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前,油田已进入高含水阶段,继续水驱提高采收率的潜力不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用弱凝胶调驱体系驱油提高原油采收率。实验用均质光刻玻璃模型和非均质光刻玻璃模型模拟天然岩心,通过弱凝胶调驱体系驱油实验,将光学显微镜与微观驱油成相软件相结合,观察光刻玻璃模型的驱油过程及如何提高采收率,并对驱替后剩余油分布类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剩余油主要以膜状、盲端、柱状、油滴剩余油为主。其中,均质模型的采收率提高了14.36%,非均质模型的采收率提高了8.06%。研究证明了弱凝胶调驱体系驱油的可行性,这也有助于推广弱凝胶调驱体系的现场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前胜利油田Ⅲ、Ⅳ类油藏和聚合物驱后油藏总和约为7亿吨,资源丰富,成为今后化学驱的主阵地。聚合物驱后剩余油挖潜,是目前重要的研究课题。其中,二元复合驱正在孤东、孤岛和胜坨等油田实施,取得显著效果,得到中石化总经理的肯定。进一步研究其微观驱替规律,有利于为油田现场的应用和推广提供理论支持;预交联驱是目前研究的热点,而进一步分析其对剩余油影响的文章很少。本文论述了聚驱后的剩余油分布特征,详细分析了聚驱后二元驱的驱油效率和波及效率;探索研究了聚驱后预交联体系调剖,调驱作用及对剩余油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随着化学驱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聚驱后仍有大量的剩余油存在地下,需要进一步对剩余油进行挖潜。聚/表二元驱作为聚驱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方法,能有效的提高驱油效果。对于聚驱后储层非均质性更加严重的储层,聚/表二元驱能够进一步扩大波及体积,提高洗油效率,进而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以室内物理模拟为技术手段,分析了不同聚/表二元注入段塞尺寸对岩心驱油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聚合物溶液的注入不可避免的影响油藏物性参数,进而直接影响聚合物驱油的整体效果,因此本文针对大港油田港西A区开展了聚驱过程中储层渗透率、孔隙度的变化规律研究并提出了一种适合于储层物性参数变化的驱替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聚合物的注入使近井地带渗透率大幅度降低,同时导致层内和层间非均质加剧,影响采油效果;粘度连续降低的变粘度驱油体系能够适应这种储层变化情况,并且大幅度动用中低渗透层剩余油,比单一粘度聚驱提高采收率3.8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油田分析中常见的三种化学驱油体系的微观驱油机理进行了探讨和介绍,对于化学驱油中的非均质油藏的适应性能进行了相关的评价分析,基于常用的波驱贡献比分析法在现场调研中,以微观模拟驱油实验为依据,在不同湿润条件、非均质条件和不同的驱替条件下进行了针对性的化学驱油的微观机理研究。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调整性,可为后续的化学驱油体系的评价工作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为了进一步提高二元驱替效率,必须对窜聚地层进行调堵。以锦16块二元复合驱区块为研究对象,提出利用二元体系驱替过程中残留在岩石孔道内一定浓度和质量的聚合物来实现调堵的技术路线。通过絮凝剂筛选实验,研制出可使残余聚合物在岩石孔道内就地絮凝的调堵剂;通过岩心模拟评价实验,优化了絮凝剂的注入参数。结果表明,锦16块二元复合驱油后采取选择性就地调堵技术,能够改善驱替液的波及系数和洗油效率,进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  相似文献   

7.
在碱、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的协同作用下,三元复合驱驱替效果显著提升,对各类剩余油的动用效果也明显增强。通过室内微观驱替实验,使用一种弱碱三元复合驱体系对水驱后形成的簇状、柱状、盲端状、油滴状和膜状5类剩余油类型进行驱替机理分析。研究表明:在三元复合驱体系内,碱有利于生成具有表面活性剂性质的物质、溶解界面膜、改变岩石润湿性、充当“牺牲剂”;表面活性剂可以改变油水界面张力、改变岩石浸润性;聚合物起到降低驱替剂与原油的流度比、增大驱替剂黏度、增大驱替压力的作用。在该体系的作用下,水驱后难以被动用的剩余油驱替效果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8.
对于非均质储层,聚合物驱可有效抑制高渗层的指迚和无效循环,扩大注入剂波及体积,是提高常觃油田采收率的有效方法。但由于存在层内窜流,聚合物驱后储层内部受效情况极为复杂。通过人造岩心、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等方法,综合考察了聚合物驱后层内非均质岩心内部的受效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层内非均质储层中正韵律储层聚合物驱替效率最高;正韵律储层中,渗透率越高,对驱油效率贡献越大,相邻两层级差越大,聚合物驱油效率越高;聚合物驱后,相对中渗层剩余油饱和度最高,中渗层是剩余油挖潜的主要对象;提高聚合物浓度、提高聚合物分子量是提高中渗层驱油效率的有效方法。该研究结果为指导聚合物驱后剩余油开采提供了良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应用化工》2017,(11):2111-2115
针对冀东油田南堡断块油藏聚驱后大孔道发育、前期常规调剖措施效果差等问题,研究一种利用残留聚合物的絮凝剂和冻胶复合体系新技术,其中絮凝体系配方:4%潍坊改性钠土(CX-1)+0.06%稳定剂Na_2CO_3;冻胶体系配方为:0.5%~0.6%聚合物YG100+0.6%~0.7%交联剂YJ-1+0.016%~0.017%交联剂TJ-1。长岩心驱替实验表明,注入复合体系后,高渗通道的渗透率降低93%,是因为复合体系中CX-1与岩心残留聚合物发生絮凝作用,形成粒径较大的絮凝体,封堵高渗通道,冻胶成冻后通过吸附和滞留方式封堵渗透层。纵向三层非均质岩心驱油实验表明,在不同高含水时期,均能大幅度提高原油采收率12.5%以上。  相似文献   

10.
赵劲毅 《化工时刊》2013,27(6):10-13
通过物理驱油模拟装置,利用人造岩心对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体系(二元复合体系)驱油实验的段塞进行了优化选择,从主段塞表面活性剂浓度、聚合物浓度对化学药剂的用量进行优化,从二元复合体系主段塞、前置段塞和后续保护段塞大小进行优化,最终确定了二元体系的化学剂注入主段塞为0.3%S(无碱表面活性剂)+1 600 mg/LP(中分聚合物),岩心驱油整个段塞优化为:0.03 PV前置段塞(高浓度聚合物)+0.3 PV二元(S:0.3%+HPAM:1 600mg/L,粘度40.5 mPa.s)+0.2 PV HPAM+后续水驱。通过非均质岩心和天然岩心验证了该优化段塞提高采收率的能力,在非均质岩心中提高采收率能达到20%OOIP以上,在天然岩心中能达到16%OOIP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