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2.
为探索一种改良的磷酸盐吸附材料,以优化其在去除富营养化水体中无机磷的应用效果,提出了一种纳米羟基铁(FeOOH)与阴离子交换树脂D-201复合的方法.首先将FeOOH分散于阴离子交换树脂D-201中,得到FeOOH@D-201复合树脂.然后进行批量吸附实验,通过比较FeOOH@D-201与纯D-201对磷酸盐的吸附量来评估其改善程度.并采用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吸附等温线模型进行拟合,从而分析复合树脂的吸附过程及其机理.结果表明,FeOOH@D-201复合树脂的最大磷酸盐吸附量达到了 132.1 mg/g,比纯D-201的吸附量提高了46%,突破了常规阴离子交换树脂在去除无机磷应用中的局限性.模型拟合结果表明,其吸附过程与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模型较吻合,推断吸附机理主要是静电吸引和配位络合的共同作用.FeOOH@D-201经过5次醋酸脱附-吸附再生循环后,吸附剂去除磷酸盐的能力仍然保持在70.4%以上,证实了复合树脂的良好再生性能. 相似文献
3.
针对离子交换柱色谱法分离测定三聚磷酸钠过程中,出现的树脂失效问题,采取多种方法进行活化处理,并测定对应的中性盐分解容量和全交换容量。实验结果表明,采用4%的NaOH浸泡失效树脂24小时,可以使树脂的交换容量几乎完全恢复。 相似文献
4.
以大孔型氯甲基化交联聚苯乙烯为原料,三丁胺为胺化试剂,合成了一种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测定了树脂在水中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树脂的热稳定性比普通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的有明显提高。将树脂应用于催化合成丙酸苄酯,在优化条件下,丙酸苄酯的收率接近100%,且树脂连续使用5次的催化活性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5.
6.
通过对用于提取离子交换树脂中铁的消解方法的选择,建立了邻菲啰啉分光光度法测定树脂中铁含量的方法。研究了样品消解方式、酸的品种、消解时间、共存离子干扰对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湿树脂直接采用硝酸水浴加热消解20 min,铁的提取率可达到97%。方法回收率为92%~105%,RSD为3.2%。该法简单快速,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7.
阴离子交换树脂对磺基水杨酸的吸附解吸性能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用阴离子交换树脂(D201)吸附的方法研究了磺基水杨酸的富集及回收。测定了溶液的pH值、温度、吸附时间等因素对吸附的影响,探讨了吸附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D201树脂在pH=2—11时,吸附能力最好,等温吸附服从Freundlich经验式,吸附动力学符合Lagergren一级速率方程,颗粒内扩散是速率控制步骤之一,膜扩散也共同影响着吸附过程。在295—313 K条件下,磺基水杨酸吸附质量分数为380—420 mg/g的吸附焓变为-13.73—-8.422 kJ/mol,自由能变为-19.89—-21.45 kJ/mol,吸附熵变为20.88—41.62 J/(K.mol),吸附速率常数为0.025 3—0.056 5 min-1,吸附活化能为34.04 kJ/mol。315 K下用质量分数10%NaCl+2%NaOH溶液可定量洗脱,洗脱率达99%。 相似文献
8.
9.
10.
11.
12.
13.
14.
阐述了强碱与弱碱树脂联合应用的适用条件、设计计算的原则和步骤。其计算方法是按设计流量、周期时间和进水水质、水温等原始条件,以树脂工艺性能曲线和公式为依据进行若干次试算,选出合理的设备类型,算出设备的直径和强碱、弱磁树脂的层高等。最后以具体示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