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介绍了织物接触冷暖感产生的原理,对其测试设备和试验条件进行了探索研究,建立了评价织物接触冷暖感的试验方法。对不同织物的接触冷暖感性能进行测试比较,分析了影响织物接触冷暖感性能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同类纤维的织物与皮肤接触的冷暖感取决于织物的表面结构。  相似文献   

2.
《合成纤维》2017,(1):37-40
采用TPU薄膜来模拟人体皮肤,通过自主搭建的水槽、传感器等装置,研究了针织物的动态热湿传递性能差异。试验得出:织物与模拟皮肤接触时,不同纤维种类的织物热湿传递结果不同,显示出的热湿传递曲线有区别,从曲线中可以看出不同纤维针织物的瞬间导热和导湿情况以及最终的稳定情况。验证了基于热膜接触的织物动态热湿传递测试技术的可行性,认为经过一定的技术改进,该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针织物不同的舒适性和接触冷暖感。  相似文献   

3.
对两种风格不同、规格相同的的空气羊毛面料与常规羊毛面料进行对比,采用KES-F7接触冷暖感试验仪测试织物的接触冷暖感,探讨了不同风格的羊毛面料接触冷暖感与面料结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空气羊毛面料接触冷暖感优于普通羊毛面料,且其接触冷暖感与纱线结构和成品风格有关。  相似文献   

4.
利用ATLAS FTT织物触感测试仪对一定量的典型纺织品样本的柔软度、顺滑度、冷暖感、接触舒适感进行客观测试,并结合棉、毛、丝、麻织物风格主观评价的触感特性,对测试的纺织品样本的触感特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根据主观分类的典型风格面料棉、毛、丝、麻的触感物理指标存在相关的规律。未来可通过划分混纺面料的触感物理指标,对其进行触感性能的评价,从而更加直观地了解混纺面料的触感。  相似文献   

5.
就新型假捻变形纱针织物的光泽、基本力学性能、悬垂性和热湿舒适性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并通过与棉织物进行对比分析,对新型假捻变形纱织物的仿棉效果作出了评价.试验结果表明:新型假捻变形纱织物与棉织物相比,正反射光强和漫反射光强较大,对比光泽度较大,具有较高的光泽度值;从基本力学性能测试结果上看,新型假捻变形纱织物的弯曲刚度、弯曲滞后量、剪切刚度、剪切滞后量、压缩比功小于棉织物,而其压缩功回复率大于棉织物,说明新型假捻变形纱织物的柔软性、成形性和弹性回复能力较棉织物好,但蓬松性不及棉织物;新型假捻变形纱织物的保暖性和透湿性能低于棉织物,透气导湿性能好于棉织物,两种织物的接触冷暖感相近.  相似文献   

6.
利用KES织物风格仪测试了短季棉牛仔布的摩擦系数、粗糙度及瞬间热量传递最大值,并且通过与相同规格细绒棉牛仔布的接触舒适性能作了对比,结果表明,短季棉牛仔布略厚、粗糙,压缩功大,弹性回复率较差,手感比较糯,细绒棉牛仔布瞬间传递热量较短季棉牛仔布瞬间传递热量多。  相似文献   

7.
以端环氧基硅油和端氨基聚醚为原料,在异丙醇中合成了三元共聚嵌段硅油,再以季铵化试剂对其进行阳离子改性,制得化纤用亲水嵌段硅油整理剂。采用FTIR和1H NMR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将产品与市售国内外同类产品进行了性能比较。结果表明,经过阳离子改性的化纤用亲水嵌段硅油整理剂能同时赋予织物良好的亲水和柔软性能。用其整理后的化纤织物具有蓬松、软滑的手感特点,渗透性好,在锦纶、涤纶等织物上可以达到瞬间亲水,对织物的黄变及色变影响较小,且在复杂的工作液环境中表现出优越的稳定性。当工作液质量浓度为20 g/L时,整理后全涤织物亲水1~2 s,锦纶织物可瞬间亲水。  相似文献   

8.
对海岛织物进行开纤处理,讨论了开纤工艺的控制及开纤程度对织物染色性能、起绒加工以及手 感方面的影响。实践证明,碱浓度和处理时间是开纤工艺的关键,开纤不足或过度,均影响织物的性能。较 好的工艺条件是:氢氧化钠质量分数1%,85~90℃保温15 min,升温至110℃作用30~45 min。  相似文献   

9.
李宏英  王鸿博  傅佳佳  王文聪 《化工进展》2019,38(10):4651-4658
由于聚酯纤维的化学性质稳定、纤维表面光滑,不易与后整理剂相结合,因此利用薄荷油微胶囊后整理对聚酯织物进行舒适凉爽改性时,存在附着量少、改性效果差的缺点。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在后整理前增加了碱预处理和等离子体预处理。通过对聚酯织物原样、无预处理后整织物、碱预处理后整织物和等离子体预处理后整织物进行舒适凉爽性能测试,深入分析两种预处理方法对聚酯织物改性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等离子体预处理在织物透湿、导水、润湿、速干和凉爽性改性方面促进作用更明显,相比无预处理后整织物,等离子体后整织物的透湿率、经向和纬向芯吸高度、滴水扩散时间、蒸发速率及接触凉感系数分别提高了3.32%、40.24%、27.25%、80.39%、21.21%和5.59%;碱预处理则在织物透气性和吸水性改善方面的效果更佳,相比无预处理的后整织物,可将织物的透气率和吸水率分别提高43.43%和13.03%。因此,两种预处理方法对聚酯织物舒适凉爽性的改性效果有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合成纤维》2017,(9):50-52
为了研究竹炭改性涤纶织物的远红外性能及相关影响因素,将7种不同规格的竹炭纤维机织物进行了远红外发射率的测试与分析,并采用正交方法探究了影响竹炭织物远红外功能的因素。结果表明:随着织物中竹炭纤维含量的增加,织物的远红外发射率增大;竹炭纤维织物中经、纬纱的竹炭纤维含量对其远红外发射率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纱线的线密度对织物的远红外发射率影响也是显著的,而织物组织对织物的远红外发射率几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玻璃纤维捆绑纱对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影响,对使用高性能玻璃纤维作为捆绑纱的双轴向碳纤维织物以及复合材料进行了拉伸性能测试,分析了材料的破坏模式以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使用玻纤捆绑纱并未提高增强织物的经向和45°的拉伸强度;玻纤捆绑纱可改善树脂浸渍,减少捆绑纱附近的应力集中,增强碳纤维层间的结合,大大提高碳纤维断裂同时性,从而提高其拉伸性能。捆绑纱相同时,经平组织试样经向强度优于编链组织,凸显了玻纤纱的优势,材料的拉伸性能更好。  相似文献   

12.
平面三向织物增强橡胶复合材料的偏轴拉伸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红涛  肖学良  钱坤 《中国塑料》2019,33(3):38-42,49
研究了平面三向织物增强橡胶复合材料的偏轴拉伸性能,并与平纹织物增强橡胶复合材料的偏轴拉伸性能进行了对比,同时分析了试样形状(长方形和哑铃形)对织物增强橡胶复合材料的偏轴拉伸的影响。结果表明,平面三向织物增强橡胶复合材料在各个方向的拉伸断裂强度及断裂伸长率变化较小,表现出准各向同性,而平纹织物增强橡胶复合材料则表现为明显的各向异性;哑铃形试样更适合织物增强橡胶复合材料的偏轴拉伸性能测试。  相似文献   

13.
随着非织造布生产技术的发展,研究测试和综合评价服用非织造布的手感性能显得日趋重要。借助传统织物的手感性能测试方法和仪器,可以对薄型聚丙烯纺粘非织造布的手感性能进行测试和评价。压缩性能、刚柔性能和折皱弹性等手感性能基本可以反映薄型纺粘织物的手感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粘合区域的粘合性能是影响织物手感性能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14.
毛涤混纺织物挺括、耐磨、抗皱、保型,但涤纶含量过多织物会显硬板、不丰满、容易起毛起球等。为了分析毛涤混纺比对织物性能的影响,测试了四种不同混纺比的毛涤混纺织物的悬垂性、抗折皱回复性、抗起毛起球性等。结果显示:在不影响织物外观性能和舒适感的条件下,随着涤纶含量的增加,毛涤混纺织物的耐磨性增强,抗折皱回复性能变好,但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织物的起毛起球现象加重,悬垂性变差。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玄武岩纤维三向织物及其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采用手工编织玄武岩纤维的三向交织结构织物,并对该三向织物的顶破性能及其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弯曲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三向织物在持续承受顶破力时,各个方向荷载受力均匀,形状稳定性好;三向织物的顶破峰值应力相比二向织物提高了2.7倍,其耐顶破性能更好;复合材料板承受最大弯曲载荷相比素混凝土提高了3倍,在复合区域承力阶段表现出由于增强体三向织物的存在,应力集中现象减弱,三向织物与水泥基体的界面黏结性能优异.  相似文献   

16.
以高密度聚乙烯(HDPE)为皮,以聚酰胺6(PA 6)为芯,采用皮芯复合纺丝方法制备了HDPE/PA 6复合纤维及复合色丝;对HDPE/PA 6复合纤维制备过程中的组分配比、纺丝与拉伸工艺进行了探讨,对复合纤维的截面形貌、力学性能及其织物的凉感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实验范围内,HDPE与PA 6切片的质量比为40:60时,可纺性良好,HDPE/PA 6复合纤维的初生纤维横截面皮芯结构清晰;当PA 6组分的螺杆挤出温度为260℃时,可纺性较好,在HDPE组分中添加质量分数1%~2%的专用改性母粒,可获得更好的纺丝效果;拉伸倍数为2.6~2.8时,制备的HDPE/PA 6复合纤维断裂强度达3.57~3.82 cN/dtex,且复合纤维面料的接触凉感系数达0.23 J/(cm~2·s),具有良好的接触瞬间凉感性能;制备的棕色HDPE/PA 6复合色丝的表观染色深度达5.437,复合色丝具有较好的染色性能。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涤纶织物的亲水性,在聚合阶段利用多组分共聚的手段改变聚酯分子结构,经过后道系列的加工制备出仿棉共聚酯织物。对织物进行了亲水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在20℃、相对湿度65%的环境下,共聚酯织物的回潮率达到1.2%以上,织物表面与水的接触角瞬间为0°,芯吸高度在15 cm以上,滴水扩散时间小于1 s,吸水率达到300%以上。与常规聚酯织物相比,仿棉共聚酯织物的亲水性能得到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涤纶织物的亲水性,在聚合阶段利用多组分共聚的手段改变聚酯分子结构,经过后道系列的加工制备出仿棉共聚酯织物。对织物进行了亲水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在20 ℃、相对湿度65 %的环境下,共聚酯织物的回潮率达到1.2 %以上,织物表面与水的接触角瞬间为0°,芯吸高度在 15 cm以上,滴水扩散时间小于1 s,吸水率达到300 %以上。与常规聚酯织物相比,仿棉共聚酯织物的亲水性能得到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9.
输送带的综合性能与浸胶帆布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暾  顾征宇 《橡胶工业》2002,49(11):666-674
结合织物芯多层输送带用不同浸胶帆布(主要是NN帆布和EP帆布)的性能特点,分析了输送带性能方面主要问题的产生原因,提出了改进输送带性能的建议,其中重点讨论了织物经纬向线卷曲度和织物热收缩率对输送带性能的影响。认为不同性能要求的输送带应采用不同结构的织物,不应强求一致。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平纹、2/2斜纹、双轴向经编和紧密型四种不同组织结构的涤纶织物的刺破性能。通过在MTS-810材料试验机上进行破坏性实验,用刺锥分别刺破不同组织结构的四种涤纶织物,得到织物在刺破过程中的载荷—位移曲线并分析讨论,比较实验后的织物破坏形态,从而得到不同的织物组织结构对织物刺破性能的影响。最后,预测不同组织结构涤纶织物作为预成型结构件,制成复合材料的刺破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