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对采用淤浆聚合法聚合生成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过程中的传质过程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压力、温度对平衡溶解度的影响以及搅拌速率和物料对传质系数KL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乙烯溶解度随气相中乙烯压力的升高而线性增加,气液平衡关系符合亨利定律;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减小;搅拌速率增大,相应的传质系数线性增大;加入聚乙烯颗粒会使吸收速率降低,物料量与传质系数基本呈反比例关系。  相似文献   

2.
合成了一种钛系催化剂,可以在单反应器内催化乙烯聚合得到宽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聚合物.该催化剂具有很好的乙烯聚合活性,最高可在4.1 kg/(g·h)以上.在催化乙烯聚合过程中,通过调整助催化剂用量,控制温度、氢分压等可以得到不同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的聚乙烯树脂.  相似文献   

3.
在淤浆聚合条件下采用新型负载型非茂金属催化剂(SSTU)制备了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UHMWPE),考察了聚合温度、预聚合、助催化剂用量等聚合条件对催化剂活性、UHMWPE堆密度、粒径分布、粘均相对分子质量、力学性能、结晶性能和微观形貌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聚合温度和助催化剂用量有利于催化剂活性发挥,而降低聚合温度和不预络合时可以得到高粘均相对分子质量的UHMWPE.由SSTU聚合得到的UHMWPE粒径分布均匀,细粉含量低(质量分数小于0.5%),结晶性能和力学性能好,在微观形貌上与齐格勒-纳塔催化剂制备的UHMWPE有显著区别.  相似文献   

4.
采用化学法对MgCl_2载体进行改性,负载TiCl_4活性组分,制备了Ziegler-Natta催化剂,并用于乙烯聚合制备低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结果表明:乙烯聚合时,同时使用内外给电子体时的聚合活性最高。选用该高效负载催化剂为主催化剂,三乙基铝为助催化剂,温度为100 ℃,压力为1.9 MPa,所制聚乙烯的黏均分子量为(1~2)× 10~4,催化剂活性可达972 g/(g·h)。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MgCl2-正丁醇/TiCl4催化剂常压下催化乙烯聚合的性能和动力学行为.考察了n(Al)/n(Ti)、聚合温度、共聚单体浓度、氢气分压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三乙基铝为助催化剂,n(Al)/n(Ti)为200,聚合压力为0.1 MPa,温度为50℃,聚合时间为2 h时,该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活性:聚合动力学行为平稳,活性衰减较慢,活性可达1 550.2 g/g;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乙烯均聚合和共聚合性能以及氢调性能.  相似文献   

6.
球形MgCl2载体催化剂催化乙烯聚合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考察了球形MgCl2载体催化剂在乙烯聚合过程中的催化性能和动力学行为,分析了聚合过程的传热、传质和温度、聚合压力对催化剂行为的影响。聚合温度在30~80℃和乙烯压力在0.12~0.72MPa时,随着温度和压力的提高,聚合活性增加,聚合物堆密度由0.27g/cm^3降低至0.22g/cm^3。  相似文献   

7.
对铬系催化剂的制备实施化验分析监控,对催化剂性能进行测试及评价,从中发现工艺条件(聚合温度、催化剂浓度及乙烯中杂质)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关系,并且对预聚合及聚合等工艺的各个环节实藏化验分析监控、对影响聚合物性能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找出催化剂反应性能与产品性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采用MgCl_2/AlCl_3复合载体负载钒化合物制备了乙烯聚合用催化剂FVC-01,以三异丁基铝为助催化剂,氢气为相对分子质量调节剂,研究了淤浆工艺中聚合温度对催化剂活性及聚合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FVC-01解决了钒系催化剂对聚合温度敏感性高的问题,催化剂聚合性能稳定;聚合温度为82~84℃时,催化乙烯聚合的活性达5.22 kg/(g·h),聚乙烯的表观密度大于0.38 g/cm~3,细粉质量分数小于1.00%,相对分子质量分布(MWD)为16.5~21.5,较用钛系催化剂生产的聚乙烯的MWD宽,可在单反应器内开发宽MWD的聚乙烯。  相似文献   

9.
以自制的限定几何构型茂金属催化剂为主催化剂,甲基铝氧烷为助催化剂,对乙烯/1-己烯共聚性能进行研究,考察溶剂、Al与Zr物质的量比、聚合温度、聚合压力和共聚单体浓度等工艺条件对催化剂活性以及聚合物性能的影响。确定乙烯/1-己烯共聚合的工艺条件为:以正庚烷为溶剂,Al与Zr物质的量比为700~1 000,聚合温度(100~120)℃,聚合压力(1.2~2.0)MPa,优选1-己烯浓度为(0.8~1.8)mol·L~(-1)。  相似文献   

10.
通过把茂金属催化剂负载在Ziegler-Natta催化剂上制备了ZM复合催化剂,在单一聚合反应器内研究了ZM催化剂用于乙烯聚合制备双峰聚乙烯的性能。考察了催化剂中茂金属化合物的含量、聚合过程中反应温度、助催化剂的用量和共聚单体1-己烯的用量对催化剂乙烯聚合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采用ZM催化剂可以在单反应器内催化乙烯聚合得到分子量分布呈双峰的聚乙烯,聚乙烯的分子量分布达到155,聚合活性可达2.52×107 g/molMt·h。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有机硅烷铬酸酯催化剂(简称有机铬催化剂)在乙烯气相均聚合小试中的催化性能和聚合动力学行为。考察了不同种子床制备方法、有机铬催化剂加入量、聚合温度、乙烯与氢气分压比对聚合的影响,并对聚乙烯(PE)进行了结构与性能的分析表征。结果表明:经热活化与化学活化处理后的硅胶表面基本不含羟基,适宜作为种子床使用;有机铬催化剂加入量在100.0~150.0 mg时其活性最高且保持稳定,聚合动力学曲线为快速上升缓慢下降型;聚合温度在80~100℃时有机铬催化剂活性最高且变化不大,但在110℃时下降;随聚合温度升高,PE的重均分子量与数均分子量均降低,且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明显变窄;H2的加入会显著降低有机铬催化剂活性。  相似文献   

12.
三齿配体过渡金属烯烃聚合催化剂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三齿配体结构、中心金属原子、助催化剂、负载化等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综述了三齿配体过渡金属烯烃聚合催化剂在乙烯齐聚、乙烯聚合、丙烯聚合以及极性单体聚合方面的应用以及三齿配体过渡金属烯烃聚合催化剂的催化机理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研制新的高效催化剂和分段聚合两种途径制得了宽分子量分布高密度聚乙烯。试验中,对影响催化剂性能的各种因素进行了研究探讨,确定了适宜的催化剂制备条件及聚合工艺条件,获得了乙烯均聚、乙烯—丙烯、乙烯—丁烯—1共聚等性能较好的宽分子量分布树脂。  相似文献   

14.
优化了桥联结构的茂金属催化剂在甲基铝氧烷(MAO)活化下合成乙烯-己烯共聚物的溶液聚合工艺参数。详细考察了Al/Zr摩尔比、聚合反应温度和共聚单体用量等聚合条件对催化剂活性以及聚合产物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采用双金属氰化络合物催化剂(DMC)合成了低不饱和度高相对分子质量聚醚(DL-4000D),讨论了聚合温度、聚合压力、低聚物脱水时间等聚合工艺条件对DL-4000D及其制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合温度在115~125℃、低聚物脱水时间在2 h左右,聚合压力小于100 kPa等工艺条件下,制备的聚醚不饱和度低,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窄,由其制得的聚氨酯制品的综合性能好。  相似文献   

16.
乳液聚合法合成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醇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和复合乳化剂进行了乙酸乙烯酯 ( VA c)的低温乳液聚合 ,讨论了聚合温度对聚合速率、聚合度的影响以及转化率与聚合度的关系。对聚乙酸乙烯酯的甲醇溶液的粘度和溶液浓度、聚乙烯醇 ( PV A)聚合度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利用典型的限制几何构型催化剂催化乙烯与1-丁烯或1-己烯的共聚合,研究了聚合温度、共聚单体含量以及氢气用量对催化剂活性、聚乙烯熔体流动速率和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聚合温度升高,催化剂活性先升高后降低;聚合温度的提高、共聚单体含量及氢气用量的增加均会导致聚乙烯的熔体流动速率升高;随着共聚单体含量的增加,所制聚乙烯的密度逐渐降低。另外,建立了乙烯聚合过程的数学模型,并利用数学模型指导了乙烯聚合过程的研究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8.
利用典型的限制几何构型催化剂催化乙烯与1-丁烯或1-己烯的共聚合,研究了聚合温度、共聚单体含量以及氢气用量对催化剂活性、聚乙烯熔体流动速率和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聚合温度升高,催化剂活性先升高后降低;聚合温度的提高、共聚单体含量及氢气用量的增加均会导致聚乙烯的熔体流动速率升高;随着共聚单体含量的增加,所制聚乙烯的密度逐渐降低。另外,建立了乙烯聚合过程的数学模型,并利用数学模型指导了乙烯聚合过程的研究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9.
评价了LH-1型催化剂催化乙烯均聚合,乙烯-丙烯、乙烯-1-丁烯共聚合的性能.与国内工业化生产的催化剂进行对比,研究了LH-1型催化剂的粒径分布、催化活性、氢调敏感性.结果表明:LH-1型催化剂的粒径分布均匀,细粉含量少,且具有较高的氢调敏感性;在聚合温度80℃、压力0.8 MPa、氢气分压0.2 MPa的乙烯淤浆聚合工艺下聚合2h,LH-1型催化剂的活性较高,达5.36×104 g/g,优于对比催化剂;用LH-1型催化剂制备的高密度聚乙烯的堆密度较大,达0.350g/cm3,乙烯-丙烯、乙烯-1-丁烯共聚合性能好.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以MgCl_2-SiO_2为载体的钛系乙烯气相聚合高效催化剂中各组分及配制条件对乙烯浆液聚合及气相乙烯均聚合和共聚合的影响。研究催化剂组分对聚合反应的控制规律。详细考察了气相催化剂重要组分SiO_2、锌化合物、醚、格氏试剂等组分对聚合及分子量控制的影响。阐述了催化剂组分的重要作用.在1.275MPa反应压力下。乙烯气相均聚合催化效率290~470kgPE/gTi,0.883MPa反应压力下,乙烯—1-丁烯共聚合催化效率210~310kgPE/gTi,测定了均聚物和共聚物的有关性能如分子量、熔体指数、熔点、结晶度、密度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