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6 毫秒
1.
以白果种子为原料提取蛋白,研究其分离蛋白经历极端酸性(pH 2.0、3.0、4.0)和极端碱性(pH 10.0、11.0、12.0)偏移处理2h后、再将pH恢复至中性后的溶解性和乳化性。基于0.5mol/LNaCl溶液体系,采用物理化学分析、光谱技术及电泳技术等手段表征白果分离蛋白的水化性质、分子组分和结构修饰以及蛋白分子聚集行为和乳化特性,探讨以上极端酸碱pH偏移对蛋白结构和功能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极端酸碱偏移处理致使蛋白疏水性、巯基含量和内源性荧光强度均提高,促进蛋白分子展开、重排和疏水基团的暴露,形成由二硫键调节的分子聚集;显著提高蛋白溶解度(特别是pH10.0处理,溶解度从未处理组的13.42%增加到31.91%)和最高约为未处理组2倍的蛋白乳化活性,但降低蛋白乳化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在质量浓度为20 g/L大豆分离蛋白(SPI)中分别加入终质量浓度均为1、3 g/L的L-精氨酸(L-Arg)和L-赖氨酸(L-Lys),以不加氨基酸、仅调节与上述溶液对应相同pH的样品为处理对照,制备水包油型(O/W)乳状液。通过物化手段及光谱技术表征SPI结构、溶液的物化性质和乳化性能以及乳状液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L-Arg、L-Lys可提升SPI溶液的pH,显著提高蛋白溶解度(从77.1%到最大91.3%)、降低浊度,促进蛋白分子疏水性基团折叠而降低蛋白疏水性,有效降低SPI在溶液中的粒径大小并提高蛋白带电量,降低蛋白所成乳状液的乳滴大小且提高其均匀性;改性后的SPI比对照组的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分别提高了31.4%和78.9%;相比之下,L-Arg比L-Lys更能有效地改性SPI结构而获得更高的乳化性,且乳化性随着这两种氨基酸浓度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3.
为了制备燕麦β-葡聚糖(OG)和大豆分离蛋白(SPI)的美拉德反应产物(MRPs)并研究功能性质和结构,采用湿法美拉德反应,以接枝度和色度值为指标探究工艺参数对反应的影响;通过测定溶解性、乳化特性、起泡特性以及分析SDS-PAGE电泳、内源性荧光光谱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来表征SPI的功能性质和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反应时间为100 min、温度为85℃、pH为7.5、蛋白与多糖质量比为1:1.2是制备MRPs的最佳工艺条件。在此条件下反应后,SPI的溶解性最高达到93.97%、乳化活性和乳化稳定性最高为38.268 m2·g-1和67.5 min,起泡能力和起泡稳定性提高到47.2%和86.8%,利用结构表征也可以表明SPI进行了糖基化。OG和SPI成功制备了MRPs并改善了功能性质。  相似文献   

4.
以黑水虻幼虫为原料,采用分级提取方法分离出4种蛋白质: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和谷蛋白,研究了4种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包括持水性、起泡性与起泡稳定性、乳化性与乳化稳定性。结果表明:脱脂黑水虻幼虫所含粗蛋白约为53.69%,4种分级蛋白质占总蛋白质的比例分别约为14.40%、6.89%、21.00%、57.06%。清蛋白的起泡稳定性最小(3.3%),球蛋白的起泡稳定性最大(60%)而持水性最小(2.11g·g~(-1)),醇溶蛋白的乳化性最大(30.5m~2·g~(-1))而起泡性最小(8%),谷蛋白的持水性(9.90g·g~(-1))和起泡性(17%)最大。黑水虻幼虫蛋白质理化性质良好,可用于起泡剂、乳化剂或食品蛋白,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5.
文章利用超声波仪对乳化基质进行破乳实验,对超声波破乳各影响因素进行正交实验,获得最佳的超声波破乳实验参数:超声波功率1260W、作用时间25min、超声波作用温度为10℃、超声波杆端部距基质表面20mm。同时,通过对比高低温循环法测定不同乳化基质的稳定性,说明超声波破乳法测定乳化基质稳定性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采用氯化钙溶解废弃蚕丝制备可溶性丝蛋白,考察了透析时间与溶解废丝量对蛋白质质量分数、钙离子含量及表面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透析时间对蛋白质质量分数变化影响较小,钙离子含量在6~18 h有较快的变化,18 h后变化变缓,而钙离子含量随废丝量增加而增加。乳化性在透析时间24 h时最好,几乎达到100%;起泡性随透析时间变化较小,起泡性在200%左右,而泡沫稳定性在12 h最高为87%,随后略有降低;随废丝量的增加其乳化性增加,溶解废丝量15 g时,乳化稳定性最高为89%,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随废丝量增加而增加,起泡性最高达到224%,泡沫稳定性可达到85%。  相似文献   

7.
以牛血清白蛋白(BSA)和鸡蛋白蛋白(albumin)为模型蛋白,研究了热变性对蛋白质起泡性能和分子结构的影响. 结果表明,热变性后的BSA起泡能力下降,泡沫稳定性有增强的趋势. 热变性使BSA分子表面巯基含量下降,分子之间发生缔合,表面疏水性下降. 而albumin在热变性后的起泡能力及泡沫稳定性都大大提高,热变性使albumin分子展开,表面巯基含量增加. 实验证明,蛋白质分子的表面疏水性是决定其起泡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蛋白质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泡沫的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超声波对新疆紫草悬浮培养细胞生长和紫草素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超声波功率、超声波处理时间对新疆紫草细胞生长和紫草素合成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波对悬浮培养的新疆紫草细胞生长有促进作用,低功率长时间或高功率短时间的超声处理对细胞生长比较有利. 在优化条件下(200 W超声处理1 min),培养结束时的生物量比对照提高61%. 超声波也可以提高新疆紫草悬浮培养细胞的紫草素含量和产量,接种后即进行超声波处理,超声波功率密度为39.9 mW/cm3、超声时间为3 min时,细胞紫草素含量和产量最高,达到2.72%和294 mg/L,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64%和135%. 超声波是通过提高细胞苯丙氨酸解氨酶的活力来强化紫草素的生物合成途径.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pH处理对米糠蛋白理化特性及结构的影响。方法制备米糠蛋白,经不同pH值的缓冲液处理后,分别采用福林酚法、ANS荧光探针法、DNTB法、荧光光谱法、SDS-PAGE法检测米糠蛋白的溶解性、表面疏水性、游离巯基含量、蛋白质三级结构和亚基组成。结果 pH为4、6时,米糠蛋白的溶解性最低;而pH4和pH6时,米糠蛋白的溶解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且在碱性条件下,米糠蛋白的溶解性比在酸性环境中更好。米糠蛋白的溶解性与表面疏水性、游离巯基含量呈正相关。pH处理对米糠蛋白的荧光光谱有一定影响,使其微环境发生了变化。在酸性环境中,米糠蛋白的亚基组成有明显变化,高相对分子质量的亚基解聚为低相对分子质量的亚基;而中性及碱性环境对米糠蛋白的亚基组成无影响。结论本实验分析了pH处理对米糠蛋白溶解性、表面疏水性、游离巯基、荧光光谱和亚基组成的影响,为米糠蛋白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采用超声微波协同处理法提取盐地碱蓬茎叶中的花青素,在微波功率60 W,提取剂浓度80%,料液比4∶100,提取时间7 min,超声波功率60 W的条件下,花青素得率最高,为5.98 mg/100 g。碱蓬花青素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pH、储存温度和储存时间对其稳定性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11.
合成了一系列水杨醛缩芳香胺席佛碱稀土配合物,研究了它们的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及荧光光谱性质。与配体相比,配合物的红外特征键C=N吸收波数有减小趋势,紫外光谱中出现新的长波长吸收带,荧光光谱为属离子微扰配体发光。  相似文献   

12.
以超声波辅助法合成了氯化1-甲基-3-苄基咪唑离子液体([Bzmim]Cl),并对其结构进行了紫外光谱(UV)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表征。考察了反应条件对Cl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超声波强化了离子液体的合成过程,能明显缩短合成时间。Cl较优的合成条件为超声波功率100 W、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1 h、氯苄与1-甲基咪唑物质的量之比值1.1,此时离子液体的收率约为99.8%,纯度为98%。探讨了不同温度下离子液体[Bzmim]Cl对杉木木屑的溶解性能,结果表明活化后的杉木木屑在120℃时溶解度约为5.4。  相似文献   

13.
以三氯化钌、氯化钆、联吡啶为原料制备发光探针分子,将探针分子分别加入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基质(PMMA)和虫胶基质中,获得不同基质的温敏漆样品。对探针分子及2种基质温敏漆样品进行了红外、紫外吸收及荧光光谱测试。红外光谱表明,探针分子中联吡啶的结构未被破坏;紫外吸收光谱表明,虫胶的紫外吸收较强,影响了探针分子对紫外光的吸收,所以虫胶基质温敏漆在620nm的荧光发射较弱,而PMMA对紫外光吸收较弱,所以以PMMA为基质的温敏漆在620nm荧光发射较强,同时PMMA基温敏漆的温度猝灭性能也明显比虫胶基温敏漆好。  相似文献   

14.
利用碱木质素为原料,在浓硫酸与浓硝酸环境中,先进行超声处理,随后转移至反应釜中,180℃水热反应12h,制备碳量子点(CDs),并采用多种测试手段对其结构及形貌进行了表征。通过CDs溶液与Fe3+溶液相互作用,制备得到CDs/Fe3+复合材料。利用紫外光谱及荧光光谱研究了CDs及CDs/Fe3+复合材料的光学性能,发现CDs具有优异的荧光性能,其荧光量子产率达17.3%(硫酸喹啉为参比物质),而CDs/Fe3+复合材料荧光猝灭明显。将CDs/Fe3+复合材料应用于人体内不同生物活性分子检测,发现CDs/Fe3+复合材料对抗坏血酸(AA)具有特异性识别,且在0~200μmol/L及200~350μmol/L范围内,AA浓度与CDs/Fe3+复合材料的荧光强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同时具有优异的选择识别性,可应用于生物体内AA的检测,在生物传感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在超声循环条件下,探讨从中药淡豆豉中提取总异黄酮的工艺。以淡豆豉中总异黄酮提取率为评价指标,考察了不同固液比、提取温度、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时间、超声次数、超声功率对总异黄酮提取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L9(34)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50℃,乙醇体积分数为60%,超声功率800 W,超声时间90(30,30,30)m in。按最佳工艺扩试3次,淡豆豉中总异黄酮平均提取率达1.696 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0%(n=3)。  相似文献   

16.
Effects of ultrasonic treatment on emulsifying properties and structure of peanut protein isolate (PPI) were evaluated by analysis of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protein surface hydrophobicity, SDS-PAGE, circular dichroism spectra and environmental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The emulsifying properties of the PPI were found to be improved by ultrasonic treatment. The mean particle size decreased from 474.7 nm to 255.8 nm while the molecular weight remained unaffected. The results of intrinsic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and surface hydrophobicity indicated that ultrasonic treatment induced tertiary structural changes of the proteins in PPI. Emulsifying activity index and emulsion stability index were found to be correlated fairly well with surface hydrophobicity (H0) (r = 0.712 and r = 0.668,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7.
Wenlai Feng 《Polymer》2004,45(4):1207-1216
Blends of isotactic polypropylene (iPP) and uncured ethylene-propylene diene rubber (EPDM) of various concentrations were treated by high power ultrasonic waves during extrusion. Die pressure and power consumption were measured.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gap sizes, blend ratios and number of ultrasonic horns were investigated. The rheological properties, morphology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blends with and without ultrasonic treatment were studied. In situ compatibilization of the blends was observed as evident by their more stable morphology after annealing, improved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IR spectra. The obtained results indicated that ultrasonic treatment induced the thermo-mechanical degradations and led to the possibility of enhanced molecular transport and chemical reactions at the interfaces. Processing conditions were established for enhanced in situ compatibilization of the PP/EPDM blends.  相似文献   

18.
以对甲苯磺酸为酸性催化剂,使间苯二酚和乙酰乙酸乙酯发生脱水缩合反应,合成了具有紫外线吸收性能的7-羟基-4-甲基香豆素。通过三聚氯氰,将7-羟基-4-甲基香豆素和紫外线吸收剂2,4-二羟基-二苯甲酮引入同一分子中,再引入水溶性分子牛磺酸,合成了含二苯甲酮的香豆素型光稳定剂。采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等手段对合成物质进行了结构表征,运用紫外光谱、荧光光谱测试其光学性质,并通过紫外光加速老化实验考察了合成产物对高得率浆纸张的抗紫外光老化效果。结果表明,在各自的最佳用量下,经48 h光老化处理,合成的香豆素型光稳定剂对纸张的光老化抑制效果优于单一的反应型紫外吸收剂及传统的荧光增白剂,白度分别少下降了2.14%ISO和3.13%ISO。  相似文献   

19.
《合成纤维》2017,(4):35-38
为了改善芳纶Ⅲ的表面状态,以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超声介质,对纤维进行超声处理,研究了超声处理速率和超声波功率对纤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处理后,纤维的强度和模量随着超声波功率的增大而下降;超声波处理速率越慢,处理时间越长,纤维的强度和模量下降越明显,纤维表面沟壑越深,比表面积明显增大;纤维拔出强度随超声波功率和超声处理速率的增大而先增大再减小。  相似文献   

20.
王鑫 《合成纤维》2019,48(9):20-23
综述了近几年用于芳纶表面改性的物理方法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表面涂层、等离子体处理、γ射线处理、超声波处理、紫外线辐射和超低温处理等改性方法的研究现状及优缺点,并对芳纶表面改性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