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高勤卫  李明子  董晓 《现代化工》2007,27(10):20-24
以高光学活性的聚乳酸合成为出发点,对近年来聚乳酸的非立构选择性聚合与立构选择性聚合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较详细的总结和评述;对聚乳酸立构选择性聚合的发展进行了预测,指出高效立构选择性催化体系的筛选和聚合工艺的优化是聚乳酸工业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聚L-乳酸的合成与降解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L-丙交酯以辛酸亚锡为催化剂,经开环聚合制备了聚L-乳酸(PLLA).通过正交试验分析了反应温度、聚合时间和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产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确定了最佳聚合条件:聚合温度为140℃,聚合时间为36 h.催化剂质量分数为0.02%,这时聚乳酸的相对分子质量可达到2.2×105.研究了聚乳酸在0~120min和180~210℃的条件下热降解后的相对分子质量与端羧基含量的变化.另外,采用FTIR、XRD等测试手段研究了聚乳酸的结构.  相似文献   

3.
聚乳酸熔融缩聚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聚乳酸熔融聚合的研究情况,概述了直接熔融缩聚、熔融-固相和熔融-扩链合成聚乳酸的研究,并研究探讨了熔融聚合中影响聚乳酸相对分子质量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工业评述生物降解性塑料-聚乳酸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综述了聚乳酸的合成方法、聚合工艺、聚合机理等。介绍了用生物发酵法从厨房垃圾中提取乳酸,合成聚乳酸的新工艺路线,为聚乳酸类产品找到了廉价的原料来源。该方法不仅可降低聚乳酸类产品的生产成本,而且解决了厨房垃圾的处理问题,减少了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5.
聚乳酸是一种控制释放膜用的新材料 ,以 L-乳酸为原料 ,研究了熔融聚合法直接合成聚乳酸的反应条件 ,即催化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压力等聚合条件对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聚乳酸纤维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简单介绍了聚乳酸的聚合方法和目前聚合工艺方面的新发展。介绍了聚乳酸纤维的纺丝方法、聚乳酸熔融纺丝工艺流程及目前国内外聚乳酸纤维的生产、开发情况。比较了聚乳酸纤维与涤纶等合成纤维及真丝等天然纤维的物理性能指标。最后,介绍了聚乳酸纤维在医药、织物和非织造布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吴剑波  刘鹏  李杨  杨革生  邵惠丽 《应用化工》2012,(11):1872-1876
以L-丙交酯为原料,辛酸亚锡和三苯基膦为催化体系,利用双螺杆挤出机快速制备具有一定分子量的聚乳酸。研究了聚合时间、聚合温度、螺杆转速以及催化剂含量对聚合产物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双螺杆转速110 r/min,聚合温度170℃,单体与催化剂摩尔比为2 000:1条件下,聚合1.5 h,能获得粘均分子量约为4.9万、光学纯度达到93%的聚乳酸。  相似文献   

8.
采用两步法合成了聚D,L-乳酸,即以D,L-乳酸为原料。先制得高纯度聚合单体丙交酯,再以辛酸亚锡为引发剂,月桂醇为链转移剂(即相对分子质量调节剂),高真空条件下开环聚合制得了一系列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乳酸均聚物。分别以引发剂用量、链转移剂用量、聚合温度和聚合时间为因素进行正交实验设计,确定了制备较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乳酸的反应条件:辛酸亚锡质量分数为0.1%,月桂醇质量分数为0.04%,聚合温度为130℃,聚合时间为10h。在170℃下,考察了链转移剂用量对聚乳酸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得到了聚乳酸相对分子质量与链转移剂用量的定量关系式。用凝胶渗透色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等对聚乳酸的结构和性质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9.
直接缩聚法合成聚乳酸的工艺改进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D,L-乳酸为原料,采用优选催化剂、分步除水、连续通氮气、高真空缩合等工艺,直接缩聚合成了可完全生物降解的材料聚乳酸(PLA)。研究了催化剂的种类和用量、聚合温度、聚合时间、体系真空度、聚合工艺等对聚乳酸摩尔质量的影响。最佳条件为辛酸亚锡催化剂0.5份,聚合温度175℃,聚合时间12h,真空度30Pa。改进工艺后合成的聚乳酸无氧化、变色现象,产物的粘均摩尔质量(Mη)达到20800g/mol。  相似文献   

10.
纳米氧化锌催化丙交酯开环聚合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宝林  周爱军  刘端  章杰 《河南化工》2007,24(10):14-17
采用纳米氧化锌为催化剂进行L-丙交酯(L-LA)的开环聚合,研究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聚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氧化锌在催化聚合转化率和聚合产物分子量上,均显示出较好的催化性能.采用了FTIR、DSC、WAXD等方法对聚乳酸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聚乳酸是L-丙交酯开环聚合产物.  相似文献   

11.
酸液体系的研究现状分析和现场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立杰 《广东化工》2010,37(11):221-222,226
酸化解堵与压裂改造相比,它具有施工相对简单和成本相对较低等特点,所以酸化解堵是一项各油田广泛使用的油气田增产技术。酸化解堵技术已有将近100历史,现已研制出具有不同特点的酸液体系,如乳化酸、泡沫酸、固体酸、多氢酸等,基本能满足复杂地质条件对酸液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单体酸混合物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生产二聚酸时得到的副产品单体酸的化学组成的GC MS分析方法,样品首先用质量浓度为140g/L KOH M eOH进行甲酯化,然后用GC MS进行分析和鉴定,共鉴定出棕榈酸、肉豆蔻酸、10甲基月桂酸、12甲基十四烷酸、十八烯酸等13种物质,总脂肪酸的质量分数占76.71%,其中饱和酸占66.36%,不饱和酸占10.35%,其中直链酸占饱和脂肪酸的41.02%,支链酸即异构酸占饱和脂肪酸的58.98%。  相似文献   

13.
采用廉价的浓硫酸为催化剂,氧气为自由基捕集剂,以十二酸为原料,经氯化合成α-氯代十二酸。系统考察了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氯气流量、氧氯比、反应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得到最佳工艺条件:十二酸20 g,在反应温度135℃、催化剂10%、氯气流量50 mL·min-1、vO2/vCl2=1∶2、反应时间3 h,可实现十二酸基本完全转化,目标产物α-氯代十二酸选择性达到94.5%。  相似文献   

14.
我国脂肪酸的生产和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介绍脂肪酸的分类、原料来源、生产工艺、品种以及用途。并对我国脂肪酸的生产现状进行了分析。重点介绍了脂肪酸在我国橡胶工业中、塑料助剂等领域的应用,脂肪酸甲酯作为表面活性剂在不同领域的广泛应用,最后还简述了癸二酸和改性醇酸树脂应用。  相似文献   

15.
从混合二羧酸中分离制取高纯戊二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己二酸生产过程副产大量的混合二羧酸,其中富含的戊二酸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精细化工原料.本研究从混合二羧酸中分离制取高纯戊二酸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包括溶解结晶、氧化镁反应分离和真空精馏的新工艺,确定了适宜的工艺条件,得到了质量分数大于99.5%的高纯戊二酸.  相似文献   

16.
采用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环境样品中的甲酸、乙酸、氯乙酸,简便快速,准确性较好,灵敏度较高。甲酸、乙酸、氯乙酸的检出限依次为0.030,0.096,0.574μg/mL(S/N=3),在1~20μg/mL浓度范围内均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8。将三种目标物定量加入到空白水样中,甲酸、乙酸、氯乙酸加标回收率均在95.04%~105.46%范围内,其RSD值均在1.65%~3.12%之间。结果表明,该法可应用于雨水、地下水、地表水等环境样品中甲酸、乙酸和氯乙酸的测定。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化工行业产生的废盐酸、硫酸、硝酸的处理与再利用技术,为废酸的循环利用提供了适用技术。  相似文献   

18.
钨酸/无机酸性配体催化氧化环己烯合成己二酸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钨酸/无机酸性配体为催化体系,在无有机溶剂和相转移剂的情况下,催化过氧化氢(质量分数30%)氧化环己烯合成己二酸。结果表明,以钨酸/磷酸催化氧化环己烯的催化效果最优。当钨酸:无机酸性配体:环己烯:过氧化氢的摩尔比为1:1:40:176,反应8 h时,己二酸产率达88.2%且纯度高;而不使用无机酸性配体时,己二酸产率只有72.1%,产品纯度也较低。当使用磷酸、硼酸为无机酸性配体时,随反应时间的增加,己二酸产率均升高。当磷酸用量为2.5 mmol时,己二酸产率和纯度均较高。  相似文献   

19.
Cuphea viscosissima Jacq. is being developed as a commercial source of caprylic, capric, lauric, and myristic acids. Germplasm resources for characterizing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this species became available following explorations by the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USDA) in 1986 and 1987. In this paper, we describe the fatty acid and oil percentage diversity of forty- two populations ofC. viscosissima collected from seven states within the United States. Caprylic (18.0%) and capric acid (69.9%) were the major fatty acids of these populations. The fatty acid percentage ranges were narrow for every fatty acid,e.g., 16.4 to 20.4% for caprylic acid and 66.6 to 71.3% for capric acid. The maximum lauric acid percentage was 3.4%. Oil ranged from 27.3 to 33.4%. Although the populations surveyed cover a fairly wide geographic range, they display limited fatty acid diversity. Surveys of germplasm from other parts of the range are needed to further characterize the fatty acid diversity of this species. To whom correspondence should be addressed.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磷钼杂多酸的合成。通过正交试验探讨了反应物料量比、三氧化钼浓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产物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适宜的反应条件为:反应物量比n(三氧化钼)∶n(磷酸)=12∶1.0、反应温度t=70℃、反应时间7 h、三氧化钼与水的质量比1∶8。经红外光谱分析及熔点测定确定所得产品为磷钼杂多酸化合物。并以磷钼杂多酸取代硫酸作催化剂制备乙酸乙醋来研究其催化活性,并与硫酸做催化剂进行对比实验收率为70.75%,超过硫酸催化剂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