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页岩气的勘探开发在北美地区已实现商业化,并逐渐形成了一系列以实现"体积改造"为目的的页岩气压裂技术。我国页岩气储量丰富,开采前景广阔,但尚处于起步阶段。北美地区页岩气的成功实例给我们带来了先进的不技术与经验,但北美海相页岩气的开发技术(特别是压裂技术)并不完全适用。与北美地区海相页岩相比,我国陆相页岩气层具有厚度薄、脆性矿物含量低、黏土矿物含量高、连通性差等特点。因此分析页岩气储层类型,概述国内外页岩气压裂技术发展现状,尽快形成适用不同页岩气储层特点的压裂理论与技术,对提高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水平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重点介绍了国内外开发页岩气用压裂液进展,比较了水力压裂液和无水力压裂液优、劣势,并针对发展现状对开发页岩气用压裂液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简述了国外页岩气勘探开发历史及其储层特点,介绍了国外油服公司针对页岩气储层评价测井系列的选择、详细综述了页岩气储层重要参数的评价方法以及一些新技术的应用。分析表明,通过对TOC、吸附气和游离气含量的计算,实现对页岩气储层生烃潜力的评价。定量评价储层矿物组分和物性参数为后期开发方案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依据。相比于常规测井方法,使用元素俘获谱测井、核磁共振测井和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等新的测井方法可以为页岩气储层评价提供更为精确的参数。  相似文献   

3.
页岩开采被认为是石油开发以来最重要的能源发现,近半个世纪以来,石油和天然气工业中的油气地质和工程一直是最令人兴奋的技术成果。基于国内页岩气勘探现状分析,揭示目前页岩气勘探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指出陆相页岩气在中国南方海相页岩气勘探的复杂结构,在发展的认识、发展规划及页岩气资源的评价等方面,需要更细致的研究和更科学的思维,不仅关注页岩气的发展机遇,也要警惕页岩气开发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页岩气成藏条件及我国页岩气分布与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页岩气成藏要素和常规天然气大致相同,成藏条件比较特殊,对成藏要求比较严格。页岩气是非常规油气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广泛发育中生界海相、陆相两种类型的页岩,勘探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页岩广泛发育,并且具备形成页岩气藏的有利条件。在前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页岩气储层的评价内容,分析了四川盆地页岩气的勘探潜力,认为四川盆地海相页岩层下寒武统和下志留统页岩勘探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5.
页岩气是指以吸附和/或游离态赋存于富有机质泥页岩中的非常规天然气,我国页岩气资源量十分丰富,勘探开发前景广阔。本文主要从与页岩气开发相关的储层物性评价,渗流机理和产能评价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对未来发展方向的展望,为页岩气藏的开发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北美地区页岩气勘探获得的巨大成功表明,泥页岩油气藏勘探规模、潜力巨大。而中国页岩气的勘探还处于起步阶段,特别是对于陆相地层的泥页岩油气地球物理技术还处于探索阶段。本文在调研国内外泥页岩油气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渤南洼陷泥页岩的地质特征、地震反射特征,特别是各种岩性弹性参数特征分析研究,充分运用叠前丰富的信息,进行地球物理技术探索,泥页岩储层预测研究取得初步进展  相似文献   

7.
页岩气是一种新兴的油气资源,获得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介绍了四川盆地长宁-威远地区的地理位置等,分析了该地区的页岩气勘探开发的现状;基于长宁-威远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的沉积储层特征、地层构造特征、储层分布特征和有机地化特征4个方面综合分析了页岩气资源的开发潜力。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盆地的长宁-威远地区页岩气储层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8.
受桐湾运动和兴凯地裂运动的影响,在四川盆地,尤其是川南地区形成了筇竹寺组。根据岩石沉积相的标志分析可知,筇竹寺组主要形成于深水陆棚-浅水陆棚环境下的沉积作用。筇竹寺组顶部与底部结构特征造就了良好的页岩气储层潜力。虽然四川盆地的筇竹寺组页岩气资源丰富,但我国的页岩气勘探和开发均处于起步阶段,可供参考评价筇竹寺组页岩的数据、资料、经验都非常有限。借鉴国内外页岩气勘探开发的成功经验,综合考虑地质状况、工程条件、经济前景等多种因素,目前可推测威远地区、筠连-叙永地区是四川盆地筇竹寺组页岩气开发的有利地区带。筇竹寺组页岩气勘探开发具有良好的前景,同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如改善我国空气污染问题、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9.
页岩气藏因其储层物性差、孔隙度和渗透率低,使其开采难度大,需要应用特殊的勘探开发技术。通过对页岩气资源勘探开发现状的总结,分析了页岩气成藏条件及富集特点,提出了关于页岩气开发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0.
页岩气藏是一种超低渗透非常规储藏,水平井完井和压裂技术是页岩气获得工业性开发的关键.综述了几种页岩气水平井的改造技术,包括储层评价技术、射孔技术、水平井钻井技术、水平井压裂技术以及水平井增产技术,分析了页岩气开发的瓶颈,具有中国特点的地质问题成为制约我国页岩气研究及勘探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随着北美页岩气的勘探开发获得巨大成功,中国也掀起页岩气勘探开发的热潮。页岩气一般分布于沉积盆地的斜坡和中心带,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页岩气一般产自有机质丰度高、脆性矿物含量高、存在异常高压的页岩地层。本文通过深入分析我国页岩气的储层类型,对比不同沉积环境,不同储层类型,不同有机质等多个因素对页岩气的影响,并结合北美对页岩气的发展情况,找到制约我国页岩气发展的因素。  相似文献   

12.
含气页岩保存条件评价和返排水污染治理是页岩气勘探开发过程中的重要工作组成部分。页岩气勘探阶段利用实验测试分析页岩地层水中的矿化度、盐类离子、有机质成分、气体成分及同位素和微量元素,可评价储层保存条件和油气形成及运移信息;开发阶段在勘探阶段基础上增加pH值、金属离子、放射性元素、菌类等实验测试内容,帮助确定地层水和返排水腐蚀性、污染物来源及类型,以研发和采用应对的污染物处理工艺,采取相应的防腐措施。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我国页岩气的资源分布状况,成藏机理及特性,由于页岩气的储藏比较复杂,开发技术要求较高,开采较困难。同时着重介绍了国际上页岩气勘探开发的主要储层评价技术、页岩含气量录井和现场测试技术、压裂增产技术、射孔优化技术。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实现,世界市场开放,同时伴随着人们对清洁能源的不断扩大,天然气能源市场价格不断提高,因此页岩气也慢慢地出现人们的认知视野里,人们对页岩气的勘探逐渐形成热潮。面临人们对清洁能源急需的情况下,人们对页岩气储层测井的研究越来越重视,页岩气储层测井解释显得非常重要。本论文主要阐述了页岩气储层的特征、页岩气储层测井介绍以及关于页岩气储层测井评价,并且对关于页岩气储层测井评价给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中石化页岩气勘探开发取得重大突破,将在2017年建成中国首个百亿方页岩气田——涪陵页岩气田。2014年,中石化两项重要工作之一即为大力发展涪陵页岩气田,四川盆地页岩气先导试验显示了中国页岩气的资源前景。页岩气地质条件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非常规油气藏成藏条件复杂,储层致密非均质性强,属于低渗透储层,渗透率极低。常规完井难以实现页岩气经济有效开发,水平井技术是开发页岩气藏的关键技术。水平井固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化进程不断推进,我国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石油天然气作为主要的能源物质大大的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但是目前的情形是常规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很有局限性。因此,非常规能源页岩气成了开发的热点。但是页岩气储层在勘探开发的过程中容易受到不可逆的伤害。本文主要针对页岩气储层勘探开发过程中所受的损害机理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措施及建议,对于我国页岩勘探开发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种稀缺的珍贵资源,页岩气勘探和开发工作一直在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发展低碳经济以及缓解能源供给压力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中,笔者以此作为基础,进行页岩气成藏机理、开发特征以及地质特征作为重要保障,主要从裂缝发育程度、矿物成分、成熟度以及有机含量等这些方面入手,对影响页岩气开发的客观因素和控制因素进行探讨,并且针对页岩气储层的开采难度大、物性差等特点,对影响页岩气开发因素及勘探开发技术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国内外页岩气开发技术相关专利进行分析、研究,结合目前国内外页岩气资源的资源量、分布状况、勘探开发现状,归纳总结了当前国际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研究热点,对我国的页岩气开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页岩气作为一种开发潜力巨大的非常规清洁新能源,其地质理论研究和勘探开发技术在油气勘探开发领域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页岩气一般指主体位于暗色泥页岩或高碳质页岩中,以吸附态或者游离态为主要赋存方式的生物成因、热成因以及生物—热成因的天然气,它特殊的储层特征、生气机理、运移机理、成藏聚集机理和保存条件使常规油气勘探开发技术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主要从页岩气储层特征的特殊性出发,结合成藏机理、成藏主要控制因素及分布规律,总结了当今页岩气藏的勘探开发策略,阐明了页岩气地质理论研究如成藏机理及分布规律研究等对页岩气勘探开发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页岩气资源分布广泛,开采潜力巨大,但是与常规气藏相比,其成藏机理、储层特征、开发技术都有很大区别,也给实际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主要从页岩气的概念、成藏机理和储层特征入手,总结了国内外页岩气勘探技术和存在的优势与缺点,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未来的勘探方向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