处管理近百公里的输油管道,为减少输油管道泄漏造成的国家财产流失,实现管线参数动态监测,保证管道安全运行,先后研发了管道监控系统、泄露地位系统和管道防盗系统,形成了一套以"管线防盗报警系统"预警定位在先,"泄漏定位系统"为补充,"微机监控系统"为手段,从事前预警到事后查找的"全方位"的管线安全预警体系。  相似文献   

3.
信息融合技术在管道泄漏检测与定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的单一管道泄漏检测方法,提出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的输油管道泄漏检测与定位方法.首先利用小波分析法对压力、流量进行去噪,并检测波形的奇异点;利用相关分析法来对小泄漏量进行检测,通过首末端压力的互相关函数得到时间延迟,进行泄漏点定位;根据Dempster-Shafer证据推理法把得到的数据作为证据,利用D-S法...  相似文献   

4.
针对输油管道泄漏检测的现状进行了总结,并研究了一种基于瞬变流的检测输油管道泄漏点的方法,该方法利用管道均匀竖直的特点,在下游流体出口处设置阀门和压力检测装置,当输油管道发生泄露时,周期性关闭阀门产生瞬变流即连续压力波,以连续压力波为输入信号,泄漏管道为系统,检测管道出口处的压力信号为输出信号来检测泄漏。当产生同样周期及振幅的连续压力波时,由于泄漏点所在的位置不同及压力波造成管道共振,输出信号即管道出口检测到的压力也不同,根据这一特性,不断改变输入的压力波周期,即可产生不同的系统频率响应图。由此判断出泄漏点位置。  相似文献   

5.
基于激励响应的输油管道泄漏检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基于激励响应法,假定管道末端阀门快速部分关闭,求出了出管道末端处的瞬态压力响应.根据定义的负压波反射系数关系式和瞬态压力响应图,应用行波计算方法得到泄漏点的全部信息(泄漏流量和位置).本文对一个实例进行了计算,并应用小波方法对瞬态压力信号的奇异点进行识别,准确判断出泄漏点位置,两者表明基于激励响应的输油管道泄漏检测技术是充分有效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随着石油工业技术的发展,油气田开采的力度不断加大,在此过程中,输油管道的使用越来越频繁。随着输油管道铺设量以及管道运行时间的增加,由多种因素引起的管道泄漏而导致环境污染的问题日趋严重。因此,根据管道泄漏检测系统及时准确地找到泄漏点并对其进行修复,可以最大程度减少损失。因此综述了管道泄漏检测和定位的主要方法,以及各种修复技术的工艺方法和特点。  相似文献   

7.
智能化管道和智慧管网都离不开管道泄漏监测。生态环境建设的加强、第三方施工的影响、打孔盗油事件的发生、地质灾害对油气管道的破坏等,都需要精准、有效地发现和管控管道泄漏。本文概述了目前国内外输油管道在线泄漏的检测方法,详细介绍了基于模型修正与专家诊断的成品油管道在线泄漏检测新技术,通过实际应用展现了该技术的先进性,为输油管道企业乃至行业提供了可靠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海底输油管道一旦发生泄漏,不容易及时的进行管道维修,其泄漏损失量也很难估算。为了准确的计算海底输油管道发生泄漏时油品的泄漏量,以实际案例,运用TLNET软件对海底输油管道进行稳态、瞬态运行状况模拟,得到了海底管道泄漏点及其前后A、B两高点处的流量、压力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并且计算出了管道发生泄漏后直至泄漏完时间段内的泄漏量,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验证了TLNET解决海底输油管道泄漏瞬态问题的适用性,为解决相关实际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针对输油管道泄漏检测与定位系统在使用中发现的不足和问题,在排查分析的基础上,对系统软硬件进行了升级完善,探索出拐点定位、关阀定位等泄漏定位分析方法。经应用验证,系统在输油管道泄漏报警、泄漏定位、数据存储与仿真等方面,都达到了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0.
输油管道泄漏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泄漏污染物地面特征是输油管道泄漏检测技术应用的基础。建立了埋地输油管道泄漏二维模型,模拟埋地输油管道泄漏污染物地表运移过程,研究不同泄漏孔径和位置对埋地输油管道泄漏污染物地表运移特征的影响。结果发现:泄漏初期,污染物所受阻力均匀,向四周均匀迁移,而且迁移速度前期快,后期逐渐减小;泄漏孔径越大、泄漏孔位置越靠近地表,石油污染物到达地表的时间越短,水平最大位移量越大,地表特征越明显。  相似文献   

11.
输油管道泄漏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泄漏污染物地面特征是输油管道泄漏检测技术应用的基础。建立了埋地输油管道泄漏二维模型,模拟埋地输油管道泄漏污染物地表运移过程,研究不同泄漏孔径和位置对埋地输油管道泄漏污染物地表运移特征的影响。结果发现:泄漏初期,污染物所受阻力均匀,向四周均匀迁移,而且迁移速度前期快,后期逐渐减小;泄漏孔径越大、泄漏孔位置越靠近地表,石油污染物到达地表的时间越短,水平最大位移量越大,地表特征越明显。  相似文献   

12.
改进的Kalman滤波器在输油管道泄漏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改进的Kalman滤波器对采得的输油管道原始压力数据进行实时性滤波,以消除噪声干扰、提高信噪比;利用滤波后的信号进行输油管道泄漏的报警和定位。数据仿真和工程检测实际应用表明,改进的Kalman滤波器可大大提高输油管道泄漏报警的可靠性及其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13.
输油管道泄漏会造成严重后果,目前主要依赖泄漏监测系统软件对管道运行参数进行实时跟踪,在发生泄漏后及时报警以供维护人员迅速采取相应措施。基于全新的WPF界面呈现技术开发了管道泄漏监测系统软件,提高了软件运行效率、降低了模块间的耦合性,使人机接口更加美观,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随着管龄的增长,由于老化、腐蚀以及打孔盗油等原因造成的泄漏事故时有发生,如何及时发现并准确定位,成为管道泄漏技术研究的难点。根据以往设计经验,结合某输油管道实际运行情况,提出了以"负压波法为基础,结合人工智能分析法"来检测管道泄漏的设计方案、系统组成,对输油管道泄漏检测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介绍了基于软件的检漏方法:质量平衡检漏法、压力点分析法、负压波法、压力分布图法分段试压法和实时模型法等几种较新的油气管道检漏系统和技术.以某输油管道采用负压波法对泄漏点定位为例,计算了出泄漏点距上游泵站的距离,结果表明该法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管道运输是继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的第五大运输手段,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能源和化工原料—石油的主要集输方式。但是,泄漏已经成为当今输油管道运行的主要故障,特别是输油管道被打孔盗油以及腐蚀穿孔造成泄漏事故时有发生,严重干扰了正常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环境污染。输油管道泄漏自动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应用,可以及时发现泄漏,打击不法盗油行为,减少企业的经济损失,同时对提高油田输油管线自动化管理水平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为有效解决输油管线漏失问题,结合国内外输油管道的泄漏检测应用状况,设计了输油管线漏失动态监测系统。此系统通过负压波法结合流量平衡法,进行综合判断,漏失判断准确,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输油管道泄漏点处原油流动局部流场的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管道是石油化工领域内输送的基本单位,输油管道泄漏不仅会造成巨大损失,还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对输油管道泄漏模拟研究发现,无泄漏口时,原油在管道中的压力、速度和紊动能分布基本平稳。有泄漏口时,压力和紊动能在泄漏点处最大,速度先减小后升高。模拟得出输油管路泄漏点的规律能够为实际安全生产和应急抢险提供较好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管道运输是继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的第五大运输手段,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能源和化工原料—石油的主要集输方式。但是,泄漏已经成为当今输油管道运行的主要故障,特别是输油管道被打孔盗油以及腐蚀穿孔造成泄漏事故时有发生,严重干扰了正常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环境污染。输油管道泄漏自动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应用,可以及时发现泄漏,打击不法盗油行为,减少企业的经济损失,同时对提高油田输油管线自动化管理水平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泄漏是造成天然气损耗的主要原因之一,主要从取样检测、光学、声学和泄漏量检测等方面综述了天然气泄漏检测技术的发展现状,剖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适应性.动态模型法、负压波法和压力点分析法等基于软件的检测方法具有连续检测、反应速度快等特点,但对漏点定位不精确、误报率较高,声检测技术、光纤传感技术等基于硬件的检测方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火焰电离检测、催化燃烧等方法具有极高的准确性,可与连续检测方法配合使用.实现连续、实时监测,提高对微小、缓慢泄漏的检测灵敏度,仍是天然气泄漏检测领域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