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决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复杂的问题,提高配合比设计效率,提出了以自密实砂浆为基础的配合比设计方法.按照砂浆组成材料体积累加的原则,用全计算配合比方法配制出工作性能良好的自密实砂浆,采用粗骨料空隙超量取代法在砂浆中加入轻骨料,确定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的配合比.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得到的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工作性能良好,满足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能要求,提高了配合比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2.
杨泽宇  孙红  李晓  喻明富 《硅酸盐通报》2017,36(11):3853-3859
为了研究配合比对自密实混凝土蒸养后强度的影响及对其进行精确地预测,论文设计了27组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通过试验的方法测得蒸养制度下的出窑强度和28 d龄期强度,分析了配合比中不同参数对其强度的影响;并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建立了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强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程度下,提高水泥用量,自密实混凝土强度越大;提高水胶比和砂率,自密实混凝土强度略微降低.基于人工神经网络建立的预测模型,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准确预测自密实混凝土强度,对自密实混凝土的实际应用与推广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以新乡东站18号高速道岔自密实混凝土的施工实践,论述了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技术要求及原材料的选用.在借鉴京沪高速铁路道岔施工技术资料并参考相关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础上,配制出了新乡东站高速道岔施工用自密实混凝土并成功完成了现场施工应用.  相似文献   

4.
自密实混凝土是一种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能够流动、密实,即使存在致密钢筋也能完全填充模板,同时获得很好均质性,并且不需要附加振动的高性能混凝土。本文将已有的常见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进行简单介绍,并分析各自的优缺点,对于研究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对二级配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验研究过程,并将此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技术成功应用于洞衬混凝土的施工当中。完全符合设计强度、抗冻及抗渗等级的要求,为施工提供了便利,使洞衬混凝土与四周围岩紧密接触,减少回填灌浆量;同时通过掺加膨胀剂,利用其微膨胀作用,补偿了大流动性自密实混凝土的收缩变形,避免了裂缝的产生,提高了洞衬混凝土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自密实混凝土具有高流动性、抗离析性及较好的自密实性等特点,有利于提升工程质量及降低工程成本。将再生骨料应用于自密实混凝土中,可实现建筑废弃物的循环利用。为了确保自密实再生混凝土在工程应用过程中的可行性与安全性,还需在其工作性与力学性能等方面进行大量改性研究。基于自密实混凝土的流变密实机理,归纳总结了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原理,总结并评述了自密实再生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的研究进展。最后,分析了自密实再生混凝土工作及力学性能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前景进行展望,有助于推动自密实再生混凝土大规模地应用于实际工程中。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重庆北站站房改造工程出发,研究C45大体积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重点研究了粗骨料级配、砂率、矿物掺合料对自密实性能的影响。为防止大体积混凝土产生收缩裂缝及温度裂缝,进行了收缩实验以及温度裂缝控制计算,结果表明该配合比满足大体积混凝土抗裂要求。  相似文献   

8.
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是在自密实混凝土的基础上,用轻骨料代替普通骨料,采用一定混凝土配合比技术配制而成的一种新型高性能混凝土。本试验通过掺加不同量的粉煤灰制备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系统研究了胶凝材料用量及粉煤灰掺量对其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坍落度为260mm时,坍落扩展度为650mm,此时的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的工作性最好;当粉煤灰掺量为15%时,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的后期强度达到最高,相比早期强度增大幅度达183%。  相似文献   

9.
基于均匀试验设计的自密实混凝土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周梅  周钢  朱涵  亢景付 《硅酸盐通报》2008,27(2):285-291
提出一种新的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揭示配比参数对自密实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建立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式.参照国际标准和试验方法,按均匀试验设计方法设计12组自密实混凝土试件,进行了大量工作性、抗压强度、劈拉强度及渗水压力的试验.利用均匀设计软件实现了拌合物流速、强度的回归分析.当水泥用量:粉煤灰掺量:高效减水剂掺量=1:0.74:0.0186,水胶比0.4,砂率45.4%时,配制出性能优良的C45自密实混凝土.并建立了自密实混凝土拌合物流速、强度的回归方程.均匀试验设计能充分考虑自密实混凝土对原材料的敏感性要求,利用当地粉煤灰资源,可以制备出具有性能与成本优势的自密实混凝土.  相似文献   

10.
试验通过P1、P2型与Z型自密实自应力混凝土进行力学性能比较,研究不同配合比及不同养护条件对自应力值的影响;对三联试模测定的混凝土自应力值和自密实自应力钢管混凝土测定的自应力值进行比较,研究新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三种混凝土均能产生较高自应力值,都具有良好的膨胀效果和自密实特点;在同养护条件下,P型混凝土自应力值均比Z型高;其中养护环境对自应力值有较大影响;用三联试模来测定自密实自应力混凝土自应力值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高骅  凌根龙  盛莉蓉 《粉煤灰》2007,19(4):38-40
针对浦东北路-五莲路赵家沟大跨度钢管拱桥混凝土的特殊性能要求,通过使用改性聚羧酸系减水剂,配制了8h坍落度扩展度保持良好流动性的自密实微膨胀混凝土.简要介绍了钢管自密实微膨胀混凝土的工作原理,着重阐述了配合比的研制,以及采用倒灌顶升施工泵送混凝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高强轻骨料自密实混凝土不但具有良好的轻质、高强、隔热、保温、提高抗震性能,而且还要绿色环保.粉煤灰陶粒质量完好、颗粒圆涩、强度高、容重轻,适合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要求.高强轻骨料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验研究为施工应用搭设了桥梁.  相似文献   

13.
用正交试验的设计方法从水胶比、砂率、掺合料掺量、碎石比例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得出了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参数.进而通过优化配合比,又得出了混凝土的工作参数.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某钢管拱桥为例,主要分析了高海拔低河谷干热季风条件下的钢管拱C60自密实管内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有胶凝材料多、山砂含粉重等特点,在原有原材料和配合比的基础上,主要通过外加剂的调整和优化,改善混凝土的施工性能和防止收缩、有害裂缝产生。  相似文献   

16.
吕卫清  王胜年  吕黄  曾俊杰 《硅酸盐通报》2016,35(12):3952-3958
针对C50钢壳沉管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制问题,采用不同胶凝材料用量、砂率、胶凝材料组成、水胶比进行了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制试验,系统开展了新拌混凝土工作性能测试、硬化混凝土力学性能测试和体积稳定性测试,探讨了满足强度要求且工作性能和体积稳定性最优的钢壳沉管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参数.研究结果表明,采用35%粉煤灰和15%矿粉复掺的胶凝材料体系,胶凝材料用量采用520 kg/m3,砂率在50% ~ 52%,水胶比在0.32~0.34,所配制的自密实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填充性和抗离析性,混凝土强度达C50等级,28 d收缩率为219.9×10-6,该钢壳沉管自密实混凝土表现出良好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和体积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粉煤灰》2015,(4)
清水混凝土以其自身的表面纹理作为建筑装饰传递建筑美感,对混凝土的生产施工要求严格,在相关标准中对混凝土坍落度做了具体要求,但是在一些装饰面、装饰柱中混凝土坍落度低,往往给施工带来很大难度,自密实混凝土可以降低施工难度,但是其本身的大流动性对饰面效果不利。通过试验论证,从材料选用、配合比设计、混凝土生产、混凝土浇捣、混凝土养护等方面着手,解决了自密实混凝土大流动性带来的泌水、色差等问题,使清水混凝土在某框架结构工程中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18.
李立群  张启志 《当代化工》2022,51(4):786-789
通过以机制砂和天然砂为细骨料来制备自密实混凝土,通过机制砂内石粉质量分数的不同及自密实混凝土水灰比的不同来进行试验研究,经过试验发现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的流动性比天然砂自密实混凝土流动性差,但是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高于天然砂自密实混凝土.石粉质量分数的多少会对自密实混凝土的耐久性能及力学性能产生影响,石粉质量分数...  相似文献   

19.
高掺量粉煤灰高强自密实混凝土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首先论述了自密实混凝土的发展与现状,,总结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制机理,配制粉煤灰掺量较高的高强自密实混凝土,研究粉煤灰掺量对自密实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展望自密实混凝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从配合比的优化设计入手制备了自密实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最紧密堆理论确定三种不同粉体组成的基体;分析了减水剂对基体的流动性、强度以及水化放热过程的影响.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优选出一组基体,与相对较低掺量的高效减水剂相结合,制备出自密实UHPC,并对其自密实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优选的水泥粉煤灰基体在减水剂掺量为2.3%(23 kg/m3)时制备的UHPC,达到自密实混凝土的自密实性能要求;极限拉伸应变为2.5‰,韧性指数I5、I10、I20分别为7.1,15.6,30.8,均符合UHPC的力学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