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梁海燕  张超群 《涂料工业》2018,48(11):29-36
近年来,以植物油作为一种典型的可再生资源来开发生物基水性聚氨酯(WPU)受到产业界和科技界的重视。文中以植物油甘油三酯为基础碳链结构,从分子结构设计和合成WPU所需的单体化合物,绿色制备植物油基WPU以及对WPU的性能改性策略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总结。并结合国内外WPU的发展水平,展望了植物油基WPU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以聚四氢呋喃二醇(PTMG)、端羟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预聚物反应单体,三乙胺(TEA)为中和剂,乙二胺(EDA)为后扩链剂,制备了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WPU)消光树脂乳液及胶膜。采用FTIR、激光粒度分析仪(LPSA)、SEM、X射线色散能量谱仪(EDS)、60°光度计对样品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考察了R值(反应原料中—NCO和—OH的物质的量比)、PDMS用量(用PTMG和PDMS的物质的量比来表示)对WPU胶膜光泽度的影响,测定了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消光树脂的性能。结果表明,当R=2.3,n(PTMG)∶n(PDMS)=1∶2.0时,WPU乳液粒径为300.8 nm,SEM显示WPU胶膜表面形成致密的微米级球状凸起。此时WPU胶膜的综合性能最佳,60°光泽度达到最低值10.9,吸水率为23.0%。  相似文献   

3.
建筑用水性聚氨酯涂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建筑用水性聚氨酯(WPU)涂料的改性技术的研究进展,其改性技术包括交联改性、丙烯酸酯改性、环氧树脂改性、植物油改性和纳米材料改性等,并对建筑用WPU涂料的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近年来利用生物质资源改性水性聚氨酯(WPU)的最新研究状况,重点介绍了以植物油、淀粉、纤维素、松香、胶原蛋白及酪素等为原料改性WPU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领域,讨论了生物质改性WPU存在的不足,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以聚己二酸丁二醇酯二醇(PBA)、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二羟甲基丙酸(DMPA)、1,4-丁二醇(BDO)、环氧树脂E51等为原料制备含环氧基团的水性聚氨酯(WPU)乳液。在对甲苯磺酸(PTS)存在下,用六甲氧基亚甲基三聚氰胺树酯(HMMM)对其改性,合成了改性WPU乳液。研究了HMMM用量对WPU乳液和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HMMM用量增加,WPU乳液粒径增大,黏度减小; HMMM能明显提高WPU固化膜的性能,HMMM添加量增加,WPU膜的拉伸强度、硬度、耐热性和耐水性能明显提高。当HMMM加入量为WPU固体分的8%时,WPU的综合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6.
水性聚氨酯的环氧共聚改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环氧树脂(EP)对水性聚氨酯(WPU)进行改性,通过自乳化法合成了EP改性的WPU.探讨了EP的加入方式、用量以及亲水剂等因素对WPU乳液和涂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交联反应显著提高了乳液膜的硬度及其耐水性、力学性能.用二羟甲基丁酸(DMBA)替代二羟甲基丙酸(DMPA)作亲水剂制备的改性WPU乳液,其乳液性能、涂膜的硬度及其耐水性能更佳.  相似文献   

7.
有机硅改性磺酸/羧酸型水性聚氨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聚醚多元醇(N-210)和2,4-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为原料,以自制的磺酸型亲水单体1,2-二羟基-3-丙磺酸钠(DHPA)和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扩链剂,采用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氨乙基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对纯水性聚氨酯(WPU)进行改性,并对有机硅改性WPU胶膜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WPU分别经两种不同结构的有机硅改性后,其胶膜的力学性能略高于未改性WPU,但耐水性和耐热性则明显高于未改性WPU。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水性聚氨酯(WPU)涂料在汽车底漆、中涂漆、面漆的应用现状。介绍了几种汽车用WPU涂料改性方法,如环氧树脂改性、有机氟改性、有机硅改性、纳米改性和植物油改性等;讨论了这些改性方法的特点以及用于汽车涂料方面的最新进展。最后展望了WPU在汽车涂料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以羟烷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聚氧化丙烯二醇N220、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二羟甲基丙酸(DMPA)和1,4-丁二醇(BDO)为主要原料,制备了改性水性聚氨酯(WPU)乳液,研究了PDMS用量对其乳液性能、固化膜机械性能和表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PDMS用量的增加,WPU乳液粒径先增大后减小,而其粘度先降低后增加。PDMS改性WPU能明显改善固化膜的性能,增加PDMS的用量,固化膜的拉伸强度、硬度和耐水性及光泽度提高,透光度、耐热性和断裂伸长率降低。当软段中PDMS质量分数为20%时,WPU的综合性能最优,在光泽度、耐水、透光率和力学性能方面明显优于羟基硅油改性样品。  相似文献   

10.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和聚醚二醇(PPG)为主要原料、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亲水扩链剂和乙二胺(EDA)为小分子扩链剂,采用预聚体分散法制备出一种水性聚氨酯(WPU)乳液。考察了n(-NCO)∶n(-OH)比例、EDA扩链方式等对WPU稳定性、玻璃化转变温度、力学性能和耐水性等影响。结果表明:将EDA先溶于水中,采用乳化与扩链同时进行的工艺,并且当n(-NCO)∶n(-OH)=1.5∶1时,WPU乳液稳定性好、粒径(14 nm)较小且分布较窄,WPU胶膜的力学性能(拉伸强度为3.683 MPa、断裂伸长率为347%)和耐水性(吸水率为19.7%)俱佳。  相似文献   

11.
刘玉哲  郭培 《当代化工》2016,(3):507-510
以洛阳金达石化有限责任公司特种油品厂10×104 t/a宽馏分装置的宽馏分油为原料,采用催化剂a和催化剂b组合工艺,在金达研发中心200 m L加氢装置上进行高压加氢制取溶剂油和白油等特种油品的研究。考察了反应压力(16.5~18.5 MPa)、反应温度(315~355℃)、质量空速(WHSV)(0.3~0.6 h-1)和氢油体积比(1 000:1~1 800:1)对加氢精制产物油性质的影响,并确定最佳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产物油硫含量随着反应温度、压力、氢油体积比的增大而减小,随着空速的增大而增大;产物油芳烃含量随着反应压力、氢油体积比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反应温度和空速的增大而增大。对加氢产物油进一步蒸馏切割得到25%溶剂油馏分、60%白油馏分和11%减底尾油馏分。对产物油馏分进行含量分析,生成的产品油分别满足溶剂油和白油标准。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2种茴香油(即大茴香油、小茴香油)的性质和用途,深加工产品情况,以及传统生产方法和现阶段工业生产方法。并详细阐述了工业生产上在常压下用水蒸汽蒸馏法来制取大茴香油的工艺过程、主要设备和生产步骤。文章最后对该产品的经济效益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刘蕊 《当代化工》2007,36(2):142-145,167
采用溶剂精制工艺处理糠醛抽出油、催化裂化回炼油,用以生产橡胶用油.通过实验证明, KT液溶剂精制工艺能生产出橡胶用油,其副产物抽余油可作为催化裂化原料.该工艺具有较好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14.
合成润滑油的基础油聚醚油的物性及实用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了聚醚油的主要物性,评价了聚醚油的水溶性、低温特性、热稳定性、摩擦、磨损特性。由聚醚油制成的润滑油有良好的润滑和抗剪切性,在高温状态下不结焦、不沉淀。在高温齿轮传动、压缩机、内燃机和冷冻机润滑中特别有效。  相似文献   

15.
Oil and gas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大部分的产业也得到了稳定的提升。在这些行业当中最主要的就是石油工业,因为石油工业项目给国家带来了很多的利润。因此,针对石油天然气在运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对应的解决方案,以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7.
赵海钢  黄建宁  裴绍晖  王滨 《当代化工》2013,(3):262-263,271
采用间冷回收工艺方法对新疆吉木萨尔油页岩热解干馏油气进行了冷凝回收分析研究,考察了冷凝终温等因素对新疆吉木萨尔油页岩热解干馏油气回收页岩油收率的影响,同时对新疆吉木萨尔油页岩、页岩气和页岩油进行了特征分析,对工业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丁龙  王平 《过滤与分离》2009,19(2):45-47
油液的综合净化和废油再生是当前节约工业油料的重要措施,根据油液受污染的程度,采用综合净化与再生的方法进行处理不仅可以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而且对于节约日益紧缺的油料资源和防止环境污染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9.
油品在实际的运输和储存过程会产生巨大的损耗,一方面在运输的过程中油品在储油车中会出现泄漏现象,造成损耗;另一方面在储存的过程中油品会出现蒸发等问题而出现损耗。主要探讨油库油品损耗相关管理上的问题以及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0.
随着庆吉油产量逐年递减,东北地区庆吉油资源日趋紧张,以及2018年中俄管道进口俄油量逐年增加,为优化原油资源配置,满足庆吉油递减后锦州石化、锦西石化加工资源需求,保障铁锦线资产有效利用,需将铁锦线运行方式由目前输送庆吉油调整为庆吉油掺混俄油输送。通过对铁锦线进行相关改造,在满足铁锦线最低输量的前提下,俄油掺混比例为10%和30%,之后逐步过渡到主要或全部输送俄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