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应用化工》2017,(7):1266-1269
研究了影响水包油型乳化液稳定性的因素:乳化剂种类、乳化剂质量、剪切乳化方式、剪切乳化时间、剪切乳化速率。通过选取油滴平均粒径(dn)和油浓度(c)作为乳化液稳定性评价指标,进行实验对比。结果表明,乳化剂为1 g十二烷基苯磺酸钠、高速剪切乳化机转速为6 000 r/min、乳化时间为10 min时形成的乳化液较为稳定。且在乳化剂、剪切乳化方式一定的情况下,随剪切乳化速率的增大、乳化时间的加长,油滴粒径越小,油浓度越大,油滴分布越均匀,乳状液越稳定。  相似文献   

2.
以乳化液稳定性为评价指标,研究了复配乳化剂、助乳化剂、助乳化剂与复配乳化剂质量比[m(C)m/(T)]及生物质裂解油在乳化液中质量分数的选择,并考察了HLB值、乳化温度、乳化时间、乳化方式、搅拌方式对乳化液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质量分数1.7%的T-85和乳化剂A的复配乳化剂,m(C)m/(T)为0.05的正辛醇为助乳化剂,在HLB值为8、乳化温度为20~40℃的条件下,将质量分数5%的生物质裂解油在柴油中高速乳化5m in,其中,乳化方式为T-85溶于生物质裂解油,乳化剂A溶于柴油,边搅拌柴油边加入生物质裂解油,再加入助乳化剂,乳化液的稳定性较好,稳定时间可达20 d。  相似文献   

3.
田田  闫锋 《化学与粘合》2013,(1):40-41,46
为确定某种特定的冷轧油乳化液配制时的工艺条件,研究了复配乳化剂种类、用量、乳化温度、乳化时间等参数对该乳液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将醚类与酯类的非离子乳化剂进行乳化,温度50℃,复配乳化剂用量占总乳化液的0.56%,油水体积比1∶19,搅拌时间50min下制得的冷轧油乳化液的稳定性符合我国现行乳化液稳定性行业标准。  相似文献   

4.
探究乳化剂掺量、乳化液pH、沥青温度、剪切时间对高固含量乳化沥青储存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均可提高储存稳定性,随乳化剂掺量增加,乳化沥青稳定性呈现先增加后保持稳定趋势;随乳化液pH、沥青温度、剪切时间的增加,乳化沥青稳定性呈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乳化沥青制备工艺的最佳条件为pH值2.7,沥青温度139℃,剪切时间83 s。  相似文献   

5.
采用微观和宏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评价稻壳热解油和柴油乳化效果,宏观上以热解油乳化比例为评价依据,微观上以乳化液中热解油液滴的平均粒径和数密度为评价依据,重点研究了乳化剂种类、亲水亲油平衡指数(hydrophilic-lipophilic balance,HLB)、乳化液静置时间、乳化温度、热解油质量分数、乳化剂用量等因素对热解油和柴油乳化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微观和宏观分析法对乳化效果变化规律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评价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与司班80-吐温80复配乳化剂相比,Atlox 4194-DP 2206复配乳化剂对热解油和柴油混合液的乳化效果更好,且乳化剂的最佳HLB值为4.82。热解油液滴平均粒径和液滴数密度在静置第1天内变化较为明显,在静置时间超过3天后基本保持不变。静置时间超过1天后,乳化温度对乳化液的稳定性和乳化效果没有影响。随热解油质量分数或乳化剂用量的增加,热解油乳化效果先增加后降低,热解油的质量分数范围应在10%~20%间,且质量分数为10%时,热解油乳化效果最好,热解油乳化比例可保持在90%以上;乳化剂与热解油比例的范围应在0.25~0.5,且比例为0.5左右时,乳化效果最佳,热解油乳化比例可稳定在85%以上。  相似文献   

6.
以固体环氧树脂(E-20)与聚乙二醇(PEG)为原料,在过硫酸钾的催化下合成了环氧树脂乳化剂,并采用转相乳化法制备了固含量为53%的E-20环氧乳液。乳化剂的结构由红外光谱分析来表征。利用离心稳定性、粒径尺寸分布和旋转黏度等测试探明了聚乙二醇相对分子质量、乳化剂用量、乳化温度以及乳化剪切速率对乳液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E-20与聚乙二醇4000成功反应合成了乳化剂EPEG4000;乳化剂用量为E-20质量的10%、乳化温度为40℃以及乳化剪切速率为600 r/min时,乳液平均粒径最小为0.7μm,25℃旋转黏度为4 300 cps。  相似文献   

7.
以二甲基硅油(1 000 mPa·s)为主要原料,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NP-4和吐温-80复配为乳化剂,天然高分子明胶为稳定剂,采用高速剪切乳化法制备了水包油型(O/W)硅油乳液。考察了乳化剂HLB值及用量、硅油含量、稳定剂用量、乳化温度、剪切速度、剪切时间等制备条件对硅油乳液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为:在乳液体系中w(硅油)=35%,w(乳化剂)=10.5%,w(稳定剂)=0.3%;乳化温度35℃,剪切速度11 000r/min,剪切时间10 min。在上述工艺条件下,所制得的硅油乳液外观呈白色、细腻、均一的液体,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稳定性,乳液平均粒径为1.2μm左右,乳液固体质量分数为46%左右。  相似文献   

8.
以400SN润滑油为基础油,加入适量的乳化剂制得乳化油,并加入防锈剂,再与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形成乳化液。考察了乳化剂的选择、乳化温度、乳化时间、乳化水的用量、防锈剂的种类及防锈剂的用量对乳化液稳定性和分散性的影响,最后确定出最佳配方。最佳工艺如下:乳化剂选用复配型的乳化剂,乳化温度为90—95℃左右,乳化时间为40min,乳化用水量为50%以上,选用复配型防锈剂,防锈剂用量为4%。  相似文献   

9.
以60#全精炼石蜡为原料,乳化剂的加入采用剂在油中加入法制备石蜡乳液;研究了乳化剂种类、乳化温度、乳化时间、去离子水用量、乳化剂的亲水亲油平衡值(HLB)、搅拌速度等因素对石蜡乳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乳化剂为TW-80/SP-80,乳化温度85℃、乳化时间30min、w(去离子水)=68%、搅拌速率1 000r/min、HLB=10.006 7的条件下制备出的样品有最佳的乳化效果。  相似文献   

10.
李金凤  刘立柱  张笑瑞 《化工进展》2015,34(9):3388-3391
以Span-80和SDS为复合乳化剂,将环氧树脂E-51用相反转法乳化成水包油的稳定乳液。研究了复合乳化剂的亲水亲油平衡值(HLB)、乳化剂的浓度以及乳化温度对环氧树脂E-51相反转点时含水量Rf值、乳液的粒径及粒径分布和乳液离心稳定性的影响,并通过透射电镜(TEM)对乳液粒子的大小、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复合乳化剂的HLB值为16.2,即Span-80与SDS的质量比为2:1时,乳化剂的质量分数为9%,乳化温度为50℃时,得到的乳液稳定性最好,乳液粒子大小均匀、粒径分布较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