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正> 目前国内生产聚醚的单位不多,且规模也很小,大多为年产百吨至千吨的装置,所用聚合釜容积均在1000立升以下。我院为上海高桥石化公司化工三厂设计了年产4800吨聚醚装置,已在1983年6月完成初步设计,该装置是国内目前最大的,聚合釜全容积6米~3左右。聚醚生产的关键设备是聚合釜,本文将介绍该聚合釜的设计计算。  相似文献   

2.
徐其芬 《吉化科技》1996,4(1):26-28
采用5m^3聚合釜进行稀土催化系合成异戊光刻原胶的试生产。试生产结果验证了中试成果。双螺带锚式搅拌器结构的聚合釜适用于稀土异戊光刻原胶的工业化生产。借聚合反应热可提高聚合反应温度,这样既降低能耗又缩短了聚合反应时间,并提高聚合釜生产能力。聚合釜的容积比中试聚合放大9倍,无明显的放在效应,且可使聚合反应操作更富于弹性。工业试生产的光刻原胶质量符合部合同要求。  相似文献   

3.
采用5m~3聚合釜进行稀土催化体系合成异戊光刻原胶的试生产。试生产结果验证了中试成果。双螺带锚式搅拌器结构的聚合釜适用于稀土异戊光刻原胶的工业化生产。借聚合反应热可提高聚合反应温度,这样既降低能耗又缩短了聚合反应时间,并提高聚合釜的生产能力。聚合釜的容积比中试聚合釜放大9倍,无明显的放大效应,且可使聚合反应操作更富于弹性。工业试生产的光刻原胶质量符合部合同要求。  相似文献   

4.
一、氯乙烯聚合釜的传热 釜大型化以后,除了机械问题外,传热、搅拌等化学工程问题较为突出。一般说来,随着聚合釜容积V的增加,单位容积的夹套传热面F/V相应减小。对于几何相似的聚合釜,单位容积的夹套传热面积F/V与釜容积V的1/3次方成反比。国内聚合釜的传热面积基本数据比较如表1。  相似文献   

5.
羧基丁苯胶乳工业技术的工程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羧基丁苯胶乳中试和工业试验提出的聚合釜的放大规律和试验数据,以工业化为目标,分析了聚合釜的传热和脱气釜的放大问题,比较了20m3、30m3聚合釜放大的技术成熟性和两种结构不同的脱气釜的脱气性能。选择2台20m3聚合釜与2台50m3塔式脱气釜的匹配方案,完成了1万t/a羧基丁苯胶乳生产装置的基础设计。经工业化生产后,证明该工业技术的工程开发是成功的,产品质量达到了工业试验产品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5月19日下午,我国目前单台容积最大的135立方米PVC聚合釜于在锦西化工机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运转试验成功,各项技术指标均优于设计标准。自此,结束了我国大型PVC聚合釜依赖进口的历史。  相似文献   

7.
概述了国内引进的本体法PVC 30 m~3预聚釜和50 m~3聚合釜的结构和特性。介绍了国产本体法PVC 42 m~3预聚釜和70 m~3聚合釜的放大研制过程及技术特点,指出该型釜在应用几何相似原则进行尺寸放大的同时须匹配提升聚合釜传热能力。国产本体法PVC 42 m~3预聚釜和70 m~3聚合釜的研制成功提高了我国聚合釜的技术水平,将对我国PVC行业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刘燕龄 《弹性体》1995,5(3):33-38
本文提出了聚合釜似放大的简便计算公式。并经生产验证是可靠的,所取系数,效率是可行的,为今后聚合釜的大型化,提供了可靠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 80m~3氯乙烯聚合釜是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容积最大的聚合釜。 其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釜体容积:80m~3 釜体内径:φ4000mm 高径比:1.25  相似文献   

10.
螺旋-螺带-锚组合搅拌器轴功率的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配合稀土异戊橡胶的开发,我们对聚合釜所用螺旋-螺带-锚组合搅拌器的搅拌轴功率进行了测试。 一、实验装置与测试方法 实验装置为直径285毫米、高820毫米、容积为50升的有机玻璃釜。 搅拌器的结构及几何尺寸见图1。  相似文献   

11.
最近,吉化公司机械厂完成了重56t,直径4.35m,容积90m3,目前国内容积最大的聚合釜制造任务,开拓了产品市场,创造了新的效益增长点。聚合釜是大庆石油化工总厂45万t/a乙烯改扩建工程中的关键设备。该设备结构复杂,要求精度高,制造难度大,过去一直是从国外进口。今年,吉化公司机械厂接受大庆石油化工总厂两台聚合釜制造任务后,立即着手设计机械传动部分,编制制造工艺。他们根据签内壁和釜内工件抛光光滑度高,其粗糙度不得超过0.lpm的要求,制定了设备制造的有关技术标准和设备抛光的操作规程。在制造过程中,工程技术人员进行…  相似文献   

12.
对传质控制的聚碳酸酯聚合过程,本文考虑了一个预混合釜与四个反应釜串联的连续操作方式,提出了完全分散状态与液滴大小分布恒定的放大准则,设计了反应器的进出料口位置。实验表明,用这种方法可以控制聚合物的平均分子量。聚合釜的放大目前还主要依靠传统的逐级中试方法,数学模型化方法受到了难以全面了解聚合机理的限制。本文根据聚碳酸酯聚合过程的特性,采用了这样一种放大方法:用模试揭示反应特性,提出放大准则;然后经过中试验证,提出工业过程的放大方案。  相似文献   

13.
在6米~3,30升及4升搅拌悬浮聚合反应器中进行模拟放大试验,结果得到大釜直径D_1,转速N_1,分散剂用量C_1与小釜直径D_2,转速N_2,分散剂用量C_2的关联式:N_1/N_2=(D_2/D_1)~(0.705)C_1/C_2=(D_2/D_1)~(0.4)并得到搅拌悬浮聚合反应器在放大后能量分配发生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14.
搅拌釜的放大主要依靠实验或经验进行,目前已有的各种放大规律由于相似理论的出发点不同,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采用CFD技术为统一的放大理论基础,针对4个几何相似的三桨叶搅拌釜,以完全混合所需要的时间T99相同为放大基准,对搅拌釜内的湍流场以及搅拌转速、单位容积消耗功率等随搅拌釜几何放大后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CFD技术作为统一的放大理论基础,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5.
国内氯乙烯聚合生产自动控制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国产聚氯乙烯聚合釜自动控制的概况。目前国内聚合釜自动控制主要以30m^3聚合釜为主,但随着聚氯乙烯装置的改、扩建,70m^3聚合釜的自动控制技术已经开始投入实际应用,其主要的特色控制技术有密闭投料、温度控制、转化率技术、注水控制、粗料预估、恒温人料、顺序控制等,并介绍了国产聚合釜自动控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根据原有70m^3 PVC聚合釜的冷模与热模传热性能和搅拌性能测试和分析,提出了新型70m^3 PVC聚合釜的改进方案,采用全流通半圆管夹套结构,夹套的传热面积由70m^2增加到84m^2,最大限度增大传热面积,提高聚合釜的传热系数,在保证聚合釜容积不变的条件下,提高单釜的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丙烯腈水相聚合聚合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400升铝制聚合釜中,以配合料浆(冷模)及聚合试验(热模),进行了釜内传递过程,流动模型与釜的工艺结构研究。 对工艺上可能使用的四种搅拌器组合进行了传递过程的试验与研究,建立搅拌功率准数式和釜壁搅拌侧、夹套侧、内冷管搅拌侧的反映传热系数的准数式,并经热模校核,功率相符,总传热系数最大偏差小于22%,平均误差12%。 经停留时间分布与混合时间的测定,判断中试釜的流动状况与理想混合型偏离不大,放大后仍能保持全混流。 根据冷模试验与生产运转情况,从工艺及工程角度对中试铝釜的结构及放大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以氯化聚乙烯(CPE)接枝(-g-)氯乙烯(VC)聚合釜为背景,对5L、6L、100L及7m~3釜进行冷模试验,测定各釜的搅拌功率,以等单位体积功率为放大准则,将5L釜较好的实验条件放大到100L与7m~3聚合釜,得到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9.
李小军 《化工设计》2002,12(4):9-11,37
介绍聚苯乙烯生产技术中聚合工艺的特点,以提高产品产量和质量为目的,从反应动力学角度对聚合釜的作用和放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采用乳液聚合、共沸脱水、聚合中同时加减水解的方法,可以较简单地一步制得固体粉状的聚丙烯酰胺及其部分水解物,分子量可达300~500万。500升金(尸专)釜的放大试验,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