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研究了聚乳酸(PLA)与氨基酯类弹性体共混材料的冷结晶性能,探讨了氨基酯类弹性体含量及升温速率对PLA结晶速率和结晶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氨基酯类弹性体可诱导PLA的结晶,加快其结晶过程。随着氨基酯类弹性体含量的增加,PLA的结晶速率降低,结晶度下降;且升温速率越快,PLA越难结晶。  相似文献   

2.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己二酸丁二醇酯-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乳酸(PBAT/PLA)共混复合材料,并对PBAT/PLA共混体系的流变性能、结晶性能、力学性能、微观形貌以及发泡行为(热膨胀微球作为发泡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随着PLA含量的增加,PBAT/PLA共混体系的非牛顿指数先减小后增大,其中当PLA含量为30%时达到最小值;PLA的引入改善了PBAT的结晶性能,且PBAT与PLA对彼此的晶型均无影响;随PLA含量的增加,PBAT/PLA共混体系的拉伸强度增大、断裂伸长率降低,其中当PLA含量为50%时,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达到25.3 MPa和422.2%;PLA与PBAT的相容性差,当PLA含量为30%时,PLA/PBAT共混体系发生相分离;此外,当PLA含量为10%时,PBAT/PLA复合发泡材料的密度达到最小值0.34 g/cm~3。  相似文献   

3.
以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PEGDGE)为相容剂与聚乳酸(PLA)和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通过转矩流变仪进行熔融共混。通过傅里叶变换全反射红外光谱仪(ATR-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等探究了不同含量PEDGDE对PLA/PBAT共混体系断面微观形貌、热性能、力学强度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加PEGDGE的PLA/PBAT的共混体系相比,加入3份PEGDGE时,材料的断裂伸长率可由14.6%增加至38.9%,是PLA/PBAT的2.7倍。加入PEGDGE后,PLA/PBAT共混体系冷结晶向低温移动,且加入5份PEGDGE时,结晶度有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4.
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聚乳酸(PLA)/聚碳酸亚丙酯(PPC)共混物和PLA/PPC/有机改性蒙脱土(OMMT)纳米复合材料,采用偏光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仪和力学性能试验机等对共混物和纳米复合材料的相态结构、熔融与结晶行为和力学性能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PPC含量低于30 %时,随着PPC含量的增加,PLA/PPC和PLA/PPC/OMMT体系中PL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均降低,在PPC含量为50 %时出现了明显的相分离;随着PPC含量的增加,PLA/PPC的冲击强度增大;OMMT的含量小于1.5 %时,PLA/PPC/OMMT体系的结晶度、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冲击强度均随OMMT含量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5.
以可生物降解的植物油多元醇(HM10100)和L-赖氨酸乙酯二异氰酸酯(LDI)作为反应性增韧单体,熔融共混过程中原位形成与聚乳酸(PLA)基体相容性良好、且分散均匀的交联聚氨酯弹性体增韧相,最终制备出一种新型全生物降解的增韧PLA材料,分别研究了2种反应型增韧单体总质量含量和它们之间异氰酸酯基团与羟基的等当量比(nNCO/nOH)对PLA共混物力学、结晶性能及冲击断面形貌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2种增韧单体总含量为40 %(质量分数,下同)且nNCO/nOH =1:0.8时,共混物的缺口冲击强度最高,约为纯PLA的3.5倍;随着2种增韧单体总含量和官能团摩尔比的增加,共混物中PLA组分的冷结晶温度(Tcc)和玻璃化转变温度(Tg)增加。  相似文献   

6.
利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UHMWPE),聚乳酸(PLA)共混体系,讨论了PLA含量对共混体系熔体流动性能、力学性能、结晶性能及吸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PLA含量的增加,UHMWPE/PLA共混体系的熔体流动性显著增强;体系收缩率下降,尺寸稳定性变好;屈服拉伸强度和缺口冲击强度下降,断裂由韧性断裂逐渐转变为脆性断裂;当w(PLA)为10%时,所制备的共混体系既能保证UHMWPE原有的缺口冲击强度和韧性断裂,又具有较好的熔体流动性能;PLA与UHMWPE共混可加快共混体系的结晶速率,使熔点下降;随着PLA含量的增加,共混体系的吸水率也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7.
周健辉  孙玲  马跃  廖智 《中国塑料》2019,33(3):32-37
采用熔融共混和注射成型制备了改性耐热聚酰胺66/聚乳酸(PA66/PLA)共混物,经热处理后,探讨了PLA含量对共混物的断口样貌形态、力学性能以及结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LA与PA66具有一定的相容性,当PLA的含量不超过10 %(质量分数,下同)时,PA66/PLA共混物的拉伸强度在PA66的93 %以上,其断裂伸长率对比PLA得到了倍数级的增长,是PLA断裂伸长率的8.6倍;当PLA的含量不超过20 %时,共混物的结晶性能变好,提升结晶速率,缩短结晶时间,结晶度有所提高;但当PLA的含量超过20 %以后,共混物的拉伸强度则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8.
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聚乳酸/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LA/PBS)共混体系和PLA/PBS/反应型增容剂(Cp)共混体系,并通过间歇式釜压发泡成型制得泡沫样品,研究了PLA/PBS共混体系和PLA/PBS/Cp共混体系的结晶行为、相态结构、流变行为和发泡行为。结果表明,PBS的加入对PLA降温结晶的影响不大,其熔体弹性有所提升,且PBS含量的变化对共混体系泡孔形态的影响较小;在PLA/PBS/Cp共混体系中,Cp的加入对共混体系中PLA的结晶性能有明显的提高;另外随着Cp含量的增加,其熔体弹性也显著增加;Cp可以有效地提高PLA与PBS间的相容性,改善泡孔的形态。  相似文献   

9.
以辛酸亚锡为催化剂,合成出丙交酯-大豆多肽共聚物(PLA-SPP),并对其进行红外及核磁共振光谱表征。研究了大豆蛋白(SPI)与聚乳酸(PLA)的共混工艺,考察了PLA-SPP共聚物对SPI/PLA共混体系的影响,发现该共聚物能有效地增加两者的相容性,当共聚物的含量为5%时,共混物的相容性明显改善;样品断面扫描电镜(SEM)照片显示,其微观结构明显变得均匀,两相分散较好。DSC结果显示,共聚物的加入增大了PLA与SPI间的作用力,并阻碍了PLA相的结晶行为。同时,加入共聚物后,共混物的耐水性也得到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0.
杜峰 《中国塑料》2011,25(11):39-42
摘要: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聚乙烯辛烯共聚物/聚乳酸共混物(POE/PLA),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差示扫描量热仪 (DSC) 和万能材料试验机研究了共混物的结构、熔融和力学性能。XRD结果表明弹性体POE改变了促进了PLA的结晶,并生成了一种新的晶体结构;随着POE含量的增加,PLA开始出现冷结晶,但是PLA熔点变化不大,但是峰面积逐渐减小,并最终与高温的熔融重结晶峰融合在一起;拉伸实验结果证实:POE可以有效改善PLA的任韧性,但是材料的拉伸强度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1.
PBAT/PLA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聚乳酸(PLA)和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PBAT)共混制备成共混材料,探讨了不同PLA含量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BAT/PLA共混材料中,随着PLA含量的增加,拉伸强度先降低后升高,当PLA含量为90 %时,拉伸强度达到60.12 MPa,而其断裂伸长率从703 %降低至8 %,由韧性材料逐渐转变为脆性材料;PLA含量为30 %时,性能变化出现拐点;PLA含量为50 %时出现明显相分离,且PLA的加入可以加速PBAT材料的结晶,使结晶温度由38 ℃提高至82 ℃;PBAT/PLA共混材料在PLA含量低于70 %时,都可以实现较好的吹膜过程,且薄膜材料的拉伸强度为39.59 MPa,断裂伸长率不低于137 %。  相似文献   

12.
王艳宁  金江彬 《中国塑料》2019,33(11):71-77
以扩链剂TMP-6000为增容剂,采用熔融共混制备了聚乳酸(PLA)和聚(3羟基丁酸co3羟基戊酸酯)(PHBV)复合材料,研究了TMP-6000对PLA/PHBV复合材料的结晶行为、微观结构、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无定形PLA的加入抑制了PHBV的结晶,TMP-6000的加入使得PLA/PHBV复合材料的结晶能力变弱,提高了PLA的冷结晶温度,且当TMP-6000含量为0.5 %(质量分数,下同)时,PLA的冷结晶峰开始消失,且适量的TMP-6000使得PHBV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升高;TMP-6000的加入使得PHBV均匀分散于PLA基体中,且当TMP-6000含量为0.7 %时,PLA与PHBV的相容性最好;TMP-6000的加入显著提高了PLA/PHBV复合材料的分子量;TMP-6000提高了PLA与PHBV之间的结合力,提高了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但断裂伸长率有稍微地降低。  相似文献   

13.
聚乳酸/环氧大豆油共混物的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永青  陈福泉  冯彦洪  瞿金平 《化工学报》2014,65(10):4197-4202
聚乳酸(PLA)与环氧大豆油(ESO)经熔融共混制得具有高韧性的PLA/ESO共混物,并研究了ESO含量对PLA微观形态、力学和流变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ESO可显著降低PLA的熔体黏度,提高PLA的韧性;PLA/ESO共混物在低ESO含量(10%)时为部分相容,而在高ESO含量(20%和30%)时发生了相分离,从而使共混物的断裂伸长率和冲击强度随ESO含量增加先增大后减小,且分别在ESO含量为20%和15%时达到最大值,约为PLA的17倍和2.9倍,而拉伸强度则随之减小。  相似文献   

14.
许佳怡 《中国塑料》2021,35(5):59-64
选用羟丙甲纤维素(HMC)对聚乳酸(PLA)进行增韧改性,采用共混法制备了PLA/HMC复合材料,并对其流变性能、力学性能和结晶性能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PLA/HMC复合材料的表观黏度随剪切速率、温度和HMC含量的增加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HMC在PLA基体中能够均匀分散,且PLA与HMC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容性;PLA/HMC复合材料的断裂伸长率和冲击强度均在HMC含量为10 %(质量分数,下同)时达到最大值,HMC对PLA起到了增韧的效果;而PLA/HMC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则随着HMC含量的增加而逐渐下降;HMC降低了PLA/HMC复合材料的结晶性能,复合材料的熔点和结晶度均随着HMC含量的增加而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5.
聚乳酸/聚癸二酸丙三醇酯共混物的形态及结晶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SEM、DSC、光学解偏振光、POM及WAXD研究聚乳酸/聚癸二酸丙三醇酯(PLA/PGS)共混物的形态和等温结晶性能.结果表明:PLA与PGS发生了相分离,PLA分子链之间存在部分PGS.当<110℃等温结晶时PLA/PGS共混物的半结晶时间(t1/2)随PGS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其晶体尺寸较纯PLA大;当≥110℃等温结晶时,PLA/PGS共混物的t1/2随PGS含量的增加而变大,共混物的晶体尺寸明显增大,形成球晶.但当PGS的含量为20%并于120℃等温结晶时,晶体产生暗斑.PLA及PLA/PGS共混物的晶形都为α形.  相似文献   

16.
采用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弹性体对聚乳酸(PLA)进行熔融共混改性,制备出具有一定韧性的PLA/ABS生物降解材料,并研究了该共混体系的热性能、力学性能和生物降解性能。结果表明:ABS弹性体的加入降低了PLA/ABS共混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冷结晶温度和熔点,提高了共混材料的高温分解温度和断裂伸长率,改善了PLA的热稳定性和韧性。土壤掩埋实验表明,纯PLA和ABS含量为10%的PLA/ABS共混薄片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能。  相似文献   

17.
选用聚酰胺弹性体(聚酰胺和聚氧乙烯的共聚物,PAE)与聚乳酸(PLA)熔融共混进行增韧改性。结果表明,当PAE弹性体含量在20%~30%(质量分数,下同)之间时,共混体系发生脆韧转变,最大冲击强度达到67.6J/m,但拉伸强度和模量大幅度下降;PAE弹性体含量为5%~10%时共混体系的拉伸强度保持率最高,而且断裂伸长率提高近40倍,综合性能较好;虽然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显示共混体系为两相分离,但是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数据均表明,随着PAE弹性体含量的增加,共混体系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熔点发生相应变化,证明该共混体系为半溶混性,即两相间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热失重分析数据显示,PAE弹性体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PLA的热降解温度。  相似文献   

18.
以聚乳酸(PLA)、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G)和液化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L-MDI)为原料,通过原位反应法制备了PLA/聚氨酯(PU)共混物,研究了PLA/PU共混物的反应原理、力学性能、断面形貌、动态流变性能以及结晶性能。结果表明,在原位反应中有微交联结构PU生成,且伴随着PLA的扩链和枝化反应;PLA/PU共混物的韧性得到显著提高,当PU含量为30 %(质量分数,下同)时,共混物的断裂伸长率、断裂韧性和缺口冲击强度分别达到230 %、134.13 MJ/m3和34.19 kJ/m2,较纯PLA分别增加了16.6、8.1和11.1倍,此时拉伸强度仍保持在较高水平(49.7 MPa);纯PLA和PLA/PU共混物熔体均为假塑性流体,共混物具有更高的储能模量和复数黏度;PLA/PU共混物比纯PLA的结晶速率高,晶体完善程度高。  相似文献   

19.
通过熔融共混制备聚乳酸(PLA)/聚(己二酸丁二酯?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共混物。以环氧扩链剂(CE)为相容剂,研究了CE含量对共混物的流变行为、结晶行为的影响,并研究了CE含量为5份的共混物在冷结晶温度下的发泡行为以及泡沫的拉伸性能。结果表明,共混体系的相容性、结晶速率随着CE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可发性提高,在添加了5份CE的共混物中得到了微纳复合泡孔,泡孔密度达到1013 个/cm3,相对于PLA泡沫,共混物泡沫的断裂伸长率提高了40 %。  相似文献   

20.
通过熔融共混制备了 PLA/PBAT/CaCO_3共混体系,研究了不同PLA/PBAT质量配比对共混体系力学性能、流变学性能和熔融、结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BAT用量的增加,共混体系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和密度下降,断裂伸长率、冲击强度增加,并在PLA/PBAT质量配比为35/35左右时冲击强度大幅度增加;共混体系黏度随PBAT用量增加呈现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并在PLA/PBAT质量配比为56/14时黏度达到最低;DSC显示,随PBAT用量增加,熔融温度逐渐降低,结晶温度逐渐增高,且在PLA/PBAT质量配比不超过56/14时无结晶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