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4.
5.
6.
采用纳滤-反渗透法深度处理垃圾渗滤液T-MBR生化出水,考察了纳滤膜和反渗透膜对COD、总氮、硬度、重金属的去除效果,以及压力和运行时间对通量的影响。对纳滤的浓缩水进行石灰混凝处理,考察石灰投加量对COD、硬度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纳滤和反渗透可以有效去除COD、总氮、硬度、重金属等,出水各指标稳定达到垃圾渗滤液排放限值,通量在较长时间内能够保持稳定。回收率为80%的纳滤浓缩水经过石灰混凝后,当石灰投加量为3 g.L-1时,COD去除率为31%,硬度去除率达到89%。混凝后的上清液回到纳滤系统继续处理,系统的水总回收率为86%。 相似文献
7.
8.
城市垃圾渗滤液是一种成分复杂、有机物、氨氮浓度高的难处理废水。针对垃圾渗滤液有机物的难去除性,许多国家开始采用氧化技术来对垃圾渗滤液进行直接处理或深度处理。论文在阐述氧化处理技术的分类和原理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国内外各种氧化技术在垃圾渗滤液处理中的应用,并提出了当前应用氧化技术处理垃圾渗滤液所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混凝-Fenton法深度处理垃圾渗滤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论文以经SBR生化处理的垃圾渗滤液为研究对象,采用混凝-Fenton法对其进行深度处理。结果表明,聚合硫酸铁(PFS)的最佳投加量为0.6mL/L;Fenton反应最佳工艺条件:pH值为5.04,双氧水/亚铁投量摩尔比为1.2∶1;七水硫酸亚铁加入量为1.2g/L,每小时投加一次,分三次投加;反应时间为3h。在此处理条件下,药剂成本为2.93元/m3,出水COD浓度低于100mg/L,达到国家《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1997)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0.
垃圾渗滤液成分复杂,有机负荷高,水质水量变化大,且含有氨氮等对生物有毒的物质,属于极难处理的高浓度废水,生化处理的出水水质难以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的排放要求,需进一步深度处理。本文重点介绍了"化学氧化+曝气生物滤池(BAF)"深度处理工艺的原理、特点,并对其工程实例进行了讨论。该工艺具有投资运行成本低,处理效率高,无二次污染等特点,为垃圾渗滤液的低碳、高效处理提供了新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1.
12.
13.
研究了管式膜膜电生物反应器对垃圾渗滤液的深度处理,考察膜电生物反应器的pH、水温、溶解氧和污泥浓度变化对垃圾渗滤液处理效果的影响,同时考察膜出水通量、COD和电导率.结果表明,采用膜电生物反应器进一步处理垃圾渗滤液,膜通量较稳定,出水COD(350~650mg·L~(-1))随原液COD(500~800 mg·L~(-1))呈大体相同趋势变化,在试验后期,COD去除率在25%~45%之间. 相似文献
14.
电解氧化深度处理老龄垃圾渗滤液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电解氧化法深度处理二段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 SBBR)处理渗滤液生化出水.因SBBR出水水质波动大,利用响应面法( RSM)设计电解氧化试验,求出COD去除率模型并进行优化分析.结果表明,以COD去除率达到85%~95%的目标,当COD为1 400~1 850mg·L-1时,选择电解时间2~2.5 h或外加C1-的质量浓度为0~2 000 mg· L-1可达到目标;当COD为1 850~2 300 mg·L-1时,选择电解时间2~2.5h或外加Cl-的质量浓度为0~2 000 mg·L-1可达到目标.从节约电耗、节约药剂量(外加C1-的量)和电解效果3方面进行分析,从而实现去除效果和经济成本有效平衡. 相似文献
15.
复合式缺氧-好氧法处理晚期垃圾渗滤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复合式缺氧-好氧法处理晚期垃圾渗滤液并对实现锺程硝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高pH是实现稳定亚硝化的主要因素.当DO的质量浓度为2.Smg·L~(-1)、温度30℃左右时,NH_4~+-N去除率达到99%,亚硝化率达到95%.出水NH_4~+-N的质量浓度小于20 mg·L~(-1),达到了GB 16889-2008要求.由于在曝气池内投加的生物载体形成了缺氧微环境,为同时硝化、反硝化作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强化了脱氮效果.回流比为2时,TN平均去除率为73.60/0,其中SND脱氮率为91%. 相似文献
16.
17.
生物流化床-Fenton-曝气生物滤池组合工艺深度处理垃圾渗滤液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杭州市某垃圾填埋场的技术改造要求,采用生物流化床-Fenton高级氧化-曝气生物滤池组合工艺对填埋场渗滤液进行深度处理。通过建立中试装置,着重探讨各工艺单元对其处理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经过生物流化床处理后,氨氮平均去除率可达89.9%,出水氨氮质量浓度稳定低于10 mg.L-1。Fenton单元在系统运行参数为:反应pH为2,n(H2O2):n(Fe2+)=1:1,m(H2O2):m(COD)=2:1,出水pH调整至8,采用两级加药的投加方式,反应时间约为80 min,此时COD平均去除率为71.3%,再经过两级BAF处理后,出水COD稳定低于100 mg.L-1。渗滤液经该组合工艺处理后,除总氮外其它指标可稳定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排放限制标准。渗滤液的处理费用约为14.69元.m-3。 相似文献
18.
采用电混凝-反渗透组合工艺处理渗滤液经膜生物反应器的出水,考察组合工艺的处理效果及电混凝作为RO进水预处理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组合工艺出水COD和NH3-N、TP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00 mg/L和20、0.2 mg/L,去除率分别达到95%、90%、98%,可以满足GB 16889-2008的排放要求;出水电导率为355μS/cm,膜出水电导率与进水电导率的比大于0.94。电混凝工艺能够有效降低RO进水的COD、TP含量,明显地减缓膜结垢污染,改善膜的产水率,可以作为膜前预处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