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页岩气成藏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页岩气藏大面积连续分布,而且不受构造作用的控制,页岩气的生烃、排烃、运移、聚集和保存全部在烃源岩内部完成,页岩既是烃源岩、储层,也是盖层.页岩气成藏机理具有明显的"混合型"特征,根据成藏条件的不同,成藏机理可分为吸附机理、活塞式成藏机理或!换式成藏机理两种类型[1].页岩气成藏机理兼具煤层吸附气和常规圈闭气藏的特征,体现出了复杂的多机理递变特点.页岩气成藏机理实质上就是页岩孔隙中的不同赋存方式的天然气空间比例分配问题[2].  相似文献   

2.
从油气成藏过程中的生成、储集、封盖、圈闭、运移、保存这六个方面分别对磨溪气田进行简要分析,在每个方面使用不同的研究手段与方法,便于更加简明地了解磨溪气田的成藏过程,及这类气藏的成藏条件,方便以后能科学准确地判断气田的经济开采价值,对以后这类油气田的勘探与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油气成藏机理研究一直是石油地质学家极为关注的课题,多年来油气成藏理论层出不穷,例如对成藏的主控因素及油气成藏模式的研究,特别是成藏模式成为热点。成藏主控因素就是在研究某个地区油气成藏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确定最能影响当地区油气富集的油气成藏条件。成藏模式从不同的侧面、不同角度去理解它并应用它,一方面作为对已知油气藏的形成机理和时空分布进行分析和综合的样板,另一方面作为进行未知油气藏预测的类比参考。这些研究为油气成藏的发展趋势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构造背景及沉积演化出发,深入研究了临南斜坡带沙三、沙四段砂体发育的类型及其储层特征,进而结合临南斜坡带构造、油源条件,指出了该区发育的断层扇体、断层河道、三角洲前缘滑塌浊积体等岩性油藏的类型及其分布,从而有力地指导了该区岩性油藏勘探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大庆地区地热田的热、通、热储、盖及水文地质条件,笔者认为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林甸、东风和让胡路地热田是对流和传导复合型的地热系统,并经过研究地热田的分布规律建立了大庆地区地热田成藏概念性模型.  相似文献   

6.
四川盆地川中地区须家河组天然气有良好的勘探前景,综合利用钻井取心分析资料、井下测试资料、地震资料等资料为基础,结合沉积学、石油地质学、地球物理学、有机地球化学等多学科理论和研究方法,对须家河组天然气成藏规律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川中地区须家河组烃源岩主要分布在须三段和须五段,其特点为分布广、厚度大、生烃潜力大,油源对比表明须家河组天然气是自生自储的煤型气。储层物性和构造是天然气运聚成藏的主要控制因素,主要成藏模式是天然气近源运聚成藏。  相似文献   

7.
蠡县斜坡位于饶阳凹陷西部,西与高阳低凸起东翼相接。综合研究发现斜坡中南部油水关系复杂,"高水低油"现象随处可见,针对这一复杂的油藏分布特征,本文通过解剖已知油藏,从构造、沉积、储层等方面入手,建立油气运移模式,对蠡县斜坡中南部地区浅层油气成藏成因进行探讨,综合分析认为:1)油气在斜坡中带或内带就已进入浅层,而后主要通过各层连通砂体侧向向坡上运移成藏。2)构建了以斜坡内带断层、储层为油气运移通道,高部位靠断层、岩性控藏的新的成藏模式。3)从斜坡低部位至高部位、沙一下到东营组地层中,只要存在圈闭,就有油气富集的可能,改变了以往沿着断棱寻找油气藏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层序地层学原理为指导,研究含油气系统的成藏动力系统,有利于对大中型岩性油气藏成藏机理、成藏模式及成藏规律的认识,并将有力地指导该类油藏的勘探。  相似文献   

9.
卫城三叠系作为前古近系潜山顶部的一套致密红色砂泥岩沉积地层,电性上位高阻,长期以来由于砂岩基质储层物性差以及受传统认识的束缚而被忽视,直到2007年卫75-10、卫77-3井的钻探成功使三叠系有了重大突破,当时认为油层主要分布在二马营组,和尚沟组油层仅分布在高部位。对和尚沟组的含油规律上认识不完善。潜山油藏成藏规律和特征认识到油源和储层是潜山成藏的关键,进一步提高对三叠系油气藏特征、油气聚集规律的认识,进一步扩大三叠系成果,该区进行分层系评价研究,精细刻画了构造格局,明确了油气富集规律,对含油层系有了新的认识取得了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川中~川南过渡带奥陶系成藏条件的系统分析,认为古隆起的油气运移聚集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①印支前期(初次),②印支期(高峰),③燕山~喜山期(再分配)。其油源来自于志留系龙马溪组和寒武系筇竹寺组的盆地相的泥页岩;储层为经后期改造过的宝塔组灰岩和南津关组云岩;盖层主要为二叠系梁山组的泥页岩类。成藏诸要素中储层物性的好坏是油气成藏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1.
蒙古国某凹陷位于蒙古人民共和国东方省境内,行政上隶属于马特索木。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地层从下到上依次分为基底、铜钵庙组、南屯组、大磨拐河组、伊敏组,而在该地区主要的勘探目的层为基底、铜钵庙组、南屯组地层。塔木察格盆地与海拉尔盆地、二连盆地等属于中亚一蒙古褶皱带的一部分,同属一个大地构造单元,均为中、新生代断陷盆地,其构造、沉积特征、盆地演化过程及石油地质条件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本次研究的凹陷主要分为东次凹和西次凹两大凹陷;而两个凹陷又各自成藏,各自都有自己的生、储、盖、运、集、保等特点。整个研究区构造运动复杂,断裂活动的期次多,地层沉积特征及充填序列复杂,整个凹陷的总体特征可以描述为多物源、短物源、多沉积体系、窄相带及扇体发育,油气成藏类型多、成藏模式、成藏控制因素及油气聚集多样化,增加了工作的强度和难度。  相似文献   

12.
利用钻井、露头分析化验资料和地震资料,研究了木里坳陷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储层特征、构造演化史和油气成藏模式。结果表明,木里坳陷的石炭系、上三叠统尕勒得寺组和侏罗系发育有利烃源岩,其中,钻井揭示了上三叠统尕勒得寺组和侏罗系两套烃源岩;木里坳陷的储层物性差,以致密储层为主,储层微裂缝发育,裂缝为主要储集空间;木里坳陷经历三个构造演化阶段,发育继承性断裂;断裂与岩性共同控制着油气成藏类型,油气成藏类型多样。  相似文献   

13.
致密砂岩气的研究与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建伟  李晨  赵光强  侯若冰 《辽宁化工》2013,42(3):294-296,299
人们习惯上把石油、天然气区分为常规的(conventional)和非常规的(unconventional)两种不同类型。所谓非常规的石油、天然气是指该油气储层、流体特征以及成藏机理与一般常规油气系统不同,并且采用常规的勘探和开发方法很难予以发现或有效地加以开采的一类天然气系统。常规、非常规是相对的,具有一定时效性的。  相似文献   

14.
查干花次凹位于长岭断陷东部,由于对该区油气成藏主控因素认识不清制约了研究区勘探工作的进展。本次研究对该区的成藏条件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查干花次凹内各构造带的成藏主控因素,指出下一步的有利勘探方向,对该区的勘探部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济阳坳陷太古界潜山储层特征及成藏规律进行了研究,分析认为太古界内幕储层发育,主要为裂缝性片麻岩储层以及带溶蚀孔隙的火山岩储层。在成藏方面成藏模式决定了成藏类型,大断裂交会部位决定了太古界成藏部位,油储对接程度决定了太古界成藏规模:  相似文献   

16.
油气藏的形成是静态生油层、储集层、盖层、圈闭组合形态 ,与动态油气运聚时间、空间上的有利匹配的结果。东濮凹陷户部寨地区具有油气源丰富、断层发育、岩性岩相变化大、储集岩体类型多、盖层和圈闭条件好等特点。本文通过该区油气成藏的地质条件、含油气系统、盐岩分布规律与油气关系的分析 ,概述了油气成藏的模式 ,对指导该区滚动勘探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古龙南地区经历多期构造运动,断层走向多样,多物源体系造成的砂体展布方向多样性,油水分布复杂。基于从多元地质条件及其时空匹配关系的角度出发,从“运-分-聚”三方面分析了成藏主控因素,油源断裂宏观控制了油气平面分布,分析了不同的构造、断、砂配置造成油气运聚的差异,形成五种有利油气聚集的断层-构造圈闭或断层-岩性圈闭配置类型,分区建立了油气成藏模式。研究成果对齐家古龙地区油气分布规律认识及有利区块优选部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台北凹陷北部山前带油气藏的研究和勘探是吐哈油田实现油气接替的主要领域之一,位于西部的七泉湖构造带是北部山前带重要构造带之一,因此探索吐哈油田岩性油气藏的形成条件、主控因素和分布规律,对于推动吐哈油田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此我们在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七泉湖构造带侏罗系开展了岩性油气藏规律研究,确定了岩性油气藏的主控因素,预测台北凹陷岩性油气藏分布的有利区带。  相似文献   

19.
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贝中次凹潜山成藏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贝尔凹陷苏德尔特潜山油藏的发现揭开了该地区潜山勘探的帷幕,在解剖苏德尔特潜山成藏条件的基础上,分析凹陷内其它地区的潜山成藏条件以期有所突破尤为重要。通过对贝中次凹潜山烃源岩、储层、运移等成藏条件的分析,结合试油资料和油气显示情况,认为构造背景、油气输导体系和储层发育程度是贝中次凹潜山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这对指导贝中地区和具有相似构造背景的潜山勘探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安塞油田侏罗系油藏埋深浅,储层物性好,相比同区域开采的三叠系产量高,勘探开发前景较好。通过近十年来的勘探开发一体化进程,已找到塞**等整装区块,王**井等出油井点,本文从研究安塞油田南部侏罗系油藏沉积相、砂体展布、精细小层为基础,从而探索油藏分布规律,为建产及开发提供有利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