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油藏条件、聚合物注入性以及经济性的限制,稠油聚驱允许的聚合物浓度往往难以达到报道的"最优值"。在聚合物浓度恒定或变化较小时,原油黏度增大对聚驱采收率的影响,将直接关系到聚驱在相对高黏度原油油藏的适应性。利用不同黏度的普通稠油样本,进行了大量的聚合物驱油实验,发现原油黏度对聚驱采收率的影响受聚合物使用浓度或水油黏度比的控制。在原油黏度:50~500mPa·s,水油黏度比:0.02~0.62的条件下,聚驱采收率随原油黏度的增大而减小。随聚合物浓度的增大,稠油聚驱采收率上升加快,50~500 mPa·s原油驱替用聚合物浓度应大于等于2 000 mg/L;同时,原油黏度越高,增加聚合物浓度带来的采收率增幅和经济效益越大。在幵联模型中,300mPa·s原油的聚驱替效率和剖面调整效果均差于50mPa·s原油,导致其聚驱采收率低于后者。  相似文献   

2.
针对渤海复杂河流相X稠油油田油藏条件,考虑到该油田原油黏度变化特征,选用增黏能力较好的HJ聚合物作为驱油聚合物,通过室内填砂管物理模拟驱油实验,研究了原油黏度、聚合物溶液浓度对聚合物驱油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油黏度越高,水驱后剩余油越多,后续聚驱的挖潜潜力越大;原油黏度越高,聚驱采收率随聚合物浓度增大而增大的幅度越大,当聚合物浓度达到一定值使水油黏度较高时,也会出现聚驱采收率高粘原油大于低粘原油的现象;从采收率和经济的角度考虑,在复杂河流相油藏条件下,对于黏度为50~500mPa·s的普通稠油,聚驱用聚合物浓度应选用大于等于2000mg/L。  相似文献   

3.
针对延长油田低渗透油藏,通过开展岩心注气物理模拟实验,探索提高低渗透油藏CO2驱油开发效果影响因素及其规律。实验表明,不同驱替压力下,注入压力越高,采收率越高,注入压力高于最小混相压力后,采收率不再增加,采收率最高可达66.68%;并且注入压力增加,气体突破时间延迟;注入速度越高,采收率和换油率越高,CO2驱油开发效果越好,生产汽油比也越高;岩心渗透率高于1.26×10-3μm2时,渗透率增大,采收率差别不大,但相比水驱,采收率提高程度较大;岩心渗透率低于1.26×10-3μm2时,渗透率增大,采收率增大,但相比水驱,采收率提高程度较小。  相似文献   

4.
研究认识聚合物用量和油藏非均质性适应关系对于改善聚合物驱开发效果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以前在不考虑聚合物弹性驱油机理的情况下,研究结果为,较适合聚合物驱油的非均质变异系数V k为0.52~0.96;均质油藏当用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随着用量的增加采收率提高值基本上不再增加;相同聚合物用量,聚合物驱采收率提高值随非均质变异系数的增大而相应增加。目前大量实验和现场生产数据充分证明聚合物弹性具有提高微观驱油效率的作用机理,本文利用数值模拟方法,使用具有聚合物弹性驱油机理模拟功能的模拟器重新研究认识了聚合物在不考虑弹性和考虑弹性两种情况下,聚合物用量和油藏非均质性适应关系。建立了具有不同渗透率非均质变异系数的典型数值模拟地质模型,计算了不同用量聚合物驱油开发效果。结果表明,弹性聚合物与均质油藏适应性最好,可以考虑适当加大弹性聚合物用量,聚合物驱层系组合时,尽量减少渗透率级差,进一步提高聚合物驱效果。  相似文献   

5.
化学聚合物驱油原理是通过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增加注入水的的黏度,从而改善流度比,进而扩大波及体积,提高采油速度和原油采收率。聚合物溶液的增黏性能是其驱油特性的最主要参数,影响聚合物黏度的主要因素有聚合物的分子结构、分子量、浓度、地层水或注入水矿化度、温度以及地层剪切作用。通过评价聚合物的增黏性能、耐盐性、抗剪切性,评价比较聚合物的驱油能力。通过室内实验,测定了4种聚合物A、B、C、D的黏浓曲线,得到了聚合物剪切前后的黏度数据,以及聚合物在不同矿化度时的黏度。  相似文献   

6.
通过室内物理模拟驱油实验,研究了影响聚合物驱效果的3种主要因素:水油粘度比、地层渗透率、聚合物用量,并对聚合物驱的基本参数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当地下原油粘度为50.7mPa·s时,聚合物驱的合理水油粘度比区间为0.06~0.6;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的最佳地层渗透率为2.0μm2;水驱之后转注浓度为3000mg·L-1的聚合物段塞对提高采收率有较大影响,采收率增幅随着聚合物段塞体积的增大逐渐变小;同时聚合物的顿增油量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聚表剂驱在不同渗透率条件下的适应性规律,改善其在驱油领域中的运用,采用与天然岩心孔隙结构无明显的差异的贝雷岩心模型,开展驱洗型A、驱洗型B两种聚表剂体系与不同渗透率油层的匹配关系实验,研究了不同类型聚表剂在不同渗透率岩心条件下对驱油效果的影响,分析了不同驱油体系在贝雷岩心中的采收率、注入压力变化以及采出液黏度和浓度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岩心渗透率K=272×10~(-3)μm~2条件下,驱洗A采收率增幅较大。岩心渗透率K=625×10~(-3)μm~2条件下,驱洗B采收率增幅较大,因此,与驱洗A相比,驱洗B适应的岩心渗透率更高;在注入PV数相同条件下,岩心渗透率越高,采出液黏度越大,化学剂浓度也升高。  相似文献   

8.
杨光  赵娟  李保振 《当代化工》2021,50(6):1358-1361
针对渗透率高于10μm2及孔隙度大于35%的特高孔高渗稠油油田,开展化学驱可行性研究.研究了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类聚合物、结构聚合物、稠油活化剂和凝胶4种驱油体系剪切前后的黏浓关系.结果表明:普通聚合物和稠油活化剂剪切前后黏度均较低,结构聚合物剪切前后黏度较高,并且质量浓度越高,黏度保留率越高,凝胶体系黏度最高,抗剪切能力最好.进一步研究了结构聚合物和凝胶体系的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结果表明渗透率、流速及聚合物质量浓度均对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造成影响,从阻力建立能力角度出发,认为结构聚合物不适应于10μm2以上渗透率地层;凝胶体系比结构聚合物驱油体系建立阻力系数的能力更强,针对渗透率高于10μm2的油藏,凝胶体系建立流动阻力的能力较好.  相似文献   

9.
姚峰  韩利娟 《应用化工》2013,(4):626-629
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对原油/水界面张力、乳化作用以及对岩石润湿性的影响,开展了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体系提高低渗透油藏石油采收率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超低界面张力是影响石油采收率的重要因素,具有良好乳化性能的驱油体系能起到更好的驱油效果,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驱油体系具有更高的提高石油采收率的效能。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油田石油资源不断的被开发,油田资源不断的被开采,油井的含水率不断的上升,石油资源的开发难度也是在逐渐的增加,而如何能够有效的开采油藏的剩余原油,也越来越受到研究人员们的重视。石油如果得不到最大化的开发就可能造成资源的浪费,而开发水平就与技术有很大关系。所以说,石油开采技术也成为了国家竞争的一大重要方面。通过实验得到,通过采用高浓度和高分子量的聚合物可以提高原油的采收率,文章通过分析聚合物驱油的作用过程,即改善了聚合物驱油的效果,从而提高了油藏原油的采收率,进一步促进了油田开发效益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聚合物溶液的注入不可避免的影响油藏物性参数,进而直接影响聚合物驱油的整体效果,因此本文针对大港油田港西A区开展了聚驱过程中储层渗透率、孔隙度的变化规律研究并提出了一种适合于储层物性参数变化的驱替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聚合物的注入使近井地带渗透率大幅度降低,同时导致层内和层间非均质加剧,影响采油效果;粘度连续降低的变粘度驱油体系能够适应这种储层变化情况,并且大幅度动用中低渗透层剩余油,比单一粘度聚驱提高采收率3.8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2.
聚合物驱油是指在注入水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增加注入水粘度,并且降低水相渗透率,改善水油流度比,扩大注入水波及体积,进从而提高原油的宏观采收率。聚合物驱油机理是提高采收率方法中较简单的一种,它通过降低水相流度,改善水油流度比来提高波及系数。一般来说,当油藏的非均质性较大和水驱流度比较高时,聚合物驱可以取得明显的经济效果。聚合物具有粘弹性,驱替残余油的力与牛顿流体水的不尽相同,不仅有垂直于油水界面克服残余油的毛管力,而且还有较强的平行于油水界面驱动残余油的拖动力,因而也提高微观驱油效率。本文通过聚合物驱调研,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进行了聚合物驱油机理研究。  相似文献   

13.
针对海上稠油油藏地质特征及提高采收率的具体要求,选择聚合物微球与缔合聚合物进行复配,通过填砂管封堵实验和人造岩心驱油实验,发现复合体系兼具深部调剖和增黏驱油的性能,封堵性能、液流改向能力和驱油效果均优于单纯聚合物溶液。说明微球和缔合聚合物之间产生较好协同作用,为改善聚合物驱效果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石油的需求量不断上升,提升原油开采效率,对提高原油产量、保证石油的供给意义重大。目前我国老油田多进入开采中后期,原油含水率不断上升,开采难度加大,聚合物驱油是提升原油开采效率、保证原油持续稳产的重要手段。就目前的应用效果来看,聚驱能够从宏观上提升采油量,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聚驱后期要想提高原油的采收率还需要做其它技术的应用,本文对聚合物驱后期的提升采收率的方法做了系统性的分析和研究,旨在进一步提升聚合物驱油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5.
《化工设计通讯》2019,(11):24-25
合物驱是向地层中人工注入化学聚合物驱替原油,从而提高采收率的一种方法。目前,我国的一部分老油田,如大庆油田等已经进入开发后期,产水量明显增加,原油产量出现大幅度的递减,而新增原油储量的勘探开发也举步维艰。因此,为了保证原油产量的稳产高产,通过向储集层注入聚合物提高采收率的措施,在我国石油开发行业的研究日渐得到重视。实践证明,聚合物驱对提高石油采收率,维护我国石油产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主要分析了聚合物驱油过程的效果,旨在找影响聚合物驱油的主要因素,进而解决对三次采油聚合物驱如何提高开采效果提出积极的措施应对。  相似文献   

16.
针对海上稠油油藏地质特征及提高采收率的具体要求,选择聚合物微球与缔合聚合物进行复配,通过填砂管封堵实验和人造岩心驱油实验,发现复合体系兼具深部调剖和增黏驱油的性能,封堵性能、液流改向能力和驱油效果均优于单纯聚合物溶液.说明微球和缔合聚合物之间产生较好协同作用,为改善聚合物驱效果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三次采油技术要求针对不同的地层条件,开展不同的聚合物适应性评价,选择合适的聚合物才能使得驱替地层原油效果更佳。同时目前一般的聚合物已经无法满足三次采油的技术需要,优选新型聚合物开展三次采油可行性室内实验论证,成为了目前必要的研究过程。因此,针对大港油田采油五厂,优选了3种聚合物进行室内岩心驱油实验分析,研究表明,3种新型聚合物都能有效的起到提高采收率的效果,平均提高采收率达21%。实验分析结果为聚合物驱油现场实施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8.
针对大庆油田弱碱三元驱工业化推广应用中存在问题和实际需求,进行了弱碱三元体系影响因素研究及其性能特征评价。结果表明,与强碱三元体系相比较,弱碱三元体系与原油间界面张力下降速度较慢,第45~60 d后界面张力才能下降到10~(-3)mN/m数量级。碱、聚合物间与表面活性剂色谱分离较大,碱与聚合物之间相对较小。在三元体系黏度相同条件下,随碱和表面活性剂浓度增加即界面张力降低,三元体系与原油间乳化作用增强,附加渗流阻力增大,传输运移能力变差。随三元体系黏度增加,中低渗透层分流率增加,液流转向能力增强。随三元体系界面张力降低,高渗透层洗油效率提高,剩余油饱和度降低,水相渗透率增加,渗流阻力减小,分流率增加,液流转向效果变差。在岩心非均质性和界面张力相同条件下,随三元体系黏度增加,三元驱采收率增大。在岩心非均质性和黏度相同条件下,随界面张力降低,三元驱洗油效率提高,采收率增幅增加。在黏度和界面张力相同条件下,随岩心非均质性加剧,水驱采收率降低,三元驱采收率增加。  相似文献   

19.
两亲聚合物是针对聚驱后研究的三次采油驱油剂,是一种将多种功能基团在碳氢键上接枝共聚后形成的多元接枝共聚物,突破常规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的理念,通过分子设计原理和高分子乳化活性机理,具有乳化、增黏、深调原油等多项功能,是新型化学驱提高采收率技术。聚驱后仍然有近50%原油残留在地下,这些地质储量渗透率超过50 mD以上,相比新勘探的部分低渗透油藏来说仍是较为优质储量。在聚驱之后确定新的高效技术手段,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继续有效地开发聚驱后油藏,亟须大幅度提高采收率战略接替技术。该项目的研究在聚驱后注入功能性两亲聚合物可提高采收率10个百分点以上,为二三类油藏大幅度提高采收率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二元复合驱的驱油效率,采用了一种新型的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组成的复合驱油剂,对其进行了化学分析及其对现场稠油的驱替效果评价。通过界面张力测量及动态界面张力分析,优选了表面活性剂PS-2作为最优选择,并确立其最优质量分数范围为0.2%~0.4%。通过黏浓特性和黏温特性实验,优选出聚合物KYPAM,并确定其最佳质量浓度为1 000 mg·L-1。随后通过研究聚表二元复合体系的界面张力和流变性,发现该体系能够有效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并具有良好的流变性。采用单岩心驱替实验方法,对比分析了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驱、单一聚合物驱替及单一表面活性剂驱替对于现场高黏度原油提高采收率的效能。结果表明,聚表二元复合驱的采收率最高,达到32.1%,比水驱提高了16.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