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硝酸银为沉淀剂,用稀硝酸和热氢氧化钡调节pH值,沉淀溶液中的L-精氨酸。考察沉淀温度、pH值、硝酸银与L-精氨酸的摩尔比、L-精氨酸的初始质量浓度、和L-赖氨酸对硝酸银沉淀L-精氨酸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沉淀率略有下降;pH值在10.0以上时沉淀率明显增大,pH值至11.0时沉淀率达到最大,继续增大pH值沉淀率基本不再变化;硝酸银与L-精氨酸的摩尔比达到2.0时,沉淀率可达90.0%以上;L-精氨酸的初始浓度应大于10.0 g/L,沉淀率才可达90.0%以上;钠离子浓度对沉淀率基本无影响,但是当铵离子浓度或L-赖氨酸与L-精氨酸的质量比增大时,沉淀率迅速下降。最后,用2.0 mol/L盐酸溶解沉淀,过滤,滤液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检测,并与L-精氨酸标准峰比较,结果表明沉淀中的L-精氨酸可初步分离出来。  相似文献   

2.
732离子交换树脂从胱氨酸母液提取L-精氨酸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验考察了温度、pH值、氯化铵和氯化钠浓度对 732阳离子交换树脂吸附L -精氨酸的影响 ,并测定了 2 5℃时 732离子交换树脂吸附L -精氨酸的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 :温度变化对吸附率影响较小 ;pH值增大 ,吸附率下降 ;溶液中氯化铵或氯化钠浓度增大 ,吸附率迅速下降 ,且当氯化铵或氯化钠物质的量浓度达到1.0mol·L-1时 ,L -精氨酸难于被吸附 ;2 5℃时 ,最大饱和吸附量约为 117g·kg-1树脂。根据实验结果开发了从胱氨酸母液提取L -精氨酸的工艺 ,提取率达到 80 %以上。  相似文献   

3.
付勇  吴国光  彭奇均 《化工进展》2007,26(3):422-425
实验考察了温度、pH值、氯化铵和氯化钠浓度对D001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吸附L-苏氨酸的影响,并测定了25 ℃时阳离子交换树脂吸附L-苏氨酸的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阳离子交换树脂吸附L-苏氨酸的吸附率随温度的升高呈略下降的趋势,是个放热过程;pH值增大,吸附率下降;溶液中氯化铵或氯化钠浓度增大,吸附率迅速下降,且当氯化铵或氯化钠物质的量浓度达到1.0 mol·L-1时,L-苏氨酸在树脂上吸附量很小;25 ℃时,最大饱和吸附量约为70g·kg-1(树脂).  相似文献   

4.
测定了25℃下D113弱酸性离子交换树脂吸附L-组氨酸的动力学曲线和吸附等温线,考察了溶液中pH值、硫酸铵浓度、L-赖氨酸浓度和L-精氨酸浓度等因素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D113离子交换树脂吸附L-组氨酸约30 m in即可达到平衡;Langmu ir方程可以较好地描述D113离子交换树脂对L-组氨酸的吸附;在实验pH值范围内,L-组氨酸的吸附率随pH值的减小而减小,当pH降至3.4时,吸附量仍达到133mg/g;NH4+离子的存在使L-组氨酸的吸附量明显下降,当氯化铵浓度达到1.0mol/L时,吸附量仅为6.8mg/g;L-赖氨酸或L-精氨酸的存在使吸附量略微减小。  相似文献   

5.
考察了pH值、邻二甲苯–4–磺酸与L–亮氨酸的物质的量比、氯化铵浓度和温度等因素对邻二甲苯–4–磺酸反应沉淀L–亮氨酸的影响。结果表明:邻二甲苯–4–磺酸沉淀L-亮氨酸的适宜pH值为不高于1.5;邻二甲苯–4–磺酸与L-亮氨酸的最适物质的量比为3∶1;溶液中氯化铵浓度增大使L–亮氨酸的沉淀率缓慢下降;温度升高L–亮氨酸的沉淀率迅速降低,反应应于低温下进行,实际生产中可选择在0 ℃。按上述最佳工艺条件从除酸后猪血粉水解液中提取L–亮氨酸,沉淀率达到90.62%,经精制L-亮氨酸产品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的标准。  相似文献   

6.
D152弱酸性离子交换树脂吸附L-组氨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定25 ℃下D152弱酸性离子交换树脂吸附L-组氨酸的动力学曲线和吸附等温线,考察了溶液中pH值、硫酸铵浓度、L-赖氨酸浓度和L-精氨酸浓度等因素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D152离子交换树脂吸附L-组氨酸约30 min即可达到平衡;Langmuir方程可以较好地描述D152离子交换树脂对L-组氨酸的吸附;在实验pH值范围内,L-组氨酸的吸附率随pH值的减小而减小,当pH降至3.19时,吸附率仍达到82.38%;NH+^4的存在使L-组氨酸的吸附率明显下降,当硫酸铵浓度达到1.0 mol/L时,吸附率仅为5.10%;L-赖氨酸或L-精氨酸的存在使吸附率略微减小.  相似文献   

7.
732阳离子交换树脂吸附L-组氨酸的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25℃下732阳离子交换树脂吸附L-组氨酸的动力学曲线和吸附等温线,考察了pH值、硫酸铵浓度、L-赖氨酸和L-精氨酸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Freund lich方程可以较好地描述732阳离子交换树脂对L-组氨酸的吸附,由Freund lich方程求得其平衡吸附量为142.32 g/L;吸附率随pH值的增大而减小,适宜在小于5.4时吸附;NH4+的存在使L-组氨酸的吸附率明显下降,当NH4+浓度达到1.0 mol/L时吸附率仅为42.32%;L-赖氨酸或L-精氨酸的存在使吸附率略微减小。  相似文献   

8.
偏钒酸铵的制备及沉钒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氯化铵与偏钒酸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钒酸铵的沉淀过程中,探讨偏钒酸钠的初始浓度、加铵系数K、溶液pH值及温度等因素对沉钒率的影响及沉淀动力学。通过X射线衍射和红外光谱对沉淀产物的微观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以30g/LV2O5溶液进行实验,当pH=8左右、以K=2加入氯化铵固体、温度为50℃时,沉钒率达到99%以上,动力学...  相似文献   

9.
蒋文杰  张昭 《无机盐工业》2014,46(10):34-38
主要对以含镁高的工业硫酸锰溶液为原料制备高纯四氧化三锰时的沉淀工艺条件进行研究。通过实验测定氢氧化物沉淀时溶液中锰、镁离子浓度和计算沉淀物中镁与锰的质量比,研究了硫酸锰溶液的初始浓度、沉淀pH、反应温度对锰、镁离子沉淀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硫酸锰溶液的锰质量浓度为40 g/L(镁质量浓度为1.56 g/L),选择终点pH为9.0,反应温度为40 ℃时,锰离子的沉淀率可达90%,氧化得到的四氧化三锰产品中锰元素质量分数为71%,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10-4,锌元素质量分数为1.26×10-4,其他金属元素质量分数均小于7×10-5,基本能达到四氧化三锰产品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0.
郭婷婷  彭佳敏 《精细化工》2012,29(7):656-659
以L-精氨酸为原料,经水杨醛催化消旋反应得到DL-精氨酸,在精氨酸酶的作用下,定向地将L-精氨酸转化为L-鸟氨酸和尿素,并经进一步分离纯化得到D-精氨酸和L-鸟氨酸盐酸盐。该文通过水杨醛对L-精氨酸进行消旋化,反应2.5 h,消旋率可达74.5%;同时,对L-精氨酸酶促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37℃,pH=10,反应时间24 h,底物质量浓度40 g/L,酶质量浓度0.2 g/L,在该条件下转化率可达98.0%。经该法制备得到的产物D-精氨酸和L-鸟氨酸盐酸盐纯化后光学纯度可达99.0%。  相似文献   

11.
大孔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对L-精氨酸的吸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D001大孔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对L-精氨酸的吸附. 测定了25oC下的吸附等温线,发现用Langmuir方程和Freundlich方程可以较好地描述L-精氨酸在该树脂上的吸附;D001树脂吸附L-精氨酸约30 min即可达到平衡;氯化铵或氯化钠的存在使吸附率明显下降;pH对吸附影响明显,从胱氨酸母液中吸附L-精氨酸的适宜pH为7~8;同时测定了胱氨酸母液吸附的动态吸附穿透曲线和洗脱曲线,穿透曲线较缓而洗脱峰较集中.  相似文献   

12.
气溶胶OT反胶束对L-胱氨酸的萃取行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验考察了气溶胶OT (AOT即 2 乙基己基琥珀酸酯磺酸钠 )浓度、盐酸浓度、L 胱氨酸浓度、无机盐浓度及温度对AOT反胶束萃取L 胱氨酸的影响。结果表明 :AOT浓度增大萃取分配系数增大 ;水相中盐酸浓度增大、无机盐浓度增大、胱氨酸初始浓度增大均使萃取分配系数降低 ;萃取温度升高使萃取的分配系数减小 ,说明AOT反胶束萃取胱氨酸是一个放热过程 ,低温有利于胱氨酸的萃取  相似文献   

13.
罗弦  曾波  赵香 《现代化工》2011,31(9):83-85,87
确定了得到MgOHCl产物所需转化剂的用量,以反应温度、反应物的摩尔比、反应时间为变量,固体产物中的氮质量分数、氯收率为评价指标,对MgO热分解NH4Cl制NH3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375℃,转化剂、MgO、NH4Cl的摩尔比为1.3∶1∶0.6,反应时间为60 min时,固体产物中氮质量分数约为0,氯收率可达到90%以上。同时在加入适量转化剂的条件下,MgO分解NH4Cl能够直接生成MgOHCl,不需向反应器中通入蒸汽,简化了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14.
烯丙基氯氨解制备烯丙基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锋  张淑芬  杨锦宗  任鹏 《精细化工》2001,18(11):678-681
讨论了烯丙基氯在液氨和乙醇中制备烯丙基胺的氨解反应 ,在液氨中 ,n(氨 )∶n(烯丙基氯 )∶n(氯化铵 ) =2 0∶1∶1时 ,45℃反应 8h ,产物中w(伯胺 ) =46 8%。乙醇为溶剂时 ,n(氨 )∶n(烯丙基氯 ) =2 0∶1,在温度 40℃反应 8h ,产物中w(伯胺 ) =78 83 % ,用均匀设计对乙醇为溶剂的实验进行了优化 ,建立了反应模型  相似文献   

15.
罗弦  曾波 《无机盐工业》2011,43(10):42-44
对利用氢氧化镁热分解氯化铵制氨气反应体系进行了热力学计算分析,以反应温度、反应物的物质的量比、反应时间为变量,以固体产物中的含氮量、氯收率以及氨气收率等为评价指标,对氢氧化镁热分解氯化铵制氨气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375 ℃,氢氧化镁与氯化铵的物质的量比为1∶0.75,反应时间为50 min时,氯收率和氨气收率均可达到90%以上,同时氢氧化镁分解氯化铵能够直接生成碱式氯化镁,不需向反应器中通入水蒸气。  相似文献   

16.
采用鸟粪石沉淀法回收高浓度含磷废水中的磷,以MgCl2·6H2O和NH4Cl作为沉淀剂,考察了pH值、搅拌速率、反应时间、沉淀时间、镁磷物质的量之比、氮磷物质的量之比对磷的去除效果及氨氮残留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优反应条件为:pH=9.5,n(Mg)∶n(N)∶n(P)=1.25∶1.05∶1,搅拌速率为200 r/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