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苟绍华  罗珊  马永涛  何杨  夏鸿  陈斌 《应用化工》2014,(8):1399-1402,1407
以丙烯酰胺(AM)、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N-羟甲基丙烯酰胺(N-MAM)为单体,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NH4)2S2O8-NaHSO3]为氧化还原引发剂,合成了一种水溶性共聚物AM/NVP/N-MAM。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m(AM)∶m(NVP)∶m(N-MAM)=80∶9∶2.5,pH为9,温度60℃,引发剂加量0.3%。对AM/NVP/N-MAM共聚物进行了红外结构表征,确立了聚合物的结构。与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相比,该聚合物具有较好的抗剪切耐温性(1 000 s-1:其粘度保留率达17.52%;120℃:其粘度保留率达22.6%)。当NaCl、CaCl2、MgCl2浓度分别为12 000,1 200,1 200 mg/L时,该聚合物粘度保留率分别可达到25.34%,22.21%,23.89%。此外,相对于水驱,该聚合物可提高采收率12.63%(聚合物浓度1 750 mg/L)。  相似文献   

2.
《应用化工》2022,(12):3031-3033
采用主链基团AM、强水解基团AA、杂原子耐温型基团AMPS、梯型聚合物单体NVP和大位阻基团DMAM,通过水溶液聚合,合成了耐温245℃以上的新型AM/DMAM/AMPS/AA/NVP五元聚合物压裂液稠化剂,考察了单体浓度、聚合pH、引发剂用量和聚合温度对反应后胶块性质的影响,通过高温流变仪分析其耐温耐剪切性质。结果表明,优化的AM/DMAM/AMPS/AA/NVP五元聚合物稠化剂合成条件为:聚合单体水溶液浓度为30%,聚合pH为8,引发剂(NH_4)_2S_2O_8和NaHSO_4比例为1∶1,引发剂占单体总质量为0.2%,聚合温度为10~20℃,反应时间8 h。五元聚合物适合作为耐245℃超高温压裂液体系的稠化剂使用。  相似文献   

3.
反相微乳液法合成耐温抗盐聚合物驱油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和甲基丙烯酸十八酯为单体,过硫酸钾(K2S2O8)-亚硫酸氢钠(NaHSO3)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Span60为乳化剂、煤油为分散相进行反相微乳液聚合,合成了驱油用耐温抗盐聚合物。研究了单体的加量、单体的浓度、引发剂的浓度、反应温度、pH值等因素对聚合物粘度的影响,并对产品的耐温抗盐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AMPS加量为20%、甲基丙烯酸十八酯加量为1%、单体的浓度为25%、反应温度为53℃、引发剂浓度为0.4%、pH值为10、反应7~8h时,聚合物的粘度最大,并表现出良好的耐温抗盐性能。  相似文献   

4.
《应用化工》2017,(8):1521-1525
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以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N-乙烯基-2-吡咯烷酮(NVP)为单体,煤油为油相,司班-80和吐温-60为乳化剂,过硫酸钾和亚硫酸氢钠为引发剂制备共聚物。考察单体质量比、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乳化剂用量、油水比对共聚物特性粘数的影响。红外光谱仪表征共聚物结构,Brookfield粘度计测定聚合物耐温性和抗盐性。结果表明,当单体质量比AM∶AMPS∶NVP为1∶0.2∶0.025,引发剂总用量为单体总重量的2%,反应温度为40℃,乳化剂总浓度为0.1 g/mL,油水比为1∶1时,共聚物特性粘数最大为936 mL/g,且有较好的耐温抗盐性。  相似文献   

5.
以AM(丙烯酰胺)、AMPS(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和NVP(N-乙烯基吡咯烷酮)为单体,APS(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为氧化还原型引发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合成了一种三元聚合物基稠化剂。着重探讨了反应单体配比、单体浓度、引发剂掺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对产物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三元聚合物具有良好的增稠性、耐热性和耐盐性,其最佳合成条件是m(AM)∶m(AMPS)∶m(NVP)=7.3∶2.0∶0.7、单体浓度为30%、w(氧化还原型引发剂)=0.2%(相对于单体总质量而言)、反应温度为45℃、反应时间为4 h、m(APS)∶m(亚硫酸氢钠)=1∶1和体系pH=7。  相似文献   

6.
以甲基丙烯酸(MA)、丙烯酸丁酯(BA)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单体,通过乳液聚合,合成聚丙烯酸酯乳液。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各因素对聚合物除油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单体质量分数为35%,引发剂KPS加量为总单体质量分数的0.7%,乳化剂SDS加量为2%,反应温度为80℃,单体滴加速度为40 m L/h,反应时间为6h下制备的聚合物,针对海上某油田的含油污水,具有较好的清水效果,其用量为100mg/L时除油率为88%。  相似文献   

7.
新型三元聚合物阻垢剂的合成及性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晨曦  李飞  张凤华  田晓文 《当代化工》2014,(10):1947-1949
在水溶液中,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马来酸酐(MA)、丙烯酸甲酯(MAC)、甲基丙烯磺酸钠(SMAS)为反应单体,合成无磷聚合物(MA/MAC/SMAS)。探讨了阻垢剂投加量、阻垢实验温度对聚合物阻垢率的影响,在静态试验条件下评价了其对氧化铁的分散性能,用正交实验法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单体配比n(马来酸酐)∶n(丙烯酸甲酯)∶n(甲基丙烯磺酸钠)=1.5∶0.5∶0.1,引发剂用量为单体的10%(wt),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3 h。结果表明:引发剂用量是影响聚合物阻垢率的主要因素,该聚合物具有良好的阻垢分散性,阻垢率高达90.1%,  相似文献   

8.
《应用化工》2022,(7):1336-1339
在水溶液中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以异丙醇为互溶剂及链转移剂,以丙烯酸、次亚磷酸钠、疏水单体B为单体,合成一种煤层气挤注用三元聚合物防垢剂PAB。通过评价其防垢(碳酸钙)效率,得出最佳合成条件为:w(丙烯酸)∶w(疏水单体B)∶w(次亚磷酸钠)=20∶1∶1,引发剂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1.4%,链转移剂用量为6%,反应温度85℃。当防垢剂的加量为30 mg/L时,防垢效率达到91.34%,表现出良好的阻垢效果。通过动态吸附-解吸实验,对比该防垢剂与普通膦基聚丙烯酸钠防垢剂在煤层中的滞留情况,结果表明该防垢剂在煤层中有更好的吸附滞留能力,同时探讨了驱替速度和防垢剂初始注入浓度对防垢剂吸附滞留情况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应用化工》2016,(7):1336-1339
在水溶液中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以异丙醇为互溶剂及链转移剂,以丙烯酸、次亚磷酸钠、疏水单体B为单体,合成一种煤层气挤注用三元聚合物防垢剂PAB。通过评价其防垢(碳酸钙)效率,得出最佳合成条件为:w(丙烯酸)∶w(疏水单体B)∶w(次亚磷酸钠)=20∶1∶1,引发剂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1.4%,链转移剂用量为6%,反应温度85℃。当防垢剂的加量为30 mg/L时,防垢效率达到91.34%,表现出良好的阻垢效果。通过动态吸附-解吸实验,对比该防垢剂与普通膦基聚丙烯酸钠防垢剂在煤层中的滞留情况,结果表明该防垢剂在煤层中有更好的吸附滞留能力,同时探讨了驱替速度和防垢剂初始注入浓度对防垢剂吸附滞留情况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高效切片固体石蜡/丙烯酸改性乳液的制备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采取半连续滴加法和预乳化法,以OP-10作为乳化剂,以(NH4)2S2O8作为引发剂,以丙烯酸(AA)为单体接枝改性高效切片固体石蜡乳液,合成了高效切片固体石蜡/丙烯酸复合乳液。实验以乳液稳定性作为评价指标,选择乳化剂种类及用量、引发剂种类及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搅拌速度为考察因素,利用正交实验L9(34)筛选出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85~90℃,反应时间4.5 h,引发剂用量w(NH4)2S2O8=0.2 g,单体用量w(丙烯酸)=6 g,搅拌速度1 200 r/m in。红外光谱显示丙烯酸单体已引入到共聚物大分子中,扫描电镜揭示高效切片固体石蜡/丙烯酸复合乳液的表面性状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11.
石蜡丙烯酸复合乳液的制备与性能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用种子乳液聚合法,以OP-10作为乳化剂,以K2S2O8 作为引发剂,以丙烯酸 (AA)为单体接枝改性石蜡(PF)乳液,合成了石蜡丙烯酸(PFAA)复合乳液。实验采用单体滴加工艺,以乳液稳定性作为评价指标,选择引发剂用量、单体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为考察因素,利用正交实验L9 (34 )筛选出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 70~75℃,反应时间 2h,引发剂用量w(K2S2O8 ) =0 16% ~0 20%,单体用量w(AA) =16 5% ~18 0%。红外光谱显示AA单体已引入到共聚物大分子中,扫描电镜揭示PFAA复合乳液的表面性状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12.
苯乙烯/羟甲基丙烯酰胺无皂乳液共聚合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苯乙烯为主单体,N-羟甲基丙烯酰胺为功能性单体、K2S2O8为引发剂制备了固含量较高、稳定性较好的苯乙烯/N-羟甲基丙烯酰胺无皂共聚物乳液,探讨了固含量、单体配比、反应温度、引发剂用量等条件对乳液稳定性和粒径大小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最佳条件为固含量25%,功能性单体20%,引发剂1.7%,反应温度75℃。  相似文献   

13.
涂料用玉米淀粉-苯乙烯接枝共聚乳液的制备与性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苏琼  王彦斌 《精细化工》2006,23(2):183-187
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在乳化剂OP存在下,玉米淀粉与苯乙烯接枝聚合制备了涂料用淀粉-苯乙烯乳液,经红外光谱确认了共聚物。研究了工艺条件对乳液聚合的影响,确定了较佳的乳液制备工艺:玉米淀粉于85℃糊化酸降解1 h,加入聚乙烯醇和乳化剂,按m(苯乙烯)∶m(淀粉)∶m(过硫酸钾)=20∶8∶0.28,在80~85℃接枝共聚3 h。引发剂分3个阶段加入:苯乙烯单体加入前先加入引发剂质量的20%,然后在2 h内均匀加入全部单体和引发剂质量的60%,最后加入剩余的20%引发剂反应1 h。以此乳液为成膜物质复配成的乳胶涂料的性能达到或超过GB/T9756—2001合格产品的指标:耐水性≥96 h,耐洗刷性≥500次,耐碱性24 h无异常。  相似文献   

14.
四元共聚丙烯酸酯热熔压敏胶膜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丙烯酸-2-乙基己酯(2-EH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腈(AN)和丙烯酰胺(AM)为共聚单体,采用预乳化法制备聚丙烯酸酯热熔胶,研究了单体用量配比,乳化剂用量、配比及乳化方式,引发剂用量,温度和滴加速度对反应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2-EHA/MMA 1/0.6,AN 5%,AM 5%,复合乳化剂3.0%,引发剂过硫酸钾0.3%,80~85℃,反应4h,丙烯酸酯橡胶分子量在10万以上时,制得的热熔压敏胶膜综合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5.
AMPS接枝聚乙烯醇高吸水性树脂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溶液聚合,过硫酸钾-亚硫酸氢钠氧化-还原复合引发体系,以聚乙烯醇(PVA)和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原料,合成AMPS接枝聚乙烯醇高吸水树脂。考察了共聚反应的聚合温度、单体配比、中和度、交联剂、引发剂用量、反应时间等对吸水率的影响。所合成的树脂吸水率达382.2 g/g,吸0.9%NaCl溶液最大为82.7 g/g。  相似文献   

16.
<正> 一、引言众所周知,明胶是属于蛋白质类天然高分子材料。长期以来,它在感光材料、皮革、医药、纺织品、食品等行业中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它本身存在着一些固有的不尽令人满意的性质,例如它的脆性和吸湿性等,因而需要对它进行改性;以便扩大其使用范围。目前,利用某些乙烯基单体接枝到明胶上,以改善明胶的某些性质的报导已经很多,但是对明胶接枝动力学的研究却较少。本文利用K_2S_2O_8作为引发剂,着重研究了明胶对丙烯酸丁酯的接枝动力学。  相似文献   

17.
用一种氧化还原体系的引发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合成了丙烯酰胺-N-(1,1-二甲基-3-氧代丁基)丙烯酰胺(AM/DAAM)二元共聚物。实验中分别考察了原料中单体配比、反应时间、引发剂用量对共聚物的特性粘数的影响;同时采用定量的方法考察了共聚物的溶解性能。结果表明,当DAAM在共聚物中的摩尔百分含量为33.64%时,聚合物的特性粘数比相同条件下合成的聚丙烯酰胺提高9.9倍;当共聚物中DAAM的含量为15%时,共聚物的溶解速率是相同条件下合成的聚丙烯酰胺的4倍。通过对各种组成共聚物在不同盐溶液中的特性粘数的测定,结果显示该共聚物具有良好的耐盐性能。另外,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对共聚物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表征。  相似文献   

18.
以玉米淀粉和丙烯酸为主要原料,采用溶液聚合的方法,制备了淀粉与丙烯酸接枝共聚物,用FTIR等方法对共聚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在过硫酸钾-硫代硫酸钠组成的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中,引发剂、交联剂不同浓度及丙烯酸不同中和度等因素对共聚产物吸水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K2S2O8-Na2S2O3引发体系,通过控制引发剂、交联剂浓度,接枝产物吸去离子水可达920 g/g;采用玉米粉代替玉米淀粉与丙烯酸接枝共聚,产物吸去离子水可达870 g/g;这些实验结果进一步提高了吸水树脂的吸水能力。  相似文献   

19.
邓前军  胡晓洪  王新平 《化学世界》2004,45(11):590-592,613
采用一种新型的催化体系CaCl2·2H2O/K2S2O8/CF3COOH,将丙烷直接羰基化反应合成异丁酸,考察了反应过程中温度、反应时间、CO压力和催化剂等因素对反应收率的影响;选择了反应所需的最优化条件,在此优化条件下,异丁酸的收率可达到48.8%左右;同时给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20.
壳聚糖接枝共聚制备高吸水性树脂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溶性氧化还原体系引发剂NaHSO3/K2S2O8的引发下,使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在壳聚糖(CTS)分子链上接枝聚合,并加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M)进行一定程度的交联,制得高吸水性树脂。研究了反应条件对所得树脂吸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使树脂具有最高吸水性能的最优化反应条件为:m(CTS)∶m(AA)∶m(AM)为1∶3∶1,丙烯酸的中和度为70%,引发剂用量4%,交联剂用量0.04%,反应温度45°C。在此条件下合成的树脂最大吸水倍率可达402 g/g,吸盐水(浓度0.9%)倍率可达102 g/g,定性观察该高吸水性树脂的凝胶强度为良。最后采用SEM和TG对所合成的树脂进行了结构和性能表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