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0 毫秒
1.
对聚合物在CO2环境中的玻璃化转变特性进行了研究。利用蠕变柔量法,在自建的实验装置上,对聚氯乙烯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在CO2环境中不同压力下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进行了测定,并利用间接法测定了对应状态下聚合物中CO2的质量分数。结果表明,在CO2环境中2种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显著降低。利用基于经典热力学与统计热力学理论构建的模型,对聚合物中不同的CO2质量分数对应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值进行了计算,得到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较吻合。  相似文献   

2.
《塑料》2015,(4)
综述了超临界CO2制备聚合物及其共混物的应用现状,主要包括超临界CO2降低单一聚合物和聚合物共混物的黏度、改变聚合物共混物相行为及其他性能的应用。超临界CO2降低聚合物熔体黏度可以使聚合物的成型温度降低,提高其加工性。在聚合物共混物中引入超临界CO2,能改变聚合物共混物微观相形态,分散相尺寸减小,进而达到改变其他性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以超临界CO2为反应介质进行了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TFEMA)的聚合,研究了单体浓度、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对聚合的影响,并且以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MBFA-12)为共聚单体与TFEMA共聚合,研究了聚合物的结构与聚合物膜的表面性能。结果表明:单体浓度、引发剂用量及反应温度都是影响TFEMA均聚合的因素;引入MBFA-12共聚单体可以改善聚合物在超临界CO2中的溶解性,从而可使聚合物的数均分子量由22 316增加到39 985,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由1.93降至1.49,同时使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共聚物膜的表面性能随着共聚物中MBFA-12含量的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国内外以超临界CO2为介质的含氟聚合物的聚合反应研究,其中涉及氟烷基丙烯酸酯类单体的均聚和共聚,可熔融加工的四氟乙烯聚合物,离子交换树脂等。研究表明超临界CO2具有一般有机溶剂不具备的优点,在含氟聚合物的合成方面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杨峰  胡小玲  赵亚梅  管萍 《化工进展》2007,26(2):164-167
介绍了超临界CO2流体用于微孔分离膜制备机理;分析了压力、聚合物浓度及温度等条件对膜孔结构的影响;论述了CO2对聚合物增塑作用的大小和CO2在聚合物材料中向外扩散的速率是最终影响膜孔结构形态的两个基本因素;综述了超临界CO2流体用于分离膜的制备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6.
在13.5MPa,335K条件下,研究了超临界CO2及其与四氢呋喃(THF)的混合超临界流体中丙烯酸(AA)的聚合反应.同时,在6.5MPa,335K条件下,研究了CO2气体和THF在AA单体中的溶解对聚合反应的影响.对不同条件下得到的产物的粘均分子量(Mη)、玻璃化转变温度(Tg)和微观形态进行了测定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通过密封的压力容器将聚丙烯(PP)和超临界CO2混合,形成气固均相体系,采用熔体微分静电纺丝法制备PP和超临界CO2均相体系纤维;研究超临界CO2混合以及混合后形成的均相体系进行升温处理对制备纤维的影响。结果表明,纯PP、PP和超临界CO2混合后形成的均相体系以及对均相体系升温处理后,制备的纤维平均直径分别为12.8、8.02、5.08 μm;PP和超临界CO2混合后,聚合物的黏度得到降低;PP和超临界CO2混合后,制备的纤维结晶度得到降低。  相似文献   

8.
高效分散剂能避免硫化亚铁沉积物黏附管路,有效降低硫化亚铁自燃风险及垢下腐蚀的发生。设计含氟聚合物分散剂的分子结构并在超临界CO2下以丙烯酸(AA)及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G04)为单体合成二元含氟疏水缔合聚合物。以该含氟聚合物为主剂进行复配,并对复配物硫化亚铁分散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超临界CO2体系下可制备二元含氟共聚物,以含氟聚合物为主剂的复配物对硫化亚铁分散良好。  相似文献   

9.
超临界二氧化碳介质中聚合物玻璃化转变温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制了一套原位光学法测定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2)介质中聚合物玻璃化转变温度(Tg)的仪器装置。该仪器装置由带石英视窗的高温高压平衡釜、数据采集系统、加热与温度控制系统、压力控制系统、CO2输送系统5部分组成。采用该仪器装置,测定了温度为50、60、70、80、90、100、120℃,压力为0.1、5、10、15、20 MPa范围内,PET聚酯薄膜样品的体积溶胀率及相应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常压测量结果与DSC差示扫描量热仪的测量值吻合很好,在10 MPa下的实测结果与文献值亦具可比性,表明该实验装置的可靠性及研究方法的可行性。因此,本仪器装置及方法可用于测量SC-CO2介质中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近年来超临界CO2用于辅助制备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超临界CO2在一定的条件下以超临界状态与聚合物混合均匀后,若降低压力,CO2快速膨胀会对熔体产生强烈的拉伸作用,从而促进纳米粒子在聚合物基体中均匀分散。根据所用设备及原理,可分为挤出法、原位聚合法和釜压分散法等3种方法。  相似文献   

11.
超临界水直接液化褐煤是高湿低阶褐煤高效转化与资源化利用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阐述了超临界水液化制油的优势,总结了液化过程中的热解反应、脱杂反应、缩聚反应等关键反应;重点论述了操作条件(温度、停留时间、压力、溶剂等)对反应过程的影响机理;针对油品质的升级,总结了催化剂在液化油升级中的应用,分析了煤本身所含的铁系催化剂的催化特点,总结了贵金属在催化升级中的研究现状及部分过渡金属合金的高效催化特性;强调了煤与生物质共同液化的协同作用。对液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展望了未来的工业放大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主要综述了包装用胶粘剂的概况。列出了包装行业中使用胶粘剂的三个主要方面,对胶粘剂的分类与组成进行了阐述,介绍了胶粘剂在包装行业中的使用实例并预测了包装用胶粘剂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几种常用分子筛的合成原料、方法及母液组成;综述了合成分子筛母液对后续合成的影响;阐述了几种合成分子筛母液的回收利用工艺及应用,并对其回收利用前景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纳米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综述了纳米氧化铁催化剂的研究现状及其对高氯酸铵(AP)热分解的催化机理,指出了纳米催化剂在推进剂中应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纳米催化剂今后在推进剂中应用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讨论了强力清管器清管的原理及其要点,简述了强力清管在实际中的作用和效果,对三类新型强力清管器的结构和使用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6.
抗菌涂料中无机抗菌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单介绍了无机抗菌剂的概念、分类及其特性,论述了无机抗菌剂的抗菌机理及研究进展,并对无机抗菌剂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周红军  罗颖 《塑料工业》2007,35(B06):17-19
简单介绍了聚合物共混的类型,增容剂的作用原理。对反应性增容剂在聚合物共混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着重介绍了以酸性基团和碱性基团为官能团的反应性增容剂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18.
天然有机物提取及表征技术近期发展动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瑾  马军 《现代化工》2007,27(2):12-16
在阐述天然有机物(NOM)来源和危害的基础上,对NOM的提取、分离和表征技术的近期发展动态进行了全面综述。介绍了NOM的各种提取和分离方法,对各种提取方法的优缺点和产率进行了分析比较,指出以反渗透、大孔树脂和膜分离为核心的工艺为目前最主要的提取分离手段。此外,详细列举了包括光谱、色谱、核磁共振、原子力显微成像等在内的NOM表征方法,对各分析结果所对应的NOM的结构特征和物化性质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研究混合器的停留时间分布对进一步研究混合器内的流型、混合等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介绍了用于描述停留时间分布(RTD)的统计特征参量,根据测试原理及示踪剂输入方式等对停留时间的实验方法进行分类介绍。着重回顾了化学反应工程方法中RTD模型的发展,对有关RTD流场模拟中的常用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统计学方法在RTD中的应用加以描述。最后展望了对上述方法在停留时间分布中的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20.
2000年我国聚氯乙烯工业生产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2000年我国聚氯乙烯生产、消费状况,详细叙述了生产及加工应用技术进展,并对我国聚氯乙烯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