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重点梳理了利用渗透气化、纳滤、反渗透、电渗析和膜蒸馏等膜分离技术分离回收离子液体的研究进展,并对不同膜分离技术分离回收离子液体的特点和该领域回收离子液体的应用前景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离子液体不挥发,无污染,无臭味,具有高选择性和催化作用,且易于循环回收利用,作为一种新型的高效绿色溶剂,以其突出的优势已成为绿色化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简要介绍了离子液体的分类、合成及其在氟化工艺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离子液体不挥发,无污染,无臭味,具有高选择性和催化作用且易于循环回收利用,作为一种新型的高效绿色溶剂,以其突出的优势已成为绿色化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简要介绍了离子液体的分类、合成及其在氟化工艺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离子液体不挥发,无污染,无臭味,具有高选择性和催化作用且易于循环回收利用,作为一种新型的高效绿色溶剂,以其突出的优势已成为绿色化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简要介绍了离子液体的分类、合成及其在氟化工艺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近年来离子液体吸收制冷工质对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离子液体工质对的种类、离子液体工质对热物性的测量及离子液体工质对的理论吸收制冷循环性能。  相似文献   

6.
为促进离子液体的应用,在常压下由平衡法测定了3种新型苯并噻唑类离子液体在乳酸甲酯、乳酸乙酯中的溶解度,温度范围为253.15~333.15 K,用λh方程对溶解度数据进行了关联,关联效果理想。该类离子液体表现出的"温敏性"对其在反应结束后的回收及循环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杨建军  马晓迅  关卫省 《化工进展》2013,32(8):1801-1806
离子液体具有较强的催化能力、较强的溶解能力、较低的蒸气压等特性,其在生物柴油合成中的应用近年来受到人们的持续关注。本文介绍了离子液体不仅可作为酶催化合成生物柴油的绿色溶剂,作为酯交换反应合成生物柴油的催化剂,还可作为催化剂载体,并可以实现离子液体在生物合成应用中的循环利用。提出了今后应加强对离子液体中固定化脂肪酶催化合成生物柴油的传质过程和催化作用机制及离子液体的循环利用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离子液体以其良好的热稳定性、催化性能和易于回收等优点,近年来逐渐取代传统浓硫酸催化剂,成为乙酸乙酯合成工艺中的新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离子液体的发展历史、应用以及在催化合成乙酸乙酯中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离子液体催化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离子液体以其良好的热稳定性、催化性能和易于回收等优点,近年来逐渐取代传统浓硫酸催化剂,成为乙酸乙酯合成工艺中的新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离子液体的发展历史、应用以及在催化合成乙酸乙酯中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离子液体催化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离子液体作为环境友好型离子溶剂在烷基化、酰基化、加氢和聚合等催化体系中,不仅比传统的分子溶剂在提高反应的速率和选择性以及催化剂的循环回收利用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而且自身还具备一定的催化活性.综述了离子液体在上述催化体系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离子液体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由于离子液体具有较低的熔点、良好的导电性和可以忽略的蒸汽压等优点,引起了科学界和工业界的广泛瞩目.随着研究的日益深入,室温离子液体已经被开发和应用到诸多领域.对室温离子液体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详细介绍了离子液体在电化学、化学反应、分离过程以及在新材料等方面的应用.并对该领域的研究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离子液体萃取燃料油脱硫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项小燕  林金清 《化工进展》2007,26(12):1681-1685
分析了离子液体萃取脱硫机理以及离子液体的结构、硫化物类型、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剂油比等因素对脱硫效果的影响规律,并对离子液体再生方式进行了比较。认为研究开发价格低廉、适于大规模工业化使用的离子液体、增大硫化物的萃取选择性、提高离子液体的再生利用率、完善工业化应用所必需的各种基础数据以及离子液体萃取脱硫技术与其它工艺的组合将是离子液体萃取脱硫技术今后发展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3.
功能化离子液体在二氧化碳吸收分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吸收及分离二氧化碳是降低碳排放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策略之一,这就必然要求全球科技工作者注重开发具有选择性高效吸收分离二氧化碳的新材料和新路线。作为近20多年来发展的一类代表性的新材料,离子液体(尤其是功能化离子液体)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例如几乎没有蒸气压、液态温度范围大、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好、电化学窗口宽、不可燃、结构-性质可调控等。这些性质使离子液体在二氧化碳吸收及分离领域受到广泛关注。重点综述了近5年(2015~2019)来功能化离子液体吸收分离二氧化碳的研究进展, 主要内容包括单位点离子液体、多位点离子液体、基于功能化离子液体的混合物、功能化离子液体杂化材料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分离。同时, 对目前该领域的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进一步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4.
离子液体在纳米纤维素制备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纳米纤维素因其优异的性能和独特的结构在很多领域都受到了关注,其制备和应用已成为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纳米纤维素的制备方法众多,但依然面临着较大的挑战。离子液体因其对木质纤维素优良的溶解性能及可回收性,在纳米纤维素制备中展现了较大的潜力。基于此,综述了离子液体在纳米纤维素制备方面的应用进展,重点介绍了离子液体作为预处理手段在纳米纤维素制备方面的应用现状,以及作为溶剂和催化剂直接水解制备纳米纤维素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制备过程中离子液体的回收情况进行了简单概述。  相似文献   

15.
付雪  陈婷婷  许映杰 《化工学报》2022,73(5):1883-1893
离子液体(ILs)具有优异的导电能力,其电导性质不仅是电化学应用的基础,而且广泛用于研究ILs溶液热力学性质与微观结构。本文首先总结了近年来实验测定法在研究纯ILs、ILs+溶剂和ILs+ILs体系电导率(κ)或摩尔电导率(Λ)等方面取得的进展,详细讨论了ILs结构、ILs浓度、温度等因素对体系κΛ的影响,并结合溶液热力学模型分析了ILs κΛ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重点介绍了电导性质在研究纯ILs的离子率以及ILs+溶剂体系微观结构和相互作用方面的应用及进展。最后,对ILs电导性质研究与应用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离子液体的合成方法及其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风彦 《广州化工》2012,40(14):4-7
离子液体具有较低的熔点、良好的导电性和可以忽略的蒸汽压等优点,引起了科学界和工业界的广泛瞩目。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日益深入,室温离子液体已经被开发和应用到诸多领域。本文对室温离子液体的合成、结构、性能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低碳烯烃/烷烃的高效分离是石油化工领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过程之一,传统的低温精馏过程选择性低、能耗大。离子液体作为一种结构可调的绿色溶剂为低碳烃的高效分离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离子液体在低碳烯烃/烷烃分离中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常规离子液体、功能化离子液体以及含过渡金属的离子液体在低碳烯烃/烷烃分离中的应用,阐明了离子液体中阴阳离子、功能化基团、过渡金属与低碳烯烃相互作用的机理,着重介绍了合成金属功能化离子液体、添加金属盐、添加金属纳米粒子3种向离子液体中引入过渡金属方式的特点以及过渡金属的种类、比例,有机配体的类型对离子液体烯烃/烷烃分离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该方向的研究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The enormous emission of carbon dioxide (CO2) from industries has triggered a series of environmental issues. In recent years, ionic liquids (ILs) as novel absorbents are widely used for CO2 capture owing to their low vapor pressure and tunable structures. IL-modified adsorbents have the advantages of both ILs and porous supports, such as high CO2 selectivity and high specific surface area, which are novel agents to capture CO2 with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s. In this review, more than 140 IL-modified adsorbents for CO2 capture in recent years were systematically summarized. The types of ILs including conventional ILs and functionalized ILs on CO2 separation performance of different IL hybrid adsorbents, and their adsorption mechanisms were also discussed. Finally, future perspectives on IL-modified adsorbents for CO2 separation were further po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