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膨润土、粉末活性炭(PAC)为吸附剂,考察了其对微污染物(NH3-N、UV254)的去除效果。通过改变膨润土/PAC的投加量,考察了其与MBR的组合工艺对氨氮与UV254的去除效果及微生物活性、膜比通量和出水中有机物残留颗粒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膨润土对UV254的吸附能力弱,平均去除率仅为20.02%,而PAC对UV254的去除率可达89.68%。膨润土-MBR能有效去除NH3-N,平均去除率达92.8%,但对UV254的去除率仅为51.13%;PAC与MBR联用能有效去除NH3-N、UV254,去除率分别为94.5%、89.55%。出水中有机物残留颗粒物不仅数量少,颗粒粒径分布范围也变窄,大粒径颗粒绝大多数得到去除。  相似文献   

2.
采用磁混凝处理黑臭水体。结果表明,聚合氯化铝(PAC)、聚丙烯酰胺(PAM)和磁种的优化投加量分别为70、1.5、1.5 mg/L,浊度、NH4+-N、TN、TP与COD的去除率分别为89.77%、9.02%、17.02%、50.45%与35.77%,COD的去除率比传统混凝提高了69.5%。废水中溶解性有机物(DOM)主要为蛋白质类、腐殖质类及微生物代谢产物(SMP),PAC水解产物的吸附和螯合作用是DOM去除的主要机理,且芳香性和共轭双键有机物去除效果较好。磁种投加显著提升SMP和腐殖质类DOM的去除,其关键作用是成为絮体形成的核心,提高絮体密实度、沉降性能、强度和再稳性能,显著强化混凝效果。  相似文献   

3.
聚硅硫酸铝与活性炭联用处理微污染原水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烧杯试验结果表明,聚硅硫酸铝(PASS)与粉末活性炭(PAC)联用对微污染水源水具有明显的强化处理效果,对浊度、CODMn、UV254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但PAC的投加顺序对处理效果有一定影响,混凝剂与PAC同时投加可取得很好的强化处理效果.通过紫外、色谱-质谱(GC/MS)的分析,探讨了强化处理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4.
滤池前端投加粉末活性炭工艺的水处理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滤池前端投加粉末活性炭(PAC)T艺的水处理效果,模拟其他位置投加PAC时去除水中有机物的情况,并与滤池前端投加PAC工艺的去除效率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说明:在滤池前端投加适量的PAC可以将过滤对COD‰、UV254的去除率提高20%以上,CODMn、UV254平均去除率约为26%、27%;滤池前端投加10mg/LPAC时,沉淀、过滤两个过程对CODMn、UV254的总去除率分别约为40%、55%,与混凝过程投加15mg/I。PAC时取得的效果相当,说明滤池前端投加PAC能更好地发挥其吸附作用,利用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5.
指出了高密度网状絮体的形成,特性及其净化水质的效果;高密度网状絮凝澄清装置运用高密度网状絮体的特点,按推流式反应器原理设计,既重视混合阶段要求剧烈快速搅拌,又兼顾絮凝接触反应阶段微涡旋的水流条件.试验证明,本装置稳定状态下运行时,出水浊度在3 NTU以下,最低达1.96 NTU;CODMn氨氮(NH4+-N)、NO2--N分别稳定在3、0.5、0.0072 mg·L-1以下;UV254去除率稳定在60%以上,最高可达95.6%.PAFC+HPAM联合投加的效果比PAC+HPAM联合投加的效果优越.  相似文献   

6.
预氯化与强化混凝相结合用于给水处理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氯化时间、有效氯投加量等因素对次氯酸钠氯化效果的影响,以及氯化与混凝的先后顺序对CODMn及UV254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本试验原水,有效氯投加量为4mg/L,经过30min氯化后,CODMn去除率达20%左右,再经过强化混凝后,CODMn去除率可达50%左右。先氯化后混凝对于CODMn的去除效果总体要优于先混凝后氯化。在低投氯量时,先混凝后氯化对于UV254的去除效果优于先氯化后混凝,但随着投氯量的增加二者的处理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7.
通过聚合氯化铝(PAC)、聚合硫酸铁(PFS)和聚合氯化铝铁(PAFC)3种絮凝剂对褐煤提质废水混凝沉淀处理效果的比较,考察了3种絮凝剂的投加量对废水浊度、NH3-N、TP及COD的去除效果,并结合了絮体沉降性能,优选出混凝处理效果最好的PAFC作为处理褐煤提质废水的絮凝剂。并确定了该絮凝剂对褐煤提质废水混凝沉淀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PAFC在投加量为250 mg/L,p H为3.5时,褐煤提质废水的COD去除率可达56.63%,浊度去除率为92.21%,30 min静沉比为19%。  相似文献   

8.
以高铁酸钾和聚合氯化铝为预氧化剂和混凝剂,采用响应曲面法考察高铁酸钾投加量和水体pH的交互作用对浊度和UV_(254)去除率的影响规律,并通过建立二次响应模型优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两者的交互作用对混凝效果有较大的影响,高铁酸钾的预氧化作用有助于强化PAC混凝沉淀工艺对浊度和UV_(254)的去除效果,当水体在偏酸性或中性条件下,PAC和高铁酸钾联用强化混凝效果较优;对浊度和UV_(254)去除的二次多项式模型解逆矩阵得到优化的混凝参数为:高铁酸钾投加量为2.13 mg/L和水体pH为6.52,在优化条件下模型预测的浊度和UV_(254)去除率分别可达到91.9%和63.0%,实验验证得到92.5%和63.8%的浊度及UV_(254)去除率,与预测结果接近。证明利用响应曲面法能比较准确的预测混凝效果,可指导实际混凝过程、优化混凝参数。  相似文献   

9.
指出了高密度网状絮体的形成、特性及其净化水质的效果;高密度网状絮凝澄清装置运用高密度网状絮体的特点,按推流式反应器原理设计,既重视混合阶段要求剧烈快速搅拌,又兼顾絮凝接触反应阶段微涡旋的水流条件。试验证明,本装置稳定状态下运行时,出水浊度在3NTU以下,最低达1.96NTU;CODMn,、氨氮(NH4^+-N)、NO2^+-N分别稳定在3、0.5、0.0072mg·L^-1以下;UV254去除率稳定在60%以上,最高可达95.6%。PAFC+HPAM联合投加的效果比PAC+HPAM联合投加的效果优越。  相似文献   

10.
鲁剑  徐国勋 《净水技术》2011,30(5):67-71
试验采用高密度澄清池—内压式超滤组合工艺,以模拟微污染地表水为处理对象,研究了组合工艺对浊度、CODMn、UV254、NH3-N等污染物质的去除效果,探讨了反冲洗的操作条件。研究表明,在最佳运行条件下,组合工艺对浊度、CODMn、UV254和NH3-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9.85%、43.23%、40.85%和63.72%,系统保持平稳运行;当膜通量降低到初始通量的70%时,组合工艺的工作周期比单独超滤工艺过滤持续时间延长了大约4倍左右;当要达到同样的反洗效果时,增加反洗持续时间比缩短反洗周期更有效。  相似文献   

11.
陆少鸣  黄海真  方平  王娜  刘姣  杜敬 《水处理技术》2006,32(10):57-59,62
本文以中试实验为基础,以枯水期的水质实验数据为依据,证明了采用臭氧-生物活性炭治理微污染水源能达到国家规定的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炭滤出水COD。平均值为1.25mg/L,平均去除率为64.53%;NH3-N平均值为0.449mg/L,平均去除率为73.90%;UV2-4。的平均值为0.015cm^-1,平均去除率为68.69%;NO2^--N平均值为0.004mg/L;浊度平均值为0.258NTU,都达到了国家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12.
生物滤池处理微污染水效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微污染江水为试验水样,通过中试考察了石英砂滤池和GAC-石英砂滤池的运行效能,探讨生物滤池处理此类水体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生物滤池处理微污染水可获得良好的出水水质.二者对浊度有很好的去除效果;石英砂滤池对NH3-N、CODMn及UV254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2.4%、19.6%及22.9%;GAC-石英砂滤池运行效果更好,平均去除率分别达84.5%、39.6%和42.5%;稳定运行期间,二者对NO-2-N的去除率接近100%,但在运行周期及应对水质突变方面,GAC-石英砂滤池的性能明显优于石英砂滤池,因此,采用GAC-石英砂滤池可以更好地提高出水水质.本研究为给水厂普通滤池改造成生物滤池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氧化偶合絮凝剂强化混凝处理微污染原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氧化偶合絮凝剂(COF)对微污染珠江水进行烧杯搅拌模拟试验,考察了各种因素对药剂处理效果的影响,重点研究了新型药剂对受污染原水中NH3-N和CODMn的去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复合药剂投加质量浓度为40mg/L、复配比为0.5时,NH3-N去除率可达85%,CODMn去除率达75%以上,NO2^--N去除率达97%,出水浊度为0.6NTU,NH3-N和CODMn的去除率分别比常规絮凝剂硫酸铝、PAC高出60%和23%。并对药剂作用机理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生物砂滤柱对微污染水源水浊度的去除效果,分析了水温、进水浊度和有机物指标等对出水浊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自然挂膜滤柱较接种挂膜滤柱对浊度的去除效果更佳;在常温(22~26℃)和低温(15℃以下)条件下,生物砂滤柱对浊度的去除率分别为76%~84%和58%~79%。相同温度条件下,进水浊度与出水浊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2为0.548 7;通过对进水CODMn、UV254与出水浊度的研究表明,有机物指标越高,则出水浊度越高。生物砂滤柱对浊度的去除可以总结为机械沉淀、生物絮凝、生物氧化作用等几个方面。采用生物砂滤柱处理微污染水源水,能够有效去除水中的浊度。  相似文献   

15.
利用新型臭氧-炭滤-消毒-砂滤组合净水工艺处理北江微污染原水,研究了上流式曝气生物活性炭滤池的启动情况。试验结果表明,上流式曝气生物活性炭滤池气水体积比为0.2:1,启动20 d后,对氨氮的去除率稳定在79%左右,滤池挂膜成功;采用两段式气水混合反冲洗方式,反冲洗周期3~5 d,可有效控制水头损失,维持滤池稳定运行。上流式曝气生物活性炭滤池启动完成后,试验系统最终出水CODMn、氨氮、亚硝氮、浊度均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和饮用净水水质标准(CJ 94-2005)。  相似文献   

16.
对比了常规臭氧活性炭、中置臭氧活性炭、曝气活性炭滤池3种不同的工艺对北江顺德水道II~III类水质的净水效果。结果表明,曝气活性炭滤池采用0.2的气水体积比对CODMn的去除效果比常规、中置活性炭的处理效果要好,去除率达45.95%;中置臭氧活性炭工艺对UV254、TOC的去除效果最好,0.5 mg.L-1时去除率分别达66.36%、38.99%;曝气活性炭滤池对于高含量氨氮的去除效果明显优于常规、中置臭氧活性炭滤池,0.4的气水体积比时氨氮去除率达99.43%,出水达到GB 5749-2006要求。  相似文献   

17.
考察了竹炭和珊瑚砂作为填料的生物滤池对微污染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该填料生物滤池对色度、浊度、SS、氨氮、CODM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3.9%和60.4%、72.7%和83.8%、59.8%和67.1%、96.8%和83.6%、43.4%和51.6%。为获得优良的出水水质,并考虑到基建投资费用的经济性,建议用竹炭和珊瑚砂作填料处理微污染水时,生物滤池的水力负荷不宜大于5 m3(/m2.h),填料高度以85 cm为宜。  相似文献   

18.
任崴  武福平 《河南化工》2011,(15):29-32
针对西北村镇集雨窖水含浊低温微污染的水质特点,采用粉末活性炭强化PAC混凝处理。考察了粉末活性炭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并将其与混凝剂PAC单独投加进行对比,研究其强化混凝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PAC的最佳投加量为70mg/L,混合搅拌强度300r/min,搅拌0.5min,絮凝搅拌强度60r/min,絮凝20min,静沉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